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 学 备 课六年级(上册) 总的教学目标通过本册学习,使学生:能意识到系统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系统中的成员是相互联系、协同工作的。尽管每个成员或每层结构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但都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能从结构和系统的角度去研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中有关生物多样性能量与能源、太阳系等内容,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充分体验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预测能力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建立科学模型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始终保持对探索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不同的能量形式间的转
2、化与控制、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太阳系的组成等的兴趣,逐渐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生物资源、节约能源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发现的各种现象,系统成员中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事物的发展;体验感受系统结构和谐、对称的科学美。能从识更多的生物种类,通过比较、推理、归纳某类生物的主要特性能说出生物的生长需要能量,了解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而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l知道能源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以及太阳系、银河系及本富的关系。能通过对丰富多彩
3、的生前世界的认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发霉腐烂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银出保护生物资源的方案;能设计制作一些能量转化装置、节能装置(包括节能方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能量、能源问题能大胆想像,关注科技的发展,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有关太阳系的汗发、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案,进一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决策,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系统、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4能根据植物
4、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比较小草和大树活动目标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2能正确地描述几种常见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3 能够在自己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共同概括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特征并能举例如以说明。4能根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止确地辨别常见的植物。5能尽量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植物的特点。具体活动:1活动前光和学生回顾以前科学课上学习过哪些与植物相关的内容。然后利用单元页和课文开始的一段文字作为本课的导人、如果条件许可,可编辑一段表现植物世界千姿百态的多媒体资料。2让学生分别列举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
5、分大树和小草的。3指导学生按教材中的提示,分别观察几种公认的小草和大树,不一定和教材中的植物一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材、提示学生观察时要认真细致,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利用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加放大镜、小刀等,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树枝、花、果实等供学生观察,尤其提醒学生观察活动中要注意保护花草树木。4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把观察到的情况参照教材中的记录表记录下来,可以鼓励学生用更简捷方便的形式进行记录。5分别概括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基本活动的难点。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宜太高,只要是基本符合事实即可。6待学生基本概括出小草和大树的共同特点后再指导学生阅读教
6、材第4页的内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7出示更多常见植物的图片或标本,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判断是属于草本植物还是属于木本植物,可视为评价活动。建议教师在选择供学生判断的植物时注意学生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如学生可能会从为植株很小的植物一定都是草本植物,高大的植物一定都是木本植物,教师可选取实例纠正学生错误的想法。二给植物分类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2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4能归纳出一种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5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具体活动:1材料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复系到学生的分类是否丰富。教
7、材中所列植物虽然种类比较丰富,但未必适应当地学生。希望教师能从当地的植物中选择一些供学生分类使用、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尽可能多的植物的标本图片或自制的课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脑完成分类活动。例如:除草本值物和木本植物外还可包括针叶树、阔叶树;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栽培植物、野生植物;落叶树、常绿树;直立生长的植物、攀爬生长的植物;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高大的植物、矮小的植物;木材、花卉、蔬菜2本活动是对分类方法的灵活运用,活动前先告诉学生,根据植物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是认识和研究植物的重要方法。鼓励学生利用上一活动学到的分类方法自己制定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3由于没有限定具体的分类标准,给学生的自主分类
