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父母教养方式贯穿着幼儿生长发育的全部过程,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其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息息相关。“高要求,高反应”是权威型的显著特点,是一种理性民主的教养方式。忽视型是“低要求,低反应”,父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只给予幼儿基本的衣食,不关心幼儿的身心发展。专制型是“高要求,低反应”,父母要求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按照大人规划好的路线走,孩子只有绝对服从。溺爱型是“低要求,高反应”,父母尽自己所能给幼儿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满足幼儿的所有要求。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父母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
2、心、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养方式。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幼儿社会化;社会道德规范AbstractThe family is the first place of socializ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primary performer and basic executor of socialization. High demand, high response is a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of authoritative type, a
3、nd is a kind of rational and democratic upbringing. Neglect is low demand, low response, parents in the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 only to give children basic food and clothing, do not care abou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utocratic type is high demand, low response, parents req
4、uire childrens life and learning according to adults planning a good route, children only absolute obedience. Doting type is low demand, high response, parents do their best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the greatest living conditions to meet all the childrens requirements.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ffe
5、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behaviors, social emotions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parents create a good family atmosphere for young children, adop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arenting style, respect the 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 of young ch
6、ildren, adjust and improve the rearing pattern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Key words: parenting style;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social morality目 录TOC o 1-3 h z u 摘 要 IAbstract II引 言 1一、相关界定 2(一) 父母教养方式 2(二)幼儿社会性 2二、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2(一)忽视型 2(二)权威型 2(三)专制型 3(四)溺爱型 4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5(一)亲
7、社会行为 51.谦让行为 62.同情行为 63.合作行为 74.道德行为 7(二)攻击性行为 7四、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8(一)自信心和自尊心 8(二)责任感和归属感 8五、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9(一)自我认知 9(二)社会认知 9六、父母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10(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0(二)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 10(三)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1(四)父母针对孩子生长发展的特征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养方式 11结 语 12参考文献 13附录 15谢辞 16引 言孩子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所学校便是家庭,支配着幼儿的所有活动。由于幼儿与父母的长时间
8、接触,父母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社会化。其中父母的文化素质和教养方式对幼儿的社会化具有明显作用。家庭教育是幼儿社会化产生作用的途径之一,然而不同的教养方式,幼儿的社会化结果就会有特别显著的差异。生活中,教养方式制约着幼儿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幼儿在日常交流中,不断学习,模仿大人的语言。父母的表现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社会化,幼儿通过父母的行为认识世界,那么,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尤为重要。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社会上健康的成长。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导孩子学习社会价值和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孩子在父母的教导下初步形成独特
9、的气质,个性。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正确引导会使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孩子在幼年期就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成年后会懂得帮助别人,照顾别人,与人友好的相处。反之,紧张压抑的家庭氛围或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会使孩子的个性变得内向消极,幼儿期会表现出自私自利,不懂得分享,成年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能够与人友好相处。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教养方式。但同时父母的性格,童年的生活环境等因素都在隐形的控制着教养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父母的教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对幼儿的影响方面也随之增加。因此,教养方式直接决定着幼儿社
