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_第1页
课堂教学与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_第2页
课堂教学与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_第3页
课堂教学与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教学与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 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 应 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 型解释、 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展开。 有效地提出数学问题是 中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具体表征之一, 同时也是中学 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方面, 构建适宜 的问题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线索。 具体讲, 可以从数学知识发 生的关节点上、 数学思想方法的概括点上、 学生思维的症结点上 创设问题,促使教学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 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问题情境的探究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启发性, 启迪学生思维, 引发学生

2、广泛 的类比、联想与猜想; 还要有挑战性, 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案例1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332节例题3的教学。题目:假如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 30 7: 30 分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 7: 00 8: 00分之间,你父亲在离开家之前得到报纸(称为事 件A)的概率是多大?(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父亲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报纸? (可以分小组讨论, 用生活经验迁移课例教学, 创设学生认知冲 突的问题情境,学生会乐于接受)。(2)送报到家(事件 A 发生)的时间早于父亲离开家的时 间,能用一个变量表示吗?(引导学生定性猜想,勾勒出数学模 型,到此时学

3、生就理解了为什么要建立二维坐标系)。(3)对送报人到家时间为x,父亲离开家的时间为y,如何 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定量刻画,引导学生向思维深度发展, x,y之间的关系向点(区域)转化,即事件 A= (x,y ) xwy, 且6.5 wxw 7.5 且7w yw 8,它表示一个正方形区域)。如此创设认知冲突问题情境, 使得学生思维波澜起伏, 激起 思维的浪花,就连差生也容易想进来,学进去,从中尝到乐趣, 在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2. 问题情境的适时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 设计问题有一定难度但趋向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 促使 学生“跳

4、一跳,摘桃子”。因此,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 是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调动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富有成效。案例2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2.3.1节直线与平面垂直 的判定教师首先从几个实际背景的例子中,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直立 于地面的旗杆及它在地面影子的例子,来思考、分析,从中抽象 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引入情境问题:( 1)早晨阳光下, 旗杆与它在地面的影子所成角度是多少?学生都能回答: 90。)(2)随着太阳的移动,不同位置的影子与旗杆的角度是否 会发生改变? (引导学生发现旗杆始终与地面的影子保持垂直关 系。)(3)旗杆与地面内任意

5、一条不经过旗杆位置的直线关系如 何?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再发现: 旗杆所在的直线与地面内 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这个过程, 学生不难发现旗杆与地面垂直, 就意味着直线与 地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从而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进 行抽象概括, 即对于直线与平面垂直这一核心概念, 主要依靠学 生对感性材料抽象概括形成的。 接着对这一核心概念中的核心词 进行辨析:(4)定义中“任意一条”能否用“无数条”来替换?(其 目的用以辨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内涵。 这个问题接连几个学生都 不能回答。教师提示举反例,学生一开始也未能举出,直到教师 画出图 3-2 问题才得以解决。)(5)探究定理:请同学们准备

6、一块三角形纸片来做一个实 验:过 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 AD(图1),将翻折 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使 BD DC与桌面接触。(6)弓I入情境问题:折痕 AD与桌面垂直吗?如何翻折才能 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操 作中辨析、思考折纸过程的数学本质,最后得出图 2 情形。)3. 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原则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 相吻合;要有效率,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 益,教学目标与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案例3人教A版必修1中1.3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在讲到函数单调性这一节课时候, 教师引用股市波动图象来 说明递增、

7、递减的现象。这样寻找的问题情境与该课所要讲授的 内容不吻合。因为学生首先对股市行情如何变化并不熟悉, 其次 教师选的图象太复杂,不能很清楚地反映单调性的数学本质。 数 学情境更多应从数学内部和数学知识逻辑体系上思考, 问题要达 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如果这样,这个 课堂和问题情境将会和谐共鸣。纵观目前课堂教学,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程的问题情境, 虽 然每一堂课都设计了情境, 但相当多情境信息量多且杂, 分散了 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出现情境虚化、泛化现象,成 为学生难以理解的“人造景观”。设问的目的不是“灌水”,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 将 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 学习在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