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基础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1.gif)
![生活中的透镜(基础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2.gif)
![生活中的透镜(基础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3.gif)
![生活中的透镜(基础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4.gif)
![生活中的透镜(基础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61d0af17-4682-4059-a220-be2c5d0d3d7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4.5.6.7.生活中的透镜(基础卷含解析)、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人们根据物理原理或规律制造出许多机器设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B.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C. 内燃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D. 发电机的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关于我们身边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去看,因此时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大B.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D. 利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时,放大镜离书本稍远一些,观察到字的像更大某同学从生活中收集到一些光现象的
2、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 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 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 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会对着看到的鱼叉去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小于20cmB.大于20cm小于40cmC.等于40cmD.大于40cm“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影”与物理知识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C.电影-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开了讨论,B.倒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早期照相馆里
3、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说法正确的是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 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 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A. 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B. 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D.丙与丁()第11页,共23页C. 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D.
4、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8.某电视台推出“扫二维码,抢红包”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如图),可在内部的识别模块上实现登录,获得红包。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II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C.二维码成虚像9. 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拷贝A.正立着放在小于 2f的位置上B.倒立着放在小于 2f的位置B.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越好D.二维码一定成倒立的像C.正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D.倒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 一个清晰的像。利
5、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11.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12. 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 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 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D.潜望镜()13.14.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9.B.凸透镜,D.凹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成缩小的虚像豪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
6、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D.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拍照时,15.D.潜望镜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TTBnrnbm-nmTmn-nTWTrnTwnrnwnTwm-rTTMTrnmnwTa-rTiiwrrTTmTiim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 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小敏同 学发信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
7、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r 次数 物理量1234567物距加10.005_002,001.000. 500.100,05像距/師0. 5000. 5010. E020.5030.5050.E260. E56D. 0.005?A. 5mB. 0.5?C. 0.0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10.0分)16.如右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 是成(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其中 填“平”或“凹”)面镜可以会聚光线,使光线集中射 向一个方向.17. 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是物镜,L
8、?是目镜.这种仪器是(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詁林I*I* *18. 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的传播方向;B是,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它的作用是改变光仪”).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19. 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 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在逐渐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甲乙20.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 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
9、人像的大小,从而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作图题(本大题共21.22.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 利用自拍杆可以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2小题,共4.0分)i在图中画出合适的透镜.1如图所示, 物距,减小(2017年4月25日,银川市共享单车投放仪式在光明广场举行。,成为许多市民出 行选择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用户通过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开锁骑车,二维 码在距手机镜头两倍焦距以 发电机给电子锁充电,发光,晚上却可以提醒司机注意, 能转化为能。作出反光镜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选填“内”或“外”)成像,这种自行车有小型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不能自行利用了光的;下坡自由滑行
10、时主要是 做出共享单车车闸的动力臂及阻力臂。图2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3.cm。牡st*扈 9 E T 1f2小题,共12.0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 让一束平行光沿主光轴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 的焦距为24.(2) 实验前,调节烛焰的焰心、光屏的中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实验中,燃烧的蜡烛不断缩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逐渐向 (上/下)移动。(3) 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20cm位置处,调节光屏得到清晰像,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 再把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想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
11、像,则需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该同学不小心,手指挡住凸透镜的一小部分,那么在光屏上将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0(会/不会)得到一个完整的像。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a、6、H if fJuEP*GcT(1) 若他依次将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 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其可能的原因是 (只要求写出一种原因当他分析出原因并加以改正后得到清晰缩小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 左边a、b、c、d、e五点中的 点上,此成像规律可应用在 机上;蜡烛置
12、于a、b、c、d、e五点中的 点上,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当蜡烛置于位置时,光屏上的像离蜡烛最近,其距离为 .(3) 小宇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 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眼镜放在透镜左侧附近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得清晰,此成像过程就是 的矫正原理.(4) 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乙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 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