10、会性的良好发展。父母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去教育幼儿。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社会上健康的成长。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不仅是塑造幼儿良好个性和完善人格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帮助幼儿完成社会化进程,掌握社会文化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力量。只有在父母正确的教导下,幼儿才能逐渐适应社会环境,掌握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关键技能。父母在幼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在扮演着相对应的角色,帮助幼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共同发展。本文运用文献法,翻阅大量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著作,博硕士论文,期刊,为完成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在幼儿园实习期间,笔者通过观察法对中班幼儿的社会行为,认知,性格与人
11、际交往方面进行观察记录。运用问卷调查法,根据各位家长如实填写的数据分析,探究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一、相关界定(一)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时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特征的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是家庭内外众多因素中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二)幼儿社会性幼儿社会性是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二、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一)忽视型忽视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是“低要求,低反应”型。针对忽视型教养方式,调查数据显示:23.36%的父母不符合早上很早就出门,晚
12、上很晚才回家;只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衣食,并没有过多的情感交流;45.79%的父母中等符合该行为;30.85%的父母符合该行为。相对应的81.27%的幼儿在家庭中经常感到孤单,不敢和外界交流;18.73%的幼儿可以积极的交流。这一类型的父母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满足幼儿最基本的衣食之外,很少对幼儿表现出关心和教导。因为父母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时间和幼儿在一起,这样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常常与父母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他们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这样便会导致父母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更多的交流都是被动的,父母也不会对幼儿提出任何具体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在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几乎都没有扮演过任何相关角色
13、,所以幼儿会表现出孤独感。幼儿常常会表现出性格孤僻,不会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产生交流障碍。性格也会变得冲动易怒,因为幼儿时期缺乏父母的正确教导而对正确的行为价值和社会规范的认同感比较低,从而缺乏社会责任感,便会形成反社会行为。根据幼儿园的观察记录显示,忽视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大约占7%。幼儿多表现为冷漠、孤僻、不愿意和同伴进行交流、怕老师不敢在活动中大胆发言。所以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采用忽视型的教养方式。(二)权威型权威型便是“高要求,高反应”型,是一种非常理性并且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针对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调查数据显示:35.51%的父母平时不太限制孩子的自由,给他(她)一定
14、的个人空间;经常会倾听孩子的真实意愿,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孩子自己判断; 47.66%的父母中等符合该行为;16.83%的父母不符合该行为。相对应的70.32%的幼儿在家庭中能提出大人意想不到的主意;在家庭决策中经常表达自己的意愿。其他幼儿不符合该行为。此类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应该是有权威的,然而权威是因为父母理解和尊重幼儿和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的交流。父母为了使幼儿发展的更加成熟,便会向幼儿提出非常合理的限制和要求,并且让幼儿去遵守。对幼儿不同的社会行为会表现出奖罚分明,而不是同等对待。权威型的家长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童真和行为方式会选择去顺应幼儿的自身发展意愿的教育方式,常常会让幼儿
15、自己决定而不是去掌握和控制幼儿的发展方向。他们会对幼儿的各种想法和感受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会和幼儿进行非常融洽的感情交流并且有良好的沟通技巧,经常会向幼儿表达出自己的关心与爱护。父母会对子女表现出细心的倾听他们内心的实际想法和意愿,积极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能与父母之间保持积极的亲子关系,同时也会主动地去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实际需要,拥有高度的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样进入社会后,便会成为一个独立成熟,责任感很强的人,在与身边的人交往过程中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有非常强的自控力来控制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根据幼儿园的观察记录显示,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大约
