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_第1页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_第2页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_第3页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_第4页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1 总则1.0.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是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将作为工程立项和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为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原则、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需报送国家计委审批的,由国家出资(包括参与出资)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适当简化。按国家基建程序规定应由各流域机构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其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可根据审批机关的要求适当简化。1.0.3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应依据国民

2、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经批准的江河流域(区域)规划或专业规划进行编制。1.0.4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1.0.5 项目建议书阶段应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并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择优选定建设项目的规模、地点、建设时间和投资总额,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1.0.6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本工程建设任务,对于综合利用工程,还应确定各项任务的主次顺序。 确定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 查明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

3、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基本选定工程建设场址、坝(闸)址、厂(站)址等。 基本选定工程规模。 选定基本坝型和主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初选工程总体布置。 初选机组、电气主结线及其他主要机电设备和布置。 初选金属结构设备型式和布置。 基本选定水利工程管理方案。10 基本选定对外交通方案,初选施工导流方式、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提出控制性工期和分期实施意见。11 基本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主要淹没实物指标,提出移民安置、专项设施迁建的初步规划和投资。12 初步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3 初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水土流失量,初选水土流失防治方案,估算水土保持投资。14 提出

4、主要工程量和建材需要量,估算工程投资。15 明确工程效益,分析主要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16 提出综合评价和结论。1.0.7 下列资料可根据需要列为项目建议书的附件。 有关工程的重要文件。(1) 引水工程所在流域机构关于水资源分配的批文;跨流域引水工程应有水利部关于水资源分配的批文。(2) 水力发电工程应有电力主管部门关于接入方式的审批意见。(3) 地方政府关于占地、迁赔问题的处理意见,涉及省际关系的,还应有有关省(市、自治区政府间的协议。(4) 各出资方的投资意向书。 中间讨论或审查会议纪要。 水文分析报告。 工程地质报告。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移民安置和淹没处

5、理规划。 经济评价报告。 重要试验和科研报告。1.0.8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应由项目业主或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编制。项目业主应承担所需编制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1.0.9 项目建议书应按本规程第2 16章的顺序,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一章,依次编排。 2 综合说明2.0.1 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和所在河流(河段)的规划成果及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依据和过程。2.0.2 简述工程的自然条件,水文主要成果,区域地质、水库地质、工程地质的主要结论。2.0.3 简述工程建设的任务和作用,工程规模及综合利用效益。 2.0.4 简述工程场址、坝(闸)址、厂(站)址,基本坝型和

6、主要建筑物型式和工程布置,机电与金属结构、主要工程量和材料。2.0.5 简述施工总布置、对外交通、施工导流、施工总进度、主要工程量、材料和劳动力。2.0.6 简述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移民及处理、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及防洪评价的主要结论。2.0.7 简述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和综合评价的结论。2.0.8 今后工作的建议。2.0.9 附图、附表 工程位置图。 工程总布置图。 水库淹没范围及移民安置区示意图。 水电站接入系统地理位置图。 工程施工总进度表。 工程投资总估算表。 工程特性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特性表格式见附录。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3.1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项目建设依据3.1.1概

7、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利水电建设的要求。3.1.2概述项目所在地区水利水电建设现状及其近、远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建设的要求。3.1.3说明项目所依据的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3.1.4概述规划阶段方案比选结果和规划成果审批意见。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2.1阐明项目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防洪治涝。应阐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洪涝灾害情况及对地区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地区防洪治涝工程设施现状及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提高防洪治涝能力的要求。2 河道整

8、治。应阐明本地区河道(河口)演变情况及地区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设施现状,河道、河口水网区现有主要问题,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河流水沙特性,分析治理河道、河口的条件与要求。3 灌溉。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平衡状况,受水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发生的主要旱灾和渍、碱害情况和特点,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灌溉用水、节水、排水工程设施现状,农业节水目标及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测,灌区地下水状况,并分析地区农牧业发展对灌溉及排水的要求。4 城镇和工业供水。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质状况,受水地区工业和城镇用水、节水和供水设施现状。根据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测和节水目标

9、,分析受水地区对供水工程的要求。5 跨流域调水。应按城市供水、灌溉、水力发电、通航等一项或多项任务,逐项分别阐明兴建工程的要求。6 水力发电。应阐明本地区动力资源情况。根据电力工业现状、地区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供电需求情况,分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电项目的需求。7 垦殖。应阐明本地区滩涂淤变情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利用和垦殖现状。分析滩涂淤变趋势,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垦殖总体规划,分析研究地区对垦殖的要求。8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有通航过木要求时,应阐明本地区已有航运和漂木设施的能力及工程现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对客货运量和漂木量增长的预测,分析研究发展通航过木工程的条件和要求。3.2.2根据地区

