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子课题之四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报告目录导言第一节:课题研究背景一、加强课程研究,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二、加强课程研究与实践,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第二节:研究目标、任务与理论依据一、总体目标二、主要任务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三节: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一、课程与课程模式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现状三、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第四节: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一、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二、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三、关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和项目课程第五节:研究成果实例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例二、课程标准
2、实例第六节: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一、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对策建议参考文献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子课题之四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王稼伟、葛金印导 言任何一种教育都会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来实现其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任何一种教育教学的改革最终必定会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基础,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五年一贯制高等职教的诸多办学优势也必需在其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中得到彰显。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中心课程体系、结构、模式与内容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教学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
3、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体系、结构、模式与内容已是当前各职业院校重大和迫切的中心任务。本子课题组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总院领导的悉心指导下,通过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经过试验修整后推出的: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工作技术为主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综合化,技术类课程模块理实一体化、技能训练类课程模块项目化;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柔性化课程结构等做法和经验已被越来越多的职教一线
4、教师接受,也受到了省内外职教界同行的认可与赞赏,显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和供借鉴的作用。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一、加强课程研究,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改革最终都将影响和归结到课程改革。同样,职业教育的改革,其最终落脚点也体现在课程改革上。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承载着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要求,体现了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同时制约着五年制高职学校管理方式和师生行为,直接影响着五年制高职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近几年来,我省在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构建、课程结构的模块
5、化、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工作任务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色。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职业分化和综合的速度也在加快,社会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规格、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重大任务是: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课程;依据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更新课程;依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优化课程;开发出优质的课程产品,提
6、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加速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加强课程研究与实践,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五年制高职明显有别于三年制中职、高中后二年制高职教育的标志是五年一贯的长学制,其优势是能让学生较早地接触职业世界,使学生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领域,认识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了解工作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效率;五年一贯的长学制有利于科学安排学程,按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合理安排到企业生产实践和轮岗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利于职业习惯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提高。目前,五年制高职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还处于初
7、步的探索阶段,如何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构建科学的、适用的新课程体系,是五年制高职能否保持、强化学制优势的关键所在,将从根本上影响到五年制高职办学的生命力。因此五年制高职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需要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分析和探索,形成经验总结、规律揭示、理论支持、可供借鉴、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新体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二节 研究目标、任务与理论依据一、总体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8、导向,以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协作委员会的引领作用,通过各地各院校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五年一贯长学制的优势出发,着力改革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加强新课程的实施、评价和管理,反映行业企业需求、科技进步、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习者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实现与行业企业培训等各类非学历教育相融合,与普通教育课程相沟通,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更加鲜明。二、主要任务1、进一步更新理念进一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职教理念和相关理论,在终身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市场理论
9、、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课程观和评价观,进一步提高、统一大家对职教课程的认识,用现代课程观、职教观指导五年制高职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2、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课程结构模式改革就业乃人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能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实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只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现实和长远需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传统课程结构模式,才能从知识和能力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研究、实践、探索以工作技术体系为导向的,通过工作过程整合知识与技能,柔性化的课程结构是本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3、