8、活动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4分析全班找出的分类办法,通过比较推选出最科学的分类大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也是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5活动最后安排的观察不开花植物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到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6本活动结束时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布置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植物的各类资料为植物博览会做准备。2植物博览会教学目标:1能根据植物的某种特点对已有的植物资料进行分类。2能对收集到的植物制作不同形式的资料卡片。3能按照不同植物的特点设计出展台的各部分的主题。教学过程一参观植物博览会。如有机会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实际的植物博览会或消物园效果会更好、参观时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可
9、以采用拍照、绘画等形式对展厅、展台、展板的布置加以记录。1课前根据当地实际请学生收集有关植物的各类资料。2上课时先请学生观察教材中博览会的立体景观图,了解展览的内容 都有哪些,如有条件可由植物小组提前搭建出模型。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资料,通过分析它们各自适合安排到展 台的哪部分,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给植物分类的能力。与此同时, 为学生自己筹办博览会奠定感性某础。为此,活动时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切实将资料对号人座,还要学会照样多制作资料卡片。4如果学生能按要来收集来更多的资料时,照上述要求对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5如果学生带来的资料不能和立体景观图中的展览内容相适应,可鼓励学生将其确定为新
10、的类别。二筹办植物博览会。活动目标1能设计各种植物资料的展出形式。2能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制定全班的展览计划3能发现植物世界的丰富和美丽。4能总结在成览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5能举例说明最新植物栽培技术。具体活动:1可在总结上一活动后,自然进八年活动。2教材提示的5点内容,只供教师教学时参考。提出筹办博览会的任 务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参照上一活动,先分讨论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植物博览会,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考虑到提示中的内容。3为了使博览会的内容更充实丰富,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对学校所 在地的植物资源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便于在课上指导学生充分列举本地可供展览的植物。4鼓励学生不要受上一活动
11、的约束,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可能收集到的资料。5为确保活动切实可行,可在形成全班共同的博览会实施方案基础上 允许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分别完成某一类的资料收集和布项任务。 具体到某一个小组,也应有个明确的分工。只有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组,团结合作,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布置展览的任务。6课下给学生一到两周的时间准备,选择适当的时间,把教室真正布置成一个植物展览,并尽可能规范地组织其他年级或班级学生前来参观,并提出宝贵意见。鼓励学生对收集到的意见认真分析,加以改进。7活动最后要组织好学生开展评价与交流,总结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 另外,要求学生保持展室内外的整齐洁净,养成良好的习惯。三
12、资料存档。活动目标:1能将展览资料设计成一种便于其他同学合向的方式保留起来。2能为低年级的同学更好地办好植物博览会提出自已的建议表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具体活动:1对收集到的资料(展品)加以区分,如实物类和文字图片类。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将实物类的展品制作成标本,保存起来,供今后学习。2对文字图片类的资料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制作成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资料卡片保存起来,还可以将有关筹办博览会的情况以照片或录像的方式保存,供下一届学生参考。3鸟类动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参从外丰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2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3参归纳
13、出鸟类的共同特征。4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5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啊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学过程:一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活动目标1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2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3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拟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征。4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向特征。5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巾哪些是鸟类。6能举例说出生活巾哪些常见工其是模仿了鸟类哪种特征制作的。具体活动:1上课前,教师可请学生实际观察鸟。收集有关鸟类的资料,教师自己也要对当地的鸟类资游有大致的也解,尽可能准备一
14、些图片、标本。如果有条件可准备一些鸟类的视频资料。2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所也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图片、标本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乌还有哪些了解、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的关于鸟的感性认识后,寻找机会自然引发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动物属于鸟。关于鸟类还想研究哪些问题。3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常见的鸟,不必拘泥于教材,最好将当地学生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写现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特征。主要特征栏目还可以增加喙的形状,以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栏目,观察羽毛时可借助放大镜。学生可能很难发现鸟靠产卵繁殖后代,教师可做适当提醒和帮助,学