10、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在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研究工作,对所在地区功能基本相同的项目方案进行初步综合分析比较,阐明各项目方案的优缺点,论述推荐本项目的理由。3.3 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3.3.1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和附近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社会、人文环境等外部条件及其与本项目的相互影响。3.3.2分析其他行业对本项目的要求,收集有关报告和技术文件。3.3.3说明有关部门和地区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协作关系以及有关协议。3.3.4说明本工程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基本建设在建规模简要情况。3.3.5说明在本地区水利发展五年计划和

11、中、长期规划中,该工程项目所处的开发次序。3.3.6说明有关其他部门、地区影响该工程立项的因素。3.3.7说明有关部门对水价、电价确定的意见。3.4 项目建设的任务3.4.1阐述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对于多目标开发利用的项目,要按照国家政策和总体效益优化原则,分析研究各部门对本项目综合利用方面的要求,结合工程条件,考虑本项目在流域和地区规划中的作用,提出项目的开发目标和任务的主次顺序。3.4.2对分期开发的项目分别拟定近期和远期的开发目标与任务。3.5 附图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比例尺:1:5000001:2000000)。2 工程项目所在河流(河段)开发现状及规划示意图(比例尺:1:100

12、001:1000000)。 4 水文4.1 流域概况4.1.1说明工程项目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系河道特性,水利工程及水土保持等情况。4.2 气象4.2.1说明流域内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的分布和观测情况。4.2.2概述流域及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特性及主要气象要素统计特征值。4.3 水文基本资料4.3.1概述与工程设计有关的水文测站分布、高程系统、观测年限、观测项目等4.3.2概述测站对水位、流速、泥沙、冰情和水质等项目的观测方法、测验精度及资料整编情况。4.3.3对于与工程设计有重大影响的特殊年份的水文资料应进行重点复核,并对其可靠程度作出评价。4.3.4对某些一时难以解决的水文资料作出说

13、明。4.4 径流4.4.1对于因人类社会活动和自然环境变迁而发生较大变化的径流应进行年、月径流的还原计算和插补延长,并对成果的合理性进行论证。4.4.2 对还原后的年、月径流系列应进行系列代表性分析,并对选定的代表段系列的代表性进行合理性论证。对径流系列时段有特定要求时,可分析到旬或日。4.4.3说明年、月径流的时空分布特性。4.4.4对设计依据站或区间的实测和天然年、月径流系列应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基本选定统计参数,基本确定径流设计成果。4.4.5选用代表段系列时,应说明选择原则和基本确定径流设计成果,并与全系列进行比较。4.4.6调查历史枯水情况,分析枯水径流特征及持续时间等。4.5 洪水4

14、.5.1说明流域和工程区域的暴雨特性,分析天气系统和暴雨成因,暴雨中心位置及量级。说明实测调查特大暴雨情况。4.5.2说明工程区域的洪水成因及时空分布特性。4.5.3说明历史调查洪水及复核情况,基本选定历史调查洪水和实测特大洪水的量值和重现期。4.5.4设计洪水 1 说明洪水要素的统计原则和方法,并进行洪水要素的还原计算和插补延长,进行频率分析计算,通过合理性论证,基本选定统计参数,基本确定设计洪水成果。 2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应说明设计暴雨及产汇流计算方法,并对计算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性论证,基本选定设计洪水调度方案。 3 基本选定典型洪水,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4.5.5说明入库设

15、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基本选定入库设计洪水成果。4.5.6说明推求可能最大设计暴雨和可能最大洪水的计算方法,经综合分析后,基本选定可能最大洪水成果。4.5.7分期设计洪水说明分期设计洪水时段划分原则和选样方法,对系列进行频率分析,并论证成果的合理性,基本选定分期设计洪水成果。4.5.8分析洪水的地区组成规律和遭遇情况,进行不同组合方式的洪水组成计算,并论证其合理性。基本选定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的成果。4.5.9根据流量或设计暴雨推求涝区排水流量时,应说明采用的设计标准和计算方法,基本确定排水设计流量。4.6 地下水4.6.1说明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范围和分区原则,基本选定地下水资源总量及其与地表水

16、的重复量。4.6.2根据各分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水平,基本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4.6.3说明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和区域分布情况。4.7 泥沙4.7.1分析泥沙来源,说明系列插补延长的方法和成果的精度。4.7.2基本确定悬移质和推移质的特征值,说明泥沙的颗粒级配和矿物组成。4.7.3说明泥沙淤积的形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4.7.4对于引水口断面应分析泥沙分层特性。4.8 水位流量关系4.8.1说明主要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的绘制方法。4.8.2说明水位流量关系的外延方法及其可靠性。4.8.3综合分析计算成果,基本选定采用成果。4.9 冰情、水面蒸发和潮汐4.9.1说明工程区域河道的冰情特性,分析