10、以市场为导向,改革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规定了育人活动的内容及其深广度,各级各类教育都以各自的课程标准选择课程内容。科学制订以“就业为主,兼顾发展”及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五年制高职专业教学课程标准及内容,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与内容,需特别强调实践课程、选修课程与职业指导课程。通过职业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以形成可操作性强、体现现代职教课程观的专业主干课程标准。4、加强研讨,形成新课程体系架构以国际化的视野、多元化的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研讨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实际出发,合理设计公共文化课、专业核心课及选修课的门类、教学要求与课时
11、比例,有效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知识与技能,按“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架构模块化、综合化、柔性化、个性化相结合的多元整合课程,为推广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经验与依据。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1、双元制教育理论双元制教育以企业为办学主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其主张的教育评价观应该摒弃以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
12、。3、系统论理论系统论认为:各级组织是一个协调的系统,包括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合等三个要素;要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综合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目的性及优化性等原则,只要在正确把握要素、结构、层次、功能等概念的基础上,科学地运用这些原则,就能有效地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在教学系统工作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实现整体最优化,使得“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和”,以取得最高的办学效率。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既然知识是学习者个体主
13、动建构的,所以教学必然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要努力为学习者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第三节 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一、课程与课程模式所谓课程,是学校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与顺序的总和。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课程应该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可解为: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设计的所有教育活动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反应了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应取得全部职业经验的过程。所谓课程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确定的结构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
14、课程模式的开发设计应围绕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并与课程实施、评价相结合,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根据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聚焦点不同大体可分为: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三种模式。1、知识本位课程模式,也称之为学科本位模式,其关注的焦点是知识或学科,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整体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得较为全面和系统,也有一定的深度。但是,由于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2、能力为本位课程模式,也即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模式,北美的cbe(dacum)模式等都属于能力
15、本位课程模式,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提倡按职业实践活动的实用要求来重新组合课程,体现了活动中心课程的特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培养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由于过多的削弱了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缺乏就业的弹性和职业变化的适应性,忽略了学习者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3、人格本位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同时关注了知识和能力,其倡导者强调课程设置的目的首先不应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为主,而是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应该是能发展个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最终使学生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体现人生的价值。其实,不管哪种课程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应用价值,只是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
16、级别、类型的学校,需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市场需求、学生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与整合,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现状1、“学科中心”型课程模式占大多数经对五年制高职教育院校的课程进行调查后可以发现,采用传统学科型或准学科型课程模式的占大多数。以文化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学科性质分段设置,其特点是每门课的目标都很明确,界定清楚,学科性、系统性较强,易于学习。但这类课程模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差,学习内容交叉重复,职业技能培养缺乏,不能彰显职教特色。2、新课程模式初露端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职教课程在内外因
17、素的相互作用下,借鉴发达国家职教发展的成功经验和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几经变革,探索出了不同的改革模式,可归纳为:(1)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是对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它主张以养成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进程来组织教学活动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依据,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以实践过程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事实证明,以职业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对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有显著成效。这种课程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职
18、教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但这种课程模式是活动课程的现代发展,带有知识较窄,发展性不足,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不强等缺陷,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才能得以推广。(2)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课程模式的依据是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由此决定了课程必须为学生进入未来职业世界提供某一工作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以使学生能得到职业世界的认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必须为学生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服务,实行“双证书融通”制度,这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该课程模式有利于整合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但实质上也只是
19、对传统课程模式的修补性改革,同时存在政策、管理等方面的不配套,难以大范围推广。(3)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多元整合课程模式顺应了国际上职教课程观发展综合的趋势,广泛吸取多种课程观之长,将其归纳为一种模式。倡导者认为现代职教课程必须兼顾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继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学科与活动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的操作构想为:课程目标确保职业化方向;课程内容吸取各种课程模式之长,实行课程内容综合化,提高效益;课程方向上开设技术课程;课程形式上采用模块化组合;课程进程按基础专业专长分阶段实施;实施策略上采用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制”等。该课程
