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亢丸中芍药苷的质量控制_第1页
抑亢丸中芍药苷的质量控制_第2页
抑亢丸中芍药苷的质量控制_第3页
抑亢丸中芍药苷的质量控制_第4页
抑亢丸中芍药苷的质量控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抑亢丸中芍药苷的质量控制 抑亢丸由羚羊角、白芍、天竺黄、桑椹、延胡索(醋炙)、 青皮(醋炙)、香附、玄参、石决明、黄精、黄药子、天冬、女 贞子、地黄等十四味药材组成,具有育阴潜阳,豁痰散结,降逆 和中等功效,用于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突眼,多汗心 烦,心悸怔忡,口渴,多食,肌体消瘦,四肢震颤等 1 。抑亢 丸方中主要成分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 flora Pall. 的干燥根 2 。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 白芍中芍药苷进行了质量控制,方法易于操作,结果准确,重现 性良好。 1 薄层色谱法 1.1 仪器设备与试剂试药 烘箱;硅胶G薄层板;芍药苷对照

2、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研究院提供)批号: 110736-200526 ;抑亢丸样品由生产企业提 供;水为纯化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 取本品水蜜丸15 g,研细;或取小蜜丸15 g或大蜜丸2丸, 剪碎,加水10 mL使溶散,加水饱和正丁醇50 mL,加热回流1 h, 滤过,滤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 40 mL洗涤,正丁醇层蒸干,残渣 加少量甲醇溶解,拌入少许中性氧化铝,水浴上拌匀干燥,装入 一预先填好的中性氧化铝小柱(100200目,3 g,内径11.5 cm)上,用乙酸乙酯-甲醇(1 : 1)混合溶液40 mL洗涤,收集 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1 mL使溶解,作

3、为供试品溶液。另 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溶液,作为对照品 溶液。再取除白芍外的全部样品成分,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B )试验,吸取 上述两种溶液各10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三氯 甲烷-乙酸乙酯 -甲醇-甲酸( 4 0:5: 1 0:0.2 )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的蓝紫色 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2.1 仪器设备与试剂试药 日本岛津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芍药苷对

4、照品(由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批号: 110736-200526;抑亢丸 样品由生产企业提供;乙腈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其他试剂均 为分析纯。 2.2 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4.6 X 250 mm 5 ?m );流动相: 乙腈-水(13: 87);流速:0.7 mL/min;柱温:40 C;检测波 长:230 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2.2.2 溶液制备 2.2.2.1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 加甲醇 制成每 1 mL 含 60 ?g 的溶液,即得。 2.2.2.2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小

5、蜜丸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 丸,剪碎,取约 3 g ,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 乙醇5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 30 min,使溶散,取出, 放至室温,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 取续滤液,即得。 2.2.3 专属性试验 按照处方制备不含白芍的抑亢丸阴性对照样品,按 “2.2.2.2 ”项下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取对照品溶液、供试 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依法进行测定。结果,阴性样品色谱在 与芍药苷峰相应的保留时间附近无干扰峰检出, 表明抑亢丸中其 他药味及辅料等对本方法测定无干扰。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

6、 68.70 ?g 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 1、2、4、6、8、10 ?l 进样测 定,以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 线,计算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 y=1522250.28x+127.26 (r=0.9999 ),表明芍药苷在 0.0687-0.6870 ?g 范围内与峰面 积值成良好线性关系。 2.2.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依“ 2.2.2.2 ”项下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10 ?l ,注入液相色谱仪,重复 6次,测定 其色谱峰面积值,结果样品含量的 RSD为0.04%,结果表明本实 验所用色谱仪精密性较良好。 2.2.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

7、批样品, 依法“2.2.2.2 ”项下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 按“2.2.1 ”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 0, 2, 4, 8, 12、24 h 进样, 测定峰面积,其芍药苷的 RSD为0.20%,结果表明24 h内供试 品溶液中芍药苷的含量基本稳定。 2.2.7 重复性试验 取取同一批样品,按“ 2.2.2.2 ”项下方法平行制备 6 份, 按“2.2.1 ”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其含量,结果芍药苷 的平均含量为0.4762 mg/g,RSD为1.54%,结果表明本法具良 好的重复性。 2.2.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含量已知的供试品(批号: 061202)约 1.5 g ,共 6份,分别精密

8、加入对照品溶液(0.01619 mg/mL)50 mL,按 “2.2.2.2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依该法测定,计算其回 收率,结果见表 1 。 如表 1 所示,测得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 99.97%, RSD=1.09%结果表明本法回收率较好,准确度较高。 3 讨论 3.1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芍药苷对照品的稀乙醇溶液, 经 UV-2550 紫外分光光度计 在2003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芍药苷在231 nm波长处 有最大吸收, 并参照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白芍项下, 选择 230 nm作为测定波长。 3.2 柱的选择及柱效的考察 实验中考察了 Gracesmart HP C

9、18 (4.6 x 250 mm 5 ?m) 色谱柱、VP-ODS C18(4.6 x 150 mm 5 ?m)色谱柱及 kromasil C18 (4.6 mmx 250 mm 5 ?m)色谱柱,结果 kromasil C18 的柱 子分离度较好,理论塔板数大于 10000,所以使用 kromasil C18 柱进行本次实验,暂定柱效应不低于 6000。 3.3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白芍的含量最低限度为1.6% 大蜜丸制造处方中白芍的投料量为18.8 g,制成量为55丸, 按100%提取率计,每丸含量应不得少于5.47 mg本品制法中白 芍为粉末入药, 考虑到生产工艺的波动, 暂时按 80%提取率计算, 本品大蜜丸每丸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4.40 mg ;小蜜丸制 造处方中白芍的投料量为 18.8 g ,制成量为 2500丸,每丸重约 0.15 g,即制成量约为375 g,按100%提取率计,每克含量应不 得少于 0.80 m g ,本品制法中白芍为粉末入药,考虑到生产工艺 的波动,暂时按 80%提取率计算,本品小蜜丸每克含白芍以芍药 苷计不得少于 0.64 mg ;浓缩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