17、对工程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及其防治措施。4.9.2说明工程所在区域或邻近区域年、月水面蒸发量及折算系数,基本确定水面蒸发量特征值。4.9.3潮汐1 说明工程所在区域的潮汐性质、规律及其潮位统计特征值。2 分析洪、潮遭遇特性,基本选定洪、潮遭遇的类型,分析计算并基本确定其设计潮位和典型过程。 3 根据不同坝、堤类型,分析计算风浪爬高数值,基本选定风浪爬高设计值。4.10 水文预报站网及水文自动测报系统4.10.1基本选定施工期水文预报站网规划和主要通信方式,估列投资。4.10.2论证建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必要性,基本选定站网设置,基本确定通信方式和预报方案的技术途径,编制规划报告并估列投资。4.11

18、 需要专门观测和试验的问题4.11.1列出需要专门观测的项目、内容和方法等。4.11.2列出需要立项专门进行试验的研究内容、方法等。4.12 附图1 流域水系图。包括河流水系、重要城镇、交通线、水文气象站、已建和规划的水利水电工程及本工程位置等。2 水文系列插补、延长和分析计算的主要相关图。3 洪峰洪量频率曲线图。4 典型洪水和设计洪水过程线图。5 主要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图。6 泥沙颗粒级配曲线图。7 其他需要的主要相关图。4.13 附表1 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和区间的年、月(或旬)径流系列表。2 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和区间的设计洪水系列表。3 典型洪水、潮汐过程和设计洪水位、潮位过程表。4

19、 年、月输沙量系列表。5 其他需要列出的有关系列表。4.14 附专题报告1 重要基本资料复核报告。2 历史洪水调查复核报告。3 可能最大暴雨和可能最大洪水估算报告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划报告。5 其他专题研究或观测报告。 5 工程地质5.1 概述5.1.1 简述工程概况、工程区以往勘察工作研究程度等。5.1.2 概述本阶段完成的勘察项目、工作量、工作手段(包括使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工作起止时间和主要成果等。5.2 区域地质5.2.1综述工程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岩溶发育特征和物理地质现象等基本地质环境。5.2.2 分析区域构造稳定性,初步确定工程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在构造复

20、杂和地震活动区,可委托专业部门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的专门分析和论证工作。5.3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5.3.1 简述水库区的基本地质环境。5.3.2 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库区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固体径流来源、诱发地震等工程地质问题。5.3.3 说明库区内有无可能被淹没的重要矿产、古文化遗址等,评价建库后对其产生的影响程度。5.4 坝(闸)、厂(站)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5.4.1 简述坝(闸)、厂(站)工程枢纽各比较方案的基本地质环境和岩土工程特性等。5.4.2 初步分析建筑物可能存在的基础和边坡稳定、抗滑稳定、渗透和渗流稳定、液化和沉陷变形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地下厂房应分析围岩稳定和地应力场特征对工

21、程布置的影响。在可溶岩分布区,应说明岩溶发育情况和可能产生的岩溶渗漏问题。5.4.3 初步评价各比较方案基础岩(土)体质量或围岩条件,并进行相应的初步分类工作,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初步建议值和基础处理意见。5.5 输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5.5.1 简述输水工程(包括隧洞、渠道、渡槽、埋管等)各比较方案沿线的基本地质环境和岩土工程特性等。5.5.2 初步分析输水工程沿线可能存在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对于渠道、埋管、渡槽等地面工程,除应重点分析与基础及边坡稳定、渗漏有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外,尚需预测湿陷、胀缩、冻融、管涌、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等问题的可能性;对于输水隧洞工程,主要论述围岩稳定问题、与地

22、下水活动有关的施工涌(突)水、外水压力问题以及隧洞进出口的边坡稳定问题,深埋隧洞还要分析地应力、岩爆、放射性、地温、膨胀岩、岩溶等特殊工程地质问题的影响。5.5.3 分别评价各比较线路的基础岩(土)体质量或围岩条件,初步选定线路方案,分段对其进行重点评述,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初步建议值、基础处理措施、施工方案(如采用常规法或掘进机施工)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5.5.4 输水工程中所设置的调节水库、坝(闸)、厂(站)等工程枢纽,应按照本规程5.3和5.4节执行。5.6 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地质条件5.6.1 简述工程沿线的基本地质环境和岩土工程特性等。5.6.2 初步分析影响基础沉降变形、渗透稳定、

