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性波动及逆周期管理选择_第1页
经济周期性波动及逆周期管理选择_第2页
经济周期性波动及逆周期管理选择_第3页
经济周期性波动及逆周期管理选择_第4页
经济周期性波动及逆周期管理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周期性波动及逆周期管理选择 【摘要】 后危机时代,为了应对“金融海啸”的余波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波动的损失,各国政府、企业纷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与管理方法,在基于常规性调整的同时,逆向管理思维及策略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逆周期管理成为提高管理效率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经济波动给以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明,以期为逆周期管理的政策选择提供更为明确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本文仅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基于竞争性思维定式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竞争性思维 信息不对称 逆周期管理 一、后危机时代的反思 2008开始的金

2、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进入后危机时代的经济调整时期,为了对付“金融海啸”的余波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波动的损失,各国政府、企业纷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政策与管理方法。在基于常规性调整的同时,逆向管理思维及策略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逆周期管理成为提高管理效率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经济波动给以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明,以期为逆周期管理的政策选择提供更为明确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经济周期从宏观上表现为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西方关于经济波动周期性发生的原因,理论界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 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在批判萨伊定律的基础上,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也会有

3、经济危机,其原因就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因此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凯恩斯提出自己的方案:扩大投资、增加消费,从而增加有效需求,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从二战后的经济历史来看,凯恩斯式增加有效需求的反经济危机政策,确实带来了相当明显的实践效果。由此,政府干预理论第一次战胜了主流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也因此成为本次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首选。 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紧密联系的消费不足论。消费不足论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英国的、道格拉斯以购买力不足为基础建立了消费不足论,认为由于购买力自身的不足,使得可利用的购买力低于社会产品总价值,总产品不能按包括

4、成本在内的价格全部销售出去,由此引起了产量过剩、经济萧条。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是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后才出现的特有现象,其原因是生产脱离消费后导致的消费不足。消费不足论由于不能全面地解释经济周期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周期理论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它便于大众理解,所以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许多政府甚至将它视为收入再分配政策的理论基础并加以使用推广。 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这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是最具影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原理说明,由于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某一个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使本部门的产出增加,而且还会对其他部门产生连

5、锁反应,引起这些部门投资与产出的增加。而加速原理要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能够引起数倍投资的变动。凯恩斯对乘数原理作过充分论述,萨缪尔森将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考察了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依此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说”。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可能持续不断地出现,从而必然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创新周期理论也蕴含着非常严重的理论缺陷,因为创新理论固然可以比较容易解释经济繁荣现象,但是很难解释经济大规模衰退现象,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危机显然是创新周期理论所不能满意解释的,就算是创新动力衰退了,那最多会使得

6、经济陷入熊彼特所说的增长停滞的稳定状态之中,根本不会让经济陷入国民生产减少一半的地步。 以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为代表的纯货币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而且极端地认为,经济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尤其是短期利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货币主义者在分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时,几乎一脉相承地接受了霍特里的观点。 投资过度论从投资的角度分析经济周期的形成。该理论认为,投资波动是经济周期的原因,投资的波动引起了消费者收入的波动,而不是消费者收入的波动引起投资的波动。还有与投资过度理论紧密相联的心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而投资

7、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经济步入复苏与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随着人们情绪的变化,经济也就周期性地发生波动。 米契尔的“自然发生论”。在经济周期内的经济过程里,米契尔强调成本和价格发展的不平衡。当经济活动开始扩张时,生产成本开始比价格更快地上升。这时降低利润率,使人们对未来利润的前景感到悲观,反过来又会使投资削减,导致销售、产出和就业量减少。当衰退产生时,成本和价格一样减慢增长或者开始降低,但成本的减低不久就开始超过价格的降低,于是改善了利润的前景并刺激了投资。这反过来又有助于结束衰退和开始复苏。把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发生仅仅归结为一种“

8、自然”现象,显然是肤浅的。 在实际经济中,除了内因之外,很多的外部因素也能对经济造成重要影响,比如自然灾害,矿产资源短缺等等。因此还有把经济波动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完全归于社会之外的说法。如杰文斯的“太阳黑子说”认为,任何一年收获的成功肯定依存于天气,特别是夏季和秋季各月的天气;如果天气在某种程度上依存于太阳周期,那就可以说,谷物的价格和收获将或多或少地依存于太阳周期,并经历周期性的波动,其时期等于太阳黑子出现的时期。 西方经济学家主要是从货币、消费、投资等因素来理解经济周期现象的,但他们的意见显然并不统一。西方经济周期理论都认为经济周期是由经济体中某些内在因素所引起的,因此,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过

