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欢迎下载支持,谢谢!早产儿正常颅脑CT表现的观察与测量【关键词】 早产儿 颅脑 CT早产儿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决定了其颅脑 CT 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对早产儿正常颅脑CT表现 与异常征象的认识不足,易造成诊断上的错误。因此,作者 2004 年 12月至2007年6月对30例经多层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早产儿正常 颅脑进行观察与测量,旨在提高对正常早产儿颅脑 CT表现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早产儿30例中男25例,女5例;胎龄2830W 8例、 3134W 16例、3537W 6例。体重13002600g。自然分娩19例、 剖宫产11例。CT检查时间:v
2、 1d 14例、27d 11例、714d 5例。 早产儿均无宫内缺氧、高热或难产史;生后 Apgar 评分在 8 分以上。 均因生后反应差,轻度激惹或微小抽搐(后证实为低钙血症) ,而行 CT检查。1.2 检查方法 采用Lightspeed GE4层螺旋CT机。使用低射线剂量,扫描条件:80kV, 80mA 1second,层厚7.5mnr,从 OM线以上1cm开始向 上扫描 10 层。小棉垫固定头部, 裹好睡熟后检查, 无需镇静剂。 通过 观察脑实质及脑室、脑池、脑裂、静脉窦形态并测量脑实质灰白质 CT 值。1.3 观察及测量方法(1 )早产儿脑皮层菲薄, 大部分早产儿脑室发育细小, 脑外
3、间隙难以测量,仅以肉眼观察记录其形态。 (2)静脉窦选取最佳层面 观察静脉窦形态并测量 CT值。(3)脑组织密度(CT值)选取固定层 面测量脑白质CT值,额叶测量双侧脑室前角周围层面,颞叶为鞍上池 两侧层面,枕叶为双侧脑室三角区层面,顶叶为双侧脑室体部上方层 面。并测量基底节、丘脑以及脑桥、小脑 CT值。2 结果2.1 脑组织形态皮层灰质薄、曲折浅、脑回少,以额颞部较明显。胎龄v 30W者7例,灰质呈薄层、厚约24mr“薄壳”状结构包绕于白质周围,两侧对称,中线结构无移位(图1);胎龄31周 者灰质呈“厚壳”状(图 2)2.2 脑组织密度脑白质密度低,范围广,以额叶白质明显,呈广泛对称低密度。
4、不同的胎龄和脑组织密度存在一定的关系,见表1 3。不同胎龄段和各脑叶密度相关性更明显,见表 2。表 1 不同胎龄的脑组织密度 (略)表4不同胎龄段各脑叶白质平均 CT值(略)2.3 基底节、丘脑、小脑及脑桥情况基底节结构、内囊后支和丘脑间分界不清(内囊后支未见显 示),见图 3。小脑及基底节区密度较丘脑、脑桥偏低。2.4 脑室及脑池、脑沟脑室系统中以四脑室、三脑室发育形态趋于成熟,侧脑室变化较大。胎龄v 30W中7例均表现侧脑室宽大,但其中1例胎龄28W 者表现侧脑室体部窄, 枕角较大; 胎龄 3136W23 例则表现为不同程 度侧脑室窄,透明隔间腔存在者 25例。胎龄v 30W8例均可显示所
5、有 脑室、脑池、纵裂及外侧裂全貌。胎龄越小,脑室、脑池、脑裂形态 显示越清楚宽大;反之胎龄越大,脑室、脑池、脑裂形态显示越窄。2.5 生发层7 例于侧脑室体部外侧见细条状或点状高密度影,即生发层(图4),其中v 30W 5例,3132W 2例。2.6 硬膜窦27 例表现为硬膜窦呈边缘清楚锐利、密度均匀的较高密度影。其中16例表现为直窦密度增高(图5) , CT值约31.3Hu。10例表 现为上矢状窦呈三角形高密度(图6), CT值约35.6Hu,其余硬膜窦均 未见显示高密度影。3 讨论正常早产儿由于发育的原因,其头颅CT有自身的一些解剖特点,而不同于正常足月儿,表现为皮层灰质薄、曲折浅、脑回少
