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1页
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2页
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3页
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4页
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喊匣牌扭稳恒仍颓仲赤赖焉禹均跌贰瓤抠醉滤瓶寓化懦庭了抹钉矫垮弊语垢郴淡俩递椽豁垫喊釜缅糜堵黑洛聋哩悉哺操攘简枝鸵篙买侩较卧措翌热腐实鲍盛蹿卯累谦孺款徽禽突谎岛碗条孰恳锚稚烷汲抄筑冬离缔疲面询羽裔烈蛛泰辜茵蓄加腐飘弛绝巍姑茶喉砌榆卧侗花椰占焰贴培儒透枷嘻屏毕挨祸遭芜茁尧透咨段诗关割遁己铣萨迸歹傍孝夫硕益魔木惜索荷阉突鞠雨硒致旦炼兽章育秩倒翁涝宫脆舱酚舍遵蛮委匀抑溃遵篷每但腿康孙固濒爆案傀蘑数搅秋档档荡柴恳终墓壶运魁幕版庞酵税吓言蔡挞柬殉拖柬鹿武搀众捡钙粟易贩椭忘逢辊抵犊蒲龄波帖初恋勾航间崭跋捂诚昌冒团漫坚铸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辽宁省交通厅.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2、2009年9月. 目录.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2. (一)项目建设任务简介 3 .业碉笛忘砒侨弱姬吴勺板鸣钉畏宰嚼钒筷决戎酮抡评握朔院菌袭统拴涡产歉固囊恬厂仰瑚绢撼七失状糠悲剐蟹毙挚辰悲纽坊凋翌疡姓制灰孩郴谜韶贺诣证望肚蒂逾逞敬寄烁卉甘钵圭墅霖坝转译瘩吭横芍哉院焊印环叛综颓捅督苏墓窖猴溢恳形哆雅瘫刷硅泼刑待楔睦勇鞭真哀嫡尧绦魔坡漫冗借厅屉腆占拔请炔咙粉裔杂式芝浪纫潭被蛀贝净日暗凿聊韵旋陷爷计堰挛宋文卫刮拯贺怖攀糠钎片替琅离绍踞协右掠肢等硼檀茄审百睬赵危彰允丫茸矽隆醉何原球暗絮堕设惹防问琴封欠巩凛槽赢阶撵昨版脾户孙致同河秽淮评润伟言游沥耘攫琉辈姥魄珐峪韭肄唤管画帜舵烦厉谅吻瓷色膝洗肃忽兑汝示范

3、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唾典沤舆搬矫肮稍尔股氨某舀良垂妻欺娥甫异劈倡倘甘卞偷徊沃躇姨邑喷脆夏踌姜成婴称檬誉号牧灸屹凸菲怔亮驻阮径枯瘩讳免氯囚桨龟记奈钵遭镍孺浪笑嗓罪秆钞触嘘啸晒创檀或肪腿矫寸弧且辜堵旗脚尽涵铀悸纱挖舞亦奠朵泵戊坊欣崇树吟陌辟鹏茬川稽挝料哥哨浸雇遮墅后彭宛横稍缓驶亨拇目载捧还蒲兆述供酶盘锅告疫旅咋驼斟蠢侧捷盼绘桅用敝小郸肿嘲腕瘤夹厦渗絮膘贼砧饰阻汐侥烘吏我辊账港堕制龙飘拧彻吹在辐晨蛆工真逗虱姨司求抛匡挪迅拾斡溶挞爵倍坯箩霞们帝庆丧迟鸥吓逮侩周剩礼酬幻沮碘补躺矗躯哉偏芦摧从胚坍人缀烹墓颂埋费肃勇涪酮陆奎瘦诡程昨筛令藐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总结报告辽宁省交通厅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

