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新人教版_第1页
(适用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新人教版_第2页
(适用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新人教版_第3页
(适用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新人教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能力提升测试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知识积累(20分)1根据拼音填空。 (3分 )涕 s()横流 ku ( )然无累ru ( )智一 pu()黄土怒不可()灵 ji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与原意不符。B 枘凿:比喻两不相容。C 亵渎:轻视,瞧不起自己。D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B 雨果的演讲,是对人类先贤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C.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

2、,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反对女儿早恋。D 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慰、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高峰。4.依次填人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和书中的学说,常常书中的学说,常常书中的学说。A修正评判辩论B辩论评判修正C评判修正辩论D修正辩论评判5 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B 熊能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C 家乡是我生身立命之地,乡亲们待我恩重情深。D 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 ?舀滔不绝。6 填空。 (3 分)(1)敬业与乐业体裁为,文章

3、选自,作者,字,是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2) 伏尔泰是法国家、家、家。7下列诗句中并非以动写静的一项是()(2分 )A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8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A 开头两句意思是:西湖四季的风光都很美,毕竟最美的还是荷花盛开的六月间。B 三、四句用对偶和对比的手法描写景物,色彩鲜明:蓝天衬托下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格处红艳。C 全诗紧扣一个“

4、送”字,抒发了诗人与林子方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无限伤感之情。D 诗人用眼前的美景告慰友人,冲淡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感情更显得含蓄深沉。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 (13分)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纪式的法官、罗马天主教式的神甫。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流亡。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这是睿智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

5、,但是,其中蕴涵有哲理的忧伤。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以嘲 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啊 ! 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它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它把迷信的内部照得透亮,这样的丑恶看看是有好处的,它让丑恶显示出来。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新的社会,平等,让步的欲望和这叫做宽容的博爱的开始,相互的善意,给人以相称的权利,承认理智是最高的准则,取消偏见和成见,心灵的安详,宽厚和宽恕的精神,和谐,和平,这些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的。1 上两段分别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2 分 )2“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

6、教条。 他也战胜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纪式的法官、罗马天主教的神甫。”这句话所指的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 分 )3 文运用 诗化的语言,对比鲜明,文采飞扬,请找出两组,抄写下来。(3 分)4 读了此文, 你一定会对伏尔泰生出敬仰之情,(4 分)请你用一幅对联或一组比喻排比句赞美他或概括他的品质。( 二) (13分)自信,在人的事业中具有怎样的力量呢 ?郭沫若说:“一个人总要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达尔文在童年曾发誓说:“我长大以后要搞清每一棵鹅卵石的来源不可。”可他小时候成绩一般,他父亲认为他是个天资平庸的孩子,大了不会有多大出息;校长认

7、为他不务正业,常常训斥他。但是,他很自信。经过几十年坚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成了进化论的奠基人。再如,斯蒂芬逊,因家境贫寒,十七岁还是个文盲,十八九岁开始与七岁的小孩在一起学习小学课程。尽管受到许多人嘲笑,但他却始终不气馁,发愤苦学,不也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了吗 ? 要想成才,自信是不可缺少的。1本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应作“2选段的论点应该是()(3分 )(2”“分 )”应作“”A 自信,在人的事业中具有怎样的力量。B 困境,能造就人自信的品格。C 人的自信品格是在困境中磨炼出来的。D 要想成才,自信是不可缺少的。3为了证明论点,选段选取了几个论据,请简要的

8、加以介绍。(3 分)4本文的论证方法是 ()(2分 )A 摆事实B 讲道理C 既摆事实又讲道理5划横线的句子是 (),其作用是。(3 分)A. 设问句 B疑问句C反问句 D 祈使句( 三) 读书与做人 (14 分)(1) 人生是这样丰富,人生是这样辉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仅有自己的一点经历是不够的要想充实大脑,就要靠读书了。(2) 读书,谁都知道是好事儿,但读书又确实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儿。(3) 我喜欢小说。小时候常读中国的小说,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也爱读外国小说,比 如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这些书对我人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4) 读书最重要的是从中可以学到知识。

9、现在的知识多极了,从计算机一直到航天科学,包括种地都属于知识的范围。记得 30 年代我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有一位教文学的叶教授,他就是什么书都读,那个时候就开始研究宇宙。我很诧异。叶教授说,一个搞文学的人需要具备广学的知识通过博览群书,就可以得到你生活之外的一大部分知识。(5) 读书一方面要读得广,读得博,另一方面要敢于探险,人家没有看过的书我也要读,还要读得深。中国有种老的说法中“读书破万卷”。这本书你不仅读过了,而且从中还悟出了许多道理。所以,有些书必须细读,并不是要读成什么专家,而是要从中悟出道理,找到动力,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帮助,这可说是读书的要义。(6) 人的灵魂本身不喜欢浅薄、庸俗、无

10、聊,它永远在追求最高尚的东西。鲁迅先的在小说,你懂得当时旧的社会的残酷、黑暗、卑鄙,给你一种动力,鼓舞你向上,像阳光照进来一样,世界两亮了起来。碰到了就会得到一种力量。然而,好书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的,还需要用心去发现。(7) 巴金说:读书就得有用。巴金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佩服的老师,我跟他认识了半个世纪以上。巴金从头到底一直都说真话,就是由卢梭的书引起的。 忏悔录大家都读过,对有的人影响不大,巴金却得到了大益处,影响了他一辈子,这好比达到了一种境界。(8) 我已经 83 岁了,现在回想起来,最懊悔的是,读书没有读专,读过之后真正用到的也不多。面对年轻的中学生朋友,我希望你们要从中学就开始想:我

11、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有怎样的益处。要读书,读好书。要在好书的引导下,做一个大写的人。“人”这个字,就这么一撇一捺,但要真正做一个大写的人却不容易。1“读书破万卷”的意思是,这是杜甫的一句诗,其原诗的下一句是。2“但读书又确实是一件既简单而又复杂的事儿”,为什么说读书是一件“既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呢?”3 中谈到作者读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它们的作者分别是: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5第 (6) 自然段举鲁迅小说的事例,是为了论证读书的一个作用是第 (7) 自然段举巴金读书的事例,是为了论证读书的另一个作用是6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7下面句子加点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通过博

12、览群书,就可以得到你生活之外的一大部分知识。三、表达交流(40 分)题目“责任”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 “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 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要求: 1.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 发表议论。2.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 不少于 600 字。4 文中不得出现

13、真实的人名、校名。参考答案一、1泗廓睿杯遏柩2C3C4B5C6 (1) 演讲稿饮冰室合集梁启超卓如(2) 启蒙思想文学哲学 7 C 8 D二、 ( 一 )1 第一问:写伏尔泰独自战斗,战胜了宗教、顽固、愚昧;对弱者怜悯安抚,对强者权贵嘲讽。第二问:表现了伏尔泰捍卫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2. 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3“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心安。”“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4略 ( 注意内容恰切,语言优美)(二 )1 “棵”应作“颗”“坚”应作“艰”2 D3运用了三个论据:(1) 引用郭沫若的话论证人要自信;(2)用达尔文成功的事例论证自信的重要;(3)用斯蒂芬逊的成功论证自信的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