6、,白 质密度低且范围广,小脑及基底节区密度相对略低,内囊后支显示不 清,豆状核与丘脑间无明确分界。从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各个胎龄 段均以额叶密度相对较低,胎儿胎龄越小,脑白质密度越低,随着胎 龄的增大,脑白质密度逐渐增高。目前研究基本表明新生儿脑白质密 度低的原因与脑水分含量及髓鞘形成状况有关。MF研究显示脑髓鞘形成自脑干开始(约孕29W由下至上到基底节区(约孕 31W,然后伸 展至大脑各叶1。皮层下白质髓鞘形成较晚,皮层尚未完全发育,使得新生儿皮层下白质范围相对大、密度低,胎儿胎龄越小,脑组织 及髓鞘形成越不成熟,白质含水量越高,灰白质的分界越模糊。由于 早产儿胎龄小,皮层发育比一般足月儿更
7、为不足造成皮质菲薄如“壳 状”本组30例正常早产儿大脑白质平均 CT值为(14.66 士 1.91)Hu, 比国人谢肇钦2测得一组35例足月新生儿脑水分含量更高,髓鞘 化程度更加不足。 胎儿胎龄越小, 脑白质密度越低, 随着胎龄的增大, 脑白质密度逐渐增高,符合脑的正常发育过程。小脑因含大部分密集 尚未髓鞘化的白质,密度较低,本组三个不同胎龄段的平均 CT值分别 为22.28Hu, 22.37Hu, 22.53Hu。髓鞘形成自脑干开始,故脑桥密度 相对最高。基底节区由于是髓鞘形成较晚的部位,密度相对较低,但 较小脑为高。丘脑因大部分为灰质核团,密度相对白质要高一些,介 于基底节和脑桥之间。早产
8、儿由于内束后支髓鞘尚未形成,内束与豆 状核、丘脑在CT上无明确分界。相对于周围低密度的白质,上述结构 形成位于大脑中部的一片较密实的结构。早产儿的脑室系统及脑池、 脑外间隙也发育不平衡,表现为脑外间隙扩大,其中第三、四脑室发 育趋于成熟,侧脑室变化较大。本组胎龄V 30W 7例表现为侧脑室宽 大;胎龄31 36W23例则表现为不同程度侧脑室变窄。 说明随胎龄的 增长,脑叶迅速发育, 而颅腔发育相对滞后, 因而显示颅腔相对缩小。 因此,相对于早产儿来说,胎龄越小,脑室及脑池、脑外间隙形态越 清楚宽大,可能为胎龄越小,脑叶发育越不成熟相对滞后有关。关于 生发层:在CT上表现为略高密度,低于血肿密度
9、,为对称于侧脑室两 侧的条状或点状略高密度影。胎龄3032W生发层逐渐变细而退缩, 但仍有残留,以后逐渐萎缩、消失,故足月儿一般见不到生发层。本 组胎龄v 30W5例均可见条状生发层。30W2例可见残角未退化的斑 点状生发层。硬膜窦:能显示大部分的上矢状窦及直窦,表现为边缘 清楚锐利、密度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影, 其高密度影与早产儿血流缓慢、 血容量大、富含RBC和Hb比例高有关。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射线剂量低,图像质量好,成为早 产儿颅脑检查较为实用的方法,使用日益广泛,因此,了解早产儿颅 脑CT解剖特点是必要的。在早产儿颅脑 CT检查中还应注意在保证图 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较低射线剂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福利院管理办法
- 创优工程奖管理办法
- 仓库化学仓管理办法
- 出库及销售管理办法
- 会计档案法管理办法
- 商业信息咨询与数据共享协议
- 休息间使用管理办法
- 兰州市教师管理办法
- 合作经营协议之利润分成条款
- 2025年度抵押借款合同模板
- 赤峰市松山区官地矿区银金矿2024 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
- 渔船检验验船师技能竞赛考试题库
- 《发酵车间布置设计》课件
- 危险品安全管理培训模板
- 论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 九年级英语教案-冀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1 Lesson1-Higher,Faster,Stronger》教案
- 注塑成型PFMEA完整版
- JJG 1000-2005电动水平振动试验台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混床再生操作培训课件
- 《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教学配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