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健康评估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症状 :指个体患病后对机体功能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自身体验。属主观资料,是健康评估 的重要内容。 2、体征 :经评估者体格检查发现的,评估对象患病后机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发生的可观 察的改变。 3、健康评估: 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病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其社会 适应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科学。 第二章 问诊 1、健康评估病历采集的基本方法 :问诊,体格检查(视触叩听嗅) ,查阅病历等。 2、问诊: 是发生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目的明确而有序的交谈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3、主诉: 为病人感觉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即本次就诊的
2、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 续时间。 4、问诊的方法及技巧: 1. 问诊前的过渡性交谈 2. 一般由主诉开始 3. 注意时间顺序 4. 态度要诚恳 5. 避免重复提问 6. 及时核实有疑问的情况 7. 根据情况采取封闭式和开放式提问 8. 结束语 9. 分析与综合 5、问诊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时间 2、选择良好的谈话环境 3、选择适宜的人际沟通方式 4、注意非语言沟通 5、不要有不良的刺激 6、主观资料 :经问诊所得有关病人健康状况的资料,是健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观资料 :评估者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或器械检查获取的资料。 7、病历采集中的注意事项 : (1) 问诊:a、评估者与评估对象
3、之间的关系 b、问诊技巧:从主诉开始 c、环境:安静、 舒适、具有私密性 d、年龄:与老年患者沟通时应降低语速提高音量 e、健康状况:尽可能 以评估对象本人为直接问诊对象。 (2) 体格检查:a环境安静,私密 b、注意检查者检查位置,患者卧位,检查者在右侧c、 按顺序进行,自上而下 d、手脑并用,边检查边思考 e、动态性: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复查, 发现新问题及时补充。f、动作轻,准确,规范,内容完整而有重点。h、态度和蔼 2、 中等量:每日100-500ml ,伴有喉痒、胸闷、咳嗽等症状; 3、大量:咯血量500ml /日或一次咯血量 300- 500ml。咯出满口血液,伴有呛咳、脉 速、出冷
4、汗、面色苍白、恐惧等。主要见于:肺结核空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脓 肿等。 (二)咯血的颜色和性状 1、 鲜红色-肺结核、支扩、肺脓肿、支气管内膜结核、出血性疾病、二尖瓣狭窄等。 2、铁锈色-大叶性肺炎、肺吸虫病等。 3、砖红色胶冻样-克雷伯杆菌肺炎 4、浆液粉红色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5、粘稠暗红色-肺梗塞等 (三)并发症 1、窒息:常见于急性大量咯血、极度衰竭无力咳嗽、应用镇静剂;表现气促、胸闷、紧 张、惊恐、大汗淋漓、面色青紫。 2、肺不张:胸闷、气促、发绀等。 3、继发感染:发热、肺部啰音。 4、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少尿、脉搏增快。 四、相关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
5、2、有感染的危险 3、焦虑 4、体液不足 五、咯血与呕血的区别 咯血 呕血 病因 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支扩、肺炎、 肺脓肿、心脏病等(呼吸系统)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癌等(消 化系统) 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可成喷射状 血色 鲜红色 棕色或暗红色偶有鲜红色 血中混合物 痰、泡沫 食物残渣、胃液 酸碱反应 碱性 酸性 黑便 除非咽下血痰否则没有 有,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出血后痰性状 常有血痰数日 无痰 (六)发绀 一、定义 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所致皮肤、黏膜青 紫色的现象。以口、唇、舌、口腔
6、粘膜、鼻尖、颊部、耳垂与指(趾)末端等处最为明显。 注意严重贫血时氧和血红蛋白都处于还原状态也不足以引起发绀。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1、中心性发绀 肺性发绀:通气、换气障碍,使氧不能进入或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如慢支、肺气肿、肺炎。 心性发绀:右到左的分流t未经肺部氧合的静脉血t体循环。分流量 心排出量的1/3 时t发绀,如先天性心脏病。 特点:全身性发绀,粘膜发绀,发绀部位皮肤温暖,伴有杵状指及红细胞增多。 2、周围性发绀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血流缓慢,单位时间内耗氧增加。如右心功能不全 缺血性周围性发绀:循环血量不足,肢体动脉闭塞。如休克、雷诺氏病、闭塞性脉管炎。
7、周围毛细血管收缩:寒冷 特点:肢体末梢和下垂部位发绀,发绀部位皮肤温度低, 按摩或加温后发绀可消失。 3、混合性发绀: 中心性与周围性发绀同时并存,常见于左右心衰和全心衰竭,或心肺合并周围循环衰竭者。 (二) 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1、咼铁血红蛋白血症 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被三价铁取代,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增高。 先天性: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继发性:药物或化学中毒,亚硝酸盐 特点:急、重、暂时性、氧疗无效 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有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或化学物质存在;同时有便秘;或服用硫化物。 特点:一旦形成不能恢复 三、相关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2、气体交换受
