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锅炉冲管运行操作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0/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1.gif)
![#2锅炉冲管运行操作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0/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2.gif)
![#2锅炉冲管运行操作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0/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3.gif)
![#2锅炉冲管运行操作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0/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4.gif)
![#2锅炉冲管运行操作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30/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15d9385a-c5ff-4589-9bd6-958b055aaa9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锅炉冲管运行操作指导书编写:审核:批准: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05月31日1 前言1.1 目的指导运行人员规范操作,确保2锅炉的冲管工作顺利完成。1.2 依据1.2.1 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规程;1.2.2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浙能兰溪发电厂2机组锅炉蒸汽冲管方案。2 冲管前的确认工作2.1 总体检查及确认2.1.1 与尚在继续施工的现场及有关系统之间已有可靠的隔离。2.1.2 冲管临时管道、消音器周围已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示牌,火电有专人值守。2.1.3 妨碍通行和有着火危险的脚手架和障碍物已经拆除和搬运,沟道盖板、梯子、平台栏
2、杆齐全,地面平整清洁,确证有安全的巡检通道。2.1.4 厂房内外各处照明良好,事故照明系统正常,随时可以投运。2.1.5 厂区消防设施正常可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2.1.6 厂内外通讯系统设备正常可用。2.1.7 冲管所需的专用工具、仪器、仪表以及各种记录台帐已准备齐全。2.1.8 锅炉房电梯已调试完毕并已取证投用。若上述有未完成项由值长直接向当值指挥提出,同时做好记录。2.2 汽机专业下列系统的分系统调试已结束,遗留项目已处理,并经当值指挥和运行部汽机专业工程师确认已具备投用条件:2.2.1 凝结水系统;2.2.2 给水系统(至少要保证一台汽泵可以投运);2.2.3 除氧器及辅汽加热;2.2
3、.4 主机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盘车系统;2.2.5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2.2.6 给水泵汽轮机的润滑油系统和盘车系统;2.2.7 汽轮机真空系统;2.2.8 汽机侧疏水系统;2.2.9 汽机房污水、污油排放系统;2.2.10 各抽汽电动门、逆止门;2.2.11 汽机低压缸后缸喷水、水幕喷水、三级减温水;2.2.12 各贮水箱,凝汽器热井,除氧器水箱已经能够投入使用,凝汽器底部在灌水检查时设置的支撑应全部保留。2.2.13 化学监督用仪表装置已装好;2.2.14 补给水泵及系统;2.2.15 循环水系统;2.2.16 闭冷水系统;2.2.17 开冷水系统;2.2.18 辅助蒸汽系统;2.2.
4、19 凝结水管路,给水至高旁减温水管路,轴封系统、给水泵汽轮机低压进汽管路及调试用汽管路已经冲洗完毕。2.2.20 各水箱、热井等水位控制均可投用,自动调节功能能够实现。2.3 锅炉专业下列系统的分系统调试已结束,遗留项目已处理,并经当值指挥和运行部锅炉专业工程师确认已具备投用条件:2.3.1 辅助锅炉;2.3.2 锅炉启动循环泵及系统;2.3.3 风烟系统;2.3.4 空预器系统,包括空预器吹灰和消防;2.3.5 燃油系统;2.3.6 至少有4套制粉系统;(静态调试结束,动态调试需要边投运边调试);2.3.7 疏水系统,放空气等阀门;2.3.8 减温水系统;2.3.9 消防水系统;2.3.1