13、所成的像如图丁是 五、25.综合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20.0分)其中伟大的物理学家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填人名)(1) 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2)图甲中,木块的长度是cm;图乙中,秒表读数是So甲、乙两辆小车同时、甲车速度为?/?动的(选填“东”或“西”(3)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款大飞机 C919成功试飞,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在某报 道有这样一句话:“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丝毫误差,要经过严苛的检测”,从物理 学的角度理解这句话,不恰当之处在于 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
14、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合?/?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是向(5) 近年来,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的一项健身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音箱中的 纸盆产生的,经传播到人耳,若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机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 处控制噪声。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与水面夹角60 则反射角大小为 ;折射角反射角,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选填”了呼; 或三)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适用的光学仪器,比如说有;(填写两种光学仪器的名称)(8)水的密度是1.0 X103?/?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度将(选填“变大” ;将一段铁丝剪断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密
15、;一只钢瓶内储存有压缩气体,用掉一半,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 “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A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体的重力??= 8?,A的示数为N,物体质量是 kg,若将该物体放在月球上,则质(9)如图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量是_kgo (地球上g取10?/?月球上 g取1.6?/?)(10)如图甲所示,已知凹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 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请你对应画出它 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是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通常表示力的作用点,此即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物体 A重力为30N,受到水平
16、向右的拉力 ??= 20?的作用下,保持静 止不动,请按照图中力 F的图示,用相同的比例(标度)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受到摩擦 力f。10Nr=20N26. I如图1探究声音的特征的实验。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改变敲鼓时的力度(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上面如图1中A、B、C、D四个实验,你认为能完成目的是 (填序号),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决定的。(2)如图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曰,听到(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
17、尺,则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振动的频率低于?而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HZ之间。n 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将一 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A和B分别放在玻璃板前后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 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第13页,共23页(1)由刻度尺分别读出物(蜡烛?到玻璃板、像(即蜡烛
18、??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是U和V,得到的结果是v?选填“ ”“=”或“ ”)。的关系.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选填“变大”“变小”或(2)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过程中,则蜡烛 A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不变”)。(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川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可确定出焦距??=cm。(2)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19、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选填“实”(3)移动蜡烛距凸透镜 30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或“虚” )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 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 15cm处时,光屏上会出现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如果他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 )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W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 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15C空气中的??= 340?/?)。求:(1)声音2s内传播的距离;(2)汽车的行
20、驶速度。第 19 页,共 23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 A【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一,当? ? 2?.利用其可制成投影仪 电动机的前提是供电,结果是产生运动,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 内燃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发电机是用来产生电的,它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2. 【答案】 D【解析】解:A、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他距镜子的距 离减小,人看到的像更清晰,但是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凸透镜,故C错误;D 正确D 、用放大镜看书时,放大镜离书本越近,字越小,离书
21、本越远,字越大,故故选 D (1)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当人靠近镜面时,所成的像离平面镜也靠近,所成的像 和人大小相等不会变化;(2) 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4)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离凸透镜越远,物体的 像越大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 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3. 【答案】 B【解析】【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 (1)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运用、 (3) 色光的三 原色、 (4) 光
22、的折射.此题是对光现象知识的综合考查,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理解和运用,不能记混淆.【解答】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既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合题解:意.彩色电视机画面的色彩就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形成的.符合题意.凸透镜既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也能使会聚的光变平行.不合题意.D、折射时,眼睛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 在物体的上方,所以叉鱼时要瞄准像的下方. 不 合题意.故选 B.4.【答案】 AB、C、【解析】 解: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平行的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 后会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点, 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 焦距,所以凸透
23、镜的焦距是 20cm,用做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20cm.故选 A然后根据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定义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大小, 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判断出物距小于焦距解答阳光测量焦距法是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最常用、 最简单的方法,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应 用很广泛5.【答案】 D【解析】 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 、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 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24、放大、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本选项正确,但 不符合题意D、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本选项错误,符 合题意故选 D 本题要把手影、倒影、摄影、电影的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 原理;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 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6.【答案】 C解析】分析】(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 ? 2?,成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体离凸透镜越近,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越大,
