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缝定义及规定_第1页
三缝定义及规定_第2页
三缝定义及规定_第3页
三缝定义及规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对裂缝控制有严格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从使用功能来说) 一、伸缩缝 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变形和内力,当房屋过长或过宽时,这种应力积累到一定 程度,就会造成结构开裂,因此每隔一定的距离要设置一道伸缩缝,使房屋分成相互独立的单元,各单元可 随温度变化自由变形。伸缩缝必需贯通基础以上的建筑高度。不考虑抗震的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 2040mm, 但实际工程中往往要求“三缝合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按抗震缝取。 在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不宜超出表1的限制。当有充分依据 (这个依据主要是指 工程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时,表中数值可以放宽。 表1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2、)(括号内为新规定) 结构类别 室内或土中 露天 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70 框架结构、(板柱结构) 装配式 75 (70) 50 现浇式 55 (50) 35( 30)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65 (60) 40 现浇式 45( 40)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装配式 40 30 现浇式 30 20 注:1.装配式整体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 的数值。 3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 现浇挑

3、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5. 般情况下,现浇式结构伸缩缝间距小于装配式结构。同种结构类型,露天的部分伸缩缝间距小于室内或土中。结构 的刚度越大,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越小;反之。刚度越小,间距越大。 从表1中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1) 结构刚度越大,伸缩缝间距越小;(刚度大,变形就小,更容易开裂) 2) 露天时伸缩缝间距小;(露天时温差大) 3)不同地区年最大温差不一样,最大间距也应不同,表中没有体现这一特点; 4)新规范把最大间距适当缩小了,是考虑实际工程中裂缝比较严重; 5)新增板柱结构的建议值,说明板柱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 对下列情况,表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

4、1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 8m的排架结构;(排架结构柱根刚接,柱顶铰接,高度越大,刚度越 小,因此较低的排架刚度大,要减小伸缩缝间距) 2屋面无保温、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温差大) 3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环境恶劣,宜 开裂) 4采用滑模类工艺施工的墙体结构;(滑模对混凝土有扰动,对象由剪力墙变为墙体,更严了) 5混凝土材料收缩较大(指泵送混凝土及免振混凝土的情况),施工期结构外露时间较长;(是指跨季节 施工,尤其是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施工后室内结构末加封闭和保暖的情况) 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可靠措施时,表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新

5、规范规定): 1采用低收缩混凝土材料,施工阶段加强养护;(材料和养护水平在提高) 2采取跳仓法(跳仑法是按区格间隔浇筑混凝土而减少早期收缩影响的施工方法)、后浇带、膨胀补偿 带(膨胀补偿带是间隔浇筑掺有膨账剂的混凝土带,以抵消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引导缝(引导缝是采取适 当的“弱化”构造措施,利用混凝土的收缩“引导”裂缝在规定的位置出现)等施工方法; 3对易开裂的结构部位 (指结构在形状曲折、刚度突变、温度变化大,收缩应变集中的蜂腰、瓶颈、孔 洞、凹角等部位),增配构造钢筋(钢筋阻止混凝土开裂)、施加预应力(减小或消除拉应力) 或采取有效 的构造措施; 4对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构部位(指施工

6、期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以及暴露性较强的屋盖、 山墙部位(季节温差),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减小温差) 当增大伸缩缝间距时,尚应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这类间 接作用引起的变形和位移,对于超静定混凝土结构可能引起很大的约束内力。不仅会导致构件开裂,甚至 使结构的受力形态发生变化。设计者不能简单地采取某些措施就草率地增大伸缩缝间距,而应通过有效的 分析或计算,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对结构内力和裂缝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伸缩缝间距。) 伸缩缝除兼作沉降缝以外,在基础部位可以不断开。(地下温差小,并且基础不设缝的范围较02规范扩 大了) 超长结构伸缩缝的布置宜进行间接作

7、用效应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新增了分析内容,有限元软 件在进步,分析已变得容易,而且对于超长结构,温度应力也较大,有分析的必要) 一些增大伸缩缝间距具体措施: 在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钢筋阻止混凝土开裂)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或设置架空通风屋面,避免屋面结构温度梯度过大,外墙可设置保温层。 (减小温差) 顶层可以局部改变为刚度较小的形式(如剪力墙结构顶层局部改为框架),或顶层设温度缝,将结 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刚度小,在同样温差下,应力就小,不易开裂) 施工中留后浇带。(混凝土早期收缩占总收缩的大部分建筑物过长时,可在适当距离选择对结构无 严重影响的位置设后浇缝,一

