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生态社区规划研究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生态社区规划研究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生态社区规划研究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生态社区规划研究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生态社区规划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ngfang colleg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生态社区规划研究生态社区规划研究 系系 别:别: 计算机系计算机系 专业年级:专业年级: 20072007 级城市规划级城市规划 学学 号:号: 姓姓名:名: 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职称: 20112011 年年 5 5 月月 1010 日日 research on the planning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major and gra

2、de: grade 2007, city planning number: name: advisor: submitted time: may 10th, 2011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1 abstractabstract.2 引言引言.3 1 1 生态社区概念生态社区概念.4 1.1 生态社区概念的演进.4 111 住区 .4 112 生态住区 .5 113 生态社区 .5 1.2 生态社区的内涵与基本性能.6 121 生态社区的内涵 .6 122 生态社区的基本性能 .6 1.3 生态社区的设计理念、原则与基本目标.7 131 生态社区的设计理念 .7 132 生态社区的设计原则 .7

3、 133 生态社区的基本目标 .8 1.4 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8 141 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类型 .8 142 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特征 .9 2 2 生态社区基本理论生态社区基本理论.10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10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 .10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根本与最终目标 .10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 .11 22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11 22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宗旨 .11 222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向 .12 23 生态城市理论.12 231 生态城市理论的提出 .12 232 生态城市理论的定义 .12 233 生态城市理论的内涵 .1

4、3 24 景观生态学理论.13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性质 .13 242 景观生态理论的规划原则 .14 3 3 社区生态系统分析社区生态系统分析.15 31 城市型社区生态系统概述.15 32 城市型生态社区系统构成要素.15 33 城市型社区生态系统分析.16 331 不具备初级生产者功能 .16 332 社区生态系统外部依赖性强 .17 333 物质循环不充分 .17 4 4 生态社区规划研究生态社区规划研究.18 41 生态规划.18 4.1.1 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 .18 4.1.2 空间环境的专项设计 .19 4.1.3 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19 4.1.4 生态控制工程设计

5、.21 4.2 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22 5 5 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23 5.1 研究结论.23 5.2 本文局限和展望.2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4 致谢致谢.25 摘要摘要 近年来,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城市化水平发展加快的同时,随之带来 了环境资源的快速消耗等等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可持 续发展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生态社区作为本世纪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社区居住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 有着重要意义。生态社区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人类聚居模式,是与生态文明时 代相适应的社会生活新型空间组织形

6、式,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 发展的住区;是城市社区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 社会和谐是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和谐才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生态社区 可持续发展 社区 规划与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resources environment constraint, the urbanization level to accelerate development also brought rapid consumption an

7、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attracted peoples extensive concer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meate al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ecological community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n 2lst century has important s

8、ignificance to protect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community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realize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ommunity is new human inhabit mode adaptation of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w space o

9、rganization form of human inhabit a model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imes adaptation of the human social life, is in a certain region space of human settlements with natural system further fragileness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ommunity and the pursuit of

10、social harmony, to speed up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to realize social harmony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is conduciv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community;sustainable

11、development;community;planning and design 引言引言 近年来,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城市化水平发展加快的同时,随之带来 了环境资源的快速消耗等等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如此严峻的环境压力下,环境保护引 起国人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 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

12、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 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在生活城市中,能耗比重大的城市社区的发展将成为制约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因子,并影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生态社区是相对于传统 的居住区而提出的新型人类居住理念,它力求在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 在建筑取材、规划设计、建筑施工以及物业管理的全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保护、 对资源能源节约、人们的健康和舒适等各方面的需求。建设生态社区作为21世纪解决 人类居住地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方法,正日益受到人们

13、的重视和肯定1。 在此背景和形势下,进行生态社区规划研究,对于完善生态社区规划的理论体系,构 建生态社区规划的体系框架并指导生态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 意义。研究认为社区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每时每刻都与外 部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协调好它们彼此的关系是生态社区建设 的首要条件。 1 生态社区概念生态社区概念 生态社区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提出来,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理论方面的 研究现状还不够完善。作为构成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单元,生态社区的建设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生态社区的规划研究对于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生态城市建 设打下良好