8、限 3、低效性呼吸形态 4、焦虑/恐惧 (七) 呕血与黑便 一、定义 1、呕血:上消化疾病(屈氏韧带以器官,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肝胆、胰)或是全 身疾病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的现象。 2、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时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 化亚铁,色黑而称之,又名柏油便。 呕血可导致黑便,但黑便并不一定是由于呕血。 二、病因 1、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疾病、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 2、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障等 3、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4、其他:最常见一消化性溃疡;第二一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第三一急性
9、胃粘膜病 变 三、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便 1、过程:上腹不适-呕血性胃内容物-黑便 2、呕血的颜色: (1) 鲜红或暗红色一出血量大或在胃内停留时间短 (2) 咖啡色一出血量小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 3、黑便颜色: (1) 紫红色一量大或肠内停留时间短 (2) 黑便一量少或肠内停留时间长 4、出血量 ( 1)出血量 10%-15%:可有头昏、乏力 ( 2)出血量 20%:可出现心悸、 脉搏增快 ( 3)出血量 30%:可发生休克 5、出血程度 ( 1)隐血试验( + ):出血量 5ml 以上 (2)黑便:出血量 5070ml以上 (3)呕血:胃内积血量 250300ml以上 四、相关护理诊断 1、组
10、织灌注量改变 2、活动无耐力 3、恐惧 4、潜在并发症 5、有误吸的危险 (八)便血 一、定义 消化道出血,血液自肛门排出。少量出血未至 二、病因 (一)上消化道疾病 (二)下消化道疾病: 1、小肠疾病 2、结肠 3、直肠肛管疾病 (三)全身性疾病 三、临床表现 1、出血速度、出血量、与出血部位和病因有关 肠道停留时间短、速度快、量大鲜红色 肠道停留时间长、速度慢、量少暗红色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洗肉水样血性便 急性细菌性疾病黏液血便或脓血便 上消化道出血血与粪混合 结肠 / 直肠出血血粪部分混合,血粘附于粪表面、便后有鲜血滴出 2、全身表现:短时间大量出血可以休克;长期大量出血造成贫血。 四
11、、相关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4、焦虑 (九)腹泻 一、定义 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略带有未消化的食物、黏液脓血。 二、病因 (一)急性腹泻 1、肠道疾病: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2、急性中毒:食物中毒或化学物质中毒 3、全身性感染:败血症、伤寒等 4、其他: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肠炎等 (二)慢性腹泻 1、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肠结核等 2、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3、药物副作用:服用利福平、甲状腺素、洋地黄类药物等 三、临床表现 1、病症特点 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短、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
12、粪便量多而稀薄。 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将长,每日排便数次。 2、病症后果 急性腹泻: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 慢性腹泻:营养不良、体重下降。 局部问题:肛周糜烂及破损。 四、相关护理诊断 1、腹泻 2、体液不足 3、营养失调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十)黄疸 一、定义 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增高,导致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1、正常血清胆红素:1.717.1 mol/L 2、 隐性黄疸:17.1 34.2 i mol/L 3、黄疸:超过 34.2 i mol/L 二、病因 1、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过多 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受损 3、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排出受阻 三、
13、临床表现 (1) 溶血性黄疸:分为先天性溶血性黄疸和获得性免疫性溶血性黄疸。症状较轻,皮肤 呈浅柠檬黄,急性溶血时有高热、寒战、贫血、急性肾衰竭。 (2) 肝细胞性黄疸:皮肤和黏膜呈深金黄色、乏力、食欲减退、身体不适疼痛等。 (3) 胆汁淤积性黄疸:黄疸多较严重,皮肤暗黄色,完全梗阻,尿液如茶色,大便呈白 陶土色。胆汁淤积皮肤瘙痒,维生素K吸收障碍出血。 四、相关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3、自我形象紊乱 4、焦虑 (十一)尿失禁 一、定义 膀胱逼尿肌异常或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自主排尿能力丧失,尿液不自主得流出。 二、病因、临床表现 1、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特点:腹压骤然
