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计法规第一章 统计法基础知识一、统计法的基本含义 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 称。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广义的统计法则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 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二、统计法的特点1统计法的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2统计法规范内容具有专业性三、统计法的作用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2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统 计法
2、修订的重中之重。第二章 基本统计法律规范 根据法律规范效力的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 方性法规和规章。一、统计法律统计法律, 即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 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 是 l983 年 12 月 8 月 3 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该法律根据 1996 年 5月 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进行了修正。 2009年 6月 27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二次修订后
3、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2010年 1月 1日起施行。统计法律具有两个特点。二、统计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其法律地位和效力 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该行政法规于 l987 年 1 月 19 日经国务院批准, 1987 年 2月 15 日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实施; 2000 年 6 月 2 日由国务院批准做出第一次修订, 2000 年 6月 15 日由国家 统计局发布实施; 2005 年 12 月 16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对其作了 第二次修改。三、地方性统计法规 根
4、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 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 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 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四、统计行政规章 统计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 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统计的规范性文件。第三章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是统计法基本精神的体现, 是统计
5、法所调整的统计法律关系的集中反映, 是贯穿于整个 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法律制度和全部统计法律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准则。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1在统计体制方面,国家应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制 2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统一的3统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公布二、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1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三、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1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 2统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3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把握的一项基本原则四、
6、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五、统计资料保密原则 1依法保守国家秘密2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3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第四章 统计管理体制一、统计管理体制概述 统计体制,又称统计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 目前,国际上的统计体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集中型,二是分散型。二者具有不同的优点。二、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现行的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1机构和编制管理方面( 1)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统计工作岗位(
7、 3)部门统计系统2经费管理方面3业务管理方面( 1)实行统一的统计标准( 2)对统计业务具有领导权或指导权第五章 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一、统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 1统计机构的设置统计机构是指从事统计调查、 统计数据加工整理、 统计分析预测、 统计信息咨询和统计协调管理等活动的组 织。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分为两种: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 门统计机构都属于政府统计机构。( 1)政府综合统计机构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独立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 包括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统计局 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 2)部门统计机构 部门统
8、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 根据国家和部门统计任务的需要而专门设置 的统计职能机构。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2统计机构的职责( 1)国家统计局的职责(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职责( 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机构的职责( 4)乡镇统计机构或统计员的职责二、统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统计法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 1统计人员的职责及基本要求2统计人员的职权( 1)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2)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权就与统计有关
9、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 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第七章 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调查,是指统计部门按照法定的程序,依照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 向被调查者收集统计资料的活动。统计法所说的统计调查,主要是指对原始统计资料的收集。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制度1统计调查项目的概念统计调查项目,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统计调查目的, 由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我国的统计调查项目分为三类,即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1)国家统计调查
10、项目,是指全国性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 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国务院有关各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项目。( 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统计法第 11 条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 衔接,不得重复。2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审批和备案( 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国家统计局单独制定;二是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 关部门共同制定。其中,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其他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备案。(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