14、的基础。 1.11.1 生态社区概念的演进生态社区概念的演进 生态社区的内涵解释侧重点各有所不同,整体而言都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 “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围绕着三个主题:一是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 响;二是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三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并致力于人类的生活 模式、现有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造2。 1 11 11 1 住区住区 住区(settlementhabitat)最早由希腊建筑师道萨业迪斯(cadoxiads)在其 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人类聚居学(human settlements)学说中首先提出,而后在其为 人类聚居而行动一书中,对人类住区给出了一个具体的

15、定义,即“人类住区(也译为 聚居)是人类为自身所作出的地域安排,从一个村庄或城镇的建成区到人们获取木材的 森林,从住区本身到其跨越陆地和水域的联系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主要目的 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又在建设乌托邦一书中把城市住区划分为十个单位: 家具、居室、住宅、居住组团、邻里、城市、大都市、城市连绵区、城市洲、普世城。 他认为从个人到邻里是小规模的人类住区,从城镇到大都市是中等规模的人类住区, 其余为大规模的人类住区。 从广义来看,城市住区指的是城市中各种维护人类活动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结构 的有机结合体,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环境。它不仅是城市居民的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 而且还包括贯穿于

16、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狭义 的理解,城市住区指的是城市居民的居住和社区环境。它不仅包括住宅、基础设施、 公共设施、交通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空气质量、绿化美化、卫生条件等硬件设施 和环境,并且还包括居住环境、邻里质量、住区安全、社会秩序、住区归属感等心理 感受方面的软件环境。可以说城市住区是由住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人工支 撑系统三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 1 11 12 2 生态住区生态住区 国际上比较认同的生态住区的定义为:“一种城市或乡村住区,它的居民努力经 营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从地球的索取不超过回报并且试图将起支撑作用的社会环 境与低度的生活方

17、式结合起来。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生态住区是建立在社会、生态、 精神这三个层面上的结合体。 生态住区三个层面涵盖范围 社会层面居民互助、资源共享、整体健康和安全、居民生计、居民文化教育、 社会多样性等 生态层面有机食品生产、可再生能源系统、用品的自然循环、生态商业、能 源和废弃物管理、环境洁净以及保护自然、维护原生自然生境 精神层面尊重不同文化和不同的地方精神、生活归属感、创造性的艺术作为 与世界统一的联系表达方式等 表1-1 生态住区的三个层面 著名生态学家罗伯特吉尔曼(robert cilman)也认为:“生态住区是一种人类尺 度的、功能多样的住区。在这样的住区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相和谐,并且支

18、持人类的 健康发展和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人类尺度”强调的是住区的合理规模,人 们能彼此认识,并生活的有意义;而“功能多样”则是强调住区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各 种需要,而这些需要与自然的演进向和谐。他还认为生态住区包括多个层面的内容, 首先是物质层面的包括水处理、可再生能源利用、动植物栖息地以及建筑环境等,这 些是相对而言较为容易实现的部分。此外,还应该包括相应的经济系统和管理系统等。 1 11 13 3 生态社区生态社区 社区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英国学者hs梅因(1871年)在东西方村落社区 一书首先使用了“community”一词,而较为有影响的理解则是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 斯(188

19、7年)在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一书中的论述“社区是富有人情味的,有共同 价值观念、关系亲密的聚居于某一区域的社会共同体”。社区集社会、空间、组织、 生活、历史于一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是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社会群体有组织 的共同生活空间3。 住区虽然在原则上应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个组成部分,但从实际规划编制过程及 成果来看,物质规划一直是住区规划的核心。大部分的住区规划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 考虑较少,关注点是人的普遍行为及其活动场所,而非人群间的互动。随着社会对人 类居住环境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发展的关注,以及随着规划职业自身在理论及方法论上 与相关学科的互补发展,社区的概念与理论被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中

20、住区规划是社 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 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 生态社区作为生态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以生态功能为主旨,体现了社区 中各种组成因素和社区本身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所谓生 态社区,一般来说就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以现代 生态技术为手段,设计、组织城市社区内外的空间环境,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 和能源,营造一种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人类聚居环境。它具有低的环境冲击性、 高的自然亲和性、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健康性、经济的高效性以及社会和谐性等特征4。 从住区、生态住区再到生态社区的发

21、展,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从征服到尊重、从对 立到和谐、从改造到协调的变化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建设的完善,不仅 包括物质建设还包括精神建设,不仅包括建设层面还包管理层面,是人类思想境界的 一种巨大的进步。 1.21.2 生态社区的内涵与基本性能生态社区的内涵与基本性能 1 12 21 1 生态社区的内涵生态社区的内涵 生态社区从广义上分析,是综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的,符合生态系统的,通过维 持原有的社区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实现 社区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社区。建设生态社区原则是“和谐安全、健康 舒适、高效清洁、环境优美”,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

