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生理知识_第1页
血小板生理知识_第2页
血小板生理知识_第3页
血小板生理知识_第4页
血小板生理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血小板生理知识血小板 ( platelet ) 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它有质 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 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 1882 年意大 利医师J. 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 1030万),在止血、伤 口愈合、 炎症反应、 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 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

2、血液中。 低等脊椎动物圆口纲有纺锤 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血栓细胞。两栖、爬行和鸟纲动 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细胞, 功能与血小板相似。 无脊椎动物没有专一的血栓细胞, 如软体动物的 变形细胞兼有防御和创伤治愈作用。 甲壳动物只有一种血细胞, 兼有 凝血作用。血小板的生成 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多功能造血 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 又进一步成 为成熟的巨核细胞。 成熟的巨核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 伸入胞质 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 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 与母体分开。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

3、胞质分离开的成分 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1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板。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 13 在此贮存。贮存的血小 板可与进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 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 每个 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数量每立方毫米大约 2008000 ,般认为血 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调节, 但其详细过程和机制尚不 清楚。血小板寿命约 7 14 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 110,衰老的血 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形态结构 循环血中正

4、常状态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凹、 椭圆形或圆 盘形,叫做循环型血小板。人的血小板平均直径约 24微米,厚 0.5 1.5 微米,平均体积 7 立方微米。血小板虽无细胞核,但有细胞器, 此外,内部还有散在分布的颗粒成分。 血小板一旦与创伤面或玻璃等 非血管内膜表面接触,即迅速扩展,颗粒向中央集中,并伸出多个伪 足,变成树突型血小板,大部分颗粒随即释放,血小板之间融合,成 为粘性变形血小板。 树突型血小板如及时消除其刺激因素还能变成循 环型血小板, 粘性变形的血小板则为不可逆转的改变。 血小板有复杂 的结构和组成。 血小板膜是附着或镶嵌有蛋白质双分子层的脂膜, 膜 中含有多种糖蛋白,已知糖蛋白I b与粘

5、附作用有关,糖蛋白II b/ 皿a与聚集作用有关,糖蛋白V是凝血酶的受体。血小板膜外附有由 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和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关分子组成的血浆层 (血小板的外覆被)。血小板胞浆中有两种管道系统:与表面相连的 开放管道系统和致密管系统。 前者是血小板膜内陷在胞浆中形成的错 综分布的管道系统, 管道的膜与血小板膜相连续, 管道膜内表面也有 与血小板膜一样的外覆层, 通过此管道系统, 血浆可以进入血小板内部,从而扩大了血小板与血浆的接触面积, 由于存在这套与表面相连 的发达的管道系统, 使血小板形成与海绵相似的结构; 后者即致密管 系统的管道细而短,与外界不通,相当内质网。血小板周缘的血小板

6、膜下有十几层平行作环状排列的微管, 近血小板膜处还有较密的微丝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它们与血小板的形态的维持及变形运动有 关。血小板内散在着两种颗粒:a颗粒和致密颗粒。a颗粒内容物是 中等电子密度,有的颗粒中央还有电子密度较高的芯。a颗粒中含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第4因子、组织蛋白酶A、组织蛋白酶D、酸性水 解酶等。致密颗粒内容物电子密度极高, 含有 5羟色胺、 ADP、 ATP、 钙离子、肾上腺素、抗血纤维蛋白酶、焦磷酸等。另外,在血小板中 还存在有线粒体、糖原颗粒等。生理功能 血栓形成和溶解当血管破损时, 血小板受到损伤部位 激活因素刺激出现血小板的聚集, 成为血小板凝块, 起到初级止血

7、作 用,接着血小板又经过复杂的变化产生凝血酶, 使邻近血浆中的纤维 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互相交织的纤维蛋白使血小板凝块与血细胞缠 结成血凝块,即血栓(见凝血因子) 。同时血小板的突起伸入纤维蛋 白网内,随着血小板微丝(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收缩,使血凝块 收缩,血栓变得更坚实,能更有效地起止血作用,这是二级的止血作 用。伴随着血栓的形成,血小板释放血栓烷 A2 ;致密颗粒和a颗粒 通过与表面相连管道系统释放 ADP、5-羟色胺、血小板第4因子、B 血栓球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细胞生长因子、血液凝固因子V、 刈和血管通透因子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通过激活周围血小 板,促进血管收缩,促纤维

8、蛋白形成等多种方式加强止血而有些效果。 物质则可加强损伤部位的炎症和免疫反应。血小板的溶纤作用 当血管损伤部位血栓形成, 血液停止流失以 后需要防止血栓的无限增大,避免由此而产生的血管阻塞。此时,由 血小板所产生的 5- 羟色胺等对血管内皮细胞起作用, 使其释放纤维蛋 白溶酶原激活因子, 促使纤维蛋白溶酶形成, 进而使血栓中的纤维蛋 白溶解。血小板本身也有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与纤维蛋白溶酶 原,产生纤维蛋白溶酶参与血栓中纤维蛋白的再溶解。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起作用 血液在血管中迅速流动有时会 损伤血管壁, 血小板可从流动状态转而附在内皮细胞表面, 两者之间 的细胞膜消失,细胞质相互融合,从而

