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导学案_第1页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_第2页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_第3页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_第4页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课时 治水必躬亲学习目标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3、在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重点1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一 自主学习1、填空治水必躬亲选自_,作者是_(朝代)的_。 2、用停顿符号标出下面句子需要停顿的地方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潴有浅深( ) 非相度不得其情( )( )躬历山川( ) 非咨询不穷其致( )( )好逸而恶劳( ) 亲劳胼胝( )( )远

2、嫌而避怨( ) 布袍缓带( )4、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1)泥于掌故( ) (2)躬历山川( )(3)好逸而恶劳( ) (4)计利而忘义(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3)势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5)不可执一( ) (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7)冒雨冲风( )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6、小组合作疏通课文,全班交流。(翻译课文)课堂练习7、请从下面一句话中概括出两个成语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8、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9、文中列举海瑞的事例有何作用?10 在

3、你的眼中海瑞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教学反思 治水必躬亲 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一、结合句意解释加的字词。A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 B是以必得躬历山水( )C亲劳胼胝( ) D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E远嫌而避怨( )二翻译句子。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三默写。如_,_,_,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_。四、阅读理解。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

4、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文中“海忠介”即_,是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2翻译下列句子。(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_(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_(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_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_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B第

5、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6.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 7.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8如果将第一、二段的位置颠倒,其文章的表达效果会怎样?9通过研读课文后,你可结合现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举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各一,阐明躬亲、清廉的重要性。(提示:A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百

6、年大计, 质量第一”,建设者们躬亲、清廉,造福子孙后代,功盖千秋。B由于少数人贪污腐败,致使豆腐渣工程出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和危害)教学反思治水必躬亲学习指导作者:佚名 栏目:课文学习资料语文关键词:治水 躬亲 学习 指导 治水必躬亲治水必躬亲学习指导导读: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所阐述的道理。2、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3、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治水必躬亲学习指导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 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是同学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7、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所阐述的道理。2、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3、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学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识记与积累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读音泥于掌故妄意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亲劳胼胝未尝横索一钱好逸而恶劳 2、对下列红色词解释有误的是不可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泥于掌故拘泥妄意妄想盖地有高低大概,表示猜测潴有浅深水停聚的地方非相度不得其情观察和测量非咨询不穷其致经济条件差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自亲劳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重量单位 3、用停顿符号标出下面句子需

8、要停顿的地方是以必得躬历山川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4、请从下面一句话中概括出两个成语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参考答案1、n wng zh xingdu zxn pinzh hng how2、3、是以必得躬历山川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4、好逸恶劳、见(计)利忘义 二、课文探讨与理解1、请分析一下本文的结构提示:本文虽然简短,但是结构完美,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本文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说明只有躬亲、清廉才能治好水。3、文中列举海瑞的事例有何作用?在你的眼中海瑞是一个什么样

9、的形象?提示:文中列举海瑞是为了证明作者“治水必躬亲”的道理。一般来说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清官,我们知道很多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的故事。但是课文中写的是海瑞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的一面。因此读了课文后,我们应该对海瑞有具体而深入的认识。注意概括全面。4、学习本文后,对你有哪些启示?提示:抓住一点,不必面面俱到。例如:不要道听途说,要勇于实践;为官要清正廉洁、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等等。三、迁移练习自护其短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10、:“前山后山,何地不有!”雪涛小说知无涯【注释】北人:北方人。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仕:做官。1、解释文中红色词的意思(4分)而( )啖()去()欲()2、下列各组中红色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A、或或曰:“啖菱须去壳。”B、何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何有于我哉C、于仕于南方D、其其人自护所短 尝射于家圃 其下有一猫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3分)()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4、翻译文中蓝色的句子(3分)_。5、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3分)【参考答案】1、却吃除去、除掉想要2、D3、北人 我 菱壳4

11、、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5、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实事求是,如果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治水必躬亲学习指导-相关语文文章治水必躬亲教案 2007-12-05 16:58:11| 分类: 教案课件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备课时间:12月3日 上课时间:12月4日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65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述观点。2、认识海瑞这一人物形象。3、理解文言大意。4、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 重点:理解文言大意。 难点:论证方法的运用。教学时数:2教时课前学习:1、 通读全文,要求读流畅。2、 查阅关于海瑞的资料,了解海瑞其人。 教学过程:

12、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导入:介绍作者、海瑞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布置任务:朗读课文,读流畅,注意句间及句中的停顿自读、齐读 3疏通全文、释疑,提示重要字、词、句质疑、口头翻译 4概括内容阅读、讨论、交流 5文中第二小节强调作者的观点的是哪句话?末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讨论、交流 6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交流 7小结自我小结,整理文言字词 课后学习:1、 背诵课文。2、 口头翻译全文,继续整理文言字词。 第二课时上课时间:12月5日 总课时:66课型:练习课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不

13、可执一,泥于掌故(泥: )(2)流有缓急,潴有浅深(潴: )(3)非咨询不穷其致(穷: )(4)布袍缓带(缓带: )(5)必如是而后事可举(如是: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必如是而后世可举也。 (3)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3.辨别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4分)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以情动人( )致:非咨询不穷其致( )错落有致( )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鞠躬尽瘁( )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举世闻名( )4.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请用课原话回答。(3分) 5.填空。(3分)治水必躬

14、亲选自 ,作者,代江苏金匮人。文章论述了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而且要。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3分)A.治水必躬亲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河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7.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4分)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读选文,回答问题: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8.给下边的字词注音。(2分)

15、潴()躬()胼()胝()9.解释下边的词语。(4分)(1)执一:(2)掌故:(3)相度:(4)咨询:10.翻译下边的句子。(4分)(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1.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 1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1)泥:拘泥(2)潴:水停聚的地方(3)穷:追究到底(4)缓带:宽束衣带(5)如是:像这样2.(1)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3)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的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3、真实情况;情感事理;情趣亲自;身体成功;全4.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5.履园丛话;钱泳;清;治水必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