16、占35%。幼儿多表现出积极和班里的幼儿进行交流,参加班里的各种活动并且都表现的很出色,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同时也喜欢和老师进行愉快的交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心理发展是健康的,所以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应该向这种类型靠近。(三)专制型专制型是“高要求,低反应”型,属于非常高控制的家庭教育方式。针对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调查数据显示:20.56%的父母希望幼儿按照家长制定的路线走,52.34%的父母中等符合该行为,27.1%的父母不符合该行为。专制型的父母会对于幼儿成长中的很多方面加以干涉,但是此类型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过于高的要求会扼杀幼儿的个性。具体的表现有:父母会要求幼儿生活和学习中的所有事情
17、全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做,并不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幼儿的想法,兴趣和感受或者去询问幼儿的实际意愿。有时候会对幼儿犯的错误表现出愤怒,甚至会采取一些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也非常喜欢去监督幼儿的各种行为。这样的父母在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缺乏与幼儿的沟通,反而是用自己成年人判断是非的标准要求命令幼儿无条件地去接受。此类型父母总是表现出更多的爱护,这样会对子女自我意识的形成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父母是把自己的意愿和行为准则在没有经过幼儿同意的前提下,强加在幼儿身上。幼儿是被动的去接受社会价值规范的,这也会使幼儿被动的参与社会互动和社会角色扮演。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由于父母严厉的态度,幼儿便会在
18、幼年时期就会非常害怕父母,而且这种怕会一直延续到成年。这样便会使幼儿非常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做事优柔寡断没有自己的见解、非常依赖别人、会容易服从于任何人,也不会主动的去进行人际交往。那么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成年后便会表现出更多的个性缺失和性格的不完善,在生活和工作中便会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差,缺乏更多的合作精神。根据幼儿园的观察记录显示,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大约占10%。幼儿在班级中表现出“顺风倒”,任何活动他都不会主动去参加,而是等着老师叫。不会主动去做事,凳子倒了没有人提醒他,他就不会扶起来。这种幼儿缺乏自主性,此教养方式
19、父母使用时应适度。(四)溺爱型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是“低要求,高反应”型。针对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根据我的调查数据显示:21.5%的父母常常以孩子为中心,总是哄孩子开心;58.88%中等符合该行为;19.62%的父母不符合该行为溺爱型的父母由于过度的疼爱才会导致今天的许多“小公主”、“小皇帝”,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提前就给孩子铺好了走向成功的大道。在家庭中,孩子总是站在第一位,处处都在享受着特殊的照顾,比如,好吃的好喝的总是放在孩子跟前,一定要给小孩单独过生日派对,送礼物等等。这样的被照顾会让孩子觉得这些照顾都是他应该享受的,他会渐渐的习惯这种生活方式,慢慢的就会变得更加的自私,不会去关心家
20、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同情心。父母尽可能给予孩子所有的东西。父母觉得他是爱孩子,也有父母觉得自己幼年生活不好,现在有条件了,就不能让子女受苦,因而便对子女充满了“爱与关怀”。但是只有父母是付出,他们从来不会想着子女的报答,几乎不会制定目标。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中成长,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到社会价值规范。他们一直在家人给他们搭好的温室里面生活,那里没有要求,没有困难,没有分享,没有帮助,没有责任,没有残酷的现实。所以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等到他们真正的进入社会这个大坏境,很小的一个困难,他们都是不堪一击,完全崩溃。根据幼儿园的观察记录显示,溺爱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大约占67.
21、32%,是占比最多的教养方式类型。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小孩,不再像过去那样孩子成群。所以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想把自己最好的给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一丁点苦。但是家长往往很难很好的把握疼爱的度,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幼儿园里,会有幼儿进行攀比,奶奶给我买新衣服了,妈妈也买了,爸爸还买了好多好多的玩具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势必是有胜负之分的。当然胜利的幼儿会感到很骄傲,认为他是最幸福的,而输了的幼儿便会觉得自己哪里不如别人,便会把这种不足强加给家长,要求家长实现。但是家长往往也不考虑对幼儿进行无条件的满足,会不会给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带来阻碍。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的家长,就应该
22、注重溺爱度的掌控。正确科学的引导幼儿学习社会规范。在这四种类型教养方式中生活的孩子,他们身上的行为和教养方式息息相关。相互比较之下,我认为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是最为理性可行的。因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在教导子女时,父母采用较为平等和民主的态度,尊重和爱护他们。在父母眼中,幼儿不只是幼儿,更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不能随意的去支配幼儿,也不能对幼儿完全失控,反而是对幼儿适时,适当,适度的提出一些要求,并且给予一定的帮助和照顾。以便促进幼儿的身心更加全面的发展。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指的是幼儿在学习的时候和社会生活中对身边的所有人所表现出的友好的行为,彼此能
23、够谦让,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大家都可以互相帮助,团结起来完成任务。自己所有好的物品都会给大家拿出来共同分享而不是独自霸占,并不是自私自利更多的是做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事情。亲社会行为也可以被认作是遵守道德规范的社会行为,高度的体现了社会文明。幼儿时期主要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在生活和学习中懂得相互合作、彼此谦让、有同情心。能够十分关爱身边的所有的同伴,经常和朋友之间分享,能够适度的理解和同情身边的人,常常帮助和安慰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总的来说,个体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是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就是亲社会行为,指的就是个体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符合普通人眼中所认为的道德标准。个体在社会中表现出来的