23、振动液化、冻胀性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初步评价意见。5.6.3 评价沿线土壤的矿物组成和类型、毛细管水饱和带的埋深、含水层分布结构与矿化度、地下水化学类型等,初步圈定工程建设后周边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沼泽化等现象的可能分布范围,说明其影响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建议。5.7 天然建筑材料5.7.1 简述天然建筑材料初查工作的布置情况和完成的主要工作量。5.7.2 阐明天然建筑材料的产地、储量、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5.8 主要工程地质结论和建议5.8.1扼要综述本阶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评价结论和工程比较方案的推荐意见。5.8.2提出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9 工程地质附图5.9.

24、1工程地质附图应以全面、概要地反映本工程区基本地质条件的中小比例尺图件为主,一般应包括以下图件:1 区域地质图或构造纲要图(1:500001:200000);2 工程地质图(1:100001:50000);3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1:10000);4 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或分布示意图(1:100001:50000)。 6 建设规模6.1 通则6.1.1 根据工程影响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综合论证工程的作用和近期开发的必要性。6.1.2 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论证,基本选定工程规模。6.1.3 说明有关分期建设的要求和原因。分别列出分

25、期的工程规模和特性指标。6.2 防洪工程6.2.1 概述流域的洪水特性,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洪灾情况,防洪现状和防洪要求。6.2.2 论证防洪保护对象,选定不同时期的防洪标准,确定防洪工程的总体方案以及工程项目的规模。6.2.3 河道堤防工程1 概述河道、堤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确定各河段的安全泄量和控制断面的设计水位。3 基本选定河道治导线和行洪断面形式,确定堤顶高程。4 对重点防护的河道、河段初选治理工程。5 论证新开河道、堤防线路和堤距。6 对感潮河段要考虑潮位对行洪的影响;研究河流、潮流水文特性和河床、河口演变规律,以及河势发展趋势,结合岸边利用初选治导线和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26、7 初选跨河、穿堤建筑物位置和工程规模。6.2.4水库工程根据防洪工程总体方案,分析水库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拟定水库的泄量标准和运行方式。基本确定防洪库容及相应的防洪高水位、汛期限制水位,初选设计、校核洪水位及泄洪设施的规模。6.2.5行、蓄、滞洪区基本选定行、蓄、滞洪区位置、范围,行、蓄、滞洪标准和行、蓄、滞洪区设计水位及相应库容。基本选定行、蓄、滞洪区工程总体布置和骨干工程的规模。制定行、蓄、滞洪区的控制运用原则。研究行、蓄、滞洪区内部排、灌及生产方式,提出生产、安全建设的总体规划。6.3 治涝工程6.3.1概述涝区的涝水特性、涝灾情况和治涝要求。6.3.2基本选定治涝区范围和治涝标准。6

27、.3.3基本选定治涝区的涝水承泄区、排水方式、主要工程措施和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方案。6.3.4基本选定骨干工程的规模及主要参数。6.3.5初选主要交叉建筑物的规模。6.4 灌溉工程6.4.1概述灌溉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农业水利现状和发展规划,阐明兴建灌溉工程的必要性。6.4.2确定灌区范围,调查灌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和土地利用规划,初定灌溉面积和农林牧业生产结构,以及耕作制度。6.4.3拟定设计水平年,选定灌溉设计保证率。6.4.4分析作物耗水量和灌溉需水量,拟定灌溉制度,初选节水措施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拟定灌溉年用水总量及年内分配。6.4.5分析论证灌溉水源不

28、同水平年的可供水量。6.4.6基本选定灌溉工程整体规划和总体布置方案,基本选定主要建筑物(含水源枢纽工程、干支渠及其渠系上主要建筑物)的规模和主要参数。6.4.7分析灌区可能产生洪、涝和盐碱化原因,论述排洪、排涝工程的必要性,初拟排洪、排涝、改碱标准以及工程措施和规模。6.5 城镇和工业供水工程6.5.1概述供水地区社会经济情况、水资源总量(含地表水、地下水)和开发利用状况,基本确定供水区范围及主要用水户。6.5.2选定设计水平年和不同用水户的供水保证率,提出各水平年、不同用水户对水量和水质的基本要求。6.5.3选定水源,分析各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供水量。6.5.4基本选定供水工程的总体规划,