14、增高时(咳嗽、打喷嚏、大笑),少量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 见于:老年女性、盆腔或尿路手术者。 2、反射性尿失禁 I 感反应。 见于:脊髓受损 3、急迫性尿失禁 临床特点:尿意紧急,来不及如厕即有尿液不自主流出,常伴尿频和尿急。 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膀胱局部炎症或激惹所致膀胱功能失调 4、功能性尿失禁 I 时排尿而引起的暂时性症状,每次尿量较大。 见于:严重关节炎、脑血管病变、痴呆等 5、完全性尿失禁 I 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神经性膀胱炎,前列腺术后尿道括约肌损害。 三、相关护理诊断 1、压力性尿失禁 2、反射性尿失禁 3、急迫性尿失禁 4、功能性尿失禁 5、完全性尿失禁 (十二)意
15、识障碍 一、定义 人体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严重者表现为昏迷。 二、病因 1、感染性因素 (1) 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型疟疾等 (2) 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伤寒、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菌痢 2、非感染性因素 (1) 颅脑疾病: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外伤;癫痫 (2)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甲减、低血糖昏迷、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等 (3) 心血管疾病:严重休克 (4) 中毒:眠药、乙醇、一氧化碳等中毒 (5) 物理性和缺氧性损害:触电、溺水、高温中暑、日射病等 三、昏迷的临床分级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作
16、出痛苦的表情,或是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 2、中度昏迷:对周围的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的刺激可有防御反应,角膜反 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3、深度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意识 自主运动 各种刺激 浅深反射 生命体征 轻度昏迷 大部分丧失 无 疼痛刺激有反应 存在 稳定 中度昏迷 大部分丧失 无 剧烈刺激有反应 迟钝 尚稳定 深度昏迷 完全丧失 全身肌肉松 弛 对刺激无反应 消失 不稳定,仅维持 呼吸循环 四、临床表现 (1)嗜睡:程度轻微的意识障碍。患者持续睡眠,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问题和作出 各种反应,反应迟钝。 (2
17、) 意识模糊:程度深于嗜睡。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是时间、人物、地点等 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 昏睡:接近不省人事。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在强烈的刺激下可被唤醒, 但很快又入睡。 (4) 昏迷:最为严重的意识障碍 (5) 谵妄:为一种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功能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 定向力丧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语言杂乱。 意识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1、感知能力、环境识别能力改变t易受伤害、生活处理能力改变 2、无自主运动t肢体挛缩、畸形,压疮,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 3、 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经口进食:口腔炎、营养不良肺部炎症 4、不能控制排便、排
18、尿t压疮、尿路感染 5、家庭压力 五、相关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模糊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口腔黏膜受损 4、完全性尿失禁 5、排便失禁 6、有外伤的危险 7、营养失调 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9、有感染的危险 10、照顾者角色困难 第三章体格检查 1、体格检查时注意事项 (1) 检查环境安静、舒适和具有私密性,室温适宜,最好已自然光线为照明 (2 )护士应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诚恳和蔼。 (3) 检查病人前,应有礼貌地对病人做自我介绍,并说明体格检查的原因、目的和要求, 便于更好地取得病人密切配合,尽可能当病人的面洗净双手。 (4)护士站在病人的右侧,充分暴露病人的受检部位,按一定的
19、顺序规范、轻柔、细致地 实施检查,力求检查结果准确。 (5)检查结束后应就检查结果向病人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6 )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复查以发现新的体征,不断补充和修正检查结果,调整和完善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 身体评估的顺序:一般状态评估;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头、颈部评估;胸壁和胸廓 评估;肺脏评估;心脏和血管评估;腹部评估;肛门、直肠和生殖器评估; 脊柱和四肢评估; 神经系统评估 3、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4、全身状态 (一)性别 (二)年龄 (三)生命征 (四)发育与体型 1、 发育:发育正常与否通常以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及 其相