15、生的观察记录活动告一段落后,可要求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将学生提及的不同鸟的主要特征简要记在黑板上。4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若干特征中哪些特征是只有鸟才具备的,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特征,最终形成共识,明确鸟的共同特征、学生可能归纳不够完全,教师可给予帮助。学生可能会将“都长着没有肉的嘴(喙)和腿、都生蛋繁殖”作为共同特征。如果学生还将能飞有翅膀作为共同特征,教师不要急于给出否定答案,可以组织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举出反例,看一看长翅膀、能飞的动物还有哪些,这能否成为鸟类的共同特征。这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5当学生明确鸟的共同特征后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动物
16、不是鸟,为巩固对鸟的共同特征的认识学生判断时要说出理由,解释时要用到一些术语如喙等。此环节可视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环节。二鸟喙与取食活动目标:1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和形状和功能相近。2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4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5能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具体活动:1本活动因为是趣味性活动,可不必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典型的鸟喙不一定非选教材上的四种,当地典型的鸟应优先考虑。只要能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鸟喙与其取食方式是相适应的即可。2准备模拟食物时尽可能选取易找到的物品,还可以
17、有别上教材提供的材料、如木棍洞时以用泡沫块打洞代替,钻孔留下的泡沫塑料粒刚好也要用到;橡皮虫可用细小的纸团代替,硬纸剪成的兔子要固定在木板上。3活动时可让学生分别观察鸟喙及几种工具的特点,然后再将不同的鸟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在教材上可用单线将它们连接。4根据教材上的提示步骤做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时争取让每个人都有一次体验的机会,为确保实验数据的可比性,要提醒学生注意计时的准确性,注意不能随意改变“食物”的摆放位置。记录时兔子以块为单位,其他以粒为单位。4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目标:1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2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
18、进行辨别。教学过程:一给常见的动物分类活动目标:1能根据动物的特点对动物进行分类。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分类方式。3参正确说出科学家对动物分类的方法。4能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5能体会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具体活动:1上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收集到的动物资料情况,可根据学生的需要重新调整本课的内容。2活动开始可以先认识教材中所列的动物以及学生自己收集来的主要动物,说出它们的名称。3由于学生已有一些分类的经验,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制定的标准给这些动物分类,教师最好不要担心学生分错而过早介入学生的活动。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各种分类结果都填写在记录表内,为了节省时间,分类前可统一给教材中的动物
19、编号。5学生的分类活动告一段落后,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能从众多分类标准中找出啊种更合理并说出理由,引导学生意识到从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而不只是从体表颜色等来分更合理。这是由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训练的过程。6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分类方法,结合实际让学生互相摸一摸后背中间的脊柱,初步建立起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7概念建立后,一定要让学生尝试以有无脊椎的标准再次将教材中第15页图片中的动物分类。二、猜一猜。活动目标:1能正确某种动物的主要特点。2能围绕动物的特征提出问题。3能在最短时间内根据问答判断出动物名称。具体活动:1本活动是趣味性活动,每一次提问其实都是一种分
20、类标准。可每两个人一组进行练习,注意互换角色。2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提问,以最少的提问次数、最短的提问时间判断出动物名称者为胜。3请获胜者谈谈他们的窍门。能围绕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来提问是获胜原因之一。三区分更多的动物。活动目标:1能分别举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实例。2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3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进行辨别。具体活动:1“区分更多的动物”是本课的重点活动,活动开始前先让学生看懂教材第18页的分类圈。2启发学生先要搞清作为例子的动物都具有啊些特点,再将具有类似特点的动物尽可能多地写在相应分
21、类圈内。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不要求学生一次填写准确。3启发学生依照研究鸟类共同特征的方法认真分析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4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将教材第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描述卡片的序号填在第18页的分类圈内的相应位置。5结合卡片中动物特征的描述,判断自己在分类圈内填写的动物名称是否合适。最后统计各组是否有填错的现象,可适当讨论填钳的原因,并加以改正。6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后,谈谈自己通过第3、4课的学习有哪些感受。5细菌和病毒教学目标:1能用多种方式做好实验记录。2能设计实验证明适于制作酸奶的环境。3能根据模拟法计算系列一定数目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教学过程:一寻找细菌的特点。活动
