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_第1页
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_第2页
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_第3页
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 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 新设备和新材料, 要勇 于创新,大胆应用, 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 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 成绩。同时, 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 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 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节能减排1.1 节约土地(1)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黏土转 ;(2) 土方开挖施工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 , 减少土方的开挖量 ,最大限度的减少 对土地的扰动。1.2 节能(1)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 用变

2、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2) 冬季采用集中供暖,减少粉尘排放。冬季用塑料布将窗户密封减少屋内 热量流失。室外照明采用强度气体放电灯 ;(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 施工机械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 220V 单相用电设备接入 220V 三相系统时,使用三相平衡 ;4)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4) 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电量。必须装设电表,生活 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 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 同时施工现场应 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 及时收集用电资料, 提高节电

3、率。 施工现场分别 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 分析,并有预防和纠正措施。(5) 充分利用太阳能,现场淋浴设置太阳能淋浴,减少用电量。(6)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 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 高效状态。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 的机械设备, 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机电安装采用节电型 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1.3 节水(1) 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 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 ; 及时收集施工

4、现场的用水资料,提高节水率 ;(2)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 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3) 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4) 施工工艺采取节水措施墙体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或喷水养护,节约施工用 水。1.4 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1) 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 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2) 施工现场实行限额领料,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的消 耗量,有针对性的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 ; 钢筋损耗率不宜高 于预算量的 2. 5%,混凝土实际使用量不宜高于图纸预算量。(3) 根据施

5、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 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4) 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回收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 回收管理办法 ;(5) 材料运输工具事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洒落,根据施工现场情 况就近卸货,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6) 帖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7) 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 维护其质量状态, 延长使用寿命 ; 按照材料存 放要求进行材料装卸和临时保管,避免因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 ; 选用 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好机具 ;(8) 优先选用制作、装、拆除一体化的专

6、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刚模、钢框竹模、竹胶板。施工前应对模 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 ;(9)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2、绿色施工公司成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由公司经理组织生产经理、 总工程师、 材料经 理和安全负责人, 负责对各项目部项目绿色施工的领导工作。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 负责组织项目绿色施工领导班子,组织项目进行绿色施工。对项目施工材料的选用、 场地临设布置、 绿化美化环境、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等各项措施进行审核。 确保项目合理使用绿色材料, 做好对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再 利用; 控制施工扬尘、渣土遗撒、声光排放和施工噪声等扰民现象 ;绿化美化环境, 减

7、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增强社会安定团结, 与建设单位共建和谐的文明社 会。(1)随着改革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在装饰行业中也在不 断引入和更新,如智能化办公楼办公设备,电子门锁、打卡器、宽带信息数据线 等的安装,局部电气自动化的热水器的安装; 都产生了新的工艺和新的安装技术。 我们在本工程中引用了采用石材养护剂对石材表面处理的新技术。(2)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加强项目计划网络,工程成本,材料管理, 施工方案编制, 预算及文件与合同的管理, 使原来复杂、 繁琐的管理工作变得简 捷有序,利用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为了交流和 推广建筑装饰行业新技术、新

8、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成果,将在工程实践 中对新型材料和环保材料的应用,新型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很好的总结。(3)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跟 踪控制,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4)予埋铁件采用大磁铁查找,以避免找寻埋铁件时乱凿。(5)积极选用屋面防水新技术,做好节点处理。(6)在检查其它工序质量的同时, 特别重视对各个基层质量的检验与验收。3、工艺创新(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 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2) 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

9、工程开工前己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 行设计图纸会审, 并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图纸、 技术规范和其他技 术文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工程能顺利进行。(3)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供需衔接,统一调 度指挥,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4) 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5) 施工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 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 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应满足工地管理的需要, 符合业主统一的管理的规定。(6)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质 量管理、工作规划

10、,超前探索和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消除质量通病。( 7 )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工程实施中, 将运用高精度的仪器, 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 控制施工的每个 环节。( 8)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程序, 精心组织流水线平行作业, 控制 每道工序,狠抓工序衔接,实行施工技术、测量、试验、计量技术资料全过程的 标准化管理,做到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相统一。( 9)妥善保管好有关工程进度、质量检验、障碍物拆除以及所有影响本工 程的原始记录和照片。( 10)按照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技术要求,利用人才优势,发挥技术专长, 实行规范化、程度化、标准化施工作业,在现场树立典型示范作业

11、面,为创优质 工程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工作。4、装配式建筑( 1)健全技术支撑体系。聚集和整合行业资源,组建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 创新联盟,引导相关单位重点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研究, 包括BIM技术、 高层建筑大型构件吊装技术、 连接节点防裂防渗技术、 安装工艺技术、 现场施工 工法、减震隔震等技术。积极推进预制内外墙板、预制阳台板、预制楼梯、预制 预应力等构件以及集成部品部件的使用, 完善适合我市未来发展需要的优质高效 技术体系。支持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地方标准制定, 鼓励制定部品部件设计、 生产和施工工艺等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促进关键技术和成熟技术研究成果转换 为标准规范。 制订发布

12、装配式预制构配件及部件市场参考价格, 以及装配式建设 工程造价计价办法,逐步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和使用维护全过 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2) 创新建筑设计。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方式, 统筹建筑结构、 机电设备、装配式施工、装饰装修,实现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鼓励设计 单位与科研院所、 高校等联合开发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和通用设计软件。 以协同 设计为突破口,推行 BIM ( 建筑信息模型 ) 技术,通过逐步建立的全过程管理信 息系统,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优化深化设计, 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建设全过程的指 导和服务。(3) 优化部品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集科研、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