20、互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判断。 2、 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 头部和长度为身高的 1/71/8,胸围为身高的1/2,两上肢展开 后左右指端的距离约等于身高,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 3、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的状态。 4、体型的3种类型: (1)无力型(瘦长型) (2)正力型(匀称型) (3)超力型(矮胖型) 5、异常发育: 身高肌瘦、颈细长、肩窄下垂、胸廓扁平,腹上角小于90 身体各部分匀称适中,腹上角90左右,一般成人为此体型 身体粗壮、颈粗短、肩宽平、胸围大,腹上角大于90。 (1) 发育成熟前腺垂体功能亢进-巨人症 (2) 发育成熟前腺垂体功能低下-垂体性侏
21、儒症 (3) 发育成熟前甲状腺功能减退-呆小症 (4) 性腺功能低下所致的第二性征改变:男性-阉人症 女性-男性化 (五)营养状态 1、肥胖与消瘦:理想体重(Kg)=身高(cm) -105或=身高(cm) -100*0.95 (女性*0.90 )。 一般认为,体重在理想体重土10%范围内为正常;超过正常体重20%以上为肥胖;低于正常 的10%-20%为消瘦。 2、评估方法: (1)体重 (2) 体质指数:BMI#重(kg) /身高(m)2 正常-18.524 超重-2427.9 肥胖-大于等于28 (3)皮褶厚度:常测肱三头肌 3、临床评价营养状态的指标:皮肤粘膜、指甲和毛发、肌肉、皮下脂肪、
22、肋间隙和锁骨 上窝、体重和体质指数。 (六)意识状态 (七)面容与表情 临床常见的典型面容: 1、急性面容:表情痛苦、躁动不安、面色潮红、有时鼻翼扇动、口唇疱疹,常见于急性发 热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慢性面容: 面容憔悴,面色灰暗或苍白,目光暗淡。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 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 3 、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眼裂增大,表情惊愕、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见于甲状 腺功能亢进。 4 、黏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白,颜面浮肿,脸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 疏。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5 、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
23、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6 、苦笑面容:破伤风 7 、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增大前突,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 耳鼻增大 8 、月面容: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唇可有小须。见于 cushing 综合症及长期 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者 9 、面具面容:面部呆板如面具样。见于震颤性麻痹,脑炎,脑血管疾病,脑萎缩等 10 、血面容: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贫血患者。 11 、肝病面容:面色晦暗,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病患者。 12 、肾病面容:面色苍白,眼睑、颜面浮肿。 13 、病危面容:面部消瘦,面色铅灰或苍白,目光晦暗,表情淡漠,眼眶凹陷,鼻骨峭耸。
24、 见于大出血,严重休克,脱水,急性腹膜炎。 (八)体位 1、自动体位: 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阻滞。见于疾病早期或轻症患者。 2、被动体位: 患者不能自己随意调整或变换躯干和肢体的位置。 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 r . 失者。 3、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疾病痛苦而被迫采取的体位。包括:强迫仰卧位、 强迫俯卧位、 强迫侧卧位、强迫坐位、强迫蹲位、强迫停立位、辗转体位、角弓反张位 (九)步态 1 、蹒跚步态: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如鸭步。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或书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2 、醉酒步态:行走时驱赶重心不稳,步态紊乱如醉酒状。见于小脑疾患、酒精或巴比妥 中毒。 3 、共济失调
25、步态:起步时一脚抬高,骤然垂落,双目下视,两脚间距很宽,摇晃不稳, 闭目时不能保持平衡。见于脊髓疾病。 4 、慌张步态:起步困难,起步后小步急速前冲,身体前倾,越走越快,难以止步。见于 帕金森病。 5 、跨阈步态:患足下垂,行走时必须抬高下才能起步。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6 、剪刀步态:由于下肢肌张力增高,移步时下肢内收过度,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见于脑 性瘫痪或截瘫病人。 7 、间歇性跛行:步行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乏力,病人被迫停止行进,需休息片刻后才能 继续走动。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者。 5、常见的皮肤颜色异常: (1)苍白:见于血管痉挛、惊恐、虚脱、寒冷、休克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发红:毛细