5、0 仪用空气系统;2.3.11 吹灰系统;2.3.12 烟温探针和火焰监视;2.3.13 各膨胀指示器已安装完毕,可用;2.3.14 锅炉相关管道已采取保温措施;2.3.15 锅炉酸洗已经结束,酸洗阶段的临时设施已全部拆除。2.3.16 炉膛吹扫条件的试验;2.3.17 MFT试验及MFT后的联动试验;2.3.18 燃油 OFT 试验及 OFT 后的联动试验;2.3.19 燃油泄漏试验;2.3.20 参与冲管过程控制的参数指示(螺旋水冷壁出口、上部水冷壁出口、汽水分离器筒体、过热器、再热器壁面温度,主汽温度、再热汽温、炉膛负压等) 2.4 电气专业下列系统的分系统调试已结束,遗留项目已处理,并
6、经当值指挥和运行部电气专业工程师确认已具备投用条件:2.4.1 厂用电部分已按继电保护整定单整定;2.4.2 厂用电系统各段保护、自动切换功能已经调试和验收;2.4.3 ECS系统无影响冲管的明显缺陷;2.4.4 柴油发电机及保安电源系统能正常投用。2.5 化学专业下列系统的分系统调试已结束,遗留项目已处理,并经当值指挥和运行部化学专业工程师确认已具备投用条件:2.5.1 化学制水系统;2.5.2 化学取样系统;2.5.3 化学加药系统;2.5.4 废水处理系统;2.5.5 厂区工业水系统;2.5.6 化学试验室水、煤、油等分析仪器已经调试完毕,可以投用。2.6 除灰专业下列系统的分系统调试已
7、结束,遗留项目已处理,并经当值指挥和运行部除灰脱硫专业工程师确认已具备投用条件:2.6.1 炉底水封系统;2.6.2 捞渣机系统;2.6.3 省煤器落灰系统;2.6.4 电除尘及相关系统;2.6.5 磨煤机石子煤输送系统;2.6.6 除灰系统。3 冲管前的准备工作3.1 值长应对下列工作把关:3.1.1 冲管所需的本值运行人员(集控、化学、补给水泵、燃料、除灰)到位;值长接到命令后及时通知上述各岗位;3.1.2 消防水系统投入;3.1.3 冲管所需各种工具、仪器、台帐、报表已经建立;3.1.4 6kV及380V厂用电系统已经恢复,确认直流系统、UPS系统、保安电源系统运行正常;3.1.5 冲管
8、前的确认工作已经结束,无影响冲管的项目。4 运行操作步骤4.1 检查补给水系统运行正常。4.2 检查厂区工业水系统运行正常。4.3 联系化学补给合格的除盐水,向凝结水储水箱补放水至水质合格,水位正常。4.4 启动凝结水输送泵,确认输送水系统工作正常。分别对凝汽器、除氧器、闭冷水箱、定冷水箱、真空泵气水分离器进行冲洗至水质合格,补水至正常水位。4.5 投入#2机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4.5.1 闭冷水系统投运前检查a)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启动(投入)前检查通则”的操作。b) 将闭冷水箱水位补至正常,检查水质合格,投入水位自动。c) 确认闭冷水系统中所有放水阀关闭。d) 完成闭冷水系统充水放气工作,
9、闭冷水冷却器投入一台运行,一台备用;至少投入一组闭冷水用户运行,确保系统流通。4.5.2 闭冷水系统投运a) 确认闭冷泵进口阀开启,出口阀关闭。b) 启动一台闭冷泵,注意启动电流及回小时间,检查出水阀自动开启,泵组振动、声音、轴承温度、进口滤网前后差压、出口压力、轧兰滴水情况、闭冷水箱水位均应正常。c) 缓慢开启闭冷水母管压力调节阀,检查系统无泄漏,调节闭冷水母管压力正常后投入调整阀自动。d) 开备泵出口阀,注意泵不倒转,投入备用泵联锁。e) 根据系统需要,及时投运循环水系统及开冷水系统,并投入闭冷水冷却器开冷水运行,调节闭冷水温正常。f) 通知化学投入加药系统g)根据操作票2B202,投入2
10、锅炉侧闭式水系统4.6 投入2机组的压缩空气系统4.6.1 检查空压机、干燥器运行正常。4.6.2 缓慢开启空压机房至2炉仪用气隔离总阀,注意仪用气储气罐压力的变化。4.6.3 缓慢开启空压机房至2机仪用气隔离总阀,注意仪用气储气罐压力的变化。4.6.4 根据需要,投用锅炉和汽机侧的各仪用气用户。4.7 投入2机循环水系统。4.7.1 循环水系统投运前检查a) 一般地,循环水系统以各台机组单元制运行方式。b)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投运前检查通则”的操作。c) 检查进水前池进口闸板已拉起,进水前池水位正常。d) 启动转刷网篦清污机,检查转动无卡涩,投自动。e) 确认循泵电机轴承润滑油油质合格、油
11、位正常。f) 检查工业冷却水已正常投运,循泵电机及轴承冷却水的流量、压力正常,回水正常。g) 检查循泵出口蝶阀液压油站油位正常,启动一台液压油泵,检查系统油压正常,充油正常,投入油泵自动。h) 启动第一台循泵前,应确认本机两台循泵的出口蝶阀开关均正常并已调试完毕。i) 确认循泵进出水管所有放气阀开启。j) 确认凝汽器循环水进、出口阀开启,循环水用户满足通水条件。4.7.2 循泵的启动a) 撤出循泵电机电加热装置。b) 确认循泵启动许可条件满足。c) 将循泵出口阀开至15%,向凝汽器循环水进水管充水。d) 启动循泵,待凝汽器进出水压力稳定、冷却塔出水后,将其出口阀全开,检查循泵电流、振动、声音、
12、冷却水流量、系统压力、轴承温度等正常。e) 根据需要投入备用循泵联锁。f) 通知化学投入加氯系统4.8 根据需要投入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4.8.1 开冷水系统投运前检查a)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启动(投入)前检查通则”的操作。b) 确认循环水系统已正常投运。c) 确认系统内所有放水阀关闭。d) 检查闭冷水系统已投运。4.8.2 开冷水系统的投运a) 开启开冷水A、B电动滤网排污阀,启动A、B电动滤网冲洗10分钟,投入A、B电动滤网自动。b) 缓慢开启开冷泵旁路阀,完成开冷水系统充水排气工作,完成后关闭旁路阀。c) 开启一台闭冷水冷却器开冷水进出口阀。d) 完成开冷泵充水排气工作,进口阀开启,出
