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基础知识_第1页
质量基础知识_第2页
质量基础知识_第3页
质量基础知识_第4页
质量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质量基础知识一、常用术语定义质量的狭义定义: 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质量的广义定义: 公司全面管理目标的实现。如:供方的控制、成本、顾客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周期、生产周期、库存周转频次等质量目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2015年我司的质量目标是成品交付不合格率W154PPM ;外检进货检验拒收全年V28件;在工地出现 AMT全年V 26件;生产过程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9%;检验的定义:采用某种方法(技术、手段)测量、检查、试验和计量产品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并将测定结果与判定标准相比较,以判定每个产品或每批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

2、检验的分类:按检验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按流程分: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出货检验;按判别方法分:计数检验、计量检验;按产品检验后产品是否可供使用来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全检:又称100%检验。是对一批产品进行全部检验的方法。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该产品是否合格。请注意:抽样对象应为怀疑品。成批进货检验:又称进厂检验。在供应商正常交货时对该批物资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保证 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首件检验:在生产开始时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对制造的第一件

3、或前几件进行的检验。实施首件检验的前提:采用工装、模具、程序进行加工的第一件合格品。 按照图纸进行组装的第一件合格品。 一模几件的第一模合格品成品检验:又称最终检验或出厂检验。对完工后的成品质量进行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不入库,以确保用户利益和企业自身的信誉。合格品: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某一批产品总数是 5000 ,合格产品数量为 4780,则其产品合格率=4780/5000*100%=95.6%不合格品:不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不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某一批产品总数是 5000,不合格品数量为 220,则其产 品不合格率=220/5000*

4、100%=4.4%按照实际需要,将不合格区分为A、B、C三类:A类不合格:根据判断和经验,易于对产品的使用者、维护者或产品有关人员造成危害 或不安全状况的缺陷。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 极严重不符合规定。B类不合格:易于造成故障或大大降低单位产品预定实用性的缺陷。单位产品的重要质 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C类不合格:不严重降低单位产品预定的实用性,或不严重违背规定的标准,只轻微地 影响单位产品的有效性和操作的缺陷。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 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不合格的控制:对材料、零部件或成品不能满足规定要

5、求时所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置的方法:返工、返修、让步接受、降级或改做它用、拒收或报废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为不良,是产品质量不良等级的严重性的划分点,是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程度的描述。质量缺陷分为四个等级: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返工: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经返工后的产品可以达成合格品。返修:对虽然不符合原规定要求,但能使其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的不合格品所作出的处置。(注: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为重新使用所采用的修复措施,如作为维修的一部分。返工与返修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品的某些部分)报废:对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

6、复的不合格品予以废弃的处置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许可。(注:让步通常仅限于在商定的时间或数量内,对含有不合格特性的产品的交付)预防措施(英文缩写 PA):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 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英文缩写CA):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发生的情况再次发 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实质上也是为了“防止再发生”。产品特性:是指产品的参数、性能和其它技术要求。过程特性:是指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特殊特性: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政府法规要求的符合性的产品特性或过程参数。影响产品装配、功能或客户指定的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

7、。在验证活动中要求特别关注的特性(如检验与试验、产品和过程审核)。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特殊特性等级:分为“关键”、“重要”、“一般”。关键特性(co: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能或导致产品功能丧 失的特性。关键特性须包括在控制计划中。重要特性(SQ :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特性。一般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要求,虽暂不影响产品功能, 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的特性。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 ):纠正措施需求, 一般包括纠正措施 (CA)和预防措施(PA)QC拒收:外检进货检验拒收AMT反馈:

8、额外的工时和物料的追加反馈,如果经调查是公司漏发责任,需追加AMT赔付。FTB:工地误工反馈,不需要进行赔付,且无法进行撤销。工序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 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CPK (过程能力指数或工序能力指数):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PPM (英文 part per million 的缩写):在质量体系中, PPM就是百万分之几, PPM用来衡量 产品的每百万件中不良品数。PPM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5000件部件中有2件不合格,则PPM为(2/50

9、00)*1000000=400PDCA循环:质量改进活动中所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质量改进活动的一般方法或程序。P 计划,D 执行,C 检查,A 总结。RRCA (严格根源分析)(英文 Relentless Root Cause Analysis的缩写):是严格的查找导致一个过程或产品失效和/或缺陷最根本原因的工具。RRCA可以帮助我们调查顾客抱怨、过程失 效、供应商质量问题或延迟交付等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严格根源分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根源分析工具:1)鱼翅图分析法(因果分析图):分析问题时,从人、机、料、法、环、其他 ”等方面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参加所有分析的成员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提出所有可

10、能导致这种结果的直接或间接原因;2) 5个为什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持续的提问为什么”直到得到一个可以控制的, 并且一旦解决,此类原因不会再发生的根本原因;3)小组投票:通过头脑风暴对问题的产生得出多个原因时,为了得到最根本的原因, 小组通过 小组投票”的方法将问题原因缩小到 2-3个,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4)树图分析法:将问题发生的情况根据其发生的顺序列出,并且对每一个发生的问题 都查找所有可能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得出最可能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质量检验的“三不原则”,即一旦出现不合格品,应即:1、不清查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因为不清查原因,就无法进行预防和纠正,不能防止再现 或重复发

11、生。2、不清查责任者不放过。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惩罚,而主要是为了预防,提醒责任者提高 全面素质,改善工作方法和态度,以保证产品质量。3、不落实改进的措施不放过。不管是查清不合格的原因,还是查清责任者,其目的都是为 了落实改进的措施。“三不放过”原则,是质量检验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这种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发挥检验 工作的把关和预防的职能。5W2H分析法定义: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5W2H法是第二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 创。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 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1)WHY 为什么

