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远志_第1页
中药知识文库:远志_第2页
中药知识文库:远志_第3页
中药知识文库:远志_第4页
中药知识文库:远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系列文库远志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远志”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远志【概况】: 异名 葽绕(尔雅)、(本经)、蕀蒬(尔雅、本经),小草、细草(本经),山茶叶、光棍茶、小鸡棵、线茶、山胡麻、米儿茶、燕子草、草远志、十二月花(中药大辞典),神砂草、红籽细辛(四川),小草根(山东)。基源 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远志的根。原植物 正品远志有2种: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又名细叶远志(中药大辞典)和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inn 历史 远志始出于本经,列为上品。全草能益智强志,故称远志。本

2、经载:“叶名小草,一名蕀蒬,一名葽绕,一名细草”。别录载:“生泰山”。本草经集注载:“小草状似麻黄而青”。开宝本草载:“茎叶似大青而小”。宋图经本草载:“远志,今河、陕、京西州郡亦有之。根黄色,形如蒿根,苗名小草,似麻黄而青,又如毕豆叶,亦有似大青而小者。三月开花,白色,根长及一尺,四月采根、叶,阴干。泗州出者花红,根叶俱大于它处。俗传夷门远志最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引其图,有4种远志,其中高州远志略似远志,齐州远志或为西伯利亚远志。纲目载:“远志有大叶小叶两种。陶所说者小叶者也,马志所载者大叶也,大叶者花红。”中国药典1977年版载:“远志原植物有二,一为远志,即为纲目所载的小叶者,另一为西

3、伯利亚远志(Psibirica L),即为纲目所载的大叶者。”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历史上沿用的远志即为此二种。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呈圆柱形,直径36mm,灰黄色至浅灰棕色,有横纹和结节。茎多数由基部丛生,无毛。叶柄短或近于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13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近于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稀疏,长510cm,花绿白色,花萼5,分离,不等大,外轮3片较小,内轮2片较大,花瓣状;花瓣3,基部合生,中央的花瓣较大,龙骨瓣状,背面顶端具流苏状附属物,两侧花瓣与花丝鞘贴合;雄蕊8,花丝合生成鞘,近上部分离;子房卵圆形,扁平;花柱弯曲,线形而扁,柱头2线裂

4、,不等长。蒴果卵圆形,扁平,长、宽各约4mm,先端微凹,基部具缩存花萼,边缘有宽约1mm的狭翅;种子2,卵形,黑色,密被白色细绒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5册229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2300m的山坡草丛或杂木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及四川。朝鲜、蒙古和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西伯利亚远志与远志的区别在于: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2cm,宽36mm;花丝23处合生成鞘,总状花序腋生或外腋生,花冠蓝紫色;蒴果倒卵形,扁平,长约6mm。花期56月,果期6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78页图2885)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

5、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原苏联、朝鲜、日本、蒙古、伊拉克、欧洲和澳大利亚也有。注中药大辞典将本种冠以甜远志。据植物名实图考载:“甜远志生云南大华山,独根独茎,长叶疏齿,马志所谓似大青而小者,盖即此。根为蒿根,色黄,长及一尺。”据其描述和参考插图,甜远志并非本种。据新华本草纲要载,可能是菊科还阳参属(Crepis)的植物。【生药】: 栽培 宜温和凉爽环境,忌高温,耐干旱,怕水涝。适于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用种子繁殖,在4月或910月间,按行距20cm,株距15cm开穴点播或条播,覆土23cm,每亩用种量15kg。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点播的每穴留苗12株,条播以15cm株距

