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颈椎病的疗效医学论文_第1页
浅谈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颈椎病的疗效医学论文_第2页
浅谈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颈椎病的疗效医学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键词】颈椎病;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电针卫生管理是通过对个 人或集体健康的进行整体性监测、阐明、评测 , 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 , 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1 。总体来说 , 就是对个人或集体的健 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引起颈椎病的影响因素很多 , 虽然是 骨关节病 , 但关节退变却是多种系统性因素和局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 针对颈椎病的这一发病特点 , “防”比“治”更重要。笔者采用颈椎病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与电针治疗颈椎病患者 ,取得显著的疗效 , 现报道如 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5月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 诊部和社区站点针

2、灸科收治的 129 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 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65例,男32例, 女33例;平均年龄(49.85 2.05) 岁;平均病程(3.7 1.3) 年。对照组 64例,男30例,女 34例;平均年龄 (48.16 1.17) 岁; 平均病程 (3.2 1.1) 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符合 中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 年龄 2667岁,不限性 别; 在接受本方法治疗时未使用其他治疗方法。 1.3 排除标准脊髓型颈 椎病、肩周炎者 ; 有恶性骨肿瘤或肺结核、 高血压病、严重心脏

3、病及其 他内脏疾病者 ; 脊椎侧弯明显者。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取穴。主穴:颈夹脊、风池、肩井、后溪、阿是 穴。配穴 : 神经根型颈椎病加曲池、外关、中渚 ; 椎动脉型颈椎病加百 会、太阳;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加内关。基本操作方法:0.35mmX 40mm 的毫针,针刺各穴2030m亍捻转补泻,每穴每次2min,以有酸麻胀针 感为度;连接长城牌电针仪,采用连续波,频率为41Hz,电流强度为2mA, 时间为20min。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3个 月后再次随访。2.2 观察组 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颈椎病中医健康管理。电针治疗方 法及疗程同对照组,颈椎病中

4、医健康管理内容如下。(1)起居管理。 常规管理:包括日常姿势注意、生活注意、颈椎保护。日常护理: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用枕,并给予药枕。中药组成:藁本95g,通草310g,芥 子96g,佩兰110g,厚朴90g,桂枝55g。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粗粉并混合, 使其软硬适中,并制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元宝形药枕。药食调理:根据患者体质辨识结果 ,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调理。 (2) 运动管理。采用本中心创编的颈椎保健操进行锻炼 3 。由预备势、前屈后伸、 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扩胸摇肩、四方抗力、托枕上牵7 节组成。该保健操可疏经通络 ,伸筋止痛 ,增加颈项部肌肉力量 ,减轻椎间关节囊 水肿和椎间盘内压力

5、,增强颈部韧带的柔韧性。 (3) 疾病管理。根据患 者的治疗方案制订跟踪随访计划 ,主要为定时门诊复诊提醒、 效果评估 及反馈等。科普讲座:发放本中心自编的科普读物 颈椎病预防保健 手册,结合手册内容 ,由研究者开展科普讲座 ,分为颈椎病的保健、中 医养生两种课程,共开展5次,每周1次,每次85min。分组活动:在 研究者指导下每周组织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活动 , 内容包括保健操锻 炼、病情、颈椎保护等交流 ,时间约 1h, 共持续 6周。 门诊健康教育 : 首诊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 15min, 内容包括颈椎病发病的常见原 因、治疗周期、生活方式调整和功能锻炼处方。 健康追踪 : 由项目组

6、成员电话联络患者 , 让患者坚持颈椎操锻炼和正确的起居饮食等。 若有 异常及时上报观察者进行调整 , 每月 1 次。3 疗效观察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制定。治愈: 临床症状完全消 失, 功能全部恢复 ; 显效: 临床症状消除或减少 , 基本功能恢复正常 ;有 效: 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仍有部分没有康复 ;无效: 治疗前后无区别或恶 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 100%3.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 包括疼痛及工作生活活动能力和有关症状两部分 , 由受试对象根据自己的状况描写。每个项目最低分 0 分, 最高分 5 分, 得分越高则表 明

7、功能受损程度越重。 根据公式计算颈椎功能障碍水平 : 颈椎障碍指数 (%)=单个项目总分1(受试对象做完项目数X 5)。颈椎障碍指数0%20% 为轻度功能障碍 ; 颈椎障碍指数 20%40%为中度功能障碍 ;颈椎障碍指 数 40%60%为重度功能障碍 ; 颈椎障碍指数 60%80%为极重度功能障碍 ; 颈椎障碍指数 80%100%为完全功能障碍 4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 士 s)表示,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 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x 2检验。PV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 结果(1) 疗

8、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2=4.731,P0.05) 。 (2) 颈椎病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颈 椎病功能障碍量表总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与 3 个月后随访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 讨论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 , 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成为影响我国居民 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5 。中西医治疗颈椎病均以缓解症状为主 , 一线 治疗仍以缓解疼痛为主要目的 , 虽然有较好的疗效 , 但无法解决颈椎病 反复发作的问题。随着颈椎病患病人数的上升 ,治疗费用的增加 , 患者 对治疗的期望下降为减轻症状、延缓发作、避

9、免手术 6 。因此 , 在发 病机制相对明确的前提下 , 了解并发现颈椎病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 , 进而对颈椎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以缓解症状 , 阻断病情进展 ,保 护关节功能 ,减少复发率 , 是当前颈椎病防治应该完成的工作。颈椎病 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是通过颈椎病与体质、 影响因素二者关系的研究 , 基于三级预防理论制订的。该方案包括颈椎病起居管理方案、运动管 理方案、疾病管理方案 3 个部分。起居管理内容有 :日常姿势注意 ,包 括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不宜长时间低头工作 ,以减轻肌肉韧带等 软组织的疲劳 ; 生活注意包括睡卧硬板床、起床动作等 , 使颈椎得到相 应的支撑 , 维

10、护颈椎生理曲度的稳定 ; 颈椎保护包括颈椎的防寒保暖 , 注意日常站、走、跑、跳, 以减少颈椎负担 ,降低颈椎意外伤害 ;日常护 理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用枕 , 元宝形枕头除了对头颈部起到一定固定作 用外, 还可以使颈椎在不同睡姿下都能得到支撑 ,并且可以减少头颈部 的异常活动 ;药食调理包括给予有需要的患者中药调理 , 指导患者从饮 食上配合辅助治疗 , 改善症状。运动管理主要加强颈肩部肌肉力量 ,提 高颈椎稳定性 , 减少椎间关节囊水肿 , 扩大椎间隙宽度 , 减轻椎间盘内 压力7 。疾病管理主要是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 , 根据患者的 治疗方案制订跟踪随访计划 ,主要为定时门诊复诊提醒、

11、 效果评估及反 馈,发放科普读物 ,定期开展颈椎病科普讲座 ,由研究者开展科普讲座。 综上所述 , 颈椎病中医健康管理丰富了颈椎病的发病理论 ,为“体病相 关”的论点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 成功构建了颈椎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 能够对健康人群、颈椎病易患 人群和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 满足临床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 颈椎病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是中医体质调护方案与专病健康管理方案相 结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 , 按实际情况进行搭配、调整 , 满足个体化 需要,简便易行 ,适合在社区中应用推广。参考文献1 张惠敏,王济, 李玲孺. 对痰湿体质人群进行健康管理是预防代 谢综合征的新思路 J. 上海中医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