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1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2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3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4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详细讲 解)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详细讲解)教材简析 本课三首古诗以平实的语言、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田园的美丽景色,表 现了主客间质朴、纯真、浓厚的感情。其中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 诗人是客,从客人的角度写了所见所闻,表达了赞赏、留恋之情; 客至一首, 诗人是主,以主人的身份表现待客的热情和不周。不同的角度能让学生感受到 诗人的不同心境,但语言中散发出的质朴、和谐的情味却是一致的。教学目标1、在诵读和融情想象中,体会诗人的不同情感和主客之间质朴、纯真、浓 厚的感情。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 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

2、意。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4、借助注释中的注音和字典能读准多音字“还” “舍”和课后的“黍、郭、 圃”等 6 个生字,会写“邀、至、桑”等 10 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唐诗中饱含的“情”和宋诗中蕴含的“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设疑,揭示课题(课前板书:古诗三首) 1、同学们都经历过出门做客和招待客人的事吧?我们来聊聊印象最深刻的 一次出门做客或招待客人的情形。2、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好吃的、好玩的,还有相聚时的开心、快乐,是吗?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空,走进唐宋时代,去看看留在那些著名的诗人心中的又 是什么情

3、形呢?(齐读课题)(直接切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对做客、待客之道形成一种自我认识,并引出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满认知期待。 )二、读准诗句,切入主题1、读准古诗,随机解字。(1)请学生自由读读三首诗,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想想诗句的停顿 节奏。(教师巡视,个别指正读音和停顿节奏)(2)指名读古诗,纠正不准确的读音,随机提问“还”和“舍”的意思。2、切入主题,锁定内容。(1)快速浏览,想想三首诗中作者是客人还是主人。 在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诗中作者是客人;在客至这首诗 中作者是主人。(2)这节课,我们先随同孟浩然和陆游一起去做客吧! (古诗作为集音韵美和意境美于一身的语文学

4、习材料,读准、读通是古诗 学习的重要任务,在指导读准的过程中随机理解多音字的意思,为帮助学生疏 通诗意做准备。以“做客”和“做主”两个主题把本课的学习划分为2 课时。)三、交流方法,理解诗意1、自读古诗,交流字词。读一读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 ,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有说不通的地 方做上记号。不懂字词预设:至 田家 斜 场 把酒腊酒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追随 衣冠简朴 古风 从今 无时 2、思考方法,归纳整理。想一想,对于注释中没有解释的字词,除了查字典,你有什么办法了解意 思?交流预设: 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已学成语。 板书: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已学成语) 。3、以过故人庄为

5、例,运用方法。1)自己读读过故人庄这首诗,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理解不懂字词的意思。交流:“至”字可对应“邀”来理解,或可举“冬至”这个例子。“把酒”,老师可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来理解。 (2)知道了字词的意思后,当我们说诗句的意思时,有时还需要把字词位 置换一换,这样才能使诗句意思更加通顺。比如: “独钓寒江雪”我们说整句话 意思的时候,词语的顺序应该为“独雪寒江钓” 。大家自己练说一遍。(3)指名说诗意,教师随机评价,指正。(4)指几名学生读,评价,齐读全诗。4、迁移学法,自得游山西村的意思。(1)刚才我们学习过故人庄时,先用适当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词的意 思,接着又通过调整词序说了整首

6、诗的意思。大家能不能运用这样的学法自己 试着读懂游山西村的意思。当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和同桌同学轻轻地讨论讨论,也可以向 老师请教。(教师巡视,随机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共性问题,统一交流)(2)指名说诗意,不当之处随机指正。(这一学习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这样的 问题是学生真正的学习障碍。针对问题,启发学生“回忆旧知,归纳方法” ,再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帮扶”的过程。最后, 让学生迁移学法,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后援。 )四、比较同异,赏读两诗1、比较相同,体会诗情。 同学们,两首诗写于不同的朝代,前后相差多

7、年,但我们仔细地读 一读,你一定能读到很多相同的地方。请大家再次自由地读一读两首诗,你发 现了哪些相同的地方?(1)内容预设。 两首诗中都写到了主人非常的热情好客,为客人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谁来读读有关的诗句?读读评评,强调“具”“邀”“留”“足”,读出主人的好客。 两首诗都写了看到的景色。 看到怎样的景色呢?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指名读,点评,闭目听读,融情想象)(朗读中体会“绿树村边绕” “青山郭外斜”的对仗工整和由近及远,由里 到外的描写顺序;体会山西村的幽深,曲曲折折的山路,似乎已经到了尽头, 但一转弯却又见花红柳绿;体会乡村古老、淳朴的风俗) 都写到了诗人心中的想法。诗人心中的想法都

8、凝聚在最后一句话中了。谁能读好最后一联诗?(强调“待、还”;“闲、无时”等词)(2)写法预设。这两首诗先写事,再写景,最后写情。 这是两首律诗,律诗分为两句一联,共四联,分别叫“起、承、转、合” 也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写事、写景也写情,这就是一个写法规律, 这个规律还能帮助我们背诵全诗呢!两首诗的意思都比较好懂,没有很深奥很难懂的地方。诗人用简单、平 实的词语写清了要表达的意思。 (男女生分别读一首)(3)情感认同预设。从诗人与主人的交往当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留在诗人心中的是什么 呢?朋友之间随和、质朴、深厚的情谊。2、比较不同,感悟诗理。(1)交流不同,适时点评。(2)其实唐

9、诗过故人庄和宋诗游山西村还有一处很大的不同。 补充陆游材料。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 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 罢官闲居在家。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 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 伐,张浚战败后,陆游也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 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乡。陆游回到家乡的 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 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中。请大家从游山西村中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不心灰意冷,勇往 直前,相信前途光明的心境

10、?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啊,诗人不仅写了客人和主人之间和谐、质朴的感情,还在诗中蕴含了 丰富的哲理。宋代的诗歌大多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而唐代的诗歌表达的是浓浓的情谊。(以“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架构起两首诗一起学习的桥梁,紧扣诗 句中的重点词让学生带着欣赏的目光,品读、赏读诗句,融诗意理解、情感体 验、写法学习于一体。比较相同中,引导学生反复体会诗中包含的浓浓的情感; 在比较不同中,引入陆游作诗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体会宋诗包含人生哲理 的写法,从而对唐诗和宋诗有模糊的区别意识。 )五、小结学法,诵读两诗1、再设情境,齐诵两诗。让我们闭上眼,再次跟随孟浩然去拜访老朋友,跟随陆游去游山西村吧。 全体起立齐背两诗,背不下来的同学可以看课文。2、小结学法,教学期待。这节课,我们借助不同的方法解决字词、疏通诗意,比较欣赏了两首诗的 异同。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在做客。而大诗人杜甫作为主人,他会怎么招待客 人呢?我们下节课就去杜甫家做客。(情境中引导学生齐背两首诗,使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小结再扣本课中 三首诗的不同,提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诗,谁能 来给大家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