6、定苗。生长期间需追肥12次,用人畜粪水及磷肥追施,冬季应培土雍根,防冻保暖。采集 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残基及泥土,阴干或晒干。趁新鲜时选择较粗的根用木棒搂松或用手搓揉,抽去木心,即为“远志筒”;较细的根用棒捶裂,除去木心,称“远志肉”;最细小的根不去木心,叫做“远志棍”。药材主产于山西阳高、闻喜、榆次、芮城,陕西韩城、大荔、华阴、绥德、咸阳、吉林哲里木盟及白城地区,河南巩县、卢氏。此外山东、内蒙古、安徽、辽宁、河北等地均有产。以山西产量大,陕西的质量好。鉴别 性状 远志棍圆柱形,稍弯曲,长1025cm,直径031cm;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光滑或有深陷密集的横皱纹及裂纹,

7、或细小疙瘩状支根,偶见横长皮孔。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与木部易剥离。以条粗、皮厚者为佳。远志肉或远志筒圆柱形或双卷筒状,略弯曲,长215cm,直径27mm,厚约1mm。质脆,折断面平坦,黄白色。气微,味苦微辛,有刺喉感。以筒粗、皮细、肉厚、去净木心者为佳。显微 根皮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至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有横向裂隙。韧皮较宽,常现裂隙,韧皮射线于内侧较明显。薄壁细胞中大多含脂肪滴;有的含草酸钙簇晶与方晶(吉林产品)。(图见中药志第2期第2版383页图285)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455m,棱角较宽而薄,先端大多较平截。木栓细胞断面观呈长方形,表面观

8、呈类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垂周壁较薄,微木化,有纹孔呈断续状。薄壁细胞类圆形,含脂肪油滴,偶见含草酸钙簇晶。木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细长,直径922m,微木化;韧型纤维壁厚37m,外壁略呈细齿状,有的壁较平整,孔沟稀少;纤维管胞的具缘纹孔明显,斜向排列。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也有细小网纹或螺纹导管,直径740m。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厚约4m,木化,有纹孔,孔沟明显。(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99页图43) 理化 取样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温浸3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1ml,点于硅胶G板上,以远志皂甙甲、乙为对照,以正丁醇醋酸水(514)为展开剂,展距10cm,置荧光灯下检视,斑点显蓝色。(图

9、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383页图286) 加工炮制 常用的炮制品有远志、甘草制远志和朱砂制远志。远志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去心切段,干燥。甘草制远志 取甘草煎汤,去甘草,加入净远志,用文火煮至汤吸尽,取出,干燥。每100kg远志,用甘草6kg。朱砂制远志 取净远志加水润湿后,撒上朱砂粉,拌匀晾干。每100kg远志,用朱砂2kg。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化学】: 根中含三萜皂甙成分远志皂甙(Onjisaponins)A(1)、B、C、D、E、F、G1,细叶远志素(Tenuifolin)2,呫吨酮类化合物6羟基1,2,3,7四甲氧基呫吨酮(6Hydroxy1,2,3,7tetrametho

10、xyxanthone)、1,2,3,7四甲氧基呫吨酮、1,2,3,6,7五甲氧基呫吨酮3,1,6二羟基3,7二甲氧基呫吨酮(1,6Di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1,7二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1,6二羟基3,5,7三甲氧基呫吨酮、1羟基3,6,7三甲氧基呫吨酮和远志酮(Onzxanthone)和5。苯丙素衍生物3,4,5三甲氧基桂皮酸(3,4,5Trimethoxycinnamic acid)3以及远志糖醇(Polygalitol)、N乙酰基D葡糖胺(N-Acetyl-D-glucosamine),生物碱有细叶远志定碱(Tenuidine)1等。参考文献 1 Che

11、m Pharm Bull 1981;29(9)2431,1982;30(6)2020 2 CA 1983;9886214f 3 Phytochemistry 1977;161614 4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291 5 Phytochemistry 1991;30(6)2061【药理】: 祛痰作用 小鼠酚红法实验表明,全远志、远志皮ig剂量在25gkg以上,具有显着的祛痰作用;而远志心用至50gkg时仍无祛痰作用1。对子宫作用 远志煎剂对离体豚鼠、家兔、猫、犬之未孕及已孕子宫均有兴奋作用,iv 66%煎剂36ml只对孕犬在体子宫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2。本品的水煎剂经乙醇沉淀