22、目标:1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2能说出细菌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点。3能用多种方式记录细菌的特点。具体活动:l细菌虽然无处不在,但因其过于微小,只有借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借助仪器直接观察,对于大多数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就需要教师尽可能收集一些细菌的放大图片或制作相关课件。2如有可能,最好要求学生课前根据本活动中的“有关细菌的问题卡”进行一些资料的收集工作。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收集相关资料。3活动开始,首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收集到的资料;然后,通过图片观察、利用处微镜直接观察等适合本校实际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对细菌的感性认识;接着,计学生从身体大小、生活环境
23、、繁殖特点等人面将观察到的细菌与常见的动植物进行比较,在自已设计的图表中记录细菌的特点;最后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对细菌特点较一致的认识。4本活动安排让学生自己设计图表的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将认识动物、植物的特征时学到的方法进行有效迁移,用来自主认识细菌的特点。因此,学生如果对设计记录表有困难,可允许学生仿照前几课的类似记录表。5本活动的交流阶段,为了进一步体现认识方法的迁移,特别要求学生说清是怎样知道细菌的特点的。二细菌、病毒的害与利活动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菌和病毒的不同点。2能分别举例说明细菌和病毒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和益处。3能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体活动本活动
24、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让学生调查自己曾患过的疾病和本要原因。教师可启发学生求得家长帮忙,认真查阅自己的门诊医疗手册或病历卡,根据医生的诊断做好记录。对于来注明病因的疾病再通过询问医生、查找资料等途径解决。三让我们更健康活动目标l能正确判断哪下么行为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害。2能举例说明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行为有哪些。3乐于从小养成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习惯。具体活动1正是由于病毒无处不在,使得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为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提供了方便。因此,从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教师要充分重视本活动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2活动开始,可计学生以小组为甲位围绕教材中的插图,逐个进行分析和讨论,以
25、是否为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传播创造条件作为判断生活方式和习惯是否科学健康的依据。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实际例子。3针对错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如何防止或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传播,从而找出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记录下来。4如果条件允许,可适当播放一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多媒体资料。四做酸奶活动目标1能按照操作步骤制作出酸奶。2能以不同的方式记录用于制作酸奶的牛奶的变化。3能设计实验证明适于制作酸奶的环境。具体活动本活动适合在家长指导下实际完成,相信多数孩子都会喜欢这一活动。1参照教材中提供的操作步骤,选取适书的材料和器具制作酸奶,需要提
26、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器里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学生球究将同量的酸奶和牛奶混合物放在不同环境中会怎样。注意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而保持其他条件一致。2经过一段时间后,引导学生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包括形会文化、气味、味道等。由于时间限制,可在课后观察记录,下次上课时由学生汇报交流,分析制作酸奶成败的原囚,并讨论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实验的结果让学才推测夏天的食物容易变质(发霉、变楼等)的原民由此,自然提出消毒、灭菌的问题。3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后,了解科学家及其贡献。启发学个尽可能多地列举生活中用于消毒的方法、技术和设备,再次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五细菌
27、的繁殖活动目标1能用模拟法感受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2能根据模拟法计算繁殖一定数目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具体活动1本活动的趣味性较强,提出活动任务后,可升学生自选一种方法进行模拟活动。2为增强活动的探究性,模拟前先让学生初步做个预测,并将预测的数据记录下来。3学生实际操作后,再计学生将实际操作获得的数据与预测的数据进行比较,强化学生对细雨繁殖过度和数量的感性认识。在此启发学生通过计算进一步认识到细的繁殖的速度很快。4由于本活动是以一个细菌为例进行模拟实验的,活动最后,教师有必要提供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数据资料。6生活中的真菌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2能通过多种渠道高楼发现可信
28、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3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4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假设。教学过程:一可以食用的真菌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2能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发现可食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3能够有根据地说明食用真脑是宝贵的生物资源。具体活动1课前动员学生调查当地有哪些食用真菌、商店或越南山的真菌制品。可以号召每位学生自带任一种食用真菌到学校供观察,尽量品种丰富一些。尽可能多地收集真菌制品的商品标签(主要是罐头类)。2活动开始时,通过讨论或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明现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3组织学生认真观