11、家统计局备案; 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分三种情况:一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二是由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独制定;三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其中, 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 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由省级以下人民 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 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 关部门制定的,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3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原则( 1)必要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统计调查制度的制
12、定、审批和备案统计调查制度,是指实施统计调查必须遵守的技术性规范。 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等内容。统计调查制度一经批准或备案即产生法律效力,统计调查应当按照依法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 5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的内容依据统计法第 l5 条的规定,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 志。 未标明上述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 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 统计机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 有关调查活动。二、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方法( 1)周期性普查周期性普查是指根据事先确定的周期, 通过逐个调查各个统计调查对象在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
13、的社会经 济活动情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国情国力的统计数据的调查方法。( 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即根据概率理论, 从全体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部分样本单位进行统计调查, 获取样本单位数据, 并 据以推断总体情况的统计调查方法。( 3)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 4)利用行政记录 依照统计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 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三、统计标准1统计标准的概念统计法 第十七条规定, 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 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 计算方法、 分类目录、 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2
14、统计标准的制定 统计标准,分为国家统计标准和部门统计标准。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 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四、统计调查经费 统计法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统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重大国情国力普蠢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 保到位。第八章 统计执法检查 加强执法工作,必须实现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一、统计执法检查的基本含义 统计执法检查是指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 程序和方式,
15、 对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统计 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动的总称。1统计执法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 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依法授权的统计执法检查机关, 依法具有统计执法检查权。2统计执法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 3统计执法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4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二、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执法检查员1统计执法检查机构 统计执法检查机构是指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设立的专门办理 统计执法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2
16、统计执法检查员 统计执法检查员是指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任命或批准的从事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人员。 3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检查员的主要职责4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检查员的主要职权三、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1有上报统计资料义务的统计调查对象 2依法组织实施政府统计调查和管理公布统计资料的下级政府统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 3从事涉外调查的涉外调查机构四、统计执法检查的内容 统计执法检查是对现行统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全面监督检查。 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第十三条的规定, 其内容主要包括 11 个方面。五、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 1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机关及基本要求( 1)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机关 统计执法检查
17、规定第二十八条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机关作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管辖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违法案件,其中, 在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中发生的统计违法案件,由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管辖。( 2)基本要求 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 2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的一般程序(1)立案( 2)调查( 3)处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案件审理 处罚事先告知 告知义务,是指统计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对统计管理相对人履行的通告义务。 行政处 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
18、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 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统计行政机关履行告知义务应当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或之后履行告知义 务,均属未依法履行告知义务。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法 第六条规定: “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 享有陈述权、 申辩权。” 听证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行政机关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 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给予较大数额罚款的统计行政处罚案件,统计行政机关应当组织
