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第1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第2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第3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钢城一小鲁玉华【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的生字。正确理解“更” “阳关”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二能力目标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1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作者简介、关于柳树的典故、有关送别诗的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激趣感染 1回顾所学过的送

2、别诗。2、过渡:一首首送别诗写出了古人那种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 首送别诗。(板书课题)12345二、读懂诗题,了解作者 、让学生齐读课题。送元二)、从题目中,你们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王维、如何理解“使”?(生:出使)出使到哪?(生:安西)、谁能读好这个题目?(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在“二”字后面停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对于作者王维你们了解多少?(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谈自己对王维的了解)三、理解诗意,入境悟情。(一)、初读正字音。1过渡:同学们对王维的了解可真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这首诗,要 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自由读)2、注意读准生字和多音字的字音。3

3、、谁愿意把诗流畅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全班读)(二)、细读解词句,品诗情理解第一、二句诗1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看看王维在这首诗 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先来看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多读几 遍这两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词,然后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主要点拨学生理解以下重点词:“朝雨、浥、客舍、青青、新”,并结合去理解这些词的意思。3、请你们认真的看图,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美景描绘出来?(指名答)景。4、谁能通过读把你所知道的美景告诉大家?(出示古诗一二句)教师对学生的朗读 情况相机评价,指导读出美5、过渡:同学们读

4、得真好!可是这么美的景色王维和元二有没有心情欣赏?(没有) 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讨论。6、过渡:是呀,他们心中都装有“别”字,是因为他们想着离别,虽有良辰美景却 无心留连! 诗中提到了雨和柳树, 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独选这两种景吗? (体会雨的绵长、 惆怅。)7、出示课外资料:“柳”与“留:谐音,还表示挽留之意,看着这满目青青的杨柳, 朋友终将远离而去, 他俩怎不伤感离别呢?所以, 读一二句时,我们还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不仅要读出美,还要读出他们的离别愁绪 并从停顿、语调要相对低些,舒缓些,声音 相对低沉些去指导学生品读。 )理解三四句1、自由读 3、4 诗,你读出了什么?(依依不舍)从哪里读

5、出来的?2、这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学生说诗意)过渡:在这样一个美 丽的早晨,朋友之间要分手了,元二要到哪里去了呢?(安西)3、要经过哪?(阳关)阳关在哪?(学生答) 过渡:(出示线路图)同学们请看,这是渭城这是阳关这是安西,这一路上, 整整 3000 多公里。如果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 间呀!4、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时阳关以西,是这样一幅情景。你能说一说吗?(指着图 说)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也就是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 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5、过渡: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两年,也许五年,甚至

6、更长的时间不能相见。此时此刻,如果你是王维,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拿出笔,将你想 说的话写下来。6、学生思考、汇报,教师预设学生会这样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王维 和元二深厚的感情,以及王维对元二的关怀、担忧、祝福,并相机指导朗读。7、创设情景,引读: 师:朋友,还记得我们一起饮酒赋诗、 纵马驰骋的快乐时光吗?现在我们就要分别了, 怎不让人伤感呢?来,再饮一杯酒吧!(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难万险,你要保重啊! ,来,再饮一杯酒吧!生读。真舍不得和你分别,这一去,再见遥遥无期。来,再饮一杯酒吧!生读。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祝你马到成功,凯旋而归。再饮最后

7、一杯吧!生读。(三)、感情朗读醉诗境1、过渡: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请同学们站起来让 我们在音乐声的陪伴中,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一一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出 示全诗,并配音乐阳关三叠 )(全班读)2、指导学生背古诗,配上音乐。六、小结:同学们,读了这些送别诗,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就让我们今后继续畅游在古诗的海洋里,不断诗化我们的心灵吧!七、作业超市(自选作业:三选一)1、做个小书法家:默写古诗并把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摘抄到积累本上。2、做个小画家:通过绘画画出诗的意境。3、做个小作家:把对这首诗理解的情境写成小短文。经肖老师指导修改后

8、的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的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二能力目标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1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作者简介、关于柳树的典故、有关送别诗的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激趣感染 1回顾所学过的送别诗。2、过渡:一首首送别诗

9、写出了古人那种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 首送别诗。(板书课题)12345二、读懂诗题,了解作者 、让学生齐读课题。送元二)、从题目中,你们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王维、如何理解“使”?(生:出使)出使到哪?(生:安西)、谁能读好这个题目?(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在“二”字后面停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对于作者王维你们了解多少?(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谈自己对王维的了解)二、理解诗意,入境悟情。(一)、初读正字音。1过渡:同学们对王维的了解可真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这首诗,要 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自由读)2、注意读准生字和多音字的字音。3、谁愿意把诗流畅地读给大家听