13、口阀关闭。e) 启动一台开冷泵,注意启动电流及回小时间,检查泵出水阀自动开启。检查泵组振动、声音、轴承温度、轧兰滴水情况、进出口压力及开冷水滤网进出口压力应正常,开冷水母管压力应正常。f) 开启备泵出水阀,注意泵不应倒转,投入联锁。4.9 投入2机主机润滑油系统。4.9.1 润滑油系统投运前检查a)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启动(投入)前检查通则”的操作。b) 确认系统所有放油阀、放水阀均关闭,各油泵绝缘合格。c) 检查关闭润滑油至密封油供油阀。d) 检查冷油器进出油三通阀位置正确并锁定。冷油器油侧排气阀开启。e) 确认主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油箱底部放水一次。f) 若油温低于20,启动油箱电加
14、热将油温加热到35,投入电加热器自动。4.9.2 润滑油系统的投运a) 启动一台主油箱排烟风机,正常后投入备用风机联锁。b)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检查系统无泄漏,各处压力指示正确。c) 调整主油箱负压正常,检查各轴承回油窥视窗油流正常。d) 对主机冷油器油侧排气后关闭,检查冷油器进出口油压正常。e) 进行主机润滑油低油压联锁试验一次,检查动作正常,投入各油泵联锁。f) 根据润滑油温度,及时投入主机冷油器冷却水。4.9.3 投入润滑油净化装置,检查运行正常。4.10 投入2发电机密封油系统。4.10.1 密封油系统投运前检查a)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启动(投入)前检查通则”的操作。b) 检查主机润
15、滑油系统已投运正常。c) 密封油真空油箱已注油,油位正常,各油泵已充油备用。4.10.2 密封油系统投入a) 启动空气析出槽排烟风机,调整保持真空在0.25kPa0.5kPa。b) 缓慢打开主机润滑油至密封油系统隔离阀,检查密封油系统无泄漏。c) 调节油气差压正常,投入密封油差压调节阀自动。d) 检查密封油浮子油箱排油,打开浮子油箱旁路阀调节油位。e) 检查密封油扩大槽油位正常,无报警信号。4.11 投入2机盘车装置4.11.1 确认主机润滑油系统运行正常,润滑油温度控制在2740,系统润滑油压0.137MPa。4.11.2 投入顶轴油系统,检查顶轴油母管压力在17MPa左右,各轴承顶轴油压力
16、正常。4.11.3 揿盘车装置投运按钮,检查盘车装置程控投运正常,检查盘车电流、机组转速、机内声音、大轴弯曲值应正常并作好记录。4.11.4 盘车装置投用后,全面抄录一次蒸汽温度、金属温度,待轴封汽系统投用后,应每小时抄录一次,直至冲管结束。4.12 投入抗燃油系统。4.12.1 启动一台抗燃油循环泵,投入一组抗燃油冷油器及滤网,检查运行正常,系统无泄漏,投备用泵联锁。4.12.2 根据油温,及时投运油箱电加热装置并投自动,将油温调节在3254。4.12.3 完成再生装置的充油放气工作,并投入一组运行,另一组备用,检查再生装置差压正常。4.12.4 启动一台抗燃油泵,检查电流、泵组振动、声音、
17、轴承温度、出口压力、滤网前后差压、抗燃油箱油位、母管压力均正常,系统无泄漏。4.12.5 投入备用抗燃油泵联锁。4.12.6 根据需要,投入抗燃油冷油器的水侧运行,并投入油温自动。4.13 投入旁路液压油系统,检查运行正常,将高、低旁阀关闭严密,并将相应旁路保护逻辑强制。4.14 投入凝结水系统(低压加热器水侧进出水阀关后停电,旁路阀开启后停电)。4.14.1 凝结水系统投运前检查a)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启动(投入)前检查通则”的操作。b) 确认凝结水储水箱水质合格,水位正常,投入储水箱水位自动。c) 启动凝结水输送泵,向凝汽器补水至正常水位,投入热井水位自动。凝汽器的补水也可由化学除盐水直
18、接提供。d) 检查关闭各凝结水其它用户。e) 投入凝泵密封水,调节密封水压力、流量正常。f) 检查凝泵电机轴承油位正常,投入凝泵电机轴承冷却水正常。g) 完成对凝结水系统充水放气工作。在运行中,对检修凝泵恢复时的充水放气工作,不能影响运行凝泵的正常运行,并注意凝汽器真空的变化。4.14.2 凝结水系统的投运a) 确认凝泵进水阀开,凝结水再循环阀全开,精处理进出口阀关闭,旁路阀全开,轴封加热器进、出水阀全开,除氧器水位调节站关闭。b) 检查凝泵启动条件满足。c) 启动一台凝泵,注意启动电流及回小时间,检查出水阀自动开启,泵组振动、声音、轴承及电动机线圈温度、出口压力、进口滤网前后差压、密封水压力