19、听证。 做出处理决定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 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又拒不执行的, 由 查处机关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处罚决定的送达 处罚决定的执行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做出后,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Et 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当事人对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 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4)结案第九章 统计法律责任一、统计行政处罚1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 统计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具体的统计行政行为,具有以下四
20、个特点:( 1)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2)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3)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不适用于民事违法和统计犯罪。( 4)被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违法行为人。 2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是指由法律规定、设定并在实施统计行政处罚时必须遵守的准则。主要有:( 1)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统计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统计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是法定的,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2)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是法定的;(3)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2)公正、公开的原则
21、公正原则,就是指在实施统计行政处罚时,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开原则, 是指做出统计行政处罚的规定要公开, 要让全体人民周知, 它是合法原则、 公正原则的外在表现形式。(3)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即“过罚相当”的原则。 3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 1)违反统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2)违反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 3)违反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 4)违反全国污染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 5)有关统计规章关于处罚的规定 违反涉外调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违反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4统计行政处罚措
22、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7 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根据这一规定,结合统计法的规定,我国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1)警告(属申诫罚的一种)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行为的谴责和警示, 其目的是通过对违法行 为人一种精神上的惩戒,以申明其有违法行为,并使其以后不再违法,否则就要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2)罚款(属财产罚的一种) 关于罚款的额度,分两种情况:一是在立法中规定具体的数额。如:具有统计法第41 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
23、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 告,并可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具有统计法第41 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二是在立法中不规定具体的数额,而规定一定倍数, 以违法所得为基准,确定罚款额度。(3)没收违法所得(属财产罚的一种) 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将行为人通过违法行为获取的财产收归国有的处罚形式。违法所得, 是行为人通过违法手段获取的财产。对违法所得的没收,本质上是一种追缴,而不是违法行为人因实施违法行为所付出的代价。没收违法所得适用的几种情况。二、统计行政处分行政处分, 是行政机
24、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 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施行的行政制裁措施。 统 计行政处分, 是指主管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实施统计违法行为的有关行政领导或者责任人员给予的行政制 裁措施。其中,主管行政机关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任免机关。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由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 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部门规章。1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第二条规定了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其负 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个人,应
25、当承担纪律责任。2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的统计违法行为 根据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第三条至第十一条的规定,按照违法行为的种类和性质,可给予处分的 统计违法行为包括 l4 类。主要有:领导人员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领导人员对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 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 领导人员对严重失实的统计数据, 应当发现而未发现或者发现后不予纠正, 造成不良后果 的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弄虚作假的行为、 故意拖延或者 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等。3适用于统计违法行为的处分措施 根据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对公务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可适用的措施为:警告、
26、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处分措施。 具体分为八种情况。三、其他法律责任措施 1其他行政法律责任措施( 1)通报对通报的属性问题, 在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作为统计法律责任形式之一的通报具有三方面特征; 通报适用 统计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几种统计违法行为。( 2)取消荣誉称号、追缴物质利益和撤销晋升的职务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对于因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而晋升的职务,必须撤销;对骗取的荣誉称号必须 取消;对获取的物质利益必须予以追缴。2统计法关于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刑事责任,是指依照刑事法律规定,行为人实施刑事
27、法律规范所禁止的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发生严重的统计违法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要涉及统计法第 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所规定的统计违法行为。统计实务第一章 综述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 统计分析, 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实行统计 监督。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密切相关的。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全面定期统计报表、 重点调查等为补充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