22、发展,物资、能源、信息 高效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聚居区。 1 12 22 2 生态社区的基本性能生态社区的基本性能 实现生态社区建设,需要建立起更符合人性的社区规划全新理念,包括:城市发 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基本性能包括:通过合理的规 划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日照和交通条件,维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干 扰和破坏;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低资源消耗,充分利用再生资源;采用新 型的自然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能等,以及各种节能措施,有效地 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利用生态技术实现“三废”的 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再生利用

23、;控制室内环境的污染物质含量,提高环境的舒适度; 利用功能上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的建筑体系。 1.31.3 生态社区的设计理念、原则与基本目标生态社区的设计理念、原则与基本目标 1 13 31 1 生态社区的设计理念生态社区的设计理念 面对各项资源人为地不合理利用所造成对环境失衡,城市规划者致力于将生态保 护、持续发展、和谐观念纳入规划理念之中,因而产生了“生态社区”(eco- community)、“生态城市”(eco-city)、“生态国家”(eco-nation)。生态社区 建设目的是为了营造既满足居民需求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绿色社区,即建立安全、健 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通过民众参

24、与,落实社区自治;社区资源(包括实质环境资 源、文化资源及经济资源等)的永续利用;社区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 性)的可持续发展;减量(repress)、再使用(reuse)、回收(recycle)的3r政策 落实;绿色消费的措施。其基本特点是: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 1 13 32 2 生态社区的设计原则生态社区的设计原则 生态社区的基本原则应体现节能原则、考虑绿色能源的利用、节约用地、节约资 源、贯彻环境保护原则、实施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原则5。 (1)创建生态社区模式应满足“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原则6。 (2)生态社区规划与设计应以降低成本的功效为原则。通过降低成本来

25、提升综合 效益的有效目标,例如使用本土资源,尽量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采用资源集约度更 小的物品数量部件、提高物品或零部件的使用率等等设计方案。 (3)生态社区规划与设计应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为目的,尊重自然的原则。建立 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少地对原始自然环境进行变动。 (4)生态社区规划与设计应满足乡土化原则延续地方文化和民俗、充分利用当 地材料、结合地域气候、地形地貌。 (5)过程性原则社区居住环境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在环境生态设计时要考 虑这种变动性,充分考虑适应环境不断变动的环境管理问题。 (6)生态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原则。规划设计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应考虑便于社区的

26、 运行、管理及维护。 1 13 33 3 生态社区的基本目标生态社区的基本目标 生态社区建设目标包括: (1)追求居住环境的合理性、舒适性、安全性,注重区域生态规划和布局,广泛 采用绿色建筑技术; (2)社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良性循环,废弃物的重复利用, 减轻对环境生态承载力; (3)建立与推广应用与环境协调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环境与生态动态信息监测 与预警体系,建立能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建立实施民主化、 科学化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体系; (4)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以及构筑和谐社区的 责任,且参与外来专家与机构共同建立具有创造力

27、的环境创造与经营; (5)在生态社区持续演变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7。 1.41.4 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生态社区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能源系统、 水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 物管理与处理系统、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等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社区空 间构成物质,使得能源与物质在综合系统中有秩序地循环交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 无废、无污染并保持生态平衡的社区环境。 1 14 41 1 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类型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类型 生态社区的规划设计是遵循生态理念,

28、围绕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定位,实现各种 生态与技术、文化、体育、娱乐相结合型社区产品,包括: (1)生态智能型社区,强调以生态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高科技与生态产品相 结合的社区; (2)生态文化型社区,主要提倡环境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社区; (3)生态宗教型社区,主要突出宗教精神与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社区; (4)原始部落型社区,主要提供体验部落生活和栖息方式相结合的社区; (5)生态数码型社区,提供生态文化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社区,满足现代生活需 求; (6)生态办公型社区,提供生态技术与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社区,满足 现代办公需求; (7)生态工业型社区,提供生态技术与高科技制造技术相结合的