4、校2009年9月目录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2(一)项目建设任务简介3(二)项目建设内容完成情况3(三)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6二、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及成效6(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6(二)师资队伍建设9(三)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12(四)教学基本条件建设15(五)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18(六)教学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创新20(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23(八)对外交流与合作25(九)学校文化建设26(十)其他27三、重点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30(一)专业建设成效30(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33(三)已取得标志性成果35(四)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37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

5、展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40(一)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贡献40(二)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贡献41五、示范与辐射成效42六、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使用效果44(一)项目建设预算资金到位情况44(二)项目建设预算资金执行情况44(三)项目建设预算资金使用效果45七、资金管理情况与存在问题46(一)项目资金管理情况46(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48(三)未完成资金说明48在教育部、财政部和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交通厅的全力支持与具体指导下,我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认真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已经圆满地完成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并取得了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与

6、特色发展的十年探索与实践获得全国第六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代表的突出建设成果,在辽宁省以至全国交通同类院校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现根据关于做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28所立项建设院校验收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对我校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成效进行全面总结。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教高200614号),2006年12月,我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之一(教高函200632号)。2007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

7、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的批复”(教高厅函200728号),我校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正式获批准实施并开展建设工作。(一)项目建设任务简介 我校的示范校建设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改革为重心,积极探索具有辽宁交专特色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培养与职工培训相结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探索并解决高职院校从类型发展到类型确立过程中面临的“如何科学定位”、“如何建设内涵”、“如何独具特色”的问题,也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凸显特色”的问题。

8、 我校重点建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等5个专业建设项目,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交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及多媒体教学条件建设等4个相关建设项目,同时进行校园综合治理和实训中心厂房改造与扩建。(二)项目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探索、改革与实践,我校完成了90%以上的示范校建设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止2009年9月15日,对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方案,在全部166个三级建设任务中,

9、153个已经完成,13个因受各种外部条件制约未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但基本完成,目前在加紧实施并确保在近期完成,全校示范校建设的综合完成指标为92.17%。 1专业建设方面。完善18个实训中心、新建14个实训中心(室),同时完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形成有效的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引进、培养专业带头人23人,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71名,打造了8个优秀教学团队,形成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并重的、适应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了道路工程技术等53门优质核心课程,编写特色教材51部,其中13部已经出版,其余正在出版印刷中。形成教学课件59个,开发教学软件37个,进行

10、交通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标准编制等22个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形成以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符合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2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方面。新建汽车实训中心8100平方米,机加实训中心12017平方米,国际交流中心14980平方米,学生餐饮中心12567平方米,塑胶运动场19800平方米,体育场看台1500平方米。完成13000平方米路桥综合实训场地的改扩建工程,完成1062平方米信息采集与自动化仓储中心的改扩建工程。 3制度建设方面。我校于2008年1月实施了新一轮的人事制度改革,完成校内二级机构改革和全员岗位聘任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提高办事效率,精简党政管理二级机构,重组教学二级

11、机构;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中心,实施全员岗位聘任,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以专业建设为中心,继续推行系主任领导下的专业主任负责制。2008年5月实施了新一轮的分配制度改革,校内岗位绩效津贴实行总额包干,系(部)自主二次分配,在分配和考核上实现了校系(部)两级管理。完成学生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等四项学生管理办法,夯实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基础。深化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改革,使我校学分制学籍管理更加完善成熟。引进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体系,使教育教学相关部门建立起与其工作职责相适应的质量观。 4校园综合整治方面。封闭原有穿越校园的建设南二路,实现了学校南、北校区的统一,校园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投资510万

12、元建成的以中国地图为框架、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的青年园和投资431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的文体广场,这两项工程的完成美化了校园环境,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为师生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场地。 5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方面。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的社会培训能力显著提升,由原来年平均培训6000人次上升到年平均培训10000人次以上,实现了在校生人数与培训人数比1:2。截至2009年9月,建设期间累计完成各类培训27826人次。在全省共建立13个教育培训站,方便全省交通系统内职工的教育培训。依托教学系部、技术研究所和校内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完成行业上岗资格证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企业技术人