28、、 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 大规模的全面调查, 其 主要用来收集某些不能够或不适宜用定期的全面调查报表收集的信息资料, 以搞清重要的国情国力, 从而为国家 制定长期规划、发展目标和重大决策提供全面、系统、详细的信息和资料,同时也为搞好经常性调查和开展抽样 调查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三项,即:经济普查(每 l0 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 3、8 的年份实 施)、农业普查 (每 10年进行一次, 在逢 6 的年份实施) 和人口普查(每 10年进行一次,在逢 0的年份实施)。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 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 对象作出估计
29、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 抽样调查可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 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双重抽样和PPs 抽样等。按照样本抽选时每个单位是否允许被重复抽中,简单随机抽样可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 其他非全面调查有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根据组织统计调查的机构不同, 统计调查项目分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地方统计调查项 目三类。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 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业性
30、统计调查项目。 地方统 计调查项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经过批准和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 统计法规定, 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 制 定机关、批准或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第二章 统计调查设计一、统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与原则。( 1)确定统计需要( 2)确定统计调查内容( 3)确定统计调查方法( 4)定期对调查项目进行审查二、掌握统计基本单位划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统计用区划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统计上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
31、定。三、掌握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撰写方法。1调查目的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调查表4调查方法和组织方式5调查经费预算6调查方案的撰写7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第四章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一、农业统计 农业统计是反映农业再生产经营现状和过程的统计,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副渔服务业等5 大行业大类的统计。(一)农业的统计范围和统计单位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其他从事 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农户。(二)农业统计的统计指标有1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2农产品产量( 1)粮食产量 ( 2)油料产量 ( 3)水产品产量 ( 4)猪牛羊肉产量 (5)期初(末)畜禽存栏头数3耕
32、地面积4农作物播种面积5有效灌溉面积6农用化肥施用量7农业机械总动力8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三)农业统计调查方法 年度调查和定期调查。 采取条块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 通常采用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二、工业统计 工业是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总称。我国传统上将工业划分为轻工业和 重工业。(一)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包括法人工业企业、非法人工业企业和工业产业活动单位。(二)工业主要统计指标1工业总产值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2)对外加工费收入3)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2新产品产值3工业销售产值:包括销售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4出口交货值5工业中间投
33、入6工业增加值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7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三)工业统计调查方法 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三、建筑业统计 建筑业是指建筑安装工程作业,具体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和其他工程作业。(一)建筑业统计范围与统计单位包括建筑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二)建筑业主要统计指标1 建筑业总产值2建筑业增加值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自有机械设备6工程结算收入7企业总收入(三)对建筑业调查方法 采用全面调查方法取得资料。六、房地产业统计 房地产业由房地
34、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活动四个行业大类组成。(一)统计范围和调查单位 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单位,也包括附营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活动单位。(二)主要统计指标1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销售和空置面积1)房屋施工面积2)房屋新开工面积3)房屋竣工面积4)不可销售面积5)商品住宅竣工套数6)竣工房屋价值7)出租房屋面积8)商品房销售面积9)商品房销售额10)商品住宅销售套数11)空置面积2房地产开发项目情况1)项目2)项目个数3)项目码4)项目建设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5)项目开工时间6)项目竣工时间7)项目所在地地级别8)容积率9)绿化率10)项目建筑面积11
35、)批准预售面积12)批准预售套数 第五章 专业统计专业统计是以经济社会生活中某些特定领域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统计活动, 其统计数据不仅为国家和各级地 方政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翔实依据, 也为国民经济核算和评价社会发展以及开展广泛的国际和地区比较提供 基础数据。一、能源统计能源的概念及划分。能源统计主要包括能源购进统计、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库存统计等三大方面。(一)能源统计的相关概念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标准煤热值某能源介质的等价热值=生产该介质投入的能源/该介质的产量=该介质的当量热值 /转换效率(二)能源购进量统计包括购进量、购进量金额等指标。购进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能源经销企业
36、用于销售 的能源购进数量,另一种是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能源购进数量。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二是经过验收、检验;三是办理完入库 手续。但是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或已经销售的,要计算在购进量中,使用多少计算多少。2购进量核算应遵循“谁购进、谁统计”的原则。购进量金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实际购进、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金额。(三)能源消费统计指标的概念和统计范围 能源消费量是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其统计原则包括谁消费、 谁统计、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不统计耗能工质
37、等5 条。综合能源消费量=各种能源消费量合计(包括自产自用的二次能源)-本企业加工转换的二次能源产量(四)能源库存统计指标的概念能源库存量是指企业能源库存量, 是企业在报告期的某时间点所拥有的各种能源数量。 库存量的核算应遵循 时点性原则、实际数量原则,要以验收合格、办理完入库手续为准,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和能源经销企业用 于经营销售的库存按照能源的所有权原则进行统计,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按照能源的使用权原则统计。(五)能源统计的主要分析指标有/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 电