24、行为被很多人认可或者是值得提倡和效仿的。对于幼儿的行为来讲,亲社会行为更多是符合家长心中所期望的行为,表现出幼儿愿意与人分享。然而在大众的眼光下,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为他人着想并且做出对他人有利的事情的行为。1.谦让行为谦让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对于幼儿来说,在生活中帮助其他小朋友会使他们感到很满足并且获得一点点成就感。调查数据显示:31.78%幼儿愿意谦让同伴。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父母表现出来更多的谦让行为也在潜移默化的在影响幼儿,让幼儿觉得他们自己也应该向父母一样去谦让身边的所有人。如果在生活中父母总是觉得现实社会的竞争十分的激烈,自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抓住所有的机会而不是去谦让别人。那么在幼儿
25、眼中,幼儿也会觉得社会是残酷的,没有必要去谦让别人,并且十分喜欢去和别人争抢。所以,幼儿的谦让行为和家长的教导有很紧密的联系,在幼儿自身没有意识到应该谦让的情况下,父母应该细心的提醒和指导,让幼儿获得谦让行为的认知。因此,父母双亲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应该时时刻刻教导和提醒幼儿懂得谦让别人,经过长时间的教导,幼儿会慢慢的习惯这样的行为。2.同情行为子女在没有实际的步入真实社会前,家庭就是他们进行许多活动的主要地方。父母双亲和幼儿之间又有着十分亲密的情感联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就是幼儿主要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而父母在家庭中所做的事情和所说的话全都会影响到幼儿,会在幼儿的心底形成很深刻的印象。所以父母
26、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同情行为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父母双亲教育的影响。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同情心与父母双亲的教养关系中,溺爱会对幼儿的同情心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家长的过度疼爱下,幼儿很难获取同情行为方面的认识。经常忽视幼儿成长的父母几乎不会去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不知道幼儿的感情和思想,幼儿成长中缺失了这方面情感体验。幼儿常常会觉得自己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不能换位思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且不关心他人的想法,几乎不会向他人给予帮助行为。当身边的人在受伤的情况下,幼儿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是主动的给予帮助和安慰,二是直接无视且不愿意给予帮助。但是在这种情况中,如果父母在场可以及时提醒幼儿,会使幼儿改变
27、态度主动的去帮助他人。所以,父母采取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大大的提高同情心,会让幼儿很好的进入集体生活,去帮助身边的人,可以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3.合作行为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合作行为无处不在。所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是出现最多的亲社会行为,学会正确的合作可以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可以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因为幼儿生活在社会中,所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不可以离开他人孤立的存在。合作行为是出现次数最高的。幼儿常常会积极主动地去参加同伴的所有活动,即使在紧张的情境下幼儿会表现出不好意思或怯场不敢去参与活动,但是在父母积极的教导下,幼儿可以再次融入到活动中去。在幼儿园的观察中,经常
28、会出现的行为是,四五个幼儿一起合作完成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愿意倾听彼此的建议,共同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完成游戏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享受由于同伴齐心协力的合作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从狭义上讲,就是人善良的程度;从广义上讲,是在生活中用集体的价值标准去标榜自己和他人。掌握了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可以让人们学会如何解决和他人的利益冲突,在面对利益冲突时知道怎样取舍。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必备且应该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幼儿自己对道德并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多的是靠身边人引导和教育,慢慢的学习。遵守社会秩序、诚实待人、谦虚礼貌、爱护公共物品等的道德准则就需要大
29、人去教导幼儿。通过观察幼儿园中幼儿的社会道德行为,发现有少数的幼儿对班集里的物品并没有向爱惜自己家里的一样去爱护,反而是觉得反正又不是自己家的,所以想怎么破坏就怎么破坏;大部分的幼儿对老师小伙伴很有礼貌,见到老师会问好,会积极的帮助同伴,相反也有少部分的幼儿对老师同伴表现的都很冷漠。同样表现出来的是,懂礼貌的幼儿的家长也是十分谦和的,道德意识浅薄的幼儿的家长同样也是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并不知道道德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了解道德的标准。所以父母双亲在教育幼儿学习和掌握并且学会遵守道德标准时,就必须给幼儿树立榜样。学习和模仿父母的道德行为是幼儿获得道德认识的主要的途径。(二)攻
30、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不同于正确的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的行为。一般来说违反了社会中的法律规章制度损坏了其他人与社会利益的行为就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按照表现的方式氛围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言语攻击通常会在动作攻击之前出现,也会单独出现。动作攻击很少单独出现,常会伴随言语攻击。动作攻击指的是幼儿用身体的一些部位,比如脚,手或者嘴去踢、抓、掐、拍、咬、吐以及利用各种工具对身边的人进行攻击。经常表现出动作攻击的幼儿,情绪会表现的比较冲动,用肢体动作来占取主动地位。在幼儿园观察中发现,当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时,其中一方就会直接用手去拍打对方,以表示自己心中
31、的怒火,当然这也会使很小的摩擦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同样观察到的相对应的家长,在生活中也会经常一言不合就动手。那么父母在这方面更应该注意不能在幼儿面前表现出动作攻击行为。言语攻击意思是幼儿用不当的语言攻击他人。比如,辱骂、讥笑、等等。这些行为常常会在公共场所出现,并不在正式的场合出现。言语攻击伤害的是被攻击人的精神,更严重的时候会间接的伤害到他人的身心健康。比如一个人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污蔑,自己内心极度的愤怒,又无处发泄,长时间的精神高度紧张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在幼儿园的观察中,言语攻击出现的次数很少。大多数是在争抢玩具的时候会出现一两句,我觉得在父母的正确教导下这种行为会转变为积极的。四、