29、提出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系统的布置方案。6.5.5基本选定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系统中主要建筑物的规模和主要参数。6.5.6提出水源保护要求和措施,提出供水工程调度运用方案。6.6 跨流域调水工程6.6.1概述受水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本流域水资源(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和开发利用现状。 6.6.2基本确定受水区范围和主要用水户,选定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依据受水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规划,在有效的节水措施的前提下,预测整个受水区和主要用水户各水平年的需水量。6.6.3提出受水区各水平年水资源的可供水量(含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污水处理回用量。6.6.4对受水区水资源进行供需分析,提出需要的年调

30、入水量及供水过程,论述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6.6.5概述水量调出区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水源条件,基本确定适宜的调出水量6.6.6基本选定水源工程方案以及主要建筑物的规模和参数。初选对调出区进行补偿的工程措施和规模。6.6.7基本选定输、配水的工程方案以及主要建筑物的规模和主要参数。6.6.8提出调入水量与当地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度的运行方案。6.7 水力发电工程6.7.1 概述工程影响地区的经济情况、发展规划,对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开发程度、本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等进行调查分析,论证供电范围,并进行负荷预测,说明各设计水平年的负荷特性指标。6.7.2 概述径流调节计算的原则、方法和计算成果,

31、提出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等能量指标。对具有调节库容的工程尚需提出梯级和跨流域补偿调节的能量效益。6.7.3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基本选定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调节库容、死库容以及其它特征水位。6.7.4 概述电力系统发展预测的负荷和电量、系统水火电比重、已建、在建和拟建水火电站的特性,通过电力电量平衡,拟定本电站的工作容量和备用容量,基本选定装机容量,拟定装机程序。6.8 垦殖工程6.8.1概述地区垦殖规划,论述开发的必要性。初选垦殖区范围、面积和开发利用的方式。6.8.2分析可利用的供水水源条件、水量及其保证率。6.8.3初选灌、排设计标准、相应的工程布置方案以及主要建筑物的规模和主

32、要参数。6.8.4初选防洪、防潮设计标准、挡水堤线、设计洪水位、挡潮水位以及堤顶高程、涵闸的规模和主要参数。6.8.5分析垦殖对河口、港湾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6.9 通航及过竹、木工程6.9.1调查客、货和竹、木运量的现状以及近、远期的发展规划。6.9.2确定通航标准以及过闸、坝的客、货和竹、木的设计运量。6.9.3确定过闸、坝的设计最大舶船吨位和过竹、木的排型及尺寸。6.9.4基本选定过闸、坝的工程方案,确定主要建筑物或设施的规模及主要参数。6.10综合利用工程6.10.1 概述工程的综合利用任务和主次顺序,协调各部门的用水要求,基本确定可能的开发目标。6.10.2 基本选定

33、综合利用工程的死水位、正常蓄水位和防洪高水位,初选其它特征水位。6.10.3 概述泥沙特性,泥沙计算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不同水平年水库和下游泥沙冲淤计算以及水库回水计算成果。对多沙河流上的水库应研究长期保持有效库容的措施和调水调沙方案。6.10.4 初选工程的调度运行方案(包括与其它工程共同承担防洪、发电等任务的联合调度运行方案)。6.11 附图1 工程项目总体布置图(比例尺1:10001:200000)。2 供电范围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现状及远景)。3 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天然及淤积后)。4 电力电量平衡图。 7 主要建筑物型式和工程布置7.1 工程等别和标准7.1.1基本确定工程等级及主要

34、建筑物级别和相应的洪水标准,基本确定设计采用的地震动参数。7.2 工程选址(选线)7.2.1对工程场址(如坝址、闸址、厂址、站址、洞线、河线、堤线、渠线等)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工程布置要求、施工条件、投资等因素进行研究,基本选定工程场址。7.3 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型式7.3.1根据基本选定的工程场址条件和工程规模,经比较初步选定主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对于挡水建筑物应初步选定基本坝型,对于厂(站)建筑物应初步选定地面式或地下式。7.3.2根据建筑物的基本型式提出工程总布置初步方案。7.4 主要建筑物7.4.1简述主要建筑物初定的基本布置、结构型式、主要尺寸、控制高程。7.4.2

35、简要说明主要建筑物的稳定、应力、变形、渗流等的计算成果和方法。7.4.3通过水力学计算,说明泄流能力、上下游水力衔接条件、消能防冲效果。对于特别重大的工程项目,还可通过必要的水工或泥沙模型实验进行论证。7.4.5初步分析围岩稳定,初选地下洞室的位置、结构、衬砌和支护型式。7.4.6研究地基和边坡或坝肩的稳定条件,提出渗透及渗流稳定初步分析成果,初选有关的处理措施。7.4.7初估主要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的设备及工程量。7.4.8分项提出各建筑物及地基处理的工程量。7.5 附图、附表7.5.1附图 1 工程场址方案比较图;2 选定场址工程总布置方案比较图;3 坝型比选图;4 推荐的工程总布置图;5