29、社区,满足现代 生产和制造需求。 1 14 42 2 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特征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特征 生态住区是生态社区最重要的类型,规划设计的主要特征包括: (1)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使得住区的规划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协调,适应所在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人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优良并有完善的处理污染措施; (3)采取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模式,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采取清洁工艺,提高 能源利用率和资源重复循环率; (4)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有利于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尊重住区的文 化多元化和民族习俗,保护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和开发聚居地的文 化遗产; (5)培育住区居民

30、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文明和道德伦理,鼓励住 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社区管理; (6)建立政府、建筑机构、住区居民多层次的生态调控管理和决策系统,提高住 区的生态适应性。 2 生态社区基本理论生态社区基本理论 西方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 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而其中每一方面的成果都补充以至改变着生态 社区的理论,可归结如下: (1)景观生态学是生态社区最表相的基础,为生态社区建设提出最为基本的外在 要求。 (2)人类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是生态社区的核心,前者为生态社区的发展进行定 位,后者则为之提供建设方法和准则。 (3)生态伦理学从

31、本质上阐明了“生态”的内涵,从人的道德层面上明确了生态 社区的必要性,并且强调了它的价值,以至当生态与经济发生冲突时,成为衡量生态 与经济之间冲突的尺度和扬弃标准。 以上生态学的各分支学科,成为支持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依据。它要求不能把生 态社区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美观社区建设”或“绿化社区建设”等。生态社区的建设 需要建立系统而全面、合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使社区的建设在各方面充分体现其基 本内涵以及优越性。 现代社区发源于西方,在我国出现较晚,生态社区也是近十几年才出现的。生态 社区理念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城 市理论、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2、 2 21 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2 21 11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源于生态学,即“生态可持续”,它主要指的是自然资源以 及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主要内容包括应节约使用资源,并尽量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如矿产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应有条件地,谨慎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 森林等;应尽量减少废弃物,减少对自然的污染。 2 21 12 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根本与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根本与最终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根本是源于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问题,它是一种立足环境和 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特别强调环境

33、承载力和资源的永 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但它不仅要重视经 济增长的数量,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和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标 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 生态环境相协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度低于资源的再生速度, 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不得以欠发达国家的环境 破坏和资源掠夺为前提。发展的真实本质应该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 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和教育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谋求 社会的全面进步。 2 21 13 3 可持续发展理

34、论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生活质量的改善; (2)合理利用资源,这里主要指耗竭资源包括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3)保护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4)发展的长远性; (5)发展的质量; (6)发展的伦理,主要指发达国家持续发展全球纲领性的发展战略,它是建立在 平等、和谐、共同进步的基础上的。 2 22 2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为生态社区规划、指标体系的制定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 间和自然、社会、经济三维一体的合理建构框架。 2 22 21 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宗旨复合

35、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宗旨 1 1)生态整合)生态整合 生态整合,诸如系统结构整合,包括生物链的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环境物理、 环境化学因素等,城市众多自然生态因素,科技含量与人力资源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组合体的比例、变异和多样性; 2 2)过程整合)过程整合 过程整合,包括研究生物物种能量传递、信息沟通、平衡反馈,生态演替和社会 经济过程的运作模式畅达,稳定程度; 3 3)功能整合)功能整合 功能整合包括城市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功能的效率及和谐程度。 2 22 22 2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向 该研究将整体论同还原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客观评价与主观认

36、知、宏观调 控与中观及微观的需求协调、区域竞争潜能与整体系统的相互依托、资源与能源信息 等进行综合平衡和调配; 同时还涉及共生和再生能力的循环,生产、流通、消费与还原功能的运作,社会、 技术经济与环境目标的结合结构与次序、空间与时间、能量与物质的统筹,科学人文、 经济与工程技术方法的统一等方面的研究8。 2 23 3 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理论 2 23 31 1 生态城市理论的提出生态城市理论的提出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 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其内涵也不断得到发展。 2 2

37、3 32 2 生态城市理论的定义生态城市理论的定义 原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oyanitsky,1984)认为生态城市是理想城模式,其中 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 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质量、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9。 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register(1987)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 (ecologically healthy city),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 10。 我国著名生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在1984年提出了“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 态系统的理论并指出城市是典型的“自然社会经

38、济”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等在 1994年就城市生态学实质作了迸一步阐述,并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满足人类生态 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等11。 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 的关系,应用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 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 合利用水平,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得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 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12。 2 23 33 3 生态城市理论的内涵生态城市理论的内涵 生态城市可以理解为在生态系统