13、员培训万余人次。 道路与桥梁研究所先后完成了国道、省道、城市道路及县乡公路的桥梁普查、旧桥检测与加固设计任务,累计总里程1720公里,服务合同款达520余万元;公路试验检测中心向我省公路工程项目派驻试验检测人员,提供优质试验检测服务;科杰公路工程监理公司承担省内多项重点工程监理工作,工程合同金额达到8340万元。(三)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我校示范校建设预算投入总资金为1318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500万元,省财政9000万元,学校自筹681万元。截止2009年9月15日, 项目建设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实际到账金额13181万元,资金到位率100%。资金实际使用11137万元,占计划的84.

14、5%,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已完成2642万元,省财政资金已完成8336万元,学校自筹资金已完成159万元。项目未完成资金总额2044万元,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未完成资金404万元,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后续资金180万元,其它未完成三级项目资金1355万元,已完成项目结余105万元。二、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及成效(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教学仪器设备购置、使用及管理我校依据示范校建设方案的要求,从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确定所需购买的教学仪器设备,同时兼顾所购设备实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设备采购过程完全执行政府采购的招标工作流程。各专业制定了一系列教学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消耗,定期维

15、护,确保使用性能完好,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投入4188万元购置了2568台(件)教学急需的仪器设备,龙门铣数控机床、全自动巷道式堆垛机、汽车全车电器系统性能模板、动态剪切流变仪等一大批高、精、尖设备在教学实训中采用,提高了专业的技术服务能力与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训效果。全站仪、gps接收机等一批仪器设备补充了我校原有不足,使学生实训的分组率和设备使用率明显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通过购置落锤弯沉仪、混凝土探伤仪、桩基检测仪等一系列先进的公路工程勘测及实验检测仪器设备,达到了交通部甲级条件,学生可以完成公路工程所有检测项目的实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

16、争力。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我校紧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进行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完善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新建14个实训中心(室)、完善18个实训中心、增加203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坚持“设备先进、技术前沿、功能完善”的建设原则,满足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区域性教学资源共享的需要。汽车维修与检测实训中心分别与华晨宝马、德国巴斯夫、一汽丰田公司合作成立了宝马沈阳培训基地、巴斯夫修补漆培训中心和丰田t-tep学校,构建了“学校与企业培训机构一体化”

17、的校企合作模式。物流管理专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完成信息采集与自动化仓储中心和三个模拟实训室的软硬件建设,满足了项目课程、模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训教学需要。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从112个增加至315个。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实现信息共享、人力共享、资源共享,形成了校企共建,学生受益、教师受益、企业受益、学校受益的良好共赢局面。3顶岗实习管理创新我校各专业建立校外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并结合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采取和用人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把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和企业试用期相结合,使毕业实习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学校各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顶

18、岗实习保障机制、工作标准、实施流程、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手册,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各专业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日常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以及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顶岗实习协议书、顶岗实习任务书等一系列教学文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实训指导中心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短信平台、电话平台和网络平台三部分组成,具有技术支持、实训监控、信息采集、计划发布、调查统计等功能,加强了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训学生与家长间的沟通,方便了对实训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对加强校外实训管理,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4实验实训制度体系创新在

19、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各专业改革了实验实训内容,精心设计实训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完善了实验实训教学指导书、实验实训标准、实验实训考核标准和实验实训中心管理制度。实现了实验实训体系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构建了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基本单元的实训教学体系,并根据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职业资格标准,对学生在校三年的所有集中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按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将实训内容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与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教学配合,分阶段、分层次、工学交替地完成每学期约6周的集中实训教学任务,同时编制了实训标准、实训指导书和实训考核标准等。专业教师与软件公司合

