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抽屉原理》说课稿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抽屉原理》说课稿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抽屉原理》说课稿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抽屉原理》说课稿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抽屉原理》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人教版小学数学抽屉原理说课稿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因为缺少形象性,所以有时比较枯燥。做为数学老师,我们怎样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打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绿色新课堂呢?大家也许都知道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吧,他之所以家喻户晓深深的吸引着,打动着孩子们甚至家长们,是因为快乐大本营真正把快乐留给了受众!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寻找着,尝试着,我认为:只有打破传统教学的预设与封闭,在新课标新理念的引导下,大胆的“放手”,巧妙的“搀扶”,我们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让数学课堂更有效。抽屉原理的教学,较好的体现了课堂的效用。一、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

2、探究欲望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作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中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1.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景在抽屉原理教学设计的开端,我预设了这样一个片段:师:同学们玩过扑克牌吗?(出示扑克牌)取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扑克牌中任意取出5张,我不看牌面,敢肯定地说:这5张牌至少有两张是同花色的,大家相信吗?师:同学们,你信不信?生:信(不信)师

3、: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师生演示,生生尝试)师:同学们,我说的对吗?生:对!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如此肯定吗?这其中呀,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抽屉原理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有趣的数学原理。我从学生熟悉的扑克牌引入(同学们玩过扑克牌吗?),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让学生体验不管怎么摸,至少有两张扑克牌是同色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紧跟着教师开门见山的揭示课题:“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如此肯定吗?这其中呀,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抽屉原理,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有趣的数学原理”。又一次很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愿望,为进入本节

4、课的学习活动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预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问题(启思)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渐进的认知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着眼于学习的数学知识分层、连续地创设建构性的问题情境,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逼近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建立的过程中,从而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例如:在设计抽屉原理的第一个活动内容时,我设置了以下几个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建构性问题(启思)情境:大家实际摆摆看能有什么发现(能发现什么)?(设置“动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

5、索。)你(有什么发现)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看(看谁能第一个说出来)?再认真观察记录,还有什么发现(看还能发现什么)?想想看,怎样摆可以一次就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不是很快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几支铅笔呢?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是不是这个规律呢?我们来试一试好吧!?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数学知识的构建者,既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模型,又在建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时学生智慧的火花被激活,探索欲被提到十分强烈的程度,学生也更加体验到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二、大胆的“放”为有效课堂适时引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把儿童当成知识的探索者,突出“以儿

6、童为中心”。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1、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为学生确立各种各样的学习目标,大到人生奋斗的方向,小到一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无不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定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去达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惟独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以至常常出现目标与学生的知识状况、与学生的情感需求脱节等不协调现象。要真正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应该把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大胆的留给学生。在设计抽屉原理时,当我开门见山的揭示课题后,我想

7、学生心中一定有很多疑问,所以抓住时机,问:同学们学习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预设:生1:什么是抽屉原理?生2:这里的抽屉指的是什么?生3:抽屉原理能解决什么问题?.学生会顺其自然的提出这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所以当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一目了然的形成了,老师就可以顺着学生的回答说: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究的问题。相信通过同学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解开我们心中的疑问!为后面的小组活动积极性起了一个有效的铺垫作用。2、放手让学生自己挑起认知冲突。过去,教师总是以成人眼光替孩子们设想“困惑”,构思问题。实际上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有很大的

8、不同,让学生们自己激发思维的“矛盾”,自己挑起认知的冲突,学生的思考探究的积极性无疑会更加高涨。例如:在活动(一)后,学生很容易的会得出“至少数=商+余数”,实际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这时,我并没有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而是这样说:是不是这个规律呢?我们来试一试吧!接着课件出示:5只鸽子飞回3个鸽笼,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为什么?在学生交流活动中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生1:53=12用商加余数,所以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生2:不同意!不应该是商加余数,我们实际摆的就是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应该是商加1.。师:到底是“商加余数”还是“商加1”?谁的结

9、论对呢?在小组里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进一步探究会发现刚才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至少数=商+1,在学生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有效的完成了抽屉问题中“至少数的问题”该怎么解决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三、不断创造机会,引导学生有效的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抽屉

10、原理的设计与施重遵循了这一规律,不断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整节课围绕着两个活动展开,在活动中,学生一直处在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老师不是急于解答,而是把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中动手操作、畅所欲言、争辩求真。如学生在(活动1)后,得出至少数等于商加1时,我没有马上指正,而是及时的又引出了下一个活动的内容;5只鸽子飞回3个鸽笼,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为什么?毋庸置疑,学生一定会发生争执,这正是老师为他们创造的交流机会,课堂一下子推向了高潮。争辩有时是最有效的交流,在争辩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并用,这才是有效的参与、主动的参与。小组内的争辩、组与组中的争辩,不知不觉中,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开放了一个新天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