39、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 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 力,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 观适宜的环境,它是由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构成的,亦为“自然社会经 济”复合系统13。每个子系统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支 撑着生态城市这一复合系统的协调、持续运行生态城市不是追求某一系统的单一绩 效,而是整体综合功能最佳,即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经济”复 合系统的协调,使居民在其中幸福而安全地生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 (1)追

40、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2)在经济上,不仅追求量的增长,更注重质的发展。 (3)崇尚健康、公正、平等、民主等伦理道德,倡导绿色文明。 (4)以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海洋和空间等技术为核心,使物流、能流、 信息得到高效利用。 2 24 4 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 2 24 41 1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性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性质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 综合性学科。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是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和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和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 影

41、响。景观生态学强调多尺度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斑块动态过程, 更能合理和有效地解决实际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2 24 42 2 景观生态理论的规划原则景观生态理论的规划原则 景观生态学为景观和城乡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景观生态规划,它在 追求“秩序”和生态适应性的经典规划和生态规划方法论之上的又一次思维转变。 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是: (1)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在人工环境中营造多样化和本 地化的自然,以增加生态的多样性和视觉的多样性; (2)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结构,尤其是城市生态用地的斑块和廊道的布局,保持一 定的相对集中的敞开生态空间; (3)维持景观生态过

42、程和布局的连续性,为物种提供连续的生存空间; (4)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对破坏的生境给以生态补偿;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 设要相互结合,相互协调14。 3 社区生态系统分析社区生态系统分析 3 31 1 城市型社区生态系统概述城市型社区生态系统概述 城市型社区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是人类在 自然环境基础上发展的一类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一方面,环 境以其固有的成分以物质流和能流的形式运动着,并控制着人类活动的过程,另一方 面人类活动又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不断地改变着能流的流向与物质循环的过程,两方 面互相作用而又互相制约,组成一个复杂的以人为中心的生

43、态系统。 3 32 2 城市型生态社区系统构成要素城市型生态社区系统构成要素 社区生态系 统 自然生态子系 统 社会经济子系 统 生物群落地球物理环境 境 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 陆地生物群落 水生生物群落 光 热 大气 水 岩石 土壤 社区居民 家养动物 人工植物 基础设施 建筑物(住宅) 社区产业(服务业) 道路设施 通讯设施 市政管网设施 图3-1 社区生态系统的构成 城市型生态社区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它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更重要的是增 加了以居民为核心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系统各要素。社区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系统,开 放

44、程度很高,它与周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生着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的食 品、水、能源等物品供应另一方面,社区也向外界输送各种物品以及向环境排放废 弃物2。社区具有“耗散结构”的特征,不断与外界进行有形、无形的物质、能量和 信息的交流,其频度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高流动性而不断加快。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 变化,社区已超越了原来的居住意义,成为集居住、就业、教育、娱乐、消费、社交 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社区。社区的系统构成更为复杂,各个子系统交织在一起,相 辅相成,相互制约,不可分割15。 3 33 3 城市型社区生态系统分析城市型社区生态系统分析 城市型生态社区是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它既不单纯是自然环境

45、也不单纯是社会环 境,它具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 3 33 31 1 不具备初级生产者功能不具备初级生产者功能 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其中初级生产功能是由绿色植物 来实现的,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决定了次级生产量, 从初级生产者到次级生产者基本上应是一个金字塔型的数量结构,但城市社区生态系 统的种群结构呈倒置的金字塔型16(如图:3-2)。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一点 既是要求生产者与消费者在数量和比例上后者要小于前者,这也表明了其为不稳定系 统。 (a)自然生态系统 (b)城市型社区生态系统 图3-2 生态系统金字塔示意图 由于城市社区的绿地空间有

46、限,绝大多数的城市社区绿地不用于生产目的,决定 了绿色植物的生产量较少。城市的绿色植物已不像生态系统那样向其居住者提供食物, 其作用已变成美化景观,消除污染和净化空气,城市社区生态系统几乎就不具备初级 生产功能。 3 33 32 2 社区生态系统外部依赖性强社区生态系统外部依赖性强 城市型社区几乎不具备初级生产功能决定了城市社区生态系统所需要的物质与能 量从来都不是来自于系统本身,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外部依赖性极大,主要依靠 外部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输入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这就构成了城市社区与其他 生态系统的依赖关系。 3 33 33 3 物质循环不充分物质循环不充分 生态系统层次的物质循