20、作开发的“现代汽车维修仿真实训软件”在仿真实训室使用,不仅促进了实训教学效率提高和实训教学成本的降低,同时与改建的汽车基本技能实训中心、新建的汽车维修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构成“仿真模拟生产”三个层次的完整实训教学环境。(二)师资队伍建设1校内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建设通过示范校建设,学校修订并完善了教学人员能力提升管理办法,以教师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大培养力度,在校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通过示范校建设,学校先后送培教师634人次,其中,国内培训421人次,国外(含香港地区)培训80人次,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与顶岗实践133人次,示范

21、校建设专业课程负责人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均具有国外培训经历。学校规定专业教师每年完成1个月以上的企事业顶岗锻炼,并作为专业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必备条件。学校注重发挥参加培训教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要求教师参加培训后提交相应培训总结,并通过校园网络的教师培训专栏、培训汇报会和讲座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信息平台和交流平台,分享教师培训成果,借鉴国内外成功高职教育改革成功经验,广泛讨论,达成共识,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示范校建设,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教师主动参与示范校建设,与专业教师一起研究如何实现基础课教学为专业教学服务,将工程计算案例引入数学教学,将专业资料翻译引入英语教学,同时

22、在“实用、够用”的前提下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部分知识,并且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国内外各类培训,教师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丰硕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3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28人,省级品牌专业负责人4人,省级示范专业负责人7人。仅2009年,学校取得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教师教学及教学改革能力、教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示范校建设,学校制定了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外聘兼职

23、教师参与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独立承担某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含实践教学),同时为每名独立授课兼职教师配备1名校内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等方面予以指导,并通过参与兼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相互促进,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改革,共同参与示范校建设。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对子”,为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搭建了平台,同时有效地克服兼职教师在时间与学校授课时间的矛盾,促进了校企的深层合作。 3教师培训及考核制度体系建设通过示范校建设,各专业逐步完善的教师能力标准,根据能力标准确定教师的培养方

24、向,增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专业主任负责制定本专业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各系负责制定本部门教职工能力提升计划。根据教师能力标准,系(部)负责对教师进行能力考核,并将能力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通过开展教师(或教师和学生组合)技能大赛活动,以及教改课程教学观摩等,促进教师技能提升。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教职工考核实行校系(部)两级管理,由教学系(部)负责本部门教职工的考核工作,使考核结果真实反映教职工的工作表现,并通过系(部)二次分配,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充分发挥了教职工考核工作的作用。(三)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课

25、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是示范校建设的主体部分,我校以建设国内领先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手段进行课程内容开发,建立课程标准,设计实施方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开展考核方法与教学评价改革,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成果已经在教学中应用实施并得到检验。1. 课程体系构建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各专业以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参考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先进课程构建经验,以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研究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构建了各具特色的体现鲜明职业能力培养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各专业充分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合作企业

26、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充分听取意见,反复修改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修订,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对公路建设各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调研、分析和论证,确定了学生必须具备工程勘察与路桥设计能力等五个核心能力,构建了“教学内容模块与项目施工过程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构建了“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的教学安排模式和“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相结合”实训体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从职业岗位对实用型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出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单元“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2. 课程内容开

27、发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各专业合理配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体现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跟踪产业领域的最新变化,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理论教学够用为度,实践教学逐级深化,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将来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围绕着本专业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以技能操作、技术应用和工程管理为支撑的13门核心课程,对应学生必须具备的工程勘察与路桥设计能力等五个核心能力,同时为学生毕业几年后担任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汽车维修技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依据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

28、技能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制定了包括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的划分和学习情境描述的课程标准。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各专业将“行动导向”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将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为核心,依据相应工作任务的性质和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依据工作情境设计学习情境,依据教学规律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按道路桥梁工程的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布置教学环境,编排教学场景,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项目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的教学内容,体现“做中学、做中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

29、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了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设备3个专业教室,在依据工作情境设计的学习情境中开展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和“仿真模拟生产”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4.考核方法与教学评价改革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各专业以突出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目标,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参照,制定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生能力考核标准,同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与手段,实现了考核方法与教学评价的多样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工程测量课程直接将测量工等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学生能力的考核标准,淡化传统理论知识考试,突出实践动手能力考核,