20、模式能化解传统课程的诸多矛盾,如:学科与活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间的矛盾等,已被众多职教界人士认可,并付诸实践。但实施这种课程模式尚存一定难度,因其对教学模式、手段、设备、师资的要求较高。三、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程是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学制优势、办学特色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要做好课程改革工作必先进行课程模式的研究与改革。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联合”的优势,组织成立了机电类、信息类、电子类、建筑类、财经类等 个专业协作委员会,集中各分院的专业骨干教师以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工作策略,全面、强势地推进课程改革工作。(一)达成的
21、几点共识1、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课程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技能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分离的课程模式无职教特色,必须进行改革,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一体”、“兼顾发展”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模式。2、技能是不能复制的,只有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才能达到使用技术工具(机器)的一种熟练程度和操作能力。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所以,其课程必须强调和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与训练。3、由于五年制高职教育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有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进入职业世界早、学制长等特点,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特点、教育教学规律创新课程模式,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4、建立模块化课程结构,便
22、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5、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逐步实现“双证融通”。6、各分院可根据各地、各专业的条件与特色,在学院课改方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模式,不搞一刀切,以体现课改的渐进性、灵活性与多样性。(二)研究案例我院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模式,其特点为:1、破除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界限,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技术体系为主线,设置若干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2、根据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按技术归类后确定组成每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的组成单元模
23、块。3、组成每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的模块一般分为三类,即:专业基础理论模块、技术类模块、技能训练类模块,如下图。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技术模块技术模块技术训练模块技术训练模块技术基础模块4、各类课程模块围绕培养目标和学生认知规律,结合现代职教法的运用,设计的模块课程模式为:专业理论基础类模块综合化;专业技术类模块理实一体化;专业技能训练类模块项目化。经教学实验后,我们感觉到:1、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模式是一种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吸取了多种职教理论与课程模式之长,是现代职教课程观的一种体现和职教课程模式的创新,符合了渐进式课改的原则,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弹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应
24、用推广与借鉴的价值。2、按技术体系设计综合课程可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知识与技能相通,技能训练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有机衔接,能有效避免重复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课程的通融,提高了应对职业变化的适应性。3、有效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原来觉得抽象难学的知识变得实在实用和易学、会做了,保证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4、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和与人交流、相互协作、团队合作的精神,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分层教学。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有利于优化教学过
25、程,锻炼教师的实际动力能力,杜绝了“黑板上开机器”的不良教学方法。7、有利于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获取最大的“投入产出”率。8、有利于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制优势和办学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第四节 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一、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1、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且一定的教育总是被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服务的。所以,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
26、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要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妥善处理好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课程设置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力求使课程既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特点,又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3、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实践性教育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内容和学分,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础技能和专门技能,获得相应职业的工作经验。建立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能力培养、培训与考核体系,实行“双证融通”。4、坚持课程
27、整体优化,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积极推进课程综合化和模块化,大力开发项目课程,更加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应用性,努力实现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的一致。5、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必须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逐步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在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努力形成灵活、开放、多样的课程体系。6、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课程教学评价和考核制度的创新相结合。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业务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7、促进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组织和机制,形成国家宏观指导,省统筹负责,各地各校协调实施、各司其职的课程管
28、理新体制。二、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1、课程结构与比例(1)课程结构柔性化为使专业设置与课程的基本稳定和适应不同专业方向培养及职业变化的需要,必须大力提倡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结构的柔性化设计。具体表现为:按课程性质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必修课是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实现,也是保证教育相对稳定的关键课程;选修课是保证用人单位和学习者个体发展特殊需求的实现,也是保证职教动态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关键课程。按课程类型有公共文化课、专业核心(主干)课及选修课之分。减少必修课的数量,增加选修课程的开设;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微型化;按专业大类设核心课程,以专业方向设技术模块;统一核心课程标准,鼓