47、环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构成的营养结构来实 现的。城市社区生态系统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主的,分解者不充分的复合人工化生态系 统。城市社区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缺少两个最基本的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不仅营养 物质来自于系统外部,即使排泄物也需要输送到系统外部。由于缺乏分解者,大量的 城市社区垃圾与废弃物不得不被输出到系统外部,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来实现 物质的再循环。但自然生态系统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大量集中输出的垃圾与废弃物 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分解与还原。另外,有些现代化学合成物质是难以在自然状态下分 解或者分解速度极其缓慢,这就造成了物质循环的中断。有些废弃物是有害气体或有 毒物质,不能及时

48、分解就进入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仅影响生物个体的新陈代谢, 同时也会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造成重大的干扰,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 能17。 从严格意义上说,社区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它本 身并不是一个完整、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按照现代生态学理论的观点,社区也 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具有某种相对稳定的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尽管社区 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组分的比例和作用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城市社区系统内仍 有植物和动物,生态系统的功能基本上得以正常进行,也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 着各种联系。 4 生态社区规划研究生态社区规划研究 4 41 1 生态规划生

49、态规划 生态规划的任务就是要以最小的物理空间容纳最多的生态功能,以最小的生态代 价换取最高的经济效益,以最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最大的生态交通量。 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王如松认为社区规划正从传统的物理规划走向生态规划, 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从绿地到绿体:屋顶花园、中空花园、立面绿化、底层公园;从 占地到造地:恢复被占土地的部分生产和生态功能,改善小区的水文循环和局地气候; 从静态到动态:风与水的流动性、生物的多样性、小区建设的滚动发展及居民选择的; 从排污到用废:减少小区的物耗、能耗和水耗,废弃物在小区内最大限度的资源化, 减小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市政压力;从单调到多样:改善小区水泥景观、屋

50、 顶景观、阳台景观、交通景观、垃圾景观、污水景观、街市景观;维持城市的生物多 样住,景观的多样性、建筑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从结构到功能:从空间居住功能到 自然及社会生态服务(自净再生、绿色生产、休闲养生、人际交流、示范工程)功能, 提供适宜于人的室内外栖息环境,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强化小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 态安全、减小生态风险,诱导小区生态文明,加强社区人文生态交流,提高居民的生 态意识和参与能力;从形态到神态:建筑风格的整合性、与环境的融合性、风水及景 观的自然生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自然及人文生态内涵,从点、线、面、体四方面体 现生态景观的灵与神;从建筑设计到生态设计:充分尊重和利用小区的景

51、观资源和生 态资产,利用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边缘效应原理和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原理进 行设计18。 建筑风格四方面示例 点单体建筑、标识建筑和示范工程 线二龙戏珠、南北绿线加中轴线 面屋顶花园、底层公园、中空花园、立面绿化和边缘立面 体景观、建筑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形象 表4-1 建筑风格四方面 4.1.14.1.1 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特点,采取多种空间布局形式。采用“点 线面”空间组合方式,即由“居住区组团庭院”构成室外空间规划结构形式, 形成多栋住宅组成点状组团围合空间结构,由公共活动场所组成面状空间,由道路联 系线状空间。例如,威尼斯滨水

52、住宅,采用带状空间组合方式,即沿着城市河流或主 干道布置小区的主要建筑形成的狭长空间。例如,奥地利萨尔斯堡住宅小区,采用自 然地貌型空间组合方式,位于山地的住区规划,考虑排水处理、地面透水性、自然风 向等因素,采取结合自然地理特点的规划,设计小区道路、绿化和水处理、桥梁和街 区。例如,斯德哥尔摩住宅小区,风向型空间组合方式,位于气候寒冷地区的住区规 划,主要考虑自然气候对建筑的影响,采取建筑防风和保温技术处理。 4.1.24.1.2 空间环境的专项设计空间环境的专项设计 住区空间环境专项规划包括:绿地、水系、道路、建筑小品等环境设计要率。其 中绿地规划包括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绿化平面布置形式