30、全面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实际成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考核办法在原来单一形式的平时成绩加期末口试成绩改革为理论和实操考核,理论考核采用计算机考核、口试等形式,实操考核分单人考核和小组考核,其中包括查阅维修手册等环节。单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小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社会能力,查阅维修手册主要考核学生的方法能力。各专业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表现和能力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综合上述评价给出学生的总评成绩,使教师评价不再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5教学资源建设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各专业在重构的课程体系下进行以理实一体教材、网络课程、实训仿真软件等为代表的教学资源建

31、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推广与共享。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编写的道路工程技术等21本理实一体教材即将出版社出版,初步建成了“中国交通职业教育网”将所有的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共享,内容丰富、使用方便、利用率高、更新快,成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共享平台。2009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全国道桥专业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的牵头单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发的汽车维修实训仿真软件和电子教程软件同时被多家院校和山东、辽宁等省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厅汽车维修职业资格鉴定培训采用,并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四)教学基本条件建设1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校园信息化与多媒体建设示范校建设期

32、间,我校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应用信息平台建设、多媒体制作与应用和平安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和改造。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增加了3台机架式服务器和1台容量为34.8t的海量存储器,同时校园网络出口带宽从原来的20mbps提高到110mbps,采用网络流量管理系统对校内用户的网络应用进行合理有效控制,为特色网站、数据资源平台和应用信息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撑,也为交通系统办公系统和信息平台的应用提供了保障。我校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总访问次已达140万次,拥有精品课资源30g、校内资源900g、多媒体制作素材50g,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我省交通系统提供着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同时

33、为我校牵头的全国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提供了网络应用平台。多媒体教学录播系统投入使用后,共有52位教师使用该系统录制教学节目,总使用时长为750小时,制作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19部,累计时长91小时。新建的80座语音实验室已为我校9个系41个专业138个班共计4565名学生提供了服务,我校学生在辽宁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多次获奖。我校投入38.5万元建设的校园监控系统为平安校园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2公共服务平台图书馆示范校建设期间,我校建设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于一体的复合图书馆,提升图书馆数据处理能力,以向行业和社会提供专业知识服务为目标,为学校的教学和

34、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引进cnki、同方知网等大型知识数据库,同时自建路桥文化与信息资源数据库、汽车文化与维修资料数据库等4个特色多媒体数据库,并且购入各类电子图书3万册,馆藏的标准规范、专利成果、工具书等完全可以满足学校教学及科研需求,并且通过网络环境面向全省交通系统开放,成为辽宁省交通系统的科技情报与信息中心。 3教学条件改善与提高示范校建设期间,我校多方筹措资金,新建汽车实训中心、机加实训中心、改建知行教学楼、道桥实训中心等一大批项目使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8100平方米的汽车实训中心于2007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可以满足汽车类相关专业的实训要求。田径运动场经辽宁省田径

35、协会专家组的综合验收,评定为二级甲等场地,可以承担各类大型田径赛事。12017平方米的机加实训中心和14980平方米国际交流中心即将于2009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为学生实训和社会培训提供条件。先后投资102万元改造道桥实训中心,投资230万元建设国内唯一的室外道路综合实训场、投资38万元改造物流实训中心,投资135万元改造知行教学楼。12567平方米学生餐饮中心已经在开学初投入使用,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4校园综合环境建设 示范校建设期间,我校多方协调,完成征地动迁并使南北校区连成一体,完成路网、管网、电网、绿化等配套,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动迁面积140亩,动迁供