26、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或是红细胞增多所致。生理运动;病理 发热性疾病或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 (3)发绀:皮肤黏膜呈青紫色,杵状指(长期),出现于口唇(常见)、舌、肢体远 端及末梢见于心肺疾病、亚硝酸盐中毒; (4)黄染:黄疸 (5)色素沉着 (6)色素脱失:见于白斑、白癜、白化症。 6、皮肤损害 皮肤损害包括原发性皮肤损害、继发性皮肤损害和血管皮肤性损害,可分为皮肤本身的病 变多引起,亦可为全身疾病在局部皮肤的反应。 (1)皮疹估要点为: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性状大小、平坦或隆 起、颜色、压之是否褪色、有无瘙痒及脱屑。 常见皮疹有: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 (2)
27、压疮称为压力性溃疡,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缺血、缺氧所致的继发性皮肤 损害。 (3)皮下出血:皮下出血为血管性皮肤损害,其特点为局部皮肤呈青紫色或黄褐色(陈旧 性),压之不褪色,除血肿外一般不高。 皮下出血的分类:直径小于2mm为瘀点;直径35mm为紫癜;直径5mm以上为瘀斑; 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为血肿。 7、 正常淋巴结的表现特点:正常浅表淋巴结体积较小,直径多在0.20.5c m,质地柔软,表 面光滑,无压痛,与毗邻组织无粘连,因此不易被触及,亦无压痛。 区叩击痛:肝脓肿,肝炎。 脾叩诊:左腋中线上采用轻叩正常:左腋中线第9-11肋间,长约4-7cm,前方不超过 腋前线 脾浊音区扩大
28、:脾肿大;脾浊音区缩小:左侧气胸,胃扩张,鼓肠。 移动性浊音: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时,因重力多沉积于腹腔的低处,仰卧时两侧腹部 叩诊呈浊音,而中腹部叩诊呈鼓音,当改变体位时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阳性:腹腔游离 腹水 1000ml。 卵巢囊肿与腹水叩诊音鉴别:卵巢囊肿浊音在腹中部,鼓音在腹部两侧;卵巢囊肿的浊 音不呈移动性;卵巢囊肿尺压试验阳性。 46、肝的浊音界: 受检者平静呼吸,分别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清音区往下叩诊至出现浊 音,即为肝上界。再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向上叩至浊音处即为肝下界。 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第 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两者之间的距离为肝浊
29、音区上下径, 约为911cmt 右腋中线 右肩胛线 肝上界 第7肋间 第10肋间 肝下界 第10肋骨水平 (不易叩出) 47、 肝浊音界临床意义:肝浊音界向上移位见于右肺不张、右肺纤维化及气腹鼓肠等;肝浊 音界向下移位见于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肝浊音界扩大或缩小见于肝脏病变;肝浊音 界消失代之以鼓音是急性胃肠穿孔的重要体征。 48、 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包块、液波震颤 压痛:正常腹部触诊无疼痛, 重按时仅有压迫不适感。 若由浅入深按压腹部引起疼痛, 称为压痛。 反跳痛: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趋于稳定,然后将手突然抬 起,此时如患者感觉腹痛骤
30、然加剧,并有痛苦表情,称为反跳痛。 (1)肝脏触诊注意:肝脏大小、质地、表面状态和边缘、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肝- 颈静脉反流。 正常:大小:右肋下 1cm剑突下 5cm;质地:质软(三级:软如唇;韧如鼻; 硬如额);边缘及表面:整齐;光滑;压痛:无;搏动:无;肝区摩擦感:无; 肝-颈静脉反流:无 (2 )脾脏触诊肿大脾脏大小测量 第I测量(又称甲乙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以CM表示) 第n测量(甲丙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点的距离 第川测量(丁戊线)指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3)Murphy征阳性:胆囊触诊时,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碰到钩压的拇指,即可
31、引 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称为Murphy征阳性 腹部包块: 注意:位置、形态,大小,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与邻近的关系。 (4) 正常腹部可触及的包块有:腹直肌肌腹腰椎椎体和骶骨岬乙状结肠粪块 横结肠盲肠 (5) 液波震颤:大量腹水时,用冲击触诊法触诊腹部可感到波动感。常见于大量腹水者(游 离腹水大于3000ml )。 49、压痛与反跳痛的临床意义 :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受炎症累及的征象。腹壁紧张,同时伴有 压痛和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阑尾病变时麦氏点有压痛。胆囊病变时,右侧腹直肌外缘 与肋弓交界处有明显压痛。(肝区叩击痛见于肝炎或肝脓肿。) 50、肝脏肿大的临床意
32、义: 弥漫性肝大:见于肝炎、脂肪肝、肝淤血、早期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虫病等。 局限性肝大:见于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等。 51、脊柱: 脊柱畸形:多因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凸,导致胸廓两侧不对称。见于先天性畸形、脊柱 外伤和结核等。 脊柱活动度:正常人颈椎段在固定肩部的条件下前屈 35 45,后伸35 45,左右 侧弯45,左右旋转(一侧)60 80 ;腰椎段在直立位及骨盆固定的条件下前屈 75 90, 后伸30,左右侧弯20 35,左右旋转(一侧) 30。 52、运动功能检查 肌张力:包括肌张力增高和减低。 不随意运动:检查震颤、舞蹈样运动和手足徐动。 共济运动:通过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等检查了