29、励特色创新;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核心课,都设有相应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模块,以增强课程的柔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五年制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其课程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五年制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必 修 课选 修 课健身强体类特色类操作技能类知识拓展类人文类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公共文化课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拆装技术模具装配技术中级电工技术无线电装配技术家电维修技术精密测量技术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加工技术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技术设备数控化改造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机调速系统单片机接口技术计算机工业控制现代物流技术工厂供配电系统特种加工技术机械手与机器人技术模具制造
30、技术企业管理与营销管理心理学多媒体与图形处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少林武术太极拳健美操体育舞蹈跳绳踢毽子体操健美训练形体训练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桥牌工程数学大学语文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中国历史概论中国地理概论新闻采访欧美史中国革命史欣赏中国名著欣赏外国名著欣赏论文写作创新与创业公共关系理论与技巧音乐欣赏礼仪规范教程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书法环境保护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与cad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机床数控技术常识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训练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基础cad/cam软件应用技术质量管理
31、与控制技术基础机电专业外语企业认识实习企业生产(顶岗)实习企业“订单式”培养课程技能大赛选拔课程技能大赛训练课程(2)课程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按照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职业院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约为6:4。我们通过研究认为:这个6:4的比例关系是职业院校努力的目标,但就目前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是不可能一步达到这样的比例的,也没有必要一步达到6:4的比例,提高选修课的比例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的过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还应视专业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毕业生就业岗位较清晰的专业,选修课相对来说可适当少些,必修课可适当多一些,以保证专业人才
32、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毕业生就业岗位尚不明朗的专业,选修课可相对多一些,为灵活多样的就业提供基本的保证。我院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课改项目组根据教学现状,加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和技能训练项目课程的份量,将选修课的比例设置在学校教学总教时的17%20%左右。公共文化课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问题公共文化课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问题一直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过程中特别关注的话题,争论也较多。由于长期以来,公共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中都保持了相当高的比例,在当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际出发,公共文化课的比例理应适当降低。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传递的途径越来越多,获取知识的
33、渠道呈现多样化、迅捷化的特点。因而,我们提倡的是终身学习理念,目前,以增强公共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为主,我们认为公共文化课(必修、选修)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以37为好。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比例问题专业理论知识是重要的,因为它能指导实践。在职业院校中,专业理论教育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指导专业实践。“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一直是职业教育所追求的教学目标。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首先要会做,然后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能更好。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杜绝重理论轻实践,“黑板上开机器”的不良教学。我们同时还应看到,
34、目前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教师的业务能力等存在的不足,因此,大力推广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通,课堂与工场合一,教师与师傅一人,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教学安排。可视各院校的实际办学条件与专业特点,一般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约为1213。2、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开设初探(1)德育课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进专业、贴进现实”为原则,发挥德育课程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德育课极为重要的任务,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
35、有机统一于课程之中;整合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伦理和环保教育、社交礼仪教育、性教育和艾滋病防治教育等内容,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经济与政治、哲学基础、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建设,组织骨干教师择机开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德育课程辅助教材,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提高教育效率。构建“校园育人、团队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家庭育人”等六大育人工程,把行为规范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更有效地寓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之中,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氛围,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凸现人文关怀
36、的德育工作新气象。(2)公共文化课程紧扣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公共文化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服务性、发展性等综合功能,使之成为功能性的学科课程。探索公共文化课程的模块化结构,形成基础模块、多种专业模块、选修模块相结合,既适应分层教育需要,又灵活弹性的公共文化课程。语文由必修的基础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增强语文的应用性、专业性教学,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实用写作能力服务。开发古文赏析、诗词赏析、名著欣赏、论文写作、文学评论等选修课程教材,以满足爱好文学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方便分层教学的实施。数学由基础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结合专业实际,以应用数
37、学(或工程数学)教学为主,走出数学分析、数学原理、纯数学教学的传统模式与方法。切实提高数学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功能性。对实用价值不大,与专业联系不紧密,过分抽象,计算繁冗且陈旧的教材内容,应坚决予以删减和删除,增强与专业、生活联系紧密、实用的应用案例教学。外语由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组成,基础英语以简单的听、说为主,重在应用,降低语法教学的重心和读写要求,专业英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编写相应专业英语教材,注重应用性,强化常用专业术语、习惯用法及看懂专业典型产品说明书的教学和教材开发编写。物理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要重视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打好工程技术基础。简化原理推演和验证