36、主要建筑物布置图及主要立面图、剖面图。7.5.2附表:1 工程选址方案比较汇总表;2 工程总布置方案比较汇总表;3 坝型选择方案比较汇总表;4 推荐方案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8 机电及金属结构8.1 水力机械8.1.1根据动能参数和装机规模,经方案比较论证,拟定水轮发电机组(或水泵电动机组)的型式、台数、单机容量(单机流量)及主要参数。8.1.2对高水头(高扬程)、长引水(输水)管路提出水轮发电机组调节保证计算(或水泵电动机组暂态分析)的初步成果。8.1.3拟定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进水阀、厂房桥机等主要水力机械设备。8.1.4对设备有特殊要求或有大重件运输等特殊问题的,应专门论述其可行性。8.1.

37、5拟定水力机械设备的布置方式。8.2 电气8.2.1拟定接入电力系统方式,初拟输(变)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回路数、容量以及本工程的电气运行方式。8.2.2根据动能特性和接入电力系统方式,拟定电气主接线图。8.2.3拟定主要电力设备。8.2.4根据本工程的接入电力系统方式、调度管理方案和水情测报方案等要求,初拟监控、保护、通讯的方案及其主要设备。8.2.5初拟主要电气设备的布置方案。8.3 金属结构8.3.1拟定各水工建筑物闸门、阀门、钢管、拦污栅及启闭设备、清污设备的布置、型式、数量及主要参数。8.3.2拟定通航、过木、过鱼等其它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及机械设备的布置、型式、数量及主要参数。8.3.3

38、根据工程需要,初拟防止冰压力、冰冻、淤堵、空蚀、磨损、震动等措施。8.4 附图、附表8.4.1附图 1 电气主接线图8.4.2附表1 机组方案比较表2 主要机电设备表3 金属结构工程量表 9 工程施工9.1 施工条件9.1.1概述工程对外交通现状,工程布置、自然条件基本情况,施工期通航、过木、排水、排冰及供水等要求。9.1.2简述建筑材料来源,水、电供应、通讯条件等。9.1.3说明有关部门对工期的要求。9.2 天然建筑材料9.2.1调查各种料场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初步选定料场并定提出主要材料的开采、加工、供应方式。9.3 施工导流9.3.1初步确定导流标准、导流方式及导流建筑物的布

39、置方式,初估导流工程量。研究施工期度汛、防洪、通航、过木、排冰、蓄水、供水方案。9.3.2初选截流及下闸蓄水时段、流量。9.4 施工方法9.4.1初选主体工程及导流工程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估列主要施工机械设备。9.5 施工总布置9.5.1初步确定对外、场内交通及施工场地布置方案,估列临建工程量及施工占地。9.6 施工总进度9.6.1初步确定工程各阶段控制性进度及施工总进度。9.7 附表、附图1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2 对外交通图3 施工导流方案布置图4 施工总布置图5 施工总进度图 10 工程管理10.1 工程管理性质10.1.1依据工程的规模、管理的任务和效益,工程建成后运行管理的性质可确定为公

40、益型、准公益型或经营型。10.2 工程建设期管理10.2.1按有关规定,拟定工程建设期间管理的体制和法人形式,确定建设管理单位的地位、债权责任、资产权属关系,拟定工程建设期间管理单位机构的组成及编制。10.2.2确定工程建设管理范围、任务、职责和管理办法。说明管理经费的来源及其构成。10.2.3根据工程规模,按有关规定,提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的管理、决策程序。10.3 工程运行期管理10.3.1拟定工程建成后的管理体制和法人形式,确定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的债权责任、资产权属关系,提出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设置的初步方案、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生产生活用房规模。10.3.2提出工程运行管理运用原则及工程

41、管理办法,拟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确定土地征用范围和数量,提出库区、行、蓄洪区、滞涝洼地等土地运用原则、管理方案和主要措施。10.3.3拟定工程管理设施、维修养护设施、观测设施、交通、通讯设施及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方案,提出工程管理区绿化及旅游设施规划,提出发展综合经营的规划和利益分配及远景开发经营设想。10.3.4根据工程管理的性质,说明工程管理经费的来源构成和数量,提出保障措施。10.4 附图、附表1 工程管理占地范围图;2 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机构、岗位设置及其关系框图(或表);3 工程管理设施、交通及经营开发规划图(通航、旅游、养殖、加工等);4 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经营管理设施一览