12、处理制成100%注射液对大鼠及小鼠离体未孕子宫亦具有强烈的兴奋收缩作用3。镇静、抗惊作用 远志根皮、全根和根部木心对巴比妥钠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小鼠ig 3125gkg,可促使注射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小鼠入睡,而同等剂量对五甲烯四氮唑所致惊厥的对抗作用,则以远志全根较强,根皮次之,木心无效1。降压作用 麻醉犬iv 100%远志注射液025mlkg,可使血压降低原水平的60%70%。麻醉兔iv 05mlkg也可使血压下降原水平的4050%,但此作用短暂,在12min内即可恢复到原有水平,重复给药未见快速耐受现象3。抑菌作用 用纸片法测得10%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4;而乙醇浸剂在体外对

13、革兰氏阳性菌及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对子宫的作用 远志水煎剂经乙醇沉淀的100%注射液对大鼠及小鼠离体未孕子宫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远志流浸膏可使离体及在体豚鼠、兔、猫、犬的已孕和未孕子宫加强收缩。对在位孕犬子宫也有明显兴奋作用7。其它 Ames试验发现远志的水溶性提取物对黄曲霉素B1诱发的回变菌落数有显着的抑制效应,对TA98菌株回变菌落数,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8。毒性 远志根皮ig小鼠LD50为1003198gkg,全根LD50为1695201gkg;而木心用至75gkg仍无死亡1。100%远志ig小鼠LD50为2252gkg3。有报道,服用或接触远志引起过敏反应

14、6。参考文献 1 新医药学杂志,1975;(4)46 2 中华医学杂志 1935;21(9)994 3 山西医药 1973;(9)52 4 山东医学院学报 1959;(8)42 5 植物学报1953;2(2)312 6 中成药研究 1985:(5)44 7 中药药理与应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478 8 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 1980;1(1)28。【药性】: 性味 苦、辛,温。本经:“苦,温。”本草经疏:“苦、微辛,温。”医学衷中参西录:“酸、微辛,平。”归经 入心、肾经。王好古:“肾经气分。”滇南本草:“入心、肝、脾三经。”功效 安神益智,祛痰,解郁。主治 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

15、多痰,痈疽疮肿。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药性论:“治心神健忘,坚壮阳道,主梦邪。”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王好古:“治肾积奔豚。”纲目:“治一切痈疽。”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浸酒或入丸、散。使用注意 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本草经集注

16、:“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药性论:“畏蛴螬。”。【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石菖蒲、郁金、白矾,治痰阻心窍所致的精神错乱,神志恍惚,惊痫。配石菖蒲、南星,治中风、癫痫。配朱砂、龙齿,治惊悸。配牙皂、天竺黄,治急惊。配柏子仁、酸枣仁,治心血不足之健忘,失眠。配人参、石菖蒲,治失眠,健忘。配贝母、杏仁,治痰多咳嗽。配杏仁、桔梗、甘草,治咳嗽痰多,咳痰不爽。配茯神、益智仁,治小便赤浊。配生姜,治气郁鼓胀。方选和验方 远志丸(张氏医通)治因惊梦寐不宁,神不守舍:远志(甘草汤泡)、石菖蒲、茯神、茯苓、人参、龙齿(醋煅)各30g,朱砂(水飞,一半为衣)15g。为末,炼蜜为丸,

17、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50丸,空腹沸汤、睡前温酒送下。定志丸(备急千金要方)治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忽忽喜忘:菖蒲、远志各60g,茯苓、人参各90g。为末,炼蜜为丸,悟桐子大,每服7丸,日3次。远志汤(证治准绳)治心虚烦热,夜卧不宁,及病后虚损:远志(黑豆、甘草同煮)、黄芪、当归(酒洗)、麦门冬、炒酸枣仁(研)、石斛各45g,人参、茯神各2g,甘草15g。水煎,食远服。远志汤(圣济总录)治久心痛: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30g。上2味,粗捣筛,每服6g,水250ml,煎至7分,去渣,不拘时温服。远志饮子(济生方)治心劳虚寒,惊悸恍惚,梦寐惊魇:远志(去心)、茯神(去木)、肉桂

