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讲解_第1页
第五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讲解_第2页
第五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讲解_第3页
第五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讲解_第4页
第五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物态变化一、复习要点(一)温度计1温度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单位:常用单位是摄氏度(C)。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 C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测量一一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 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 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1 C110 C-30 C 50 C35C 42C分度值1C1C

2、0.1 C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万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厂概念: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矶、奈、各种金属。 、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

3、蜡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的熔化J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能继续吸热 口 规律:不断吸热,不断熔化,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的熔化I不断吸热,不断熔化,不断升温厂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r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能继续放热V规律:不断放热,不断凝固,温度保持不变f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熔化凝固晶体的凝固固液共存非晶体的凝固:不断放热,不断凝固,不断降温熔化和凝固图象非晶体熔化图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B晶体熔化图象汽化和液化:t2、蒸八、发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f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

4、度;液体的表面积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具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S象一 t叫蒸发。时升高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液化:定义:方法:好处:作用: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体积缩小便于运输。液化放热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 冰、干冰、樟脑、钨。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二、重难点例题分析例1、图4 1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

5、3、,读做43-3 S2 甲23344乙,温度计乙的示数为,读做首先弄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其次要正确判断液柱上表面的位置; 0.2 C,温度计甲的刻0C以上,位于3C以上的第1解析:关于温度计的示数读数要分三步完成: 然后正确读数。本题中,两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 度值上大下小,说明温度计甲的液柱上表面在 温度计乙 的刻度值上小下大,说明温度计乙的液柱上表面在(-0.2 C) = 2.8 C。解答:温度计甲的示数为3.2 C,读做3.2摄氏度;温度计乙的示数为负2.8摄氏度)。例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

6、.全部熔化C. 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本题烧杯中的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不变(0 C ) ; (2)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一一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本题中,试管内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和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故不能发生热传递,即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 所以不会熔化。正确答案应是C.例3、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A液体温度B、液体表面积 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液体的种类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

7、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个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A”、“ B”、“ C” “C”)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解析:题目给出了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四个可能的因素,要探究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在问中,在烈日下和在阴凉处的温度不同,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A。在第问中,保持A B、C三方面的因素不变,改变液体种类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A小格处,则温度值为3C +0.2 C =3.2 C。0C以下,位于 0C以下2大格4小格处,则温度值为-2 C

8、+4X2.8 C,读做零下2.8摄氏度(或4-2所示.当烧杯中的图4-3用同样的容器,取等量两种不同液体放在同一环境中观察,看这两种液体的蒸发速度,如果有 一种液体先蒸发完,说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否则,无关。例4、如图4-3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经烧开,我们 可以根据所观察的 房间壶嘴的上方较多,判断出房间的气温较高.解析:“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产生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白气”的多少与周围空气温 度高低有关系,周围空气温度越高,水蒸气越不容易液化,“白气”越少,故乙房间气温较高。图4-4:基尹r z Z4Z* A HT. 解答:甲;“白气”;乙例

9、5、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4-4所示。(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4-5所图4-5 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小丽还观察到水在沸腾时要继续_ (选填“吸”或“放”)热。解析:本题考察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液体沸腾时的情况。由图4-4可以知道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读数时,视线没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水在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于是就可以得出(2)的答案。液体在沸腾时要吸收热量。解答:(1)温度计玻璃

10、泡碰到了容器底。读数时,视线没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其他合理说法也可得分)(2)b、a。(3)吸例6、图4-6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当含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这就是云。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珠或小冰晶,。(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图4-6(3)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 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

11、施。解析;要紧扣画线句中的关键词句: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珠一一气体变液体一一液化(吸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一一气态直接变成故态一一凝华(吸热),小冰晶又变成小解答:(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水滴固态变 液态一一熔化(放热);节水措施的方法很多,只要合理就行。用洗完米的水浇花,用洗完脚的水冲厕所。三、综合练习1、某学生在测水的温度时,采用了如下几个步骤:取适当的温度计;等待几分钟;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没有接触容器壁和底;估计待测水的 温度;按正确方法读数并记录。(只写序号)排列为是,读做请按正确的实验操作程序,将步骤2、图4-7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温度计乙的示数为,

12、读做_3、体温计的读数如图 4-8所示,其示数为4、图4-9中的寒暑表的温度测量范围是 读数是OA:6、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 致太B:-45、图410中有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C:D: 时会图4-8BC图D4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热,因此窖内温度不7、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都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变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 比水咼。&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 会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 通过小镜子的反O;属于升华的是射来看清牙齿的内侧。医生把镜子烧一烧的目的是;其中、是9、在下列

13、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60,图 4 11 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10、( 09年荆门)小华通过图 腾” O实验中给两杯水加热一段时间后, 一个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 明 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4 1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 观察到虽然继续加热, 但其中 它的读数是C O这说的是(11、(09年齐齐哈尔市)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A.夏天,吃冰棒解热利用了熔化吸热 B.水结

14、冰是凝固现象C. 用久的白炽灯内壁变黑是钨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D.北方的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12、 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 C ,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 C和38.5 C ,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表显示的读数分别是多少?A.36.5 C和 38.5 C B.36.5 C和 37.5 C C.37.5 C和 38.5 C D.38.5 C和 38.5 C13、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C039117114沸点/C100

15、3577835A. 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A.熔化15、把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A水又重新沸腾C.水迅速蒸发16、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14、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倒置瓶口,用冷水浇瓶底,如图4-12所示,则会看到()B. 水停止沸腾B 、把5C的水放入0C的房间,水将会结冰A、C、D.水温急剧下降至室温缘故17、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

16、,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 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 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 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 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18、( 09年福建省安溪县)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 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 凝华、熔化; B .升华、熔化;C .升华、液化;D .凝华、液化。19、(09长沙市)如图

17、4 13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 . 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 冰的熔点是0 CC . 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 . 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20、(09年柳州)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B图 4-14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 沸腾需要吸热,而蒸发不需要吸热C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21、如图4-13所示,A B容器里都装有水,当对 B加热时,待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A管中的水能否沸腾?22、( 09年福州市)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 他的操作如图4 15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 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

18、示数如图 4 16所示,为_“”或“ =”)1个标准大气压。(3) 分析图4 17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C,说明此时气压(选填“V”图4 O图4 23、关于“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这一问题,小红作出了如下猜想。纯水可能比盐水结冰更快。利用家 中冰箱和其它器材,请你设计实验对小红的猜想加以验证。24、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 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 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

19、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4-18 llilin(1) 刻的温度,(2)图 4-18图419是它的示数是图 4-20图 4-19(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4-20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Co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 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O(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一条注意事项。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25、(09年江西)【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421和

20、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图4图 421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4 22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物态变化答案12、解析:温度计甲的示数为2.4 C ,读做2.4摄氏度;温度计乙的示数

21、为-1.8 C ,读做零下1.8摄氏度(或负1.8摄氏度).方法指导: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一要认清最小刻度值,二要认清零上刻度及零下刻度.本题中,两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都是0.2 C ,而温度计乙的刻度值随液面下降而增大,说明温度计乙的示数为负值.通过本题再次说明,读题一目十行,对题意一知半解,或靠习惯性思维解题,是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同学们 一定要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3 37.0 C4 -20-50C, 23 C5 A.错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B. 正确.C. 错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D. 错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被测液体中6、89、10分)凝固 放 低7、沸点防止水蒸气遇到镜子发生液化看不清放热97C、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其它答案合理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