29、察收集到的食用真菌的图片或实物,同学问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教师如能找到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可适时给学生播放。4对真菌的形态特征有所也解后,即可转入有关食山真菌的营养及作用的资料交流、分析、记录活动。此时,可让学生阅读个同真菌制品的商品标签,或从健康、医学杂志中甚至是一些食谱中获得相关内容,培养学生从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克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可参考教师用书中背景资料和拓展知识部分的内容。5活动最后,组织学生结合活动中获取的各类信息,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这一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结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30、灵活把握,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可以。二食物发霉活动目标1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2 能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假设。3能够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4能句其他同学交流实验结果。5能提出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措施,并对其说明理由。具体活动:1食物和衣物发霉的现象虽然很常见,但要马上拿来观察有时又不太可能。因此,本课前十天左右教师就要设法收集发霉的物品,甚至创造条件有意让一些食物或衣物发霉,这既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观察材料,又可以为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提供依据。2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先用肉眼直接观察,再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画
31、的形式真实记录下来。3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适时提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这一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发霉的条件进行有根据的大胆假设。4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假设设计实验,完成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对比实验的关键只确定一个变量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如研究环境的干躁与阴湿的影响时,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5鼓励学生在课下切实完成自己己的实验,并找时间让大家交流研究成果,展示观察记录(可以绘画或拍照),分析原因,教师还可以出示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同学一起分析、总结食物发霉的条件;同时针对这些条件,激发学生讨论研究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方法和所用到的
32、工具和材料,填写在教材的记录表中。发霉的条件: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三食品保鲜活动目标1能调查一种食品保鲜方法的优点和缺点。2能描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食品保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能大胆设计一种新颖的食品保鲜方法。4能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设计的方法。5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设计。具体活动: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某种食品保鲜工艺的变化的资料有收困难,教师自己适当收集一些则关资料或制作相关课件,活动时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也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析保鲜过程中用到哪些技术和设备,比较不同阶段各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教材中以鱼的保鲜为例,实际教学中可以选择其他食品
33、的保鲜。7宝贵的生物资源教学目标:1能通过调查,研究人与其他生活的关系。2能设计一种可以形象生动地表现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生物的利用活动目标1能通过调查发现人与其他生物存在哪些关系。2能设计一种河以形象生动地表现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的表示方法。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设计的表示方法。具体活动1活动开始前,可让学生间忆本单。前几课以及前三什的科学课上探究过的与生物有关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哪些地方利用了生物资源。2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的设计实例,明确设计的基本思路。3鼓励学生创造件地进行设计,绘制人与生物的关系图表,并展示说明自己的设计,开展交流和讨论,不断加深对人类与牛物
34、密切关系问题的认识水平。4组织本活动时,切忌轻易否定任意一种设计方式,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解,采用小组成全班评议的方法评出最佳创意奖。5阅读科学在线后,可鼓励学生积极广展地关资料的收集活动。二生物资源的保护活动目标1能通过调查发现身边哪些生物正在濒临灭绝。2能通过调查发现生物资源的宝贵。3能根据调查结果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写一份保护濒临灭绝生物的倡议书。具体活动1活动开始,教师可通过展示资料,尤其是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然后,作为强烈的反差,揭示一些生物资源遭到破坏的种种触目惊心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2让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自己课前开展的小调查,谈谈当地是否也
35、有破坏生物资源的现象,尤其是破坏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现象。预测如果任由种种破坏现象的存在可能造成的恶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适时提出设计保护方案的任务。学生的设计完成后,及时做好交流和完善工作,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倡议书寄送到当地相关部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8生活中的能量教学目标: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2能通过观察发现向己周日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5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目标:1认识能量产生的效果,提出