38、力生产弹性系数=电力生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x 100%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能源消费总量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电耗=全社会用电量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能源消费量、财务统计财务统计是连接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桥梁, 根据会计制度的不同, 分为企业财务统计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统计两大部分。(一)企业财务统计包括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企业损益财务统计以及企业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 等三方面内容。1企业资产负债财
39、务统计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末流动资产余额之和/24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之和/24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一累计折旧 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2企业损益财务统计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是:收入一费用=利润(亏损)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企业会计利润(损益)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3企业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从业人员收入和增值税缴纳情况,是企业损益及分配的 补充指标,为计算企业增加值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
40、种, 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销售额和提供加工、 修理修配应税 劳务的营业额,税率分为 6%、13%和17%。包括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三个指标。(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年末资产、上年结余、本年收入、本年支出、收支结余、经 营税金(只限事业单位)等 22 个指标。三、对外经济贸易统计(一)对外贸易统计又称海关统计, 主要包括国家进出口统计, 以实际进出口货物为调查对象。 我国规定,进出口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CIF)统计,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FOB)统计。进出口国家(地区),进口货物统计原产国,出口货物统计最终目的地国。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41、。(二)利用外资统计的对象是指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在中国境内所有利用外资的单位和部门, 利用外资统计的资料来源是商务部,调查方法是全面调查,主要统计指标有批准企业(项目)个数、实际使用外 资金额、外商直接投资等。(三)对外经济合作统计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设计咨询等。主要统计指标有:新签合 同额、完成营业额、派出人数、期末在外人数、雇佣所在国各类劳务人数等。(四)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我国企业、团体等境内投资主体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 方式投资,并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对外直接投资统计的对象和范围。对外直 接投资统计主要统计指标包
42、括对外直接投资额、反向投资额等。四、财政统计(一)财政统计的主要任务是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加以统计,反映一国财政收支 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所达到的规模、所形成的结构、收支平衡与否的程度以及财政收支在动态上的变化。(二)财政收入的概念及分类。(三)财政支出的概念及分类。(四)财政收支统计分析主要包括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分析、财政收支与国民经济关系分析两个方面: 1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分析,有两个指标: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一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差率=财政收支差额 /财政收人2财政与国民经济关系分析,包括从总量层次上的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总量分析使用国家财力集中程度 指标:国家财力集中程
43、度=财政收入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 动态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反映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的指标有: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财政收入边际倾向=财政收人增加额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反映财政支出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的指标有:财政支出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财政支出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五、金融统计(一)金融统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相应的统计指标描述一时期的金融活动。金融统计包括银行信贷统计、货 币供应与市场流通统计、金融市场统计。(二)银行信贷统计的任务是以整个银行体系为主体,反映筹集和运用信贷资金的规模和构成,分析信贷资 金收
44、支的平衡状况。银行信贷是银行的主要业务,其资金来源包括各项存款、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银行自有资金、由中央银行 发行的货币以及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 这些资金来源数额的总和就是银行信贷资金来源总量, 是一个时点总量 指标,或者说是一个资金余额指标,表明在特定时点上银行所拥有、可以使用的资金总量。银行信贷资金最主要 的来源是各项存款, 常用的统计指标有存款余额、 存款余额变动额和存款收支发生额, 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存款 平均余额指标。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去向主要有各项贷款、 有价证券及投资、 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 在国际金融机构的资产 财政借款等。 信贷资金运用总量也是一个时点总量指标。 在实际情况
45、中, 各项贷款是银行信贷资金最主要的运用 去向。常用的指标包括贷款发放余额、贷款累计发放额、贷款平均余额、贷款累计回收额等。将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去向相比较, 可反映银行信贷资金平衡状态, 方法是编制一时期期末的银行 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平衡表。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所形成的差额称为信贷收支差额,货币净投放表现为付差(贷差),其差额由货币投放 来弥补;货币净回笼表现为收差(借差),其差额通过回笼货币来消解。可看出,银行信贷资金平衡实质上就是 货币流通量的供求平衡问题。(三)货币供应分为以下四个层次:M 是通货净额或现金,最具流动性,最为活跃。Mi是M。+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被称为狭义货
46、币供应量(简称货币)。M2是Mi +准货币,准货币包括居民、企事业单位及财政的各种储蓄、定期存款以及其他存款。M2是较广义的货币量。M3是M2+各类银行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的总和,是广义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量即眠,称为市场货币供应量。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期初市场货币流通量+本期现金投放总额-本期现金回笼总额在实际工作中, 货币流通速度可以通过现金归行速度来表示, 指平均每单位流通中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返回 银行的次数,或每单位货币从银行投入流通又返回银行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天数)现金归行次数=当期银行现金收入合计额 /期内货币平均流通量现金归行天数=当期货币平均流通量 X当期日历天数