38、的教学过程与要求,紧密联系专业,注重应用性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意识。体育彻底改变竞技体育教学的思维模式,变竞技体育为健身强体体育,使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懂得健身技巧与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练就强健的体魄,保持旺盛的精力,健康的学习、健康的工作、健康的生活。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基础)运用模块化课程结构,必修和选修课程相结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会操作使用计算机,懂得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能自主采集、处理、发布相关信息,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未来的生活、工作打好基础。(3)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专业核心教
39、学与训练项目课程说明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与要求建议学时教学建议与说明1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基础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一般技巧与方法;具备识读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具备机械零件测绘的初步能力;具备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具备熟练运用一种cad软件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116+2w以国家最新制图标准实施教学;制图技巧训练与cad软件运用结合,在微机房实施教学;特别重视机械图样识读能力的培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识读,宜采用对比教学法;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社会认证鉴定,使学生取得cad绘图技术相应等级证书。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了解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主要工种分
40、类及其特点;了解环境保护、节能增效、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名称、牌号、一般机械性能及使用特点等知识;熟悉公差配合相关知识,掌握机械测量相关技能;熟悉机械切削加工主要工种的设备、工量刃具和工艺知识,初步掌握其加工技术;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机械加工工种工艺分析技术,具备相应工种初级技能以上操作水平与能力。128+12w本课程系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各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任教;测量技术、工种加工技术等模块,建议采用理实一体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热加工、装配等工种的教学可让学生参观相应企业;与数控技术专业专门化方向相适应的机加工工种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技能鉴定取得初级技能等级证书。3电气控
41、制技术基础熟悉安全用电基础知识,掌握用电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名称、规格和使用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电工测量技术,初步具备常用机床电器电路的识读分析能力;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名称、性能指标及一般使用方法常识;掌握简单的电子测量技术,具备简单工业电子电路的识读分析能力;熟悉数控机床常用电机的种类及控制与调速知识;初步掌握plc编程技术,具备编制简单plc控制程序的初步能力;具备电气控制相关操作的初步技能。188+8w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以操作认识教学为主;课题选择
42、以常见的工业应用项目为主。4机床数控技术常识熟悉数控概念以及数控机床的常用种类、结构、工艺特点、机床坐标系和主要技术参数,了解数控机床发展趋势;了解气动与液压控制的基础知识及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技术;了解数控机床常用传感与检测元件的种类与一般安装使用方法;熟悉常用数控机床的主轴、刀架、进给系统的控制方式与特点,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数控编程和仿真软件应用技术,具备手工编制一般加工程序的初步能力。80+8w数控机床种类、结构等以框图教学和现场教学为主;各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任教;实践性教学环节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编程教学结合专门化方向,安排在专业技能实训前进行。5数控加工技术熟悉常
43、用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特点,具备编制数控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掌握常用数控机床的一般操作技能;具备选用刀具、在线测量、选择加工方式的初步能力;具备常用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能力。100+6w本课程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不具备数控电加工设备条件的学校,可在企业实习时完成本环节教学;每个实习课题需让学生首先编制出正确的工艺方案。6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训练结合专门化设置方向,第六学期达到工种中级技能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相应中级工证书;第八学期强化训练后达到高级工技能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11w本课程是具体体现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44、;保证实训时间和岗位条件是重要基础;按劳动部门颁布的相应标准,精选课题,实施教学。7数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技术基础了解企业生产一线设备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数控设备维护保养的规范,具备计划、组织、实施数控设备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具有数控设备管理的初步能力。60有条件的学校可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可聘请有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按企业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保养规范组织教材。8cad/cam软件应用技术熟悉自动编程软件的一般概念,应用范围和与数控机床的通讯接口技术;了解目前企业常用cad/cam软件的种类和基本特点;熟练掌握一种常用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具备运用一种cad/cam软件实施
45、数控加工的初步能力。44+3w本课程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结合学校已有的cam软件选择软件教学种类;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效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与切削加工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9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熟悉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理论;熟悉质量管理的一般手段和方法;熟悉企业目前常用的几种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具备制造类企业质量管理、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44以案例教学为主;可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任教;按企业质量控制的具体做法编写教材;学生可在企业生产实习时,参与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活动,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10机电专业外语借助词典,能基本读懂一般机电专业
46、文献资料;具有听、说、读、写一门专业外语的初步能力。40结合专业及相关专业产品说明书实施教学。三、关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和项目课程实践证明,职业院校推行理实一体化课程和项目课程,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和项目课程教学时采用的理实一体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均属行为导向教学的教学法,由于行为导向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起到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的专家所推崇。1、理实一体化课程(1)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要求见下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涵盖内容基 本 要 求课程教学安排理论教学与相关实验(训)教学相互融合、