36、要研究的问题。2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具体活动:1教师可以出示单元页挂图,讲述能量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汽车行驶、小牛生长、小草变绿等物体的运动变化都 离不开能量;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变绿,奶牛吃了青草产下牛奶,我们喝了牛奶身体会长高,变得有力量。在讲述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能量?能量是怎样变化的?动植物是怎样获取能量的?”等。2出示橡皮筋动力飞机,可以让学生体验如何使小飞机飞上大,鼓励学生描述怎样让飞机飞上天,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橡皮筋飞机飞行的操作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橡皮筋飞机贮存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过程,从而升华到说明什么是机械能。二认识各种能量活动
37、目标1能分别举出两个以上的实例说明人是怎样利用各种能量的。2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具体活动此活动以全班和小组形式,可分3步进行。1观察图片,认识能量。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呢?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插图,联系已有的知识,思考图片中各种现象是在什么作用下运动变化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风车的转动利用了风能,声纳探测水中的沉船利用了声能,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运用了电磁能,电扇的转动利用了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将水加热利用了光能,烹调饭菜利用了热能,汽车运行利用了化学能,人吃的食物中贮藏着化学能。2小组讨论,列举实例。该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助学生联系生活
38、实际,进一步认识各种能量的过程。向时也培养了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联系以前所学的有关声、光、电、热、磁、运动变化的内容,通过分析思考,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去认识,列举生活中利用各种能量的实例(现象)。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列举实例的数量不做具体规定,鼓励学生尽量举出更多的实例,并将实例填写在教材第39页的记录表中。有可能有些实例中涉及到白种形式的能量,如电铃的工作利用了电能和磁能。3全班交流,归纳结论。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本组列举的利用能量的实例,并进行相互评价和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常见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同时使学
39、生感受到生活中能量及其利用是无处不存的。三我们周围的能量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2能将自已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具体活动此教学活动可以小组为单位,分三步进行。1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提出活动的任务,可以设计成为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谁或哪个小组在图中找到的能量形式最多,并能清楚地解释能量能帮助我们做什么。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寻找周围的能量。活动前要提下学生光观察插图,再思考它们是在什么能量作风下发生运动和变化的。比如电灯、钟表、收音机、吸尘器利用的是电能,花的生长、小朋友看书学习、小狗晒太阳利用的是光能,晾
40、晒衣服还利川了风能,人和小狗的生存需要食物也就是利用化学能等等,最后将找到的能量记录下来。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提示学生除观察图片外,还可以找一找教室中利用了哪些能量。待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地鼓励小织之间相互补充与评价,最后师生井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此活动也可作为一个评价活动,比一比准的发现多,谁的解释更准确。四食物中的能量活动目标1能说出人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用于做什么。2能计算出自己一天应吃食物的量。3能举例说明哪些食物来自植物,哪些食物来自动物。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牛物。具体活动此活动以个人的形式展开,分四步进行。1提出问题。你知道一天吃多少食物才能满
41、足活动的需要吗?2阅读分析资料。教师出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进行阅读。1)能量的单位是什么?2)儿童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每大消耗的能量是多少?3)哪类食物中所含的能量高,哪类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低?4)今天早餐摄取的食物大约会有多少能量?是如何计算的?3小组讨论。组织学今在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讨论资料中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哪些来自动物?这些食物所含的能量最终来自哪类牛物?4归纳总结。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下,师个共向归纳出:资料中的食物有的来自植物,有的来自动物,这些食物最终来自植物。此活动和拓展活动都体现了科学与数学的整合。五计算自己每天所吃食物中含的能量活动目标1能大体计算出自已一天所吃食物中含多
42、少能量。2能根据计算结果说明自已一天所吃食物的量是否合适。3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具体活动计算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中含的能量,可以使学生大致了解自己一天所吃的食物能否满足身体的需要,从而增强身体保健意识。该活动在课上进行。1指导学生列举出自己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的种类和数量。2利用教材小的食物能量表,计算出一日三餐大约所含的能量,注意表中为每100克食物所含的能量。3判断自己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比规定的高还是低,并找出其中的原因。4将自己的计算结果告诉家长,调整一餐食谱,以达到膳食平衡的要求,养成合理饮食的健康习惯。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虽然涉及到设计合理食谱的内容,并没有要求学生从能量的角度
43、去考虑,此处再次体现教材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9植物与能量教学目标: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3能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造了哪些物质。教学过程:一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活动目标: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的假设。2能大胆提出能量在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3能用实验证明自己关于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具体活动:此活动以全班和小组形式。1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人和动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食物获得的,而食物最终来源于植物,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
