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辽宁教师考试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_第1页
2014年辽宁教师考试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_第2页
2014年辽宁教师考试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_第3页
2014年辽宁教师考试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_第4页
2014年辽宁教师考试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2.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说明了()。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3.在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既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A.教育目的B.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4.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A.人格平等B.主导地位C

2、.自主发展D.自由发展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B.身心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6.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斯宾塞D.卢梭7.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A.军事体育B.体操训练C.文雅教育D.文法教育8.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A.结构课程理论B.教育与发展理论C.从做中学理

3、论D.掌握学习理论9.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A.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斯宾塞的教育论10.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说明教育具有()。A.政治效益B.技术效益C.文化效益D.经济效益11.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为代表。A.英国B.美国C.苏联D.中国1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机体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3.“性善论

4、”所反映的观点是()。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作用论D.教育万能论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5.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教育理论B.职业道德C.文化科学D.教学基本功16.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经验课程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式群体的是()。A.班级学生群体

5、B.班级共青团C.学科小组D.老同学18.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自我评价法19.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20.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来影响集体,这种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i己来,以增强管理的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目标管理D.平行管理21.教育

6、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A.德育意义B.德育目标C.德育内容D.德育规律22.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A.杨贤江B.蔡元培C.李大钊D.王道俊23.学校文化的缩影是()。A.班级文化B.领导文化C.活动文化D.校园文化24.社会关系影响人发展的()。A.性质和方向B.方向和范围C.范围和性质D.程度和速度2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2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

7、究型课程D.技能型课程27.教师提出问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是()。A.探究研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28.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A.现场教学B.复式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2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城市与农村相结合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30.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

8、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1.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典型研究C.教育质性研究D.教育对象研究E.教育叙事研究2.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A.发展性研究B.评价性研究C.基础性研究D.预测性研究E.应用性研究3.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活动。A.发展智力B.发展体力C.陶冶品德D.陶冶美感E.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4.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的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A.认

9、真讨论,科学合理B.严肃慎重,相对稳定C.反复学习,坚决执行D.教育为主,不断完善E.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6.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发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E.教育性原则7.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义务教育D.普及教育E.非制度化教育8.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是指()。A.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B.与文化相互制约C.传递和深化文化D.构成文化本体E.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9.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A.高尔登B.华生C.霍尔D.洛克E.彪勒10.教育目的的作用(或功能)有()。A.导向功能B.评价功能C.

10、强制功能D.示范功能E.激励功能11.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12.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B.奋斗目标明确C.规章制度严格D.组织纪律严明E.集体舆论正确13.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C.为学生指定书目D.加强评价和辅导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14.常规训练包括()。A.礼貌常规训练B.学生守则训练C.课堂常规训练D.卫生常规训练E.实践能力训练15.CIPP评价模式包括()。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效果评价E.成果评价16.课程

11、评价的内涵是()。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17.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A.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B.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再起主导作用C.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D.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E.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18.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有()。A.高难度教学B.高速度教学C.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D.理解学习过程E.使所有学

12、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19.下列选项中属于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是()。A.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B.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考试成绩C.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偏于专断D.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E.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20.高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发展性B.时代性C.基础性D.选择性E.自主性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1.秦汉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2.宋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3.教育教学中只强调统一要求就行了。 ()4.因为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

13、可以将学生赶出课堂,不让其上课。 ()5.教学中教材是富有思想性的,学生学了思想自然会提高。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我国学校的主体是综合学校。 ()9.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1.不同时期的社会德育的内容不同,所以德育不具有历史性。 ()12.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 ()13.遗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所以它

14、可以决定个体的发展。 ()1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凝结于他的理想国中。 ()15.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16.循序渐进要求教学要面面俱到。 ()17.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律的国家是英国。 ()18.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 ()19.课程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对保证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无意义。 ()20.弗洛伊德把“基因复制”看做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一)19世纪末

15、,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1.案例最主要体现了()思想。A.天才教育B.特殊教育C.赏识教育D.实践教育2.赏识教育的倡导者是()。A.蒙台梭利B.铃木镇一C.多湖辉D.周弘3.该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包括()。A.教师应该学会尊重与赞赏学生B.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与帮助学生C.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反思D.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合作4.结合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B.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C.家庭教育是教育各成分中最重要的D.赏识教育的本质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二)A是全国优秀班主任。他在总结自己工作经验时特别强调两点:第一,建立好班集体,他认为班集体建立好了,就会带动全班同学一起进步。第二,教育好每一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