25、像离凸透镜越远;(2) 补光可以使照片的光亮更亮一些;(3) 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 律制成的,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解答】 甲乙: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应使像变小,要使像变小,则必须使物 距变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故乙 正确,甲错误;丙:“补光”可以使照片更亮,但若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则像的背景 更亮,而不是人像更亮,故丙错误。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 把倒立
26、的像转变成正立的, 便于观察, 故丁正确。 故选 C。7. 【答案】 A解析】 分析】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放幻灯时,要使银幕上的像更大,要使幻灯片和凸透镜之间的物距减小,同时要增大镜 头和银幕之间的像距,像才能更大。幻灯机上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例如成像原理、平面镜的作用、银幕为什么是白色的 并且粗糙的,凹镜的作用等,都要理解,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解答】 银幕上的像的大小不取决于银幕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距和像距,要使像更大一些,要 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故选 A。8. 【答案】 D【解析】 解析:(1)
27、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 错误;(2) 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并不是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越好,故B、C错误,D正确;故选: D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应用是投影仪; ?= ?, 不成像; ? 2?, ? ? ? ?, ?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 0.50?时,像距 v 保持0.5?即? 0.005?几乎不变,像距接 近焦距,故 D 正确。故选 D 。16. 【答案】 放大;倒立;凹 【解析】 解:(
28、1) 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凸透镜的作用就是成放 大、倒立的实像;(2)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投影仪中的凹面镜可以会聚光线,使光线集中射向一 个方向故答案为:放大;倒立;凹(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 ?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 2?,成倒立等大 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 ? ?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 ?,不 成像;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图中汽车的像逐渐减小,说明汽车远离摄像机镜头。故答案为:凸透;照相机;远离。20. 【答案】 增大; 增大 【解析】 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
29、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 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 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 特别是成故答案为:增大;增大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解:21.【答案】【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是凸透镜.22. 【答案】 外;电磁感应现象;反射;重力势;动【解析】解:(1) 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时,二维码应在距手机镜头两倍焦 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这种自行车有小型发电机给电子锁充电,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3) 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能反射光,晚
30、上能提醒汽车司机注意;(4) 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其动能变大;同时,质量不变, 高度减小,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即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5) 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注意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由图可知,支点在 0点,从支点0分别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段,这两条 垂线段就是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故答案为:外;电磁感应现象;反射;重力势;动;见上图。(1)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 发电机的原理
31、:电磁感应现象;(3) 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用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将自行车后面汽车或摩托车发出射来的光再按照原路反射回去,这样后面的司机看到的就是白花花的一片,可以起到尾灯的作用。动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举高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5)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图。最终反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 平行;力臂:是从支点到力是作用线的距离,注意图中的垂直关系。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发电机原理、能量的转化等,有一定综合性, 但难度不大。23. 【答案】10.0 上 缩小
32、 照相机 左 会【解析】 解:(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0.0? 50.0?= 10.0?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2) 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 20cm处时,即??= 50? 20?= 30? 2?寸,由凸透镜成 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4) 再把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增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 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所以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像距变小即光屏左移,烛焰所成的实像将变小。 手指挡住凸透镜的一小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他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 照
33、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答案为: (1)10.0 ;(2) 上; (3)缩小;照相机; (4) 左;会。(1) 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 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2) 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光屏的移动情况。(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 ? 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 用此原理制成的。(4)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 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此题看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主要考查了实验的探究过程及成
34、像规律的应用。 似复杂,其实只要用心,仔细审题,并不难。24. 【答案】 (1) 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2) ?或b ;照相;d ;二倍焦距;四倍焦距;(3) 近视眼;(4) ?【解析】 解:(1)若?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在光屏上不成像,所以无论怎样 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2) 要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缩小的烛焰实像,需要将物体放到二倍焦距以外,即在a 点或b点,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作的;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在d点时,物距最小,成的实像最大;当蜡烛为与2f处时,此时的像距也为 2f,此时像与蜡烛是最近的,蜡烛与像的距离为4f;(3) 当透镜向右移动时
35、,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原光屏前提前会聚,符合近视眼的成因; 应使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纠正,所以该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4) 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与物体的上下和左右都相反甲上下颠倒后是 颠倒后是 D 故答案为:(1)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2)?或 b;照相;d;二倍焦距;视眼; (4)?(1) 光屏上不能出现像的原因有:物距小于f,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c,再左右四倍焦距;物距等于(3) 近f,第23页,共23页不能成像;光屏、凸透镜、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2) 当物体放大于 2倍焦距位置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 原理制成的;当物距等
36、于 2f时,像距也等于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 当光屏向右移动了 2cm 时,像成在了光屏的后方,是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应用凹透 镜来矫正;(4)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知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与物体 不仅上下相反,而且左右相反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此题型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灵活运用25. 【答案】 (1) 牛顿 爱因斯坦(2)3.20 99.8(3) 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4) 4 14.4 西(5) 振动 空气 声源(6) 30 (7)照相机;幻灯机 (8)1? 3水的质量为1.0 X 103?不变 变小(9)80.8 0.8(10)1