44、是从哪里来的呢?2形成假设。教师通过出示有关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假设。3实验验证。假设说植物的能量来自阳光,并以一种形式贮藏的淀粉中,那么怎样证明淀粉中贮藏着能量呢?教科尽收眼底中提供的燃烧淀粉的方法,只是一个案例,除此之外要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人吃了淀粉类食物之后会产生热量,淀粉加工成酒精可以用作汽车的燃料等等。但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燃烧,因为燃烧可以使淀粉放出能量(光和热)。教师指导学生做燃烧淀粉的实验时,一要让学生观察淀粉燃烧时的现象,二要提示学生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实验之前教师应该准备一些沙子或温毛巾以备灭火之用。4交流结果。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说说自
45、己得出的结论及理由。二光能与化学能活动目标:l能根据图描述光(太阳能)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2能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造了哪些物质。3能说出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4能有根据地说明绿色植物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具体活动:此教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1教师引导学生形成问题。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那么,光能通过绿色植物是怎样转化成化学能的?2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能量在植物叶片中的转化过程。教师课前可根据教材第43页图片,制作一件活动课件或教具,用光控的方法,通过不同颜色闪光二极管的变化或设计成覆盖片,
46、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中可以分三层进行;1演示课件或教具让学生初步感知能量在绿叶中的转化过程;2)出示问题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植物合成(淀粉)时,是在什么能量作用下进行的?需要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各是什么?淀粉中贮存着什么能量;3)分步演示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寻找问题的答案。3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着“在上面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整理获得的信息。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4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此活动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适当提示和
47、讲解。不要求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只是从本单元的核心问题能量转化的角度去分析,同时巩固四年级所学的“有些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等知识。5指导学生进行畅想:假如自然界中没有了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这样思考;(1)没有广绿色植物就没有了光合作用,没有了光合作用就生不成淀粉和氧气;(2)没有了淀粉和氧气,我们的生命活动会怎样?三保护绿色植物活动目标1能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2能提出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并能说明提出这些措施的依据。具体活动此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1提出问题。提问;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呢?待学生思考后,教师提示学生,地球的范围很
48、广,除了人之外,还有大气、环境、气候等。可以从两方面思考问题,一是从绿色植物促进或阻止能量的传递方面思考,如绿色植物对卢、光、热等能量的影响;二是从物质的转化方面思考,如绿色植物对空气成分(气体、固体)、水、土壤的影响。2获取信息。该环节具有开放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备,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1)出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光合作用与空气成分有什么关系?绿色植物的减少会带来什么影响?(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或上网来获取信息,给学生提供有关书籍的名称和网址,如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及相关的科普网址。(3)课前布
49、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课上通过交流的方法,来获取信息。3整理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材第44页表中。4归纳总结。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是:首先人和动物离不开绿色植物,人和动物必须依靠绿色植物提供的氧气生存,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绿色植物。其次是绿色植物维持着大气成分的平衡,还时以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10动物与能量教学目标: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目标:1能正确
50、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2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具体活动:1教师出示人和动物各种活动的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人和动物在做什么。2提问,人和动物的这些活动是否需要能量?他们需要的能量是从哪里获得的?二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活动目标1能通过研究发现动物是通过捕食获取能量的。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的概念。具体活动此活动以2人小组形式进行。教师出示挂图一草(或小麦)、鹰、青蛙、蝗虫,指导学生分析四种动植物的食物关系。1提问。如图中是什么动物?它们分别吃什么食物?按顺序说出谁被谁吃?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上述四种动植物各自吃什么以及它们之间“谁被谁吃”的关系是知道的,但