9、使内皮细胞得到修复。血小板粘附、释放及聚集的机制 血小板表面有许多不同受体, 这些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即被激活。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内 皮下组织中的I型和皿型胶原暴露,两者中有一 9肽结构的活性部 位。从这一活性部位通过 VWF 因子与血小板膜上的受体糖蛋白 1b 连接,实现了血小板与损伤部位的粘附。血小板激活后,环状的微管 向内凹曲。血小板出现放射状的突起, 其中出现与其长轴一致的微丝、 微管。颗粒向血小板中心部集中,并靠近与表面相连的管道系统。血 小板由循环型变为树突型。在光学显微镜下血涂片上所见的血小板, 如分为中央的颗粒区与周缘的透明区,就是处于这一阶段的特征。粘附的血小板开始释放

10、其内容物,随着血小板形态的变化,血 小板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的磷脂分子中的花生四烯酸游离出来, 进而受血小板膜上酶的作用,形成血栓素 A2 等。血小板颗粒内含物的 释放不是同时进行的。由致密颗粒释放ADP、 5-羟色胺的反应出现得快。a颗粒则随其内含物不同,释放迟早不同;含血小板第4因子、 B血栓球蛋白等成分的a颗粒先释放,含酸性水解酶的颗粒(相当于 溶酶体)后释放。释放是需能过程。膜上的钙泵将 Ca2+泵入血小板 内,激活 ATP 酶,最后引起血小板收缩,导致血小板内颗粒的释放。血小板之间的相互粘附叫做聚集。 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 胶原等都是血小板的致聚剂。 不同的致聚剂引起的聚集过程

11、表现有所 不同。如加入 ADP 可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而聚集的血小板释放的 ADP 可以再次引起新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可以出现两个聚集波。胶 原本身不能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只能在诱导血小板释放 ADP 后引 起。聚集发生的机制至今已知有花生四烯酸途径, 致密颗粒途径和血 小板激活因子途径,已知不少因素如 Ca2+和纤维蛋白原都与血小板 的聚集有关。激活的血小板中,血小板膜里的花生四烯酸游离出来, 最后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血栓烷 A2( TXA2 )。血栓烷A2是迄 今已知的最强的致聚剂,而内皮细胞释放的前列腺素12(PGI2 )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环腺苷酸( cAMP )水平升高,抑制血小

12、板 聚集。哺乳动物血小板存在着种属间的差异。 如兔血小板致密颗粒中, 除5-羟色胺外还含有组胺,人的血小板对致聚剂 ADP、凝血酶等均 无反应。兔、大鼠、小鼠、猪、羊、马对肾上腺素无反应。在 5-羟色 胺含量、对聚集抑制剂的反应性等方面也有种属差异。5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血小板单采知识一、单采血小板的原理1、利用各种血液成分的比重不同, 用离心的方法将血小板分离出来。2、每个循环采血 400ml-550ml ,提取其中的血小板。3、其它成分还输给献血者,一般需 57 个

13、循环。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条件? 1 、符合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10 ) X109/L ;血小板计数大于150 X1O9/L ; 血细胞压积0.33。? 3、静脉粗大,脉络较直。? 4、采前 72 小时内未服用阿司匹林药物; 采前 12 小时不要吃油腻食物。? 5、献血间隔:献全血者满 3 个月,献血小板满一个月。? 三、每次捐献的血小板量? 1、按卫生部要求每袋单采血小板的含量为2.5 X1011个。? 2、体内血小板的剩余量 (以 65 公斤体重为例)? 65Kg X8 %5.2L?5.2L X150 X1O9/L=7.8 X1011 个?7.8 xi0

14、11-2.5 X1011=5.3 X1011 个?5.3 X1011 +5.2=102 X109/L? 3、献完血小板后献血者体内的血小板计数仍在正常范围。四、捐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7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1、夏季捐献前多喝水。2、采集时间较长,做好采前准备。3、口服钙片,防止低血钙。4、在采集过程中不要移动穿刺的手臂。5、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6、拔针后应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穿刺部位 5 10 分钟,不要立刻揭开 创口贴。五、血小板的临床适应症? 恶性血液病? 再生障碍

15、性贫血? 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后? 骨髓移植后? 脾肿大? 感染和 DIC六、血小板与饮食 参莲粥:取人参 9 克,旱莲草 9 克,白糖适量,粳米 60 克。先将人参片 炖熟;旱莲草洗净煎汤去酒量,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 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粥,加入人参即成。日服一剂 连服数剂。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红枣羊胫骨糯米粥:取羊胫骨 1 根至 2 根,红枣 20 枚,糯米 100 克。先将羊胫骨 洗净敲碎, 加水适量煎取汤汁, 去骨后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和去核的红 枣一同入锅,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调味后即可食 用。具有补脾养血、补肾益气的功效。白茅根藕节煎:取鲜白茅根 60 春,鲜藕节 60 克。将白茅根洗净,切段。将鲜 藕节将洗净切片,与白茅根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