19、、流量、热井水位均正常,系统无泄漏。d) 检查凝结水流量、母管压力正常,开备用凝泵出口阀,注意不应倒转,投入联锁。e) 将凝泵密封水水源由凝结水输送水切至凝泵出口水,注意保持密封水压力、流量正常。4.14.3 通知化学化验凝结水质,若不合格,凝泵出口铁2000mg/L,应将凝结水精处理旁路,并开启开车放水阀,对凝结水系统进行补放水,直至凝泵出口铁2000mg/L。4.14.4 联系化学,投入凝结水精处理前置过滤器,正常后,开启#5低加出水阀,关闭开车放水阀,向除氧器上水,继续进行凝结水系统、除氧器联合循环冲洗。4.14.5 根据水质情况,由化学依次投入高速混合离子交换器及树脂捕捉器,直至水质满
20、足锅炉上水要求,维持除氧器水位正常。4.14.6 根据化学要求,及时开启凝结水加药阀。4.14.7 投入除氧器水位自动调节,注意热井、除氧器水位变化情况。4.14.8 当凝结水流量逐渐增大时,检查凝结水再循环阀自动关闭。4.14.9 根据需要依次投入凝结水用户,并投入相关自动。4.15 若辅助锅炉需要点火,点火操作参考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规程第七部分“辅助锅炉运行规程”。4.16 投入辅助蒸汽系统。4.16.1 辅助蒸汽系统投运前检查a)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启动(投入)前检查通则”的操作。b) 确认各辅汽汽源、用户均在关闭位置。c) 确认系统内所有放水阀关闭,#1、2机辅汽母管连络一
21、二次阀关闭。d) 检查辅汽疏水扩容器疏水至机组排水槽调整阀开启,至凝汽器隔离阀关闭。e) 确认凝结水系统运行正常。f) 辅汽系统的启动疏水采用各疏水器旁路阀,正常疏水使用疏水器。4.16.1.2 辅汽系统的投运a) 检查全厂辅汽母管压力、温度正常(由#1机供全厂辅汽母管)。#2机使用辅汽,必须征得当班值长或单元长许可,待当班值长或单元长发令可投运后,方可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平稳.,。b) 全开全厂辅汽母管#1、#2机联络阀一次阀,微开全厂辅汽母管#1/#2机联络二次阀,开全厂辅汽母管至#2机辅汽高温辅汽联箱隔离阀,保持高温辅汽联箱压力0.05MPa0.1MPa,暖管20分钟,注意全厂
22、辅汽母管压力的变化。c) 检查各疏水畅通,调节辅汽疏水扩容器水位正常。d) 暖管结束后,检查联箱温度正常,将高温辅汽联箱压力升到正常值,疏水切至疏水器运行。e) 稍开低温辅汽联箱进汽阀,保持低温辅汽联箱压力0.05MPa0.1MPa,暖管20分钟。f) 暖管结束后,开低温辅汽联箱进汽阀,投入低温辅汽联箱进汽减温水调节阀自动,检查低温辅汽联箱温度正常,将低温辅汽联箱压力升到正常值,保持联箱疏水器连续运行。g) 及时进行联箱安全阀动作值校验。h) 检查凝汽器循环冷却水投运正常。联系化学测量辅汽疏水扩容器疏水水质合格,将疏水切至凝汽器,检查主机凝结水温度、凝结水水质正常。i) 辅汽的各用户根据需要投
23、入。4.17 除氧器的投运4.17.1 由凝结水输送泵向除氧器上水,对除氧器进行冲洗至水质合格,并上水至要求水位。4.17.2 检查各抽汽电动阀、逆止阀及四抽至除氧器电动阀关闭严密,检查辅汽至除氧器疏水已疏尽,开启辅汽至除氧器隔离阀,调节辅汽至除氧器调节阀开度,控制除氧器内水温升率2.5/min,检查除氧器振动、声音正常。4.17.3 根据需要,对除氧器进行热态冲洗。4.17.4 当凝结水水质合格后,由凝结水向除氧器供水,投入除氧器水位自动,并注意除氧器水位、凝汽器水位及凝结水流量变化情况。4.17.5 当除氧器水温100以上,关闭启动排气电动阀,保持连续排气运行,逐渐开启辅汽至除氧器调节阀,
24、控制除氧器内水温升率2.5/min,提升除氧器压力至0.147MPa(a)定压运行,投入辅汽至除氧器调节阀自动。4.18 完成电动给水泵启动前的准备工作a)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启动(投入)前检查通则”的操作。b) 确认电泵组油循环已合格。c) 检查除氧器水质合格,水位正常。d) 检查凝结水系统已正常投运。e) 手操勺管开关灵活,方向正确,将其置于低限。f) 投入电泵及前置泵的密封水、冷却水。g) 稍开电泵前置泵进水阀,开泵组放空气阀,空气放尽后关闭,全开进水阀。h) 确认再循环电动阀在全开位置、电泵出水调节阀、电动阀在全关位置。i) 检查电泵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润滑油双筒滤网一组投运,另
25、一组备用。j) 送上电泵动力电源,检查状态正确。k) 投入电机空冷器冷却水。l) 投入润滑、工作冷油器冷却水,温度调节投自动。4.19 锅炉上水4.19.1 确认锅炉各系统已经按操作票2B205(锅炉本体检查)、2B207(锅炉上水前检查)的要求检查核对正确。4.19.1.1 检查高加联成阀关闭,给水走旁路。4.19.1.2 抄录锅炉膨胀指示器。4.19.2 锅炉循环泵电机注水(见操作票2B206(锅炉循环泵电机腔室注水)a) 检查锅炉循环泵电机注水一、二次阀、高压注水阀、低压注水二次阀关闭。b) 检查锅炉分离器压力为零。c) 检查凝结水输送泵运行正常,开启低压注水总阀进行管道冲洗。d) 检查