51、很少将这些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因此该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分析四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训练学生系统地分析问题的能力。2讨论。学生根据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材第46页图中,并给这种食物关系起个形象的名字。3汇报。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相互之间要进行补充和评价。4讲解。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在上面的动植物中,草(或小麦)能吸收阳光的能量自己制造食物,其他动物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的营养物质。动植物之间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可以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终止。存草(或小麦
52、)、蝗虫、青蛙、鹰四种动植物中,共太阳的光能通过小麦的光合作用进入之后,便按照草(或小麦)蝗虫青蛙鹰的顺序,逐级单向传递或转化(转化成化学能)。5运用。教师出示更多的图片,如小白菜、菜青虫、小鸡、蛇、鹰等图片,让学生找出食物链,分析能量是怎样在食物链中传递或转化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帮助学生归纳食物链的概念。三结网游戏活动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做好结同游戏。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3能发现各种食物链之间也能通过食物关系形成食物网。4能分析出当外界因素影响到食物网中一种个物的生存时,会对食物网中其他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具体活动此活动可采用小组形式,分7步进行。
53、该活动是一个从室内到室外再到室内的开放性活动过程。1室内活动。教师讲解活动的目的、内容和要求。(1)目的。通过结网游戏,分析能量在各种生物之间的传递和转化。(2)内容。除教材中设计的几种生物之外,还可以参照下面的提示或参考有关资料选择其他生物来研究。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老鼠、麻雀、蟋蟀、蝗虫、蛇、鹰;甘薯、西红柿、黄瓜、苹果、田鼠、野兔、白蚁、啄木鸟、蛇、红狐狸;菊花、月季花、牛筋事、粘虫、燕子、黄鹏、蝴蝶、蛇、青蛙、鹰;苹果、水稻、大豆、千米、羊、猪、牛、兔、鸡、人。(3)要求。按下面的要求准备和进行活动。根据活动内容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动物的食性。每10人结成一组,每人扮演一种生物。根据
54、自己扮演的生物选择恰当的头饰。用绳子成橡皮筋将所扮演的各种生物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连结起来,形成食物链,尽量形成较多的食物链。可以同时用几根绳子将食物链中的“成员”彼此之间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连接在一起,结成食物网。在10个成员中减少1个、2个、3个探究食物链或食物网将会受到什么影响。活动中,注意分析和体会食物网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尤其是当某个成员减少时对其他成员造成的影响。2室外游戏。(1)小组游戏。指导学生按照上的要求自由结组,做好各项活动准备。活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提示学生认真思考,注意安全,不要用绳子绊倒其他同学。(2)游戏比赛。在学生分组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
55、游戏比赛。比赛内容:谷子、水稻、小麦、玉米、田鼠、麻雀、蛾蟀、蝗虫、蛇、鹰。比赛规则:在5分钟内,连接的食物链多且正确率高的获胜。3室内讨论。(1)教师出示思考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结网游戏中的食物链,分析能量在每个食物链中是怎样流动的。如果食物链中的某种生物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数量减少或增多,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的牛存会受到什么影响?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组织学生交流、评价活动结果,教师进行小结。11它们是怎样工作的教学目标:1能透过一些装置的工作过程分析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2能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风动小装置。3能分析出自己制作的装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能
56、对同学的设计、制作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帮助加以完善和改进。教学过程:一能量的转化活动目标:1能分析出各种形式的能量通过能量转化装置是如何被转化的。2能从图中分析出能量在不同物体之间转化的途径,在转化过程中利用了哪些技术和设备。具体活动:此活动采取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形式。1.导入新课。教师讲解什么是能量转化装置,出示电灯泡、摩托车等能量转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装置,启发学生提出有关能量转化的问题。2.探究不同形式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1)教师出示电吹风机,让学生观察其外形构造,说明电吹风机是能够将湿头发吹了的电器。然后接通电源,打升开关,让学生观察电吹风机工作时发出的热风和声音。教师出示电吹风机工作的图片或课件,提问:电吹风机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能量是什么?请2-3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将正确的结论写在图片上。(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常见的能量转化装置,请学生描述它们是怎样工作的,逐一分析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各是哪种形式的能量。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多数能量转化装置输出的能量不只是一种形式,如吹风机输出的有风能、声能、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档案员竞聘演讲稿
- 读书心得体会
- 龙年元旦联欢晚会闭幕词(9篇)
-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一8类识图技法专项训练技法8区域分布图判读含答案
- 第二十五章 锐角的三角比(单元重点综合测试)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名篇名句默写 (含答案)
-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科学试题(无答案)
- 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 采矿权购买合同范本
- 广州居民租房协议格式
- 功能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发展
- SAPAPO快速指引
- 总裁办部门职责文件
- 音乐教师述职报告
- 英语语法入门笔记(崔荣容-)(共43页)
- LS风险矩阵评价准则(3页)
- 机房维护表格-运维部
- 安全标识中英文可直接打印
-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第8课《龙里格龙》--人音版(简谱)(19张)ppt课件
- 1π到100π表比较全
- 高中常用不规则动词表(含音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