32、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一)自信心和自尊心长时间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发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信心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如果过度干涉、否定和批评的方式越多,幼儿就会更多的表现出冷漠、孤僻、并且难以适应新环境。在新的环境中缺乏交流的自信。这些行为是因为家长的积极情感比较少、经常表达消极的情感。所以幼儿不会体贴他人、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和特立独行,不能正常的适应外界环境。相反,情感温暖和理解可以促进幼儿性格平衡的发展,幼儿持有乐观和稳定的情绪,便会积极交流,对待他人热情真诚。家长尊重孩子的做法,不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并且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
33、去,便会使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充满自信心。但是,家长更应该保持适度疼爱,过于积极的情感,也会让孩子过于自负。(二)责任感和归属感幼儿的情绪是发生比较早的,情感则发生的较晚。动物都有情绪,然而情感则是高级动物人才会具有的,是人发展到特定的年龄才会出现的。幼儿期是培养情感的关键期,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表现行为。避免向幼儿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情感,要让幼儿感觉到社会是很美好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20.35%的幼儿表示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物品,70.01%的幼儿表示愿意分享,9.64%的幼儿表示不愿意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是快乐的。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充当着特定的角色,同样也担负着各自的责任。
34、活动中的幼儿有责任照顾到每一个活动参与者,使大家共同快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告诉幼儿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作为男孩子应该表现出坚强勇敢,作为女孩子应该温柔内敛。自己做的事情不管结果好坏都应该为其负责,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大多数的幼儿表现活泼开朗,极少数的幼儿表现出沉默寡言。那么在幼儿园生活中表现出活泼开朗的幼儿,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幼儿对园里的环境很放心,安心的享受幼儿园的环境。他们认为幼儿园和家里一样,有爱自己的老师,有做游戏的同伴。经调查发现,这些幼儿的家庭环境是非常和谐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疼爱,关心,照顾的。亲人关系和谐融洽,给予了幼儿安全感,所以幼儿在幼儿园里
35、也有了归属感。五、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一)自我认知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关心体贴的情感会促进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学业的进步。民主、说服、爱护、鼓励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然而羞辱、打骂、否定、惩罚、过度干涉、不关心、过分宠爱、等方式便会造成任性、疯狂、等的非智力因素问题的发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性因素的制约。父母给孩子创造的环境以及适度的指导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正确的指导,幼儿的认知能力才会超过已有的水平向更高处发展。所以,要想了解幼儿的发展,就必须关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提供的各式各样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指导。在父母的日
36、常指导下,幼儿逐渐认识了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知道自己的心理想法,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二)社会认知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学会认识父母的表情,父母所特有的性格,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所表现出的行为。这些经验都是幼儿在家庭教育中积累出来的。那么也就是说,父母表现消极,幼儿社会认知也就是消极的,如果父母表现积极,幼儿的社会认知也就是积极的。积极的社会认知在孩子的社会性交往过程中有助于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消极的社会认知会让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感到很困难。六、父母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坏境充满了公平,爱和宽容。幼儿会放松心情,充满安全感,有
37、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样幼儿表现出来的就是有爱心,喜欢和同伴交流。父母相互尊重,就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会直接感受到快乐,会像大人一样孝敬长辈。相反,如果父母关系紧张,每天都在争吵。幼儿就会感到很焦虑、害怕、变得孤独,不敢跟人交流,会严重的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父母不管多么的忙碌,必须给子女一定的时间,常关注幼儿成长和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二)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父母也应该学习更加先进的教养理念和方法。用科学的教养理念帮孩子进行社会性学习,培养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会形成自卑的心理、做事优
38、柔寡断没有独特的见解、爱依靠别人、较轻易听信他人的话,也不会去进行人际交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第一,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和父母之间不仅是亲子关系,更是朋友关系。也就是说在家庭中,幼儿和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家庭决策中,幼儿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轻松愉快的与人交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其他的负面压力。因此,幼儿的心理和个性会得到健康的发展。第二,父母必须关爱幼儿,多与幼儿进行交流。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掌上明珠捧着。然而大部分父母爱孩子更多表现在生活方面,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活动。从而会忽视幼儿焦虑,孤僻等一些消极思想。因此,父母应该