26、低压注水水质合格(注水水源PH值大于6.5)后关闭低压注水总阀。e) 通知维护人员装上低压注水短管及电机注水法兰连接。f) 开启锅炉循环泵放水一、二次阀、电机注水一、二次阀、低压注水总阀、低压注水二次阀、低压注水总阀,微开低压注水一次阀,对锅炉循环泵电机注水。g) 检查锅炉循环泵放水阀连续有水排出,全开锅炉循环泵电机低压注水一次阀。h) 检查排水澄清。i) 关闭锅炉循环泵放水一、二次阀,允许锅炉上水。j) 关闭锅炉循环泵电机注水一、二次阀、低压注水一、二次阀、低压注水总阀,通知维护人员拆去低压注水短管及电机注水法兰连接。4.19.3 确认除氧器水质合格,启动电动给水泵a) 启动电动辅助油泵,检
27、查运行正常,检查润滑油压、温度、油箱油位、各轴承回油正常,系统无漏油。b) 启动电泵,注意启动电流及回小时间,检查电泵、前置泵转速、泵组振动、轴承温度、泵内声音、进出口压力、流量正常。c) 当润滑油压力达0.3MPa以上,3分钟后检查辅助油泵自停,否则手动停运,注意润滑油压的变化。d) 提升勺管至5%开度,电泵转速应升高(否则应立即将勺管降至零位),注意工作油压、油温的变化。e) 根据油、风温,调节工作、润滑冷油器、空冷器冷却水。f) 检查电动给水泵出水调节阀关闭,开电泵出口电动阀。g) 开电泵中间抽头阀,开电泵前置泵进口加药阀及取样阀。4.19.4 打开给水电动阀。4.19.5 缓慢提升勺管
28、,检查电动给水泵转速连续上升,稍开电动给水泵出水调节阀向锅炉上水。4.19.6 当启动分离器贮水箱水位达到6米,锅炉上水结束,关闭省煤器排空气阀。4.19.7 上水结束,再次抄录锅炉各膨胀指示器。4.19.8 锅炉上水注意事项:a) 锅炉上水前,必须先对锅炉循环泵电机注水,保证电机冷却水水质合格,以免电机轴承损坏。b) 上水时,给水温度应大于27,最低不低于21。c) 控制锅炉上水速度约200t/h。d) 进入锅炉的给水必须是合格的除盐水,且需化学加药。e) 上水前、后分别抄录锅炉各膨胀指示器。4.20 投入轴封系统。4.20.1 轴封系统投运前的准备a)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启动(投入)前检
29、查通则”的操作。b) 确认汽轮机处于盘车状态。c) 确认循环水、凝结水、辅汽系统已正常投运。d) 确认轴封加热器通水投运正常,轴加U型管注水、放气后投备用。e) 轴封系统的启动疏水采用各疏水节流孔板旁路疏水管,正常疏水使用疏水节流孔板疏水管。轴封系统投运后,保持正常疏水运行。4.20.2 轴封低压调节站管道暖管a) 确证高、中、低压缸轴封进汽阀关闭。b) 确证轴封低压供汽站调节阀及调节阀前电动阀、调节阀电动旁路阀关严。c) 稍开辅汽至轴封电动阀。d) 检查辅汽至轴封管道暖管疏水情况正常。e) 暖管10分钟后,全开辅汽至轴封电动阀。f) 辅汽至轴封疏水切至疏水器运行。4.20.3 启动一台轴加风
30、机,检查风机振动、声音正常,调节轴加真空正常。4.20.4 轴封系统暖管a) 开轴封低压供汽站调节阀前电动阀,稍开调节阀及调节阀旁路阀。b) 检查疏水畅通,暖管情况正常,轴封母管温度缓慢上升。c) 暖管20分钟,检查高中低压段轴封汽温度已达到汽源温度,关闭轴封低压调节站调节阀旁路阀。4.20.5 暖管结束后,缓慢开大轴封低压供汽站调节阀,提升轴封母管压力至0.026MPa,检查轴封母管温度正常,缓慢开启高、中、低压缸轴封进汽隔离阀向各轴端送汽,检查轴封回汽正常,投入轴封低压供汽站调节阀自动。4.20.6 检查轴封加热器真空及进出水温升、水位调节应正常,投入轴加风机联锁,根据凝汽器真空,及时投入
31、轴加U型管运行。4.20.7 投入轴封各汽源、溢流阀调节“自动”,检查轴封汽母管压力应正常,低压轴封汽温度在121177之间,汽轮机各端部汽封处不冒汽。4.20.8 当凝汽器真空建立正常后,各轴封系统疏水切至凝汽器。4.21 投入凝汽器抽真空系统。4.21.1 真空泵启动前检查a) 完成“辅机设备及系统启动(投入)前检查通则”的操作。b) 确认开冷水、凝结水输送水系统已正常投运。c) 将气水分离器补水至正常水位。d) 投入真空泵冷却器冷却水正常。4.21.2 真空泵的启动a) 确认轴封系统已正常投运、机组具备抽真空条件。b) 顺序启动A、B凝汽器真空泵,检查电流、泵组振动、声音、轴承温度、气水
32、分离器水位正常,当真空泵进口真空低至85kPa时,进口汽动阀自动开启,凝汽器真空逐渐上升。c) 当凝汽真空达90kPa时,停A、B凝汽器真空泵各一台,检查相应停运泵进口汽动阀关闭,投入联备。4.22 锅炉冷态冲洗(见锅炉操作票2B209)4.22.1 继续向锅炉进水,分离器贮水箱缓慢升高至8.6m以上,水位由贮水箱高水位调节阀控制,经锅炉疏水箱排污阀排入机组排水槽。4.22.2 缓慢增加锅炉给水流量至571t/h。4.22.3 当贮水箱排水含铁量500g/L,确认贮水箱水位正常,启动锅炉循环泵(按锅炉操作票2B2-19(锅炉循环泵启动)执行),关闭锅炉疏水箱排污阀,确认疏水箱水位正常后,启动锅
33、炉启动疏水泵,4.22.4 当省煤器进口水中含铁量小于100g/L,分离器出口水中含铁量小于200g/L时,冷态循环清洗结束。4.23 确认主、再热蒸汽、旁路相关疏水管已改接至地沟并已打开。4.24 检查确认炉膛火焰电视摄像系统、火检系统正常,投入火检冷却风系统,确认火检冷却风压力正常。投入C层等离子装置火检冷却风系统,确认等离子火检冷却风压力正常。(见操作票2B210(火检冷却风系统检查与投用)4.25 检查锅炉燃油泵运行且供油压力正常。4.26 完成空预器启动前的检查工作,启动二台空预器(见操作票2B216(空预器检查与启动)。4.26.1 检查导向、支承轴承油位正常,油质合格。4.26.