8、般每隔3040m设一道,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 变形可完成3040%,后浇带宽8001000mm,混凝土后浇,钢筋采用搭接接头。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先让混凝土自由收缩,然后再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 采用收缩较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混凝土的收缩主要由水泥 的收缩引起,因此减少水泥、加粉煤灰等替代物或者加膨胀剂等都能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增大配筋率后钢筋能更有效地阻止裂缝开 展,施加预应力可以减小或消除混凝土的拉应力) 二、沉降缝 当同一建筑物中的各

9、部分的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有可能导致结构构件较大的内力和变形。此时可 采用设置沉降缝的方法将各部分隔开。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应贯通基础本身。 一般情况下 沉降缝的宽度在 23层时为5080mm, 45层时为80120mm ,大于5层时为120mm以上。 (这个宽度比伸缩缝要大,是考虑不均匀沉降会引起结构倾斜,同时由于“三缝合一”的要求,一般也按 抗震缝宽度取值) 高层建筑在下述平面位置处,应考虑设置沉降缝: 1. 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较大处。(两种情况下,结构沉降的程度不同,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2. 上部不同结构体系或结构类型的相邻交界处。(结构体系或结构类型不同,在承受荷载时

10、沉降的形 式和程度也不同,地基沉降往往也不均匀,故需设置沉降缝) 3.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的差异处。(地基土压缩性差异大,会引起不均匀沉降) 4. 基础底面标高相差较大,或基础类型不一致处。(基础类型不同,承受相同荷载或不同荷载时的沉 降程度也不同;基础底面标高相差大,所处土层的压缩模量不一样,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 当采取以下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时,可不设沉降缝: 利用压缩性少的地基,减少总沉降量及沉降差。 施工中加设后浇带。(施工时,设置后浇带作为临时沉降缝,随着工期的进行,各部分结构沉降基 本稳定,之后再连为整体,避免施工中的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 施工先主楼,后裙房。(主楼工期较长、沉降

11、大,待主楼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施工裙房, 使后期沉降基本相似,避免设置沉降缝) 三、防震缝 防震缝是减轻地震对房屋破坏的有效措施之一。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且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宜设置防震缝: 1. 房屋立面高差在 6m以上。(高度不同,结构的周期就不太,振动不同步,不设缝相应部位会破坏) 2. 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有错层时,两侧振动规律也不一致) 3. 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同上)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100mm (原规范为70mm,但在强烈地震下,相邻结 构

12、仍可能局部碰撞而损坏,因此新规范修改为10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 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高度越高,底部转角相同时顶部侧移越大,越容易相撞) b.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 a条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 a条数值的50%采用,但 二者均不宜小于100mm。(刚度越大,地震作用下侧移小,缝宽小)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从理论角度应该取两侧结构 设缝宽度的平均值,但结构体系不同时,两侧振动不一致很明显,因此偏于安全地取较大值);防震缝两侧 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

13、高度确定(只有较低房屋的高度范围内,防震防两侧房屋 才可能相撞);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沉降差较大时,不均匀沉降可能会 引起结构偏斜,加重地震过程中两侧结构相撞的可能)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 连接;(地下部分受地震影响比较小,而且振动相对比较同步,所以可以不设缝,但是地上的地震力还是会 传到基础,所以要加强构造)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如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牛腿上的托梁在地 震过程中容易脱落,故不应采用) 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音 一一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

14、 ”俞伯牙视其为知音。钟子期死后,面对江边一抔黄土,俞伯牙发出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感慨,摔琴而去,从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红楼里,宝钗与黛玉皆爱宝玉,宝钗看重功名,常拿一些伦理纲常来压制他的不羁与顽劣,黛玉却从未提及这些,因她懂得他的心性,她说“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是你之知己”造化弄人,木石前缘虽是虚空一场, 却怀金悼玉,梦萦千古,今日读来依然荡气回肠!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可以相知,不是所有的相知都可以永恒。生命里,我们只愿结交那些心性相宜的人,统一的语言,相同的志趣,将彼此的心灵拉近,一份懂得,不言不语,却在默契里滋生。 懂得,是两颗心的对望,潜生一种心灵感应,不发一言,便可知会。一声懂得,没有千言万语,却可以令人眸中含泪,心中蕴暖。 这世间太多人情薄凉,你是否觉得,有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是一种幸福与慰藉呢?茫茫人海,你不孤单,有人愿与你同运命,共风雨,如此,多好! 风懂云的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