47、交叉进行,推出专门实验(训)教学周。教学场所实验室设讲学岛,实训车间设讲解室,在实验(训)室上相关专业技术课,杜绝理论、实践脱节的传统教学法。教师能力既能上理论课又能带实验(训)课,为双师型教师教材编写以实验(训)课题(项目)为中心、技术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专业技术教材。实验(训)设备基本满足一人一岗的要求(如受条件限制,也可多人一岗,但每岗不超过4人)。教学形式分组教学,讲授、演示、学生操作相结合,以实践为主。教学活动组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间可开展相互交流讨论。学习成绩评价按预定的评分标准,为每个人实验(训)课题的制作过程和结果评分并作记载。(2)理实一体化课程类型当前职业院校
48、实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课程类型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三类: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进行实验不易理解的课程,如控制技术类课程。技术性强,不进行训练难以掌握的课程,如数控编程加工、测量技术类课程。研究性强,不深入现场无法讲授的课程,如数控设备拆装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等。(3)实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优点学生在较为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活动组织上保证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流讨论、相互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优良学风。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切实提
49、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改革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不良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实验(训)设备的利用率,获取最大的“投入产出”率。2、项目课程(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科研生产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实际科研生产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学法。项目教学是产学研一体化在高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其课程目标更为具体,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实施项目教学能有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和“以能力为本位,在评价中学习”的现代职教理念。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五年制高职院校实施项目教学通常应以
50、项目制作和加工工艺解决方案为主。(2)项目课程的实施项目课程实施的一般步骤为:选择并确定项目名称与相关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设计项目任务书;组织项目学习小组,各小组接受工作任务;学习搜集、整理与项目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讨论制订项目制作方案;组织交流、师生点评、修改完善相关方案;分工协作,实施方案(项目制作);项目总结并展示相应成果;师生评价交流、提升相关能力与水平。教师在项目教学设计时应做到五个突破:突破45分钟授课制,推出项目教学专用实验实训周;突破单一学科、单一教时教学设计的传统,推出跨学科综合项目或单元教学内容综合设计制作项目;突破学习场所的限制,学生可根据需要在教室、电脑房、图书资料室、实验
51、、实训室进行自主性学习、研讨和制作;突破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加强交流研讨、资料检索收集、社会调研、现场参观学习等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指导;突破任务的单一性,选用的某一项目可由n个工作任务组成,在任务驱动下,合作完成某一项目的制作。(3)项目课程教材的一般结构项目名称项目分析(项目结构、作用、主要指标等)相关知识(围绕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及项目内容展开) 主要任务(针对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分步、分组实施)任务1,(任务分析、材料及技术要求、制作过程、工艺分析、工时定额、检测评价) 任务2,(任务分析、材料及技术要求、制作过程、工艺分析、工时定额、检测评价) 任务n,(任务分析、材料及技术要求、制作过
52、程、工艺分析、工时定额、检测评价) 项目课题报告(学习总结、论文格式、课题报告格式、书写指导)知识拓展(为发展服务、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也可作选修内容)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研究成果实例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例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试行)一、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二)学制:五年(三)办学层次:专科二、培养目标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
53、能力:1、掌握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具备识读较复杂零件图样和运用一种cad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的能力;2、掌握机械制造相关知识,具备组织生产机械产品的初步能力;3、初步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4、初步掌握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常识,具备选用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5、了解常用数控机床的种类及工艺范围,具备操作使用常用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6、熟练掌握数控加工某一工种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某一工种高级工技能等级标准,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7、掌握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初步具备生产一线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能力;8、熟练掌握一种cad/cam软件的使
54、用技巧,具备熟练运用一种自动编程软件的能力;9、初步掌握产品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知识,具备对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管理和控制的初步能力;10、初步具备机电专业一种外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11、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12、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13、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4、具有自主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三、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数控加工类关键岗位的操作员、数控车间施工员(计划分配员)、设备管理员、质量检验员、班组长等工作;也可从事数控编程员、生产现场技术服务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从事生产一线主管、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工作。四、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主要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需具备的主要能力拟设课程1.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数控加工关键岗位操作工;2.数控车间施工员;3.数控设备管理员;4.生产一线产品质量检验员;5.生产一线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程员;6.生产一线班组长。机械零件的一般加工能读懂机械零件图,会测绘机械零部件,并用cad软件制图机械制图与cad技术能看懂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资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能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正确选用夹具能掌握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与维护合同
- 专业灯光音响租赁协议范本2024年版A版
- 不动产买卖合同范例2024版
- 2025年槽探施工项目地质信息采集合同范本3篇
- 2024月子中心定制化月子套餐及专业护理服务合同3篇
- KTV转让合同范本
- 2024版正规装修分期付款合同范本
- 不动产全抵押清偿债务合同样本版
- 2024幼儿园教师学生社会实践与综合素质提升合同3篇
- 情绪与沟通技巧培训
- 智慧财务综合实训
-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3
- 教育专家报告合集:年度得到: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3-2024)
- 寒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健康体检授权委托书
- 肝脏肿瘤护理查房
- 人工智能 法规
- 琴房租赁合同
- 护士工作压力管理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应对策略
- 皮带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员工压力状况调查及员工帮助计划(EAP)实探的开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