37、0H【解析】(1)【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牛顿的物理学成就和相对论的了解进行解答。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 习中应注意。【解答】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动的普遍规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著名的相对论是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 故答案为:牛顿;爱因斯坦。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揭示了天上和地下一切物体运【分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某一刻度当作“ 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 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 和。物理
38、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 体温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零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解答】由图知:右侧与6.20?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6.20?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3.00?对齐,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指针在“ 1” 一侧,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1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3.00?= 3.20?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和“2”之间,偏
39、向“ 2”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指针在39.8?处,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即秒表的读数为 1?39.8?99.8?故答案为:3.20 ; 99.8。【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减小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答】一般来说,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因素的影响,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叫误差,误差值只能减小,不能消 除,因此“我们建的是导弹阵地,不能有丝毫误差“这个题目是不恰当的。故
40、答案为: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分析】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 ?求出甲车的运动速度;根据图象,分别分析出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 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第 25 页,共 23 页【解答】甲的图象是? ?图象,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甲 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甲 = ?8?二 4?/?= 14 4?/?2?/I /,乙图象是? ?图象,一条过原点的射线, 定值,即?乙=?!= 4?= 1?/?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因此以甲车为参
41、照物,则乙车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4 ; 14.4 ;西。【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 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及控制噪声的途径等知识,比较简单,是一道声 学的基础题。【解答】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广场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振动产 生的; 音乐声是通过介质,即空气传到人耳; 关掉音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6)【分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首先根据入射光线与水
42、面的夹角,可以确定入射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 反射角的度数,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 X 108?/?,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在真空 中的速度,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与光的传播速度, 在答题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 注意折射角、 入射角及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已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 60,所以入射角等于 90- 60= 30,发生反射时,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 30;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3、则折射角 也小于反射角; 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答案为: 30; 。(7)【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故答案为:照相机;幻灯机。(8)(同种(同种状【分析】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 状态 )密度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据此分析回答。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了
44、解与掌握,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态 ) 密度相同;关键是: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后,氧气的质量减小了,而氧气 的体积不变。【解答】 水的密度是1.0 X 10 3?/?3?,是指1?3水的质量为1.0 X 103? 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因为密度不随物体的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后,氧气的质量减小了,而氧气的体积不变,还等于 氧气瓶的容积,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故答案为:1?3水的质量为1.0 X 103?不变;变小。(9)【分析】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 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 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由
45、?= ?的变形式计算物体的质量;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质量的计算与特性,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得出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属于易错题目。【解答】 因为物重?= 8?,所以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8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8N,示数也为8N ; ?= ? 8?物体的质量为:?=习=而?而?= 0.8?0.8? 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若将该物体放在月球上,则质量仍是 故答案为:8; 0.8; 0.8。(10)【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a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
46、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c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解答】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根据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作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分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此过物体重心作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根据标度线段的长度。此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力的图示的作法,作力的图示时,要注意线段的起点在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最后要在箭头处标出力 的
47、大小。【解答】因为物体在大小为 20牛、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f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大小等于20N ;由题意可知,标度是10N,则应画两个单位,如图所示:ION26. 【答案】I??频率(2)钢尺响度 20 20-20000n(i)=(2)大小不变(3)不能虚像川(1)10(2)同一水平高度 (3)实 照相机 放大 右W解:(1)声音2s内传播的距离为: ?= ? 340?/? X 2?= 680?; (2)声音传播的总距离: ?= 700? + 700? - 40? = 1360?, 声音传播的时间?= ?= ?1360? = 4?340?/?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需940?仔=卩?/?第27页,共23页答:声音2s内传播的距离680m ;汽车行驶速度为10?/?2【解析】 【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 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 - 20000?本题考查的是声相关的探究,能正确区分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 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加减数学口算练习题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走进国家 第四节法国导》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口算题50道
- 学生营养餐供货协议书范本
- 医院和医院合作协议书范本
- 机器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运营管理协议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药店员工服务协议书
- 交流伺服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分解课件
- 水土保持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圣三国蜀汉传攻略
- 2021届高考英语887核心词(打印、词频、出处、例句、背诵)
- 天津市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
- 公司机关管理类责任矩阵
- 山东省青岛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脂技术要求》
- 数学-九宫数独100题(附答案)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支行 关于综合评价自评情况的报告
- 2010年宣武区第六届中小学生地理知识竞赛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