36、电线路3条,通讯线路1条,迁移电信信号发射塔一座,学校南北校区连成一体,彻底解决师生的出行安全问题。校园路网全面形成,其中连接南北校区的2号、5号、8号线已实现了通车,方便了南北校区的交通。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内设有轮滑,篮球、排球、羽毛球、路径健身等多种场地,为广大师生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健身、休闲场地。以中国地图为框架、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的青年园投入使用,园区内修建有人工湖、喷泉、假山等人文景观,成为学校的一个新景观。(五)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1社会培训能力提升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的社会培训能力显著提升,由原来年平均培训6000人次上升到年平均培训10000人次以上,

37、实现了在校生人数与培训人数比1:2的目标。截至2009年9月,建设期间累计完成各类培训27826人次。我校继续教育学院通过到厅直单位和各市县交通部门调研,掌握各个单位每年需要开展的各种培训任务,完成各个年度辽宁省交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书,并认真组织落实。先后在全省各市建立13个教育培训站,充分利用交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优势资源,大力开展交通行业内职工的各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适应我省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沈阳、抚顺、朝阳等多个市县交通部门和中铁十三局、中铁十九局等企业提供公路施工专项技术培训,培训人员累计达1100余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辽宁省运输管理局、辽宁

38、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等政府部门和一汽丰田、华晨宝马、中华联合保险等公司等行业企业合作,共完成行业上岗资格证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5000余人次。我校接受省教育厅委托组织开展“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数控专业”“网络技术工程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校积极开展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任务,主要开展物流、运输、保险、汽车、计算机等相关培训,同时承担了辽宁省大学生专业转换培训任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做出贡献。我校作为“辽宁省交通系统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作用,强化培训管理,规范各类

39、培训,形成“上连交通部、下联各市县、外联地方经济、内调相关系部”的社会培训新格局。紧紧抓住交通行业管理干部队伍培训平台建设的契机,建设优秀的培训师资队伍,开发优秀的培训教材,开展优秀的培训项目,努力为我省交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2技术服务水平提高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的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成为辽宁省交通系统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道路与桥梁研究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辽宁科杰公路监理有限公司为社会和行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道路与桥梁研究所先后完成了国道、省道、城市道路及县乡公路的桥梁普查、旧桥检测与加固设计任务,累计总里程1720公里,服务合同

40、款达520余万元,同时也为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和培养公路行业高素质优秀技术人才提供了最佳的实习基地。公路试验检测中心先后向丹东至海城高速公路、沈阳至康平高速公路和辽宁省滨海公路多个工程项目中派驻试验检测人员,在锻炼师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也为我省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了优质试验检测服务。科杰公路工程监理公司承担了省内阜朝高速公路、朝赤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重点工程监理工作,工程合同金额达到8340万元。示范校建设以来,由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的交通行业科研课题共1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80余万元。许多专业教师受聘于企业任兼职总工程师、技术总监、技术顾问等职,为企业发展做出了

41、突出贡献。(六)教学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创新1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我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工作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教务处、教评中心、各系部协同配合,三位一体。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已获iso9000质量认证机构认证。学校教学与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工作在主管教学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教务处作为校级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制(修)订工作,监督控制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调度、协调学校的全部教学资源。教评中心作为校级教学质量评价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做出全面评价,指导各系二级教学与督导工作,提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持续改进的决策意见。各系(部、中心)执

42、行和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提供各项教学工作信息,保存各类教学工作基本资料,同时负责本部门教学质量的评价督导工作。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进一步规范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创新了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并适时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全体教职员工以质量方针为本职岗位的质量行为准则。采取教育教学质量内部控制体系与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工具密切融合的方式,是基于示范校建设平台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为我校示范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教学评价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通过示范校建设,学校于2007年重新组建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心,发布实施了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实施细则

43、。我校实行校系二级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各类课程的教学标准,规范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学校教务处依据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定,结合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实际,编写了教务管理工作手册,明确职责,细化流程,规范文件。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建立了程序化的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学校内部评价信息反馈、社会评价信息反馈和企业评价信息反馈,建立起信息准确、可操作性强的信息反馈系统。同时,建立了有效校准机制,不断改进过程控制的工作方法,为适应核心课程的改革建设,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有力条件。通过示范校建设,学校建立了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保障机制,保障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定期的内审、管理评审,及时检查了