9、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人们可以利用相关政策来减轻经济波动的幅度,降低经济波动的破坏力。与西方经济学看法不同的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特定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其最终结论是“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波动周期性发生的看法显然都不能解释本次危机的真正根源,相比较之下,马克思的看法更深刻地道出了经济波动周期性发生的根本原因。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如金所指出的:如果深究一下“金

10、融海啸”的深层次原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应该说是给出了较好的解释。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原因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尽管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与马克思时期大不相同的新阶段,但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规律依然存在,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运用马克思的研究论断比其他种种分析都更能说明问题。不过新生的市场条件使得经济危机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更多的已经不是直接表现为生产过剩的危机。像本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是金融危机,继而蔓延到实体经济的时候,才表现出生产过剩危机的本性。可以说,这是一种生产和消费双过剩的新型经济危

11、机,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导致的。当然,也有新生成的原因:市场经济的驱利动机在造成扩大生产无限性的同时,也造成了贪图享受、套利经营和超前消费的虚假需求,在这种虚假需求与人的需求有限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经济泡沫,而金融衍生品内在的嗜利性和不负责任的“创新”一旦超过了社会再生产所能够容纳的限度,金融本身的流动性就会产生障碍,继而击破经济泡沫,这种生产和消费双过剩的新型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启示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日益表现出与经济发展周期相左的非规律性特点,从而使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

12、。为了应对不断增强的不确定性,人们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经济波动加以解释和说明,进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政策与管理方法,其中逆周期管理正逐渐成为公共政策乃至微观经济管理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对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发展非周期性特点的一种较权威的解释,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劳夫(George Akerlof)、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共同创建的。该理论认为,由于现实中的所有市场都是不完备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对于所有市场来说是各有特点,因此,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的。传统的市场失灵是与垄断

13、的存在、公共物品、外部性等因素相联系;新的市场失效是以不完全信息为基础的。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相关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逆周期管理的重要意义,政府有效地发挥规制的作用去调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这一点连极端的自由学派经济学家也不否认。比如,为了化解金融风险,政府的规制要求上市公司对其财务信息、重大投资项目等信息进行真实披露,对商业银行进行审慎规制,包括债务风险管理和法定资本金充足率,要求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的透明化操作并限制其投资范围,要求在证券市场中的交易符合程序,对信息披露和交易过程的造假、欺诈行为严厉打击,对中介机构加以规范等等,这些措施已经在很大范围显示出了规制的积极作用。

14、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内的各种不同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解释,虽然在管理以及相关的对策选择方面提供了有益帮助,在方法论方面和在分析视角方面都有创新,但都没有触动效用的非饱和性这一假设。非但如此,各种理论均以效用的非饱和性作为前提,来解释和说明经济波动问题,并在这一前提下进行制度选择和提供各种政策选择。因此,对效用的非饱和性问题作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然是亟为必要的。 效用函数作为刻画人们经济行为动机或福利的一种方式,在经济学研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其不同的规定或假设对不同经济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西方经济理论存在重大问题。众所周知,任何理论都是通过寻求支配该问题领域的主要变量

15、来简化现实而达到抽象过程的产物,但理论的高级程度与抽象程度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不过,这种“无必然的联系”在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中却出现了必然的联系。因此,经济学中不同水平的教科书对效用函数的规定随着理论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抽象。 有关效用的概念,Samuelson和Nordhaus(1998)是这样说的:“概括地说,效用表示满意。更准确地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如何对不同的物品和服务加以顺序排列。”Samuelson和Nordhaus(1998)还用一个实例对此概念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当你消费第一个单位的冰淇淋时,你获得一定的满足或效用水平。现在想象你消费第二个单位,你的总效用增加,因为第二个单位的冰

16、淇淋给你增添了额外的效用。当你消费第三个、第四个单位的冰淇淋时,你感觉会如何呢?最后,如果你吃了足够多的冰淇淋,你的满足或效用非但不增加,反而它使你恶心!” 如果用u(x)来表示效用的话,那么将上面的说明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则变为: 更为准确地讲,如果事实如Samuelson和Nordhaus(1998)所说,“最后,如果你吃了足够多的冰淇淋,你的满足或效用非但不增加,反而它使你恶心”那么,在某个x?鄢以后,一定有u(x)y。Varian(1991)对局部非饱和性的说明是:即使消费组合只发生微小变化,一个人也总可以改善其效用水平。非饱和性剔除了“厚的”无差异曲线。特别地,效用函数的存在性依赖于偏