33、解有无共济运动 肌力 :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力 肌力分级 : 六级 0 级 : 完全瘫痪 1 级 : 肌肉可收缩 , 无运动 2 级 : 肢体可在床上运动 , 但不能抬离床面 3 级 ; 肢体能抬离床面 , 但不能对抗阻力 4 级 : 能对抗阻力动作 , 较正常差 5 级 : 正常肌力 53、感觉功能检查 (一)浅感觉:包括痛温触觉 (二)深感觉:检查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三)复合感觉: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体表图觉。 54、神经反射: (1)浅反射 1)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患者。 2) 腹壁反射: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病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 下部
34、反射消失见于胸髓 1112节病损。双侧上、中、下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患者。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3) 提睾反射: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 2 节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 老年人或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附睾炎等。 4) 跖反射:正常表现为足跖屈,即Babinski 征阴性。 ( 2)深反射: 1)肱二头肌反射:正常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为颈髓5 6 节。 2 )肱三头肌反射:正常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反射中枢为颈髓78节。 3) 膝反射: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反射中枢为腰髓24 节。 4)跟腱反射: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
35、,足向跖面屈曲,反射中枢为骶髓12节。 55、病理反射: 当锥体束病损以及在休克、昏迷、麻醉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 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称为病理反射。 常见:Bbinski 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Conda征 56、脑膜刺激征: 脑膜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 可刺激脊神经根, 使相应的肌群发生痉挛, 当牵扯这些肌肉时,被检者出现防御反应的现象。常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 脊液压力增高。如:颈强直、克匿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57、体表标志 : (一)胸部 1 胸骨角:与第 2 肋软骨相连接,标志着左右支气管分叉,主动脉弓和第 5 胸
36、椎水平。 2 剑突:为胸骨体下端突起部,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胸骨体相连接。 3 腹上角:前胸下缘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形成的夹角。其后是肝脏左叶、胃及胰腺所在 区域。 4 肋间隙: 两肋之间的间隙。 由胸骨角确定第 2 肋骨, 其下间隙为第 2 肋间隙, 余依此类推。 5 脊柱棘突: 后正中线标志。 颈部第 7 颈椎棘突最突出, 其下为第 1 胸椎, 常以此计数胸椎。 6 肩胛骨:位于胸壁脊柱两侧第 2 8 肋骨间。肩胛骨的下端称肩胛下角,两臂自然下垂时 肩胛下角一般平第 7 后肋水平或第 7 肋间隙,为后胸壁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二)腹部 1 肋弓下缘:由第 8-10 肋软骨组成,其下缘为体
37、表腹部上界,常用于腹部分区、胆囊定位 及肝脾测量的定位。 2脐:为腹部的中心,平第 34腰椎之间,为腹部分区和腰椎穿刺的定位标志。 3腹股沟韧带:两侧腹股沟韧带与耻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体表副部下界。 4腹上角:为两侧肋弓至剑突根部的交角,用于判断体型及肝脏测量的定位。 5腹中线:为前正中线至耻骨联合的延续。 6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下缘交界处为胆囊点。 7髂前上棘:髂棘前上方突出点,为腹部九区分法及阑尾压痛点的定位标志。 8肋脊角:背部两侧第 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为检查肾区叩击痛的部位。 胆囊: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下缘交界处为胆囊点。(墨菲征阳性,见于胆囊炎。)
38、 阑尾: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 1/3与中1/3交界处为麦氏点,麦氏征阳性提示有阑尾炎。 58、体表划线: 前正中线: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 锁骨中线: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锁骨端两者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腋后线: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腋中线:自腋窝顶端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中点向下的垂直线。 后正中线:为通过椎骨棘突或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直线。 肩胛线:为两臂自然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的垂直线。 第四章心电图 1、心电图各波形的命名、代表内容、临床意义 (1) P波:代表左右心房、房间隔除极产生的电位变化。 右房除极在前,产生 P波的前半部分