34、2 检查导向轴承冷却水畅通,冷却水压力和流量正常。4.26.3 检查减速箱完好,润滑油位正常,油质正常。4.26.4 检查空预器吹灰器、水冲洗系统、消防水系统处于备用状态。火灾检测报警装置投入运行。4.26.5 确认空预器联锁试验正常。4.26.6 检查空预器的两只变频器的“远方/就地”切换开关均处于“远方”。4.26.7 检查确认空预器启动条件满足。4.26.8 启动空预器变频器,检查启动电流正常,变频器输出缓慢增加至设定值。4.26.9 检查空预器转向正确,转速为额定值,电流正常、无明显晃动,变频器运行正常。4.26.10 检查空预器二次风出口挡板、烟气进口挡板依次开启。4.26.11 投
35、入空预器电机联锁。4.27 启动引、送风机。(见锅炉操作票2B2-11(引风机启动前检查)2B2-12(送风机启动前检查)2B2-17(第一组引、送风机启动)2B2-18(第二组引、送风机启动)4.27.1 投运一台引风机轴承冷却风机。若引风机的轴承温度大于70时,应启动两台冷却风机,当轴承温度降至70以下时,停运一台引风机轴承冷却风机作备用。4.27.2 检查引风机轴承润滑油脂、电机轴承油位正常。4.27.3 送风机液压油站的投运a) 检查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b) 滤网清洁,切换手柄切至单侧。c) 各限压阀、压力开关、温度开关、流量开关等均已设定好,检查各仪表一次阀均已开启。d) 检查油
36、箱加热器已送电。e) 检查冷油器完好,阀门状态正确,冷却水畅通。f) 检查油泵和电机完好,并已送电。g) 启动油泵,检查运行正常,油系统无泄漏现象。h) 检查液压油压稳定正常,油箱油温3050,回油正常。i) 投入备用油泵联锁。j) 检查风机和电机轴承油位正常。4.27.4 首台引风机的启动a) 检查引风机启动条件满足。b) 启动引风机,检查启动电流返回,引风机进口挡板自动打开。c) 缓慢开启静叶并投入自动,检查未启动引风机的静叶和进、出口挡板自动关闭。4.27.5 首台送风机的启动a) 检查送风机启动条件满足。b) 启动送风机,待启动电流返回后,检查送风机出口挡板自动打开。c) 缓慢开启动叶
37、,检查未启动送风机的动叶和出口挡板自动关闭。4.27.6 第二台引、送风机的启动a) 检查第一台引、送风机运行正常,第二台引、送风机启动条件满足。b) 调节已运行的风机静叶(或动叶),使风机的工况点在喘振线最低点以下。c) 启动引(送)风机,检查引(送)风机进口(出口)挡板自动打开。d) 第二台风机运行后,调节风机的静叶(或动叶),与第一台风机的静叶(或动叶)开度相同,使两台风机风量、风压相同。e) 缓慢调节送风机动叶开度和引风机静叶开度,调整炉膛压力正常,建立吹扫风量。4.27.7 完成一次风机启动前检查,投入一次风机液压润滑油系统(见锅炉操作票2B2-14(一次风机启动前检查))a) 一次
38、风机液压油系统各阀门状态正确,冷却水投用,油箱油温控制投自动。b) 检查一次风机电机轴承油位正常。c) 启动一台润滑油泵,检查润滑油压0.15MPa,滤网压差0.05MPa,投入备用润滑油泵联锁。d) 启动一台液压油泵,检查液压油压力2.5MPa,投入备用液压油泵联锁。4.27.8 完成磨煤机启动前的检查准备工作,投入磨煤机润滑油、液压油系统(见锅炉操作票2B2-15(制粉系统投运前检查)a) 确认磨煤机润滑油系统联锁正常。b) 投入磨煤机润滑油系统冷却水。c) 检查油池油位、油质正常。d) 启动磨煤机润滑油泵。e) 检查磨煤机润滑油系统无漏油、渗油现象。f) 检查润滑油压、油温,滤网差压正常
39、。g) 确认电加热器动作正确。4.28 锅炉燃油泄漏试验前的工作4.28.1 将给水流量减至140t/h左右,维持水冷壁流量约514t/h。4.28.2 确认汽机在跳闸状态,盘车投运正常。4.28.3 确认凝汽器真空达27kPa以上。4.28.4 确认锅炉有关疏水、放气阀开启。4.28.5 确认汽机防进水保护有关疏水阀开启。4.28.6 投入炉膛烟温探针。4.28.7 投入辅助蒸汽来的吹灰汽源,疏水充分,空预器吹灰具备投运条件。4.28.8 火检冷却风及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投入,压力正常。4.28.9 减温水系统具备投运条件,减温水电动阀关闭。4.28.10 确认火焰电视摄像已投入运行。4.29
40、燃油泄漏试验(见锅炉操作票2B2-20(燃油泄漏试验及炉膛吹扫))4.29.1 检查燃油泄漏试验条件满足,关闭进油电动调节阀,点击油泄漏试验“START”按钮,开始燃油泄漏试验。4.29.2 燃油泄漏试验过程a) 开进油快关阀,关回油阀,手动缓慢开启进油电动调节阀至7左右,管路充油。若在60秒内没有达到规定油压,则试验失败。查找泄漏点并消除后重新做泄漏试验。b) 油压满足后关进油快关阀,开始3分钟的油压监视过程,若在这期间油压低,试验失败,查找泄漏点并消除后重新做泄漏试验。c) 维持3分钟后油压不低则开回油阀,管路泄油。d) 90秒后关回油阀,开始2分钟的油压监视过程,若在这期间,油压高,说明
41、燃油进油快关阀有泄漏,试验失败,查找泄漏点并消除后重新做泄漏试验。e) 若在这期间,油压正常,则整个试验成功。4.30 炉膛吹扫4.30.1 确认炉膛吹扫条件满足,点击炉膛吹扫“START”按钮,开始5分钟的炉膛吹扫计时。4.30.2 在这期间,若任一吹扫条件不满足,则吹扫中断。查明原因并消除后重新进行5分钟吹扫计时。4.30.3 吹扫5分钟后,炉膛吹扫完成灯亮。4.30.4 检查锅炉MFT自动复归。4.30.5 MFT复归后,关闭进油电动调节阀,打开进油快关阀,再缓慢开启进油电动调节阀,注意燃油压力的变化,直至进油电动调节阀全开。适当增加总风量,维持炉前燃油压力3.0MPa,做好锅炉点火准备
42、。4.30.6 MFT复归后尽快启动两台一次风机,打通2C磨煤机的通道,投入等离子装置暖风器,对2C磨煤机进行暖磨。见锅炉操作票2B2-27b(2C磨煤机启动(等离子模式)a) 确认两台一次风机启动条件满足,启动两台一次风机,调节一次风机出口压力8kPa,并投入自动。b) 启动一台密封风机,检查风压、电流等参数正常,投入另一台密封风机联锁备用。c) 投入C层燃烧器等离子装置,确认六台等离子启动成功。d) 开启2C磨煤机的冷风快关门和调节挡板,关闭热风调节挡板,开启热风快关门,开启等离子暖风器的进口调节挡板和出口门。e) 投入等离子装置暖风器,对2C磨煤机进行暖磨。4.31 锅炉点火4.31.1