10、?(指名读,正音。全班读)相机理解“浥”的意 思。4、注意节奏的指导。(平声延缓,仄声轻短。)4、读完全诗,你读懂了什么?(二)、细读解词句,品诗情 理解第一、二句诗1、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看看王维在这首诗 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先来看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多读几 遍这两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词,然后小组交流。2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主要点拨学生理解以下重点词:“朝雨、浥、客舍、青青、新”,并结合去理解这些词的意思。3、请你们认真的看图,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美景描绘出来?想象画面。景。4、谁能通过读把你所知道的美景告诉大家

11、?(出示古诗一二句)教师对学生的朗读 情况相机评价,指导读出美5、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可是这么美的景色王维和元二有没有心情欣赏?(没有) 为什么?6、过渡:是呀,他们心中都装有“别”字,是因为他们想着离别,虽有良辰美景却 无心留连! 诗中提到了雨和柳树, 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独选这两种景吗? (体会雨的绵长、 惆怅。)7、出示课外资料:“柳”与“留:谐音,还表示挽留之意,看着这满目青青的杨柳, 朋友终将远离而去, 他俩怎不伤感离别呢?所以, 读一二句时,我们还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不仅要读出美,还要读出他们的离别愁绪 并从停顿、语调要相对低些,舒缓些,声音 相对低沉些去指导学生品读。 )理解三四

12、句1、自由读 3、4诗,你读出了什么?(依依不舍)从哪里读出来的?(更尽、无故人)2、这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学生说诗意)过渡:在这样一个美 丽的早晨,朋友之间要分手了,元二要到哪里去了呢?(安西)3、要经过哪?(阳关)阳关在哪?(学生答) 过渡:(出示线路图)同学们请看,这是渭城这是阳关这是安西,这一路上,整整 3000 多公里。如果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 间呀!4、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时阳关以西,是怎样一幅情景。你能说一说吗?(指着图 说)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也就是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 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5、

13、过渡:此时此刻,如果你是王维,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拿出笔,将你想说的话 写下来。6、学生思考、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王维和元二深厚的感情,以及王 维对元二的关怀、担忧、祝福,并相机指导朗读。7、读到这里,诗意、诗情在我们的脑海了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让我们回到唐朝,来 到美丽的渭城。此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王维和元二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说。8、创设情景,引读:师:朋友,还记得我们一起饮酒赋诗、 纵马驰骋的快乐时光吗?现在我们就要分别了, 怎不让人伤感呢?来,再饮一杯酒吧!(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难万险,你要保重啊! ,来,再饮一杯酒吧!生读。

14、真舍不得和你分别,这一去,再见遥遥无期。来,再饮一杯酒吧!生读。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祝你马到成功,凯旋而归。再饮最后一杯吧!生读。(三)、感情朗读醉诗境1、过渡: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请同学们站起来让 我们在音乐声的陪伴中,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一一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出 示全诗,并配音乐阳关三叠 )(全班读)2、指导学生背古诗,配上音乐。四、小结:同学们,读了这些送别诗,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 人间最美是真情”。就让我们今后继续畅游在古诗的海洋里,不断诗化我们的心灵吧!五、作业超市(自选作业:三选一)1、做个小书法家:默写古诗并把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摘

15、抄到积累本上。2、做个小画家:通过绘画画出诗的意境。3、做个小作家:把对这首诗理解的情境写成小短文。教学反思:古诗词博大精深 ,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 源。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下面结合送元二使安西的教 学,谈谈我的个人感受:一、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教学中以读为教学主线,初读正音,再读会意,品读悟情,熟读入境,力求读出层次, 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二、 创设情景,理解诗句 用了一张地图,几个数据,几幅图画就让孩子明白了诗句蕴藏着的含义。 “渭城”到 “安西”的距离,通过地图孩子们看得很清楚, 3000 多公里,骑马要走半年左右,这些

16、数 据让孩子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王维要送元二,为什么王维要写这首诗,为什么王维要劝元 二“更尽一杯酒”,那种兄弟般的情深,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一下子就浸润了孩子的心 田,在此时再进行朗读的指导,感情的自然流露,就不言而喻了。三、以写促读,情感渗透 在教学时,进行小练笔,让学生走入诗境,走入诗人内心世界,写写王维心中想对元 二说的话。学生思维活跃,有的写出了王维的不舍,有的写出了王维的担忧,有的写出了 王维的祝福,有的写出了王维的伤感。通过练笔,不仅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对 诗人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此基础上相机引导朗读,读出了个性,读出了深度,收 到了较好的效果。四、注重评价,帮助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的自信,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开拓学生 的思路,弥补学生的不足。本课教学时,我注重了评价语的使用,初读时注重对学生的准 确、响亮、节奏等方面进行评价,品读时注重对诗的重音、学生的想象、学生的表达、学 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力求做到评价有目的,有针对性,评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