17、好关系的严格单调性。这一点可以从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定理中得到证实假设偏好满足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连续性和强单调性,那么存在一个连续的效用函数u:,它代表了这些偏好(Varian,1991)。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定理说明,效用函数是严格单调增的函数,因而均具有非饱和性的性质。效用理论中非饱和性假设只是在数理学派兴起之后才进入经济学并在高级经济学和相关的政策分析中占据统治地位。 如黄昊宇博士所指出的那样,在效用的非饱和性假设下,放松非饱和性假设,可以从这个模型中看到存在非饱和性假设时看不出来的经济或逆周期管理的政策含义:在生产达到消费饱和点后,为了提高人们的效用水平,必须引入新的消费品或服务;经济危

18、机可以与货币无关,只要存在消费的饱和性,在存在生产率(自然)增长率大于需求增长率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产品的绝对过剩,从而出现经济危机;为了保证生产不出现中断,或不出现大量失业,必须开发新产品或能够增加人们效用的新的经济活动部门;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与波动具有双重效应:引致经济危机和稳定经济,科学技术对经济活动的这种双重效应,源于技术发展或创新的两种途径,生产过程创新和新产品或新经济部门的创新;生产过程创新的速度越快,生产达到这种产品的消费饱和点所需的时间越少。 三、结论 西方种种关于经济波动的理论,由于其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所致,总是各执己见而不能形成系统而完整的认识,即使是“创新”理论也无法自圆

19、其说。“客观地评价,金融创新是华尔街100多年来的活力源泉,但是创新过度,就会演变成一场灾难。华尔街曾有一句经典名言:只要有一种资产能够产生现金流,就可以将它证券化。这次证券化的资产是次级债,更准确说是次级房贷。债券原本是风险极低的投资品种,但是当它和信用极低的低收入者挂钩,而且被对冲基金以高倍杠杆交易,风险便被无限放大;当它利用了人们的逐利心理并且和信用极低的低收入者挂钩,无序的竞争就会使风险无限放大而造成市场的流动性链条最终崩断。所以,金融危机的发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如果认真研究经济波动周期性发生的历史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正是竞争思维导致逐利行为的无度和过分贪婪,使得华尔街的金融

20、创新过度而最终演变为一场灾难,风险在贪婪、逐利和竞争中无限放大到了市场再也无法承受的地步,“生产和消费双过剩的新型经济危机就爆发了”。鉴于此,在应对本次危机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包括西方学术界,都在重新认识和运用政府干预政策,重新反思对于竞争思维的路径依赖,而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合作战略。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更为深刻地道出了经济波动周期性发生的根源,但需要对今天的新情况、新特点进行新的概括。综合考量,各种不同的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波动的理解,并在经济管理以及相关的对策选择方面提供了有益帮助。 逆周期管理表现为与现存的一般常规管理相左的管理思维和管理实践,除了政府规制对于非常规的经济波动、

21、经济周期的影响和调节外,越来越多的反周期生产、反季节营销都是人们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非常规的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的现实以后,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与常规管理相左的旨在信息不对称市场环境中提高管理效率的新举措。因为,当经济波动不仅日益频繁,而且日益表现出与经济学已经揭示出来的经济发展周期不一样的非规律性特点,从而使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时候,这种现存的一般正常管理理论和实践就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要求。为了对付不断增强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波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人们就要分析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变动的新特点,寻找出适时对症的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艺术,而逆周期管理就是基于对

22、日益频繁的经济波动和不断增强的不确定性进行种种经济学分析所得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艺术。这虽然是一种新生的、正在发展中的管理理论和管理艺术,但由于反映并符合经济社会现实发展的客观需求,因而从其一开始就显示出对于应对经济发展的非周期性和降低经济波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提高管理效率的现实意义。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发展的非周期性特点的解释,进一步弥补了关于复杂性分析、理性预期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及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不足,从信息不对称和效用饱和性以及生产过程技术特点的角度来说明经济波动的内在机制,可以为经济波动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也能够为逆周期管理的公共政策与微观政策提供更为明确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Arrow,Kenneth: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Issues Pertinent to the Choice of Market Versus Nonmarket Allocation. In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s:The PPB SystemJ.Joint Economic Committee,V0111969 2 Arrow,Kenneth:The Econ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