39、,左房除极在后,产生P波的后半部分。 时间:0.05 0.10s。 振幅:肢导在0.050.25mV之间。胸导 P波振幅在 0.050.20mV之间。 振幅增高见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等。振幅减低时间延长见于高血钾等。 频率:在60100次/分之间,青少年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2) P-R间期:代表心房最早开始除极至心室最早开始除极的时间。 时间:0.12 0.20s。 P-R间期v 0.11s见于短P-R间期、预激综合征、等频性干扰性房室脱节或交界性心律等。 P-R间期0.21s见于I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结慢径路前向传导或干扰性P-R间期延长等。 I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
40、在成人若 P-R 0.21s,则可诊断为I度房 室传导阻滞。 (3) P-R段:从 P波终点至QRS起点的一段时间,是激动通过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至 心心室的时间。 (4) QRS波群:代表室间隔、左右心室除极产生的电位变化。 典型的心室除极波由 3个紧密相连的波群组成。第一个负相波命名为Q波,Q波之后的正向 波命名为R波,R波之后的负相波命名为 S波。 时间:0.050.10s。超过0.11s见于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室内差异 传导、高钾血症、急性损伤阻滞及药物毒性反应等。 振幅:肢导的 R+S振幅v 0.5mv者,称为QRS低电压。 胸导最大的R+S电压之和小于1.0mv也
41、称为低电压。有时肢导和胸导同时出现QRS氐电压。 低电压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低电压偶见于正常人,与QRSfe轴垂直于额面有关。 以R波为主的导联,Q波v 30ms,深度小于R波的1/4。在不该出现q波的导联上出现了 q 波,或原有的q波增宽增深,同时出现 ST-T衍变规律,往往是心肌梗死的表现。 (5) J点:QRS吉束与ST段交界点。一般 J点位于基线上。J点可随ST段移位而发生上下 移位,早期复极时可见明显J波。 (6) ST段:心室除极结束至心室复极开始的一段时间。 正常情况下ST段位于基线上,ST段移位具有重要意义。 ST段下降:缺血区的导联上 ST段下降的形态呈水平型下斜型
42、和低垂型,大于0.1mv 持续1分钟以上。ST段下降代表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根据ST段下降的导联可以判断心肌损 伤的部位。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下降0.1mv以上。ST段下降大于 0.2mv以上者提示多支病变。 ST段抬高:ST段抬高大于0.2mv以上。见于自发性心绞痛及变异性心绞痛,若持 续时间超过20分钟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7) 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产生的电位变化,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T波可以呈现多种形态。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总是直立的,T与同导联R波的比例不应小 于 1/10。 T波时间:0.050.25s。 T波高尖:代表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特点:
43、突然异常增高变尖,两支对称基底部变窄, Q-T间期缩短。T波倒置:代表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巨T倒置两支对称是穿壁性心肌缺血的 反映。 (8) Q-T间期:QRS起点至T波结束的时间,包括心室除极和复极过程。 时间:0.36 0.04s。 Q-T间期明显延长见于心率慢,低血钙。心率加快时 Q-T间期明显缩短。 (9) U波:紧随T波之后,在下一个 P波前出现。U波与T波方向一致。 正常U波小于0.1mv,不应高于T波。 U波时间0.160.25s,平均0.20s。 U波增大见于低血钾。U波倒置是心绞痛发作时前降支病变的特征。 2、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自体表记录的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44、的曲线图 形。红一右手、黄一左手、绿一右、蓝一左脚、白一胸前。 3、各胸导联位置: 导联 正极作用 主要作用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 反映右心室壁改变 V2 :胸骨左缘第4肋间 反映右心室壁改变 V3 V2和V4连接线的中点 反映左、右心室移行改变 V4 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反映左、右心室移行改变 V5 左腋前线V4水平处 反映左心室壁改变 V6 左腋中线线V4水平处 反映左心室壁改变 4、 各波段振幅的检测:1mv电压描笔移动10mm 1mm振幅相当于O.lmv的电位差 走纸速度为25伽/s , 1伽=O.O4s,心率=60/每一心动周期的时距 5、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1)
45、 P波:I、II 、aVF、V4 -V6向上,aVR向下;宽度:小于 0.12s ;振幅:肢体导联小 于0.25mv;胸导联小于 0.2mv。 (2)P-R 间期:0.12-0.20S,不超过 0.22s (3) QRS波群:(1)时间:0.06-0.10S, 最宽不超过0.11s。(2)波形和振幅:V1-V6R波逐 渐升高,S波逐渐变小;V1的R/SV 1, V5的R/S 1 ; V1的R波不超过1.0mv, V5的R波 不超过2.5mv。标准肢体导联主波向上,I的R波不超过1.5mv。 (4) ST段:下移不超过0.05mv;上升:V1-V2导联不超过 0.3mv, V3不超过0.5mv,
46、 V4-V6 导联不超过0.1mv (5) T波:方向: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但若V1的T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向下; 振幅:不低于同导联 R波的1/10 6、异常心电图: (1)心房肥大: 1)右房肥大:P波高尖,幅度0.25mv,在II、III、aVF导联明显,称为“肺性P波”见 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一些先天性心脏病;V1导联P波直立时,振幅0.15mv,如P波双 向,其振幅的算术和 0.20mv。 2) 左房肥大:P波增宽0.12s,常呈双峰型在I、II 、aVL导联最为显著,典型者多见 于二尖瓣狭窄,称为“二尖瓣型P波”。V1导联P波先正后负,Ptf 4.0mv (男) 3.