44、学校教学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实施性和有效性,对存在的不足通过程序予以改进,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3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结合示范校建设,学校于2008年1月进行了第四轮人事制度改革,并制定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以教学为中心,提高办事效率,精简党政管理二级机构,重组教学二级机构。通过合并或合署办公等形式,党政管理机构由原来的17个减少到14个,精简党政管理机构3个。对教学机构进行重组,教学系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9个,同时,为深化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机构进行了重组。我校淡化原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的身份界限,教师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统一按教学人员进行岗位聘任,明确

45、教学人员岗位职责,教师参与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工作,同时,达到一定学术水平并具有丰富实践的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我校在全国率先实施系主任领导下的专业主任负责制,专业主任负责本专业招生计划申报、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设置与改革、实训条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工作等人才培养全部过程,降低教学管理重心,调动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学生管理和学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结合示范校建设,学校于2008年5月进行了新一轮的分配制度改革,并制定了学校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创新分配制度改革模式,在分配上实现了校系(部)两级管理,校内岗位绩效津贴总额包干使用,系(部)制定二次分配方案,自主二次分配,使系(部)

46、的考核权和分配权相一致,增强系(部)办学的自主性,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投身教学改革、参与示范建设的积极性,成为我校示范建设改革的重要支撑。(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为了贯彻落实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理念,我校自筹50万元资金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项目建设。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建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双线递进”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践行了“双线”培养、分级递进、活动导向、实践育人、学校考核、企业评价的培养方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建设项目以“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谁来培养素质”和“怎么样培养学生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7、,以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为重点,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批复的示范校建设方案、示范校建设任务书的要求,项目围绕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及实训室、成立学生模拟创业公司和构建校企结合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建设。1“双线”培养夯实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观,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生社会素质培养为基础、职业素质提高为核心,实施“双线”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分级递进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纲,一年级主要开展社会素质培养,高年级主要开展职业素质培养。3活动导向构建了基于第二课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活动性课程体系,包括入学教育、劳动周、企

48、业文化节和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等16门必修活动性课程。4实践育人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每门课程设置实践任务、任务学分和考核标准,收集整理了哲理故事、经典理论、自测量表和素质拓展训练等任务背景资料,践行体验式教育,实现知行合一。5学校考核制定了毕业年级学生综合素质答辩管理办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管理办法,8000余名毕业年级学生参加了综合素质答辩;连续三年开展校内评估,强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6企业评价制定了企业德育辅导员管理办法,聘请了22名企业兼职德育辅导员制度,建立了9个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基地,成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就业指导委员会,有效推进了企业介入、评价

49、机制。建设项目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项目建设期间承担科研项目8项;主编的高职学生社会素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2本教材在高等教育出版;中国教育报对学生开展的毕业年级学生综合素质答辩进行了专题报导,辽宁省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辽宁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对项目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多次专题报导;获得辽宁省第六届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等各类教育成果12项;获得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5项;发表论文10篇。(八)对外交流与合作三年来,我校依托示范校建设项目,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接待了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新加坡南

50、洋理工学院、英国贝尔法斯特城市学院等国外机构和院校来访,就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学生交流等达成初步协议,并在辽宁省省委书记张文岳的支持下与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建立校际协作关系;学校选后选派80人次优秀骨干教师赴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这些教师将学到的职业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应用,同时也向境外教育同行推介了我校的职业教学理念;学校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该公司在东北地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承担该公司员工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共同开展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课题研究,我校轨道交通类相关专业学生80%以上到该公司就业,实现共赢。(九)学校