39、注重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仔细观察孩子日常中的情绪变化。告诉孩子遇到任何麻烦自己不能解决的,都可以寻求父母的帮助。最后,沟通是以倾听为基础的。父母只有认真仔细的倾听孩子的话,进行思考,并且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很容易指导孩子的问题所在,及时的给予指导。这样才会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父母要注意的是,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倾听,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身份。注意创造轻松愉快的聊天氛围,这样容易让幼儿放松心情,打开心扉。(三)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性。但是独立并不是孤立,自信并不是自满。自信和自尊是个体的心理支撑。可能幼儿的表现并不是那么
40、的优秀,但是如果父母善于发现他的优点,给予支持和鼓励,便会激发幼儿的无限潜能。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那么就更应尊重孩子,不能因为他们小不懂事而剥夺他们被尊重的权利。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不能打骂幼儿或者对幼儿进行严厉的批斗,应该给幼儿保留面子,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四)父母针对孩子生长发展的特征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养方式教育幼儿是一门科学,父母必须了解和学习这门科学。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父母必须了解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因为个体生长发育是具有差异的。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及时的调整方式,减少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比如幼儿不喜欢受父母的管制和包办,喜欢自己去做事。但是父母又认为他们年龄太小还不能够
41、自己独立去完成,所以就会选择所有事都包办的行为。这样又会遭到幼儿的抵抗情绪,双方就会发生冲突。父母通过学习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就会理解幼儿相信他可以做好,并且给予鼓励和指导。再如,孩子刚入园,面对陌生的人、事、物会感到害怕,因此不喜欢上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候,父母就不能采取严厉批评的方式去说教幼儿。而应该帮助幼儿缓解紧张的情绪。父母可以多多的向幼儿介绍幼儿园,带幼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鼓励幼儿和园内小朋友愉快的玩耍,和园内教师及时沟通幼儿在园内的表现。结 语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父母是孩子交往的第一个对
42、象,是认识和学习社会规则的重要来源。正确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幼儿健康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保障幼儿后面的生活和学习顺利进行。相反,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心理发展畸形,形成消极心理和攻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阻碍着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父母教养方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同的教养方式各有利弊。教养方式不同,幼儿所表现出的行为也是各不相同的,任何一种教养方式都会有它鲜明的行为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决定幼儿的社会行为,情绪情感,认知的正常进行。权威型教养方式促进孩子的社会行为,认知和情绪情感的正常进行。相反的,其他三类教养方式会阻碍幼儿的社会行为,认知和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社
43、会价值规范,就必须采用适合幼儿的教养方式。为了让幼儿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快速的融进大环境,并且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角色扮演的掌握。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指导。父母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该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父母要抓住幼儿的关键期,有针对性的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切记不能盲目跟风,学习别人家的家长教育自己的幼儿。父母应该明确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采用适合幼儿的教养方式,帮助幼儿的社会化顺利的进行。参考文献1戴军,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2那仁格日乐,幼儿社会性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3于静,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4陈晨,学前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舞动魅力海洋》课件
-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7课 风的成因
- 精美的图形模板课件 适合公司、学校教学、商业各类场合
- 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一统)地理试卷(含答案)
- 婚内财产协议书(2篇)
- 《现代金融业务》课件
- 2022年陕西省安康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测试卷(2)含答案
-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题试卷(1)含答案
- 2022年广东省梅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高频必刷题试卷含答案
- 2023年云南省普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冲刺自测题二卷含答案
- 仓库电动叉车操作作业指导书
-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照明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中国新时代北斗精神
- GB/T 6581-2007玻璃在100℃耐盐酸浸蚀性的火焰发射或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 GB/T 34676-2017儿童房装饰用内墙涂料
- 青花扎染艺术节活动策划中国风PPT模板
- 宝应介绍课件
- 关于“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主题班会-课件(班主任培训课件)
- CISSP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全题库(中英对照版)-上(700题)
- 恙虫病护理查房课件
- 男性不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