47、5mv (女) b、I 导联的 R波1.5mv, aVL 的 R波1.2mv, aVF的 R波2.0mv 或 IR+IIIS 2.5mv。 心电轴左偏;QRS波时间0.10s-0.11s。(一般小于0.12s ) ; ST-T改变(与主波方向相反)。 2) 右室肥大: V1 导联 R/S 1, V5 导联 R/S 1.05mv(重症1.2mv);电轴右 偏;aVR导联R/S 1; ST-T改变。 (3)心肌缺血: 1) 心绞痛:ST段移位(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mv)和/或T波倒置。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持续恒定的ST改变(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05mv)和/或T波倒置, 低平,正负双向。 2
48、) 冠心病1、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T波,反映心外膜下或透壁性心肌缺血,也见于心内 膜下或透壁性心肌梗塞。2、暂时性ST段抬高伴T波高尖及对应导联 ST段下移,为变异性 心绞痛。 (4)心肌梗死: 1)早期(超急性期):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 ST段斜型抬高,尚未出现 异常Q波,仅持续数小时。及时治疗可避免发展为心肌梗塞或使其范围缩小。 2) 急性期:高耸 T波开始降低,出现异常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继而下降;直立的 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持续数小时至数周。 3)近期(亚急性期):梗塞后数周至数月,以坏死及缺血图形为主要特征。抬高的S-T段 基本恢复至基线,在,倒置T波逐
49、渐变浅。 4) 陈旧期:急性心肌梗塞后3-6个月,ST段及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恒定 不变,Q波存在或变小、消失。 (5)心律失常: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心电图特点:P波规律出现,I、II 、aVF向上,aVR向下;P-R间期0.12s ;频率40-150 次/分。 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为 60-100次/分。 过早搏动:最多见的是室性早搏,其次是房性早搏,最少的是交界性早搏。 1正常+1早搏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称为二连律; 2正常+1早搏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称为三连律。 室性早搏:提前出现一个宽大变形的QRS-T波群,QRS时限大于0.12s , T波方向与主波相
50、反,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的QRS波前无相关P波。 房性早搏:变异 P,波提前出现,QRS波一般不变形,P, -R大于0.12s,代偿间歇不完全。 交界性早搏:逆行 P波(提前或延后 QRS波出现,或与 QRS波融合),QRS波 一般不变形, 代偿间歇完全。 心房颤动:无 P波,大小及形态均不等的 f波;心室律绝对不规整;f波频率350-600次/ 分;QRS波 一般不增宽。 (6)传导异常: 当激动自心房向心室传导的过程中发生障碍、造成传导延缓或中断, 称为房室传导阻滞, 是 最常见的一种房室阻滞。 1) I度房室传导阻滞:P-R0.20s ;两次测量结果比较,心率相同时P-R间期延长超过0.
51、04s 2) II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两型:I型(Morbiz I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 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一个 QRS波群;漏搏后的P-R间期缩短,后又逐渐延长;周而复始地出 现,称为文氏现象。 II型(Morbiz II 型):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3)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P间距和R-R间距各自保持固有的规律 性;P波与R波无关;P波频率大于R波频率。 第五章实验室检查 1、血液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白细胞计数 1、中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1)增多 生
52、理性增多:新生儿、分娩、妊娠、剧烈运动,多为一过性。 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化脓性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恶性 肿瘤 (2 )减少:病毒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理化损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脾亢。 2、嗜酸性粒细胞 (1 )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血液病、皮肤病、恶性肿瘤、传染病 (2)减少:伤寒、应激反应、休克等 3、淋巴细胞 (1)增多 生理性增多:婴幼儿 病理性增多:感染性疾病(啫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疾病恢复期 (2)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单核细胞 (1)增多 生理性增多:出生后 2 周的婴儿 病理性增多:感染性疾病(原虫感染)、血
53、液病 (2)减少:无意义 (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 (1)增多 相对性增多: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见于剧烈呕 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也见于尿崩症、甲亢等。 绝对性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病理性增多:见于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型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 动- 静脉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减少 生理性减少:见于生长发育迅速的儿童、老年人、妊娠中后期。 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再障性、溶血性和失血性贫血。 2、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 (一)肌酐 :测定血肌酐浓度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1、由于肾脏的储备力和代偿力强,肾小球滤过功能轻度损害时,血肌酐浓度可正常;肾小 球滤过功能下降至正常人的 1/3 时,血肌酐明显上升。因此,测定血肌酐不能反映肾脏早期 受损的程度。 2、 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严重受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装修合同样填写简单装修合同样本
- 2024年娄桂与前配偶共同抚养子女合同
- 2024年度鲜花花艺设计合同
- 2024年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合同
- 2024年废纸回收合同范本下载
- 2024年建筑工程木工长期劳务合同
- 2024年双方协商一致停薪留职具体条款协议
- 课件彩虹2教学课件
- 2024年度货物销售合同标的:电子产品销售
- 2024年度项目托管合同
- 钠与水的反应
- 议论文写作技巧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风的作用) 教学课件
- 二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诗词大会”题库二 (word版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
- GB/T 7702.20-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
- GB/T 40120-2021农业灌溉设备灌溉用热塑性可折叠软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GB/T 3903.2-1994鞋类通用检验方法耐磨试验方法
- GB/T 10801.2-2018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 12J5-1 平屋面建筑标准设计图
- 中印边境争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