42、表; 11 淹没、占地处理11.1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11.1.1简述枢纽的地理位置、淹没涉及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11.1.2简述选定的不同淹没对象的设计洪水标准,及考虑泥沙淤积年限情况下的相应回水计算成果,说明基本确定的淹没处理范围。11.2 水库淹没损失调查11.2.1说明调查项目类别、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淹没实物量,分析调查成果的精度。 (1)农村部分人口数量应按乡(村)分别计列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耕地、园地、林地面积应按行政区界线和类别分项计列。房屋面积应按主要类别的房屋计列。 (2)集镇和城镇部分说明集镇、城镇规模,包括居民人口、民族、占地面积、公用设施等。(3)专业项目部

43、分说明其规模、标准、功能。11.2.3对正常蓄水位选择有制约作用的重大淹没影响区或淹没对象,应说明其分布高程。11.2.4分项表列主要淹没实物指标。11.3 社会经济调查11.3.1简述与移民安置有关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内容。11.3.2说明县(乡)近三年社会经济统计年报的有关指标。11.4 农村移民安置初步规划11.4.1说明以村为单位的生产安置人口(基准年及规划水平年)。11.4.2阐述地方政府对移民安置的意见;分析说明安置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及初步确定的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容量;说明基本确定的移民搬迁人口(基准年及规划水平年)初步选定的安置地点和安置方式。11.4.3 简述移民

44、安置初步规划。11.5集镇和城镇迁建初步规划11.5.1 说明地方政府对受淹集镇、城镇的处理意见,简述受淹集镇、城镇的处理方式。11.5.2 对初步选定的迁建新址,说明环境和资源条件、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等。11.5.3 简述集镇、城镇迁建初步规划。11.6专业项目迁(改)建初步规划11.6.1 说明地方政府和产权所有者的迁(改)建意见,简述初步选定的各专业项目迁(改)建方案。11.7水库征地移民补偿投资估算11.7.1说明估算各项补偿费用的编制依据、各主要项目的单价分析;针对淹没实物数量、质量,以及移民安置区必要基础设施,分项说明农村及集镇、城镇部分的补偿投资估算费用;说明各专项设施补偿投资估

45、算费用。11.7.2补偿投资费用构成:1 农村移民补偿费;2 集镇、城镇迁建补偿费;3 专业项目迁(改)建补偿费;4 库底清理补偿费;5 其他费用;6 预备费;7 有关税费;11.7.3分项列出估算表。11.8工程占地11.8.1说明基本确定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范围以及所占用或影响的实物指标数量、质量。11.8.2说明基本确定的生产安置人口和搬迁人口(基准年及规划水平年)。11.8.3简述移民安置初步规划。11.8.4说明占地补偿投资估算费用,分项列出估算表。11.9 附件、附图1 地方政府、大型专业项目产权所有者对淹没处理意见的有关文件;2 水库淹没范围示意图;3 工程占地范围示意图;4 移

46、民安置初步规划图;5 集镇、城镇迁建新址初步规划布置图及附件;6 大型专项设施迁(改)建初步规划图及附件。 12 环境影响评价12.1环境状况12.1.1简述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自然、社会环境状况以及主要环境问题。12.1.2说明工程建设是否涉及需特殊保护地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古迹等);是否涉及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是否涉及社会关注区(文物区、疗养地、医院等)。12.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2.2.1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应评价标准。12.2.2结合工程特性与环境特征,针对项目建设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

47、源、人文资源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说明环境影响的预测结果,预测内容包括:1 水文、泥沙工程项目拦蓄、调水所引起下游河道,供水区的水文、泥沙形势变化,及其造成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影响等;河道整治、堤防工程兴建后引起河段的流速、水位变化和泥沙冲淤变化,及其造成对生产、生活、环境用水的影响;2 水质工程项目在施工期、运行期对受纳水域水质的影响。3 环境地质岸坡或岩体失稳、诱发地震、地面塌陷、海水倒灌等地质灾害影响。4 水文地质工程项目对地下水埋深、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的影响。5 土壤、土地资源工程项目在运行期对土壤造成浸没、潜育化、盐碱化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疏浚底泥堆放对土壤污染的影响;淹没、占

48、地对重要土地资源的影响。6 生态水资源调蓄、施工活动对生态与环境、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影响。7 人群健康调水引水工程、蓄滞洪工程对地区自然疫源疾病、地方病的影响。8 环境敏感区项目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9 环境空气及声环境施工扬尘、烟气、噪声对周围居民点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等。12.2.3对预测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着重说明影响范围、程度,以及长期性与短期性、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等特性。12.3减免环境影响的措施评述12.3. 1简述减免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各项措施及其作用1 地表水资源的保护措施2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3 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4 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5 自然疫源性疾病、地方病