12、?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2)WHAT 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 3)WHERE 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4) WHEN 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 5)WHO 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6)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7)HOW MUCH 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发明者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这就叫做5W2H法。、不合格品流程图信息流不合格品控制发现不合格品标识隔离工艺操作人员车间段长/班组长专职检验员产品审核的审核员工

13、艺监督员信息反馈处置结论判定可以恢复与让步?拒收顾客退货/拒现场处理信息反馈车间段长/班组纠正措施不 合 格 品 控 制 的 持 续 改 进、各种量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游标卡尺的多种测量用法XAiifieiteIM,注j冲什怕特MBI mid* MwirernAnt 丙屍MAWwn*nli 白盼刻I幫住则上图为量程为0-150mm、单位游标读数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其能进行外测量、内测量、台阶测量和深度测量四中测量形式,具体的测量方法见上图右下侧。读数举例见下图:)LUiinii1Zili:llllil ItlJlIItl4SIiiiiiuiiIj mi(J) Alii2Il IIIIILI

14、1314liinnjuk15min I iiir 111 fiupfl o 1:iimi13451*nnpnipiii 卩川 |7S90-TriiT0 :,2 S 6?a*團2-2鮮杨卡尺曲蹌钩型式之二1 尺身;2 上量爪=3 尺框i 4聂固蠕钉i 5 微动装置;& 主尺;7 滋胡琼归;3 瞬标;V下屋爪图2为带有内外测量面的下量爪和带有刀口形的上量爪的游标卡尺型式,一般量程为0-300mm ;普通进行读数时和 0-150mm没有什么区别,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用下量爪(位置9)的外测量面进行测量,读取数值时需加上“下量爪的本身宽度”。2、外径千分尺量程是025mm ,分度值是0.01mm的外径

15、千分尺。读数方法: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上图外径千分尺的读数为 7+0.01*35+0.002 (估读)=7.352mm3、高度尺的使用方法高度尺示意图11 主尺;2 紧固螺钉;3 尺框;4 基座;5 量爪;6 游标;7微动装置使用方法:对零一一将高度尺底座擦净,放在干净的平台上, 松开紧固螺钉将游标下移, 直到量爪与平台紧密接触,进行归零,再进行测量。如果零线有偏差,测量时应对高度 尺进行相应的加减,测量结果应将

16、偏差计算在内。注意:测量时应将工件进行水平的放置,不能倾斜,然后再将量爪移动到工件的顶部至紧密接触,然后锁好固定螺钉进行读数。读数方法:第一步,在主尺上读出副尺零线以左的刻度,该值就是最后读数的整数部分。第二步,副尺上一定有一条与主尺的刻线对齐,在刻尺上读出该刻线距副尺的格数,将 其与刻度间距0.02mm相乘,就得到最后读数的小数部分。第三步,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得到工件最终测量结果。4、深度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川:1/ : 2-16俛度蒔标卡民1-测屋基邸:2-鑒固婕“:3-尺框:4尺身:5-拥札深度游标卡尺:用于测量零件的深度尺寸或台阶高低和槽的深度。测量内孔深度时应把 基 座的端面紧

17、靠在被测孔的端面上, 使尺身与被测孔的中心线平行, 伸入尺身,则尺身端面至 基座端面之间的距离,就是被测零件的深度尺寸。 它的读数方法和游标卡尺完全一样。5、万能角度尺万能角度尺 适用于机械加工中的内、外角度测量,可测0320。外角及40130。内角。万能角度尺尺座上的刻度线每格10。由于游标上刻有 30格,所占的总角度为 290,因此,两者每格刻线的度数差是 2,即万能角度尺的精度为 2 。万能角度尺的读数方法,和游标卡尺相同,先读出游标零线前的角度是几度,再从游标上读出角度“分”的数值,两者相加就是被测零件的角度数值。6、焊接检验尺的使用方法(1 )测量角焊的焊高测虽甬焊咼度,用该尺 的作

18、面霏紧焊件和 焊進.并肯动阿度尺与 烽件的另一边按触, 斋嵐尺的指示线指示 值即为焊谴芍岌*(3 )测量焊缝的宽度(2 )测量角焊缝厚度(4)测量焊件的坡口角度说=第焊缝:左4静 时的焊点为豹 焊线序度首先粧主体的工作面与淳 件席紧.并稲动高度尺与焊点接融. 區慝尺所指示值即为悍缝写麼.(5)测量两焊件装配间隙憾屋焊缝宽屋:先用主那测量角毙紧 焊缝的一边,然后旋辖多用尺的测呈 用壽紧烬缝的闰一边,看窑用尺上的 齿示值,即为悍缝宽疫.测量焊件坡口角度,根据輝件所需要的 坡口角度,用主尺与寧用尺配合F君宅 尺丁作面与滂用尺T作形成的角懐,多 用尺脂才线所苗示值为坡口角度级河量转配间障;用案用尺捆入两焊杵 之何看霁甲尺上间障尽所抬sn閃 为间障值“6、塞尺的使用方法塞尺又称厚薄规或间隙片。主要用来检验两个结合面之间的间隙大小。塞尺是由许多层厚薄不一的薄钢片组成。按照塞尺的组别制成一把一把的塞尺,每把塞尺中的每片具有两个平行的测量平面,且都有厚度标记,以供组合使用。测量时,根据结合面间隙的大小,用一片或数片重叠在一起塞进间隙内。例如用0.03mm的一片能插入间隙,而 0.04mm的一片不能插入间隙,这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