53、。因地制宜结合坡地、洼 地作为绿化用地,根据建筑布局、环境特点、居民生活要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 系统;将绿化、景观和居住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垂直绿化、屋面、阳台、地面多层次 绿化方式;住区绿化提供社区居民交流休憩的共享空间;运用对景、框景造园手法, 将装饰性绿地与休憩性、娱乐性绿地相结合,创造多种公共、半公共与私密空间环境。 4.1.34.1.3 环境生态系统设计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增加辅助能源系统,对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要求与建筑设计 相协调,管道安装与给水系统配套,同时做好防雷与防雨处理;利用太阳能发电、风 能发电技术等要与地区电网并网;将地热用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54、生态城市 社区要求水环境系统中使用节水器具,全部污水处理率和排放率达标,建立中水处理 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室外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禁止 使用破坏臭氧层产品,室内具有自然通风和机械换气设备;室内的声环境小于35至40 分贝。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室外公共照明采用绿色照明,使用发光指示牌和立体照明设 备;室内采用自然采光和节能光源;采用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 生态城市社区室外绿地采用具有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实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 综合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分类处理。 1 1)能源与水环境系统)能源与水环境系统 生态住区要求节约建

55、筑能耗,采用绿色能源同时,增加辅助能源系统,对于安装 太阳能集热系统要求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管道安装与给水系统配套,同时做好防雷与 防雨处理;太阳能光伏技术发电、风能发电等要与地区电网并网;将地热用于户式中 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生态住区要求水环境系统中使用节水器具,全部污水处理率和 排放率达标,建立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2 2)气、光、热环境系统)气、光、热环境系统 生态住区要求室外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禁止使用破坏臭氧层产品,室内具 有自然通风和机械换气设备;室内声环境小于35至40分贝。生态住区要求室外公共照 明采用绿色照明,使用发光指示牌和立体照明设备;室内采用自然采光和节

56、能光源; 采用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 3 3)绿化、废弃物处理系统)绿化、废弃物处理系统 室外绿地采用具有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实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 护。废弃物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分类处理。 (1 1)绿地系统的设计)绿地系统的设计 绿地系统是社区内唯一具有负反馈功能的生态系统,绿化的功能在生态社区的建 设中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对社区绿地系统的建设往往偏重于景观美化,忽略了绿地系 统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社区布局的生态作用。同时在绿地系统建 设中只满足于追求绿化覆盖率,绿化质量不高,采用的植被过于单一。研究表明复合 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57、远高于单一的草坪。一个生态稳定的绿地系统,其结构和功 能要高度统一和谐,不仅外部形式符合美学规律,内部和整体结构更应符合生态学原 理和生物学特性。因此生态社区应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绿 地系统,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2 2)废物处理设计)废物处理设计 生态社区应具备内部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的基本处理措施,或是 能够将废物在就近进行处理,以达到废物在社区内部或最小范围内的转移和消化。例 如可以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和加强污水处理,就地回用。 (3 3)节约能源的设计)节约能源的设计 节能设计已开始普遍应用,尽管节能设计和节能设施可能是要多花钱,增加投资, 但从长效来看,

58、还是比较可取的。绿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 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 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采用外墙遮阴和屋顶隔热措施,控制建筑对热量的吸 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配合,减少空调费用;采用能源及资源的分户计量收费体制, 减少能源使用中的大锅饭现象。 4.1.44.1.4 生态控制工程设计生态控制工程设计 创建生态社区模式满足“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原则,生态环境建设遵循 绿色住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等住宅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及标准,达到的评 价指标主要包括:绿化、水文、景观、空气、日照、通风、噪音、无污染、气候、绿

59、色住宅、能源、垃圾等指标要求。生态社区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 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住区节能、节 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生态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能原则,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采用适宜的建筑节能 措施,使生态住区的建筑节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生态住区建设应进行能源系统优化,充分考虑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 能、地热资源等)的使用,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率,节约使用常规能源;生态住区建 设应充分考虑气候和地理因素,利用天然能源来实现供暖和降温;使用无公害、可降 解、可再生、可循环的建筑

60、材料;采用中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结合规划人口规模、区 位和供热设备采暖,提高能源的梯度利用;利用本地建筑材料,减低运输成本;采用 新技术、新材料减低能耗,提高建筑的物理性能;注重不同文化差异,提倡健康节约 的绿色生活方式。 住区规划节约住宅、公建、道路、公共绿地等各类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提倡采用先进的建筑体系,以提高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在国家规定的范 围内,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筑材料。生态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约资源原则,尤 其要注重节水技术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应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 材料和再生材料(3r材料),充分节约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和国家短缺资源。生态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