49、的防治措施6 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的保护措施7 其他需要的保护措施12.4环境监测12.4.1简述环境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断面位置、监测时段、监测项目、监测机构等。12.5 环境管理12.5.1简述环境管理,包括:管理体制、各部门职责、机构、人员编制等。12.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2.6.1 初步确定环境保护投资。其中应包括:1 环境保护措施费;2 环境监测费,包括施工期、运行期监测设施费用和施工期监测费用;3 经济补偿费,对难以恢复的环境影响所需要的经济补偿费用;4 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工程质量监督费;12.6.2 分项说明投资费用,并分项列出投资估算表。12.7环境影响

50、经济益损简要分析12.7.1简述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包括环境资源损失、减免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费用。12.7.2简述项目兴建后改善环境所取得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效益。 12.8 公众参与12.8.1简述公众对于项目建设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愿望。12.9综合评价12.9.1说明项目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主要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12.9.2说明项目兴建后环境总体变化趋势。是否存在影响工程开发的重大制约因素。12.9.3说明项目在选址、规模、运行方式,以及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方面能否满足环境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 水土保持 13.1建设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13.1.1简述项目区水土流

51、失防治责任范围13.2建设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13.2.1简述项目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13.2.2简述水土流失现状: 1 水土流失主要类型、侵蚀强度;2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13.2.3简述水土保持现状: 1 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效益; 2 水土保持管理状况; 13.3 项目建设水土流失及危害预测13.3.1说明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预测结果。 1 扰动地表和损坏土地、植被的面积; 2 施工弃土(石)、弃渣量;3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4 新增的水土流失总量; 5 水土流失的危害 6 产生水土流失重点区段。13.3.2对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52、评价13.4水土流失防治初选方案13.4.1说明初步确定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3.4.2说明初步选定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总体布局。13.4.3说明初步确定的各分区防治措施及布局。13.5水土流失监测计划13.5.1简述水土流失监测计划,包括:监测地点、监测时段、监测项目、监测机构等。13.6水土保持管理13.6.1简述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各部门职责、机构和人员编制等。13.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3.7.1 说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估算的编制依据、各主要项目的单价分析。13.7.2 简述水土保持投资费用构成:1 建筑工程费;2 植物措施费;3 临时工程费;4 其它费用;5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

53、费。13.7.3 分项列出估算表。13.8.效益分析13.8.1 简述治理后的拦渣率、植被覆盖率,以及项目的保水、保土和生态效益。13.9综合评价13.9.1 简述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否符合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的总要求,论述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 14防洪评价14.1 工程所在河道或行(蓄)洪区概况14.1.1河道或行(蓄)洪区概况1 河道。说明工程所在河道基本情况、流域洪水总体安排、河道控制点水位等。2 行(蓄)洪区。简述行(蓄)洪区及所在河系基本情况,说明流域洪水总体安排、行(蓄)洪区运用原则及控制点水位等。14.1.2河道或行蓄洪区整治方案。对未治理达标的

54、河道或行(蓄)洪区,说明规划推荐的整治方案,及控制断面的特征水位、流量等指标。14.2 工程对防洪的影响14.2.1工程对防洪的影响分析。分析河道或行(蓄)洪区在现状工程条件及规划整治方案实施后的工程条件下,拟建工程对河道或行(蓄)洪区的水位、流速、流势的影响,以及对堤防、岸线和防汛抢险的影响。14.2.2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影响的对策措施及具体方案。14.2.3估算所采取工程措施的工程量。14.3 洪水对工程的影响14.3.1分析洪水对拟建工程的影响。14.3.2提出工程防洪避洪方案及其它减免洪水影响的措施。14.4 防洪评价结论14.4.1归纳工程对洪水的影响和洪水对工程的影响,提出减免影

55、响的措施或意见。14.5 附图1 工程在河道或行(蓄)洪区的具体位置示意图。2 工程对上下游水位影响示意图。3 工程对河道或局部区域流势影响示意图。 15 投资估算15.1 简述15.1.1概述主要工程项目、主要工程量、总装机、总工期及工程静态总投资和工程总投资。其中枢纽工程投资、水库移民征地补偿投资、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及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5.2 编制原则及依据15.2.1投资估算应按编制年的政策及价格水平进行编制。15.2.2说明基础单价、主要材料及砂石料预算价格的编制依据。15.2.3投资估算的项目划分可参照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中的项目划分,并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调整。15.2.4建筑工程单价应按水利行业现行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编制,主要设备安装工程单价应按水利安装工程概算定额编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