43、 炉膛吹扫完成以后,4.31.2 检查炉膛点火许可条件满足。4.31.3 检查油系统点火许可条件满足,汇报当值指挥,可以点火。4.31.4 值长接当值指挥可以点火的命令后,下令锅炉点火。a) 应先投运下层油枪。油枪点火后,就地检查是否有漏油。b) 油枪投运后,注意稳定燃油压力和炉膛压力,检查油枪雾化、燃烧情况良好,否则应及时汇报指挥,通知处理或进行必要的燃烧调节。c) 点火后,应注意保持水冷壁管间温差不大于50,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升速度不大于111/h,否则温度变化率太大将导致管子和护板的损坏。d) 点火后,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注意监视空预器进、出口温度,防止点火过程中空预器受热元件积油燃烧。e
44、) 当环境温度20时,投入送风机热风再循环。f) 在锅炉各控制参数不超限的前提下,逐渐增投油枪。一般要求同一层油枪均着火稳定后,再投运其它油层油枪。g) 在投入油枪的过程中要加强启动分离器贮水箱水位监视,当锅炉水冷壁汽水膨胀时不允许增加燃烧,必要时应停运部分油枪,待汽水膨胀结束,启动分离器贮水箱水位恢复正常后再投入其他油枪。4.32 在等离子模式下,启动2C磨煤机(见锅炉操作票2B2-27b(2C磨煤机启动(等离子模式)4.32.1 磨煤机投运前应通知灰控人员投运省煤器冷灰斗仓泵,启动捞渣机,做好石子煤系统的投运准备工作。4.32.2 检查电除尘投运条件已满足。4.32.3 锅炉燃烧稳定,炉膛
45、压力在正常范围内。4.32.4 启动分离器贮水箱水位正常。4.32.5 主再热蒸汽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稳定。4.32.6 检查磨煤机启动条件满足a) 无磨煤机跳闸条件。b) 盘车装置脱开。c) 煤层点火允许。d) 六台等离子装置启动成功。e) 任一密封风机运行,延时1min。f) 磨煤机密封风与一次风差压2kPa。g) 磨辊润滑油温度90。h) 磨煤机出口快关门密封风门开启。i) 磨煤机出口温度大于65。j) 磨煤机出口温度小于85。k) 液压油系统液压油泵运行且处于变加载方式。l) 润滑油系统允许启磨条件均满足:、磨煤机润滑油压力0.1MPa;、磨煤机润滑油齿轮油池温度25;、磨煤机推力瓦
46、油槽温度55;、磨煤机润滑油泵运行。4.32.7 启动第一台磨煤机,检查相应给煤机启动条件满足a) 磨煤机一次风量68t/h。b) 给煤机控制在远方。c) 磨煤机运行。d) 对应的油层投入或6只等离子启动成功。4.32.8 启动给煤机,迅速将煤量加至20t/h以上,注意锅炉燃烧情况及启动分离器贮水箱水位、蒸汽参数的变化应稳定。4.32.9 等离子点火装置投用及注意事项:a) 等离子点火装置火检冷却风机的投运与停运参考锅炉的火检冷却风机的相关规定。b) 等离子点火装置投运前,应检查各等离子点火装置冷却水回水隔离阀全开,启动等离子点火装置冷却水泵,缓慢调节各等离子点火装置进口阀,维持各等离子点火装
47、置前进水压力为0.5MPa左右,最大不超过0.8MPa。c) 等离子点火装置的载体风由仪用空气提供,应在装置启动前投入,投入时应缓慢调节至812kPa,避免仪用空气母管压力突降或超压损坏表计。一般各装置前的载体风阀门和载体风储气罐出口隔离阀均处于微开状态(已基本调节好,平时不可随意操作),用载体风储气罐进口隔离阀进行缓慢充气,待载体风储气罐压力达到0.7MPa时,各装置的载体风压力为812kPa,必要时可对个别装置进行微调。d) 等离子点火装置投用前应先将电流设定在300A,启动等离子点火装置,再检查电流在230A340A之间,电压在240V340V之间。运行中可以根据着火情况和燃烧器壁温等调
48、节电流至合适值,但不允许超过上述范围。e) 等离子点火装置投运后,应尽快投入磨煤机的一次风。在磨煤机一次风未投运的条件下,等离子点火装置运行不允许超过30分钟,否则会烧坏阴极头和阳极头。f) 在只有一台C磨煤机在运行时,应切换至“等离子模式”,切换前检查各等离子装置已启动成功。有另外的磨煤机运行且着火稳定时,应切至“正常模式”。g) 停运等离子点火装置前,必须确认已切至“正常模式”,允许停运等离子点火装置的条件与锅炉最低断油稳定运行负荷的要求一致。h) 磨煤机运行中需要更换阴极头时,应先投入对应的油枪,检查着火良好,其他等离子点火装置运行良好,通知维护人员做好更换阴极头的准备工作,才可以撤出该
49、点火装置,进行阴极头的更换工作,注意检查该煤粉燃烧器着火良好。i) 等离子点火装置运行期间,应加强燃烧器金属壁温的监视,若壁温上升速度超过30/min,应采取下列措施降低壁温:1)适当增加一次风速(不允许小于18m/s,相当于60t/h的一次风量);2)适当减少给煤量,但不允许小于20t/h;3)适当降低一次风温;4)适当降低等离子点火装置的电流。j) 等离子点火装置停运后,可以停运冷却水泵,载体风(吹扫风)一般还是由仪用空气供应,若仪用空气供应有困难时可以切换至由等离子点火装置火检冷却风机供应。k) 由于这次冲管过程中,可能会采用无油启动的方式,即在不投任何油枪的情况下,直接采用等离子点火装
50、置启动2C磨煤机,因此在燃烧率较低的情况下,应密切监视等离子的运行情况和锅炉炉膛内的燃烧情况,必要时应投入油枪助燃。4.32.10 待第二台磨煤机启动,着火稳定后将2C磨煤机由“等离子模式”切至“正常模式”。4.33 热态冲洗4.33.1 当启动分离器起压后,锅炉开始热态冲洗,联系化学值班员取样化验贮水箱水质。4.33.2 冲洗期间控制启动分离器入口温度不超过288。4.33.3 当省煤器进口给水PH值为9.09.5, Fe30g/L,阳离子导电率(25)0.65S/cm,热态冲洗结束,锅炉继续升温升压。4.34 投运磨煤机4.34.1 磨煤机投运前应通知灰控人员投运省煤器冷灰斗仓泵,启动捞渣