18、、人参、炒酸枣仁、黄芪、当归(酒浸)各30g,炙甘草1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5片,水煎,不拘时服。远志丸(朱氏集验医方)治小便赤浊:远志250g(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60g。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临卧枣汤送下。远志散(太平圣惠方)治心神不定,视力差:远志、人参、菖蒲、茯苓各30g,决明子、山药各1g,熟地黄60g,桂心15g。研为散,每服3g,粥汤下。远志栓(中医杂志 1983;(4)治滴虫性阴道炎:远志研成细粉,以医用甘油、明胶为赋形剂,制成远志栓。每栓含生药075g,塞入阴道后穹窿深处,每次1枚。天津医药 1982,(7):“治滴虫性阴

19、道炎:远志、补骨脂、大黄,按0511比例混合研粉,制成栓剂。每栓含药05g,每天1次,每次1枚,15天1疗程。”中医杂志 1983;(10):“治脏躁:远志10g,枣仁15g,甘草10g,小麦60g,杭菊、佛手各10g,柴胡8g,绿萼梅6g,大枣9g,香附6g。每日1剂,分2次服。”强肺丸(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4;(9)治慢性支气管炎:远志肉、南北沙参、生黄芪、炒山药、五味子、鱼腥草、姜半夏、胆南星各150g,川象贝各100g。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成人日服3次,每次10g,2月1疗程。”柏远汤(吉林中医药 1987;(2)治阑尾炎:黄柏30g,远志20g。先煎远志10分钟,后入黄柏,温服

20、。加减:便秘者加芒硝15g,腹胀痛者加枳壳10g,厚朴15g。远志膏(中医杂志 1981;(4)治早期乳腺炎:生远志500g,洗净置脸盆内,加水约1500ml,淹过药面,小火煎熬56小时,成糊状,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液。再放小火上浓缩,约30分钟,至药液发粘即成,贴敷患处。抗心肌炎汤(新医学 1980;(12)治心肌炎:远志、柏子仁各12g,丹参15g,麦冬12g,黄芪18g,党参15g,板蓝根30g,金银花20g,黄柏、虎杖各15g。每日1剂,分2次服,儿童酌减。新医药学杂志 1977;(9):“治脑外伤综合征:远志、酸枣仁、茯苓各15g,党参1215g,黄芪、白术、当归各1012g,木香3g

21、,桂圆肉610g,炙甘草36g,干姜少量。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气管炎:远志、甘草、曼陀罗浸膏、蜂蜜各等量,制成丸,每丸重03g。每日早、晚各服1丸。10日为1个疗程。”单方应用 外科摘录:“治痈疽肿毒初起:远志肉6090g,清酒煮烂,捣如泥,用油纸隔布扎敷患处。”袖珍方:“治吹乳:远志,酒煎服,渣敷患处。”陕西中草药:“治神经衰弱,健忘心悸,多梦失眠:远志(研粉),每服3g,每日2次,米汤冲服。”仁斋直指方:“治喉痹作痛: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宣明方:“治脑风头痛:远志末搐鼻。”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远志9g,五味子6g,糖适量。水煎服或制成糖浆服。”

22、。【医药家论述】: 王好古:“远志肾经气分药也。”李时珍纲目:“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灵枢经云,肾藏精,精合志,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又云,人之善忘者,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陈言三因方远志酒治痈疽,云有奇功,盖亦补肾之力尔。葛洪抱朴子云,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开书所视,记而不忘。”张景岳本草正:“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以其气升,故同人参、甘草、枣仁,极能举摄精,交接水火。”贾所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