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议论文的论点考点: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 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 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 中间、结尾。(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表明论点就是点明论题,论题只揭示议论的 范围,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2、论点的呈现方式: 明确表述式:在文中可以找到现成的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有四种常 见提出方式: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提出中 心论点(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表明) ;有的文章是叙述现象后 稍加分析提出论点

2、;有的是在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的中心论点。 归纳、概括式:文中没有现成的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需要我们进行 归纳、概括,从中提取出文章的论点。如何归纳提取文章的论点:找出论题, 判断作者对此问题的倾向。观察论据,根据论据与论点之间所具有的支持与 被支持的逻辑关系,从中推断它所支持的观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 点)。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表明论点就是点明论题。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 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

3、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 结性的词语。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 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 个中心论点。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 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4)、论点的呈现方式:B .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 出中心论点;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4、。二、议论文的论据考点:1、论据(用什么证明)(1)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 据要紧扣论点); 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论据立足的根据, 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简明扼要,突出 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2、用作论据的言论, 应有一定的权威性, 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 以真核对, 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要能证明论点。(1) 概括事实论据(2)论据的作用(3)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一)概括事实论据题型示例:(1)在文中作者列举了哪些冷落母语、轻视本土文化的现象?(无 锡市)(2)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中第四段所

5、举的事例。(徐州市宽容是一种爱)(3)作者在第三段列举了哪些具体材料证明城市“正在失去记忆”?请分条 概括。(每点不超过10个字)解题技巧:这类考题常常针对某一个论点,请你找到事实论据后,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之。在概括事实论据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 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概括论据主要答题模式:人物+事情【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 在内。】(二)分析论据的作用题型示例:(1)举惯偷刘金华的例子要证明什么道理?(兰州市假如你不是天才)(2)第四段中列举现实中一些人热衷功利、心浮气躁的现象有什么作用?(河 南省做学问必须要坐得

6、住)(3)文章第段引用和珅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湛江市课改实验区学会拒绝解题技巧: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因此论据必须和论点一致。分析论据的作用 当然要和论点联系起来。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 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 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如:举惯偷刘金华的例子要证明什么 道理?(兰州市假如你不是天才)直接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通过敬 业可以使自己成为“专才”,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论据作用的主要答题模式:有力地论证了“ ”这一论点。【答题时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三)根据论点补写

7、论据(1) 补写事实论据的基本要求:a、要典型;b、要真实;c、要一致;d、要 简洁概括。语言表述形式可用类似于概括事实论据的格式: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也可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来写。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 李戴。(2)补写道理论据的格式:名言格言警句。三、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一般形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类型:并列式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递进式。此考点的基本形式:(1)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 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论证方法)

8、,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 过程的层次性。(2)分析论证过程: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 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联系全文的结构,是 否有总结。( 3)引论: 常见题目:引论部分有什么作用?1)、引出论题或者提出论; 2)、作为* 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3)、增强读者 的阅读兴趣( 4)结论:总结全文、号召、勉励、警示等作用。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 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 3、比喻论证: 4、对比论证: 是用正反两 方面的事实和道理

9、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 作用,两个方面 XX 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 接受。关于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思路: 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 (浅显易懂,增强说服力, 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 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形成鲜明对照,很好地证明了 的论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增强了说理的透彻性。 道理(引用)论证:作者引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深刻、透彻,增加 论据的权威性,更有说服力。五、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 :A、语言准确性表现为

10、: 概念使用准确,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B、语言严密性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词序(从 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 递进关系)。C、语言生动性表现为:(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D、语言鲜明性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 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E、语言概括简洁性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 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答题思路: 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

11、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 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 1)解释词语的含义; (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 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严密性。六、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 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是原文中找出指 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 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七、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 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

12、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 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或认识。八、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 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 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 9种题型: ) 1、明确 “说明对象”与“说明

13、的主要内容” 不同 “说明对象”答题技法:看题目或首尾段。实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 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说明的主要内容”答题技法: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 +特征 事理说明文: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有时段落的中 心句就是本段说明的主要内容。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例如 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死海不死死 海浮力大,咸度高。3、说明方法、说明作用及说明顺序: (1)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列图表、 下定义。其作

14、用是 : 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中国石 拱桥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死海不死关于死海含盐量的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死海含盐量 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征。 )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 (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 征。)分类别:条理清晰。 (向沙漠进军沙漠危害人类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 地战) 作比较:通过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列图表:直观形象的写出了 答题模式:方法 +效果 +特征“运用

15、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主次、概括到具体、 现象到本质、总体到局部) 。4、段意概括: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 分号,认真提炼。5、“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6、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7、语言准确性:考点: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答题技巧:不能删,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 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 不

16、符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中国石拱桥“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表估计,说明桥面与河面平行的 程度,去掉意思变为桥面与河面完全平行了,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2004年“走进森林” 12小题“第 7 段划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 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 浓度,减轻温室效应;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 ”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8、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 点进行概括。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例 1: 2003年“死海之变”第 10 题“死海已发生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