51、机,做好石子煤系统的投运准备工作。4.34.2 检查电除尘投运条件已满足。4.34.3 锅炉燃烧稳定,炉膛压力在正常范围内。4.34.4 启动分离器贮水箱水位正常。4.34.5 主再热蒸汽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稳定。4.34.6 检查磨煤机启动条件满足a) 无磨煤机跳闸条件。b) 盘车装置脱开。c) 煤层点火允许。d) 对应层油枪投运。e) 任一密封风机运行,延时1min。f) 磨煤机密封风与一次风差压2kPa。g) 磨辊润滑油温度90。h) 磨煤机出口快关门密封风门开启。i) 磨煤机出口温度大于65。j) 磨煤机出口温度小于85。k) 液压油系统液压油泵运行且处于变加载方式。l) 润滑油系统
52、允许启磨条件均满足:、磨煤机润滑油压力0.1MPa;、磨煤机润滑油齿轮油池温度25;、磨煤机推力瓦油槽温度55;、磨煤机润滑油泵运行。4.34.7 启动第二台磨煤机,检查相应给煤机启动条件满足a) 磨煤机一次风量68t/h。b) 给煤机控制在远方。c) 磨煤机运行。d) 对应的油层投入。4.34.8 启动给煤机,逐渐将煤量加至20t/h以上,注意锅炉燃烧情况及启动分离器贮水箱水位、蒸汽参数的变化应稳定。4.35 升温升压4.35.1 调节锅炉燃烧,根据冷态启动曲线控制升温升压速度,根据燃烧情况及锅炉升温、升压率的要求。4.35.2 锅炉点火后应加强对各主要膨胀点的监视,若发现膨胀件卡住应停止升
53、压,待故障消除后再继续升压。4.35.3 对磨煤机进行暖磨。4.35.4 启动分离器压力至0.21MPa,检查关闭下列隔离阀a) 2炉分离器出口充氮放气总阀、2炉分离器出口电动放气阀。b) 2炉分离器A/B侧下降管电动疏水一、二次阀。c) 2炉水冷壁出口混合集箱充氮放气总阀、1炉水冷壁出口混合集箱电动放气阀。d) 2炉一级过热器进口集箱电动疏水一、二次阀。e) 2炉一级过热器出口集箱放气充氮总阀,2炉一级过热器出口集箱电动放气阀。f) 2炉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手动放气一次阀,2炉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电动放气二次阀。g) 2炉再热冷段电动疏水一、二次阀。h) 2炉低再至高再A/B侧连接管放气一次阀、
54、电动放气二次阀。i) 2炉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放气一次阀、电动放气二次阀。j) 2炉水冷壁出口混合集箱充氮放气总阀、2炉水冷壁出口混合集箱电动放气阀。4.35.5 启 动分离器压力至0.21MPa,检查冲管临时管路上各疏水阀开启,缓慢开启临冲阀的旁路阀,对冲管临时管进行暖管。4.35.6 启动分离器压力达0.69MPa时,关下列隔离阀。a) 2炉中间过热器A/B出口集箱手动放气一次阀,2炉中间过热器A/B出口集箱电动放气二次阀。b) 2炉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放气充氮总阀,2炉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电动放气阀。4.35.7 启动分离器压力至0.69MPa,缓慢开启临冲阀,逐渐关闭临冲阀的旁路阀。4.35.8 启动分离器压力达0.8MPa时,关下列隔离阀。a) 2炉屏式过热器进口集箱电动疏水一、二次阀。b) 2炉中间过热器A/B进口集箱电动疏水一、二次阀。c) 2炉末级过热器进口集箱电动疏水一、二次阀。d) 2炉高温再热器进口集箱电动疏水一、二次阀。e) 2炉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电动疏水一、二次阀。4.35.9 锅炉负荷达到100t/h时,全关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一、二次阀。4.35.10 锅炉负荷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翻转式瓶杀菌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焊接螺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水镁石颗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实验(中试)反应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型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动手摇钥匙复制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压力管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不锈钢网片输送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学校医务室聘用合同
- 借款居间服务合同
- 2023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课件共58p
- 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 第二部分-3 植物纤维化学部分-纤维素
-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 2019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单词表
- 园艺产品的品质讲义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
- 桃花节活动方案
- 社区医院建设标准
- 变更户主情况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