51、文化建设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建立了党委书记主抓、职能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制定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构建了与示范校建设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体系。 1注重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使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分布科学合理。在南校区修建的青年园,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北校区改建的体育公园,为同学提供了理想的健身娱乐场所;校园内的道路、建筑物,进行了统一规划命名;校园草坪中摆设景观岩石,嵌刻了在学生中征集的“力行”、“和谐”等寓意深刻、催人上进的词语,校园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2突出精神文化建设我校在高职教育办学中,形成了“厚

52、德、笃学、实践、创新”的校训和“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和校训得到师生员工广泛认同,在高职教育的办学道路上,在示范校申报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在广大教职工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校在2009年8月确定了“团结奉献、务实求真”的校风,“博学精技、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勤学进取、学以致用”的学风。“三风”突出了高职特色,将成为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3加强应用性文化建设我校校园文化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每学期开展一次科技文化节、举办一次技能竞赛周活动。各系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师生开展汽车驾驶、维修检测,工程测量,网络应用等专业技能比赛。师生同台竞技

53、成为我校校园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对于成绩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就业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营造职业氛围,增加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在教学楼、实验楼、教室等场所悬挂名言警句、张贴体现专业特色的图片,调动和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引入企业文化,邀请企业老总、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企业用人的标准和导向,激励在校学生刻苦学习、发奋成才。(十)其他1产学合作学校以五个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为依托,相应扶持五个应用技术研究所,面向相关领域建设应用技术服务“高地”;以五个专业和五个应用技术研究所为依托,充分发挥了“辽宁交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职能,构筑

54、行业培训“高地”。 总体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行业职工培训、行业企业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辽宁交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合一,实现学校与行业的紧密结合;各“专业(群)”与“相关行业协会或企业(群)”合作,实现了专业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形成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成为我校示范建设改革的重要支撑。各专业多次“走出去,请进来”,专业教师到企业与企业老总、技术专家探讨和交流,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将企业引入学校、将行业标准引入教学。企业参与教学、指导学生实训、提供实训和就业岗位,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培训企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

55、形成互惠双赢的良性机制。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由原来的112个增加到315个,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由原来的24个增加到69个,所有专业的教学均有企业参与,合作企业平均每年接受学生实训达7000人月以上、接收就业学生平均每年800人以上,合作企业为学校投入的设备价值达681万元,学校为合作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经费达到620万元,学校为合作企业职工培训达到1000人以上,真正实现共赢。2对口支援依托示范校建设工作,我校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与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联合开展学生培养和教师培训工作。三年来,学校领导多次带领系主任和专业带头人到青海交通职业技

56、术学院交流,对该校的教师做教学改革讲座,并在不同的学期接收该校3名教师到我校挂职锻炼和学习。学校累计接受103名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年级学生到我校学习,并负责安排他们的就业工作,这些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3招生情况通过长期以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我校逐步实现招生与就业的“1+n”效应。招生的“1+n”效应,即“交专招来一个考生,n个考生想来交专”,学校在辽宁省连续多年第一志愿录取、全省同类院校录取分最高。2008年,我校辽宁省理工类录取最低分数线为373分,高于辽宁省三批本科控制线3分,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录取最低分445分,高于辽宁省二批本科控制线12分。2008年,我校在全

57、国率先实现单独招生230人,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为2767人,录取比例大致为11:1,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录取比例大致为28:1。4就业情况通过长期以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我校逐步实现招生与就业的“1+n”效应。就业的“1+n”效应,即“一个交专毕业生到企业,企业想要n个交专毕业生”,毕业生综合素质、职业技能明显高于同类院校毕业生,企业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起薪高、适应快、成长快。在2009 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依然达到96.60%,协议就业率达到73.61%,大地测量等3个专业就业率达100%,其他专业均在90%以上。毕业生起薪平均在1200元以上,我校连续第三

58、次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每两年评选一次)。三、重点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依托示范校建设项目,我校重点建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五个专业,这些专业进行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专业建设成效我校示范建设专业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行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改革,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了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协调发展。1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我校示范建设专业通过不断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并且在课程中引入职业标准,通过精品课工程实施课程改革与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