47、/当期银行现金收入总额(四)金融市场是进行货币资金借贷和金融工具、金融服务买卖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的 使用,将储蓄与投资活动联系在一起,由此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市场统计包括利率统计、债券股票统 计和汇率统计。六、劳动统计劳动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从业人员统计、 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统计、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和劳动生产 率统计等。(一)从业人员统计 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在岗职工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 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各单位在计算其从业人员时应按照
48、“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的原则,以避免从业人员统计的重复和遗漏。 用期末人数和平均人数两个指标来反映从业人员的数量。期末人数是报告期最后一天的实有人数,也称为时点人数。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月平均人数=报告月每天实有人数之和 /报告月日历日数季平均人数、年平均人数的计算。从业人员的构成统计, 从业人员可以按用工期限分组、 按工作岗位分组。 从业人员增减变动与期末人数的关 系是:上期末人数+本期增加人数一本期减少人数=本期末人数(二)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统计就业人员是指在一定年龄以上, 有劳动能力, 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失业人 员是指在一定年龄以上
49、,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就 业人员与失业人员的统计范围。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人员 / (城镇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 X 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 (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X 100%(三)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单位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上应以直接支付给在岗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其构成包括计时工资、计
50、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 贴、加班加点工资和其他工资等 6 项。平均工资通常是指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平均工资,也称为平均货币工资,反映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工资 的平均水平。平均工资=报告期工资总额 /报告期平均人数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反映货币工资所能实际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 量。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 /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平均实际工资指数反映平均实际工资水平的变动,表明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报告期平均工资指数 /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四)劳动统计报表制度包括劳动统计报表制度和城镇劳动力调查制度。前者采用的是全面调
51、查方法,后者是以城镇居民户为统计调查单位的抽样调查制度,采用分层、多阶段、整 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一)固定资产统计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它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对象是指在报告期内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单位和城乡居民, 其统计范围包括: 城乡建设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国防、人防建设项目投资。(三)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是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和进行设计施工的基本单位,建
52、设项目统计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础。建设项目可按建设性质、建设阶段等进行分组。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 的总称,其构成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以及其他费用。计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的方法是根据已经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乘以预算单价, 实际工作中主要采用单价 法和部位进度法。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依据原则上是通过市场交易的实际价格,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一般按预算价格计 算,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额一律按实际价格即支出的全部费用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在本年内收到的可用于固定资产建造和
53、购置的各种资金, 包 括上年末结余资金、本年度内拨人或借入的资金及以各种方式筹集的资金。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指通过投资活动所形成的新的固定资产 的价值,应以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为对象进行计算。计算价 格是通过市场交易的实际价格。新增生产能力 (或工程效益) 是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而增加的设计能力, 计算新增生产能力是以能独立 发挥生产能力的工程为对象,当工程建成,经有关部门验收鉴定合格,正式移交投入生产,即应计算新增生产能 力(或效益)。主要指标有:本年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建设规模、本年施工规模、自开始建设累计新 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房屋建筑
54、面积统计的指标有施工房屋面积、 房屋新开工面积、 竣工房屋价值等, 竣工房屋价值一般以结算价 格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 反映企业资活动经济效益的主要指 标有 5 个:单位生产能力投资=投产项目(或单项工程)全部投资完成额/该项目(或单项工程)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生产能力利用率=报告期实际产量/设计生产能力X 100%投资回收年限=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年利税额投资回收率=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年利税额/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X 100%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额X 100%房地产开发投资
55、是指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开发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商品房屋开发和土地开发所完成的投 资。为防止重复统计,在把房地产开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之后,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和城乡居民购买商 品房屋的支出不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镪统计范围。房地产开发投资按构成分为商品房建设投资和土地开发投资(一般指生地开发成熟地的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 I 程用途是指房地产开发投资按房屋类别进行的分组。(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除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外,对其他部分均采用全面调查方法。其中,对城镇私人建房投资,国防、人防基本建设投资,由主管部门组织调查搜集资料报统计部门,其他由 统计部门组织实施。八、人口统
56、计(一)人口统计概述人口统计是指搜集、 整理、 分析有关人口现象和数量, 反映人口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状况及其变化工作的全 过程。()人口统计的主要内容人口统计调蠢指标有与户主关系、出生年月/年龄、出生地等 18 项,人日统计住户调查指标有户别、本户人数等 l8 项,人口统计综合汇总计算指标有人口总数、平均人口数、常住人口、现有人口等29 项。在人口统计综合汇总计算指标中, 人口总数是在一定时间、 区域和口径范围内的全部人口数, 平均人口数是 反映一定时期人口平均水平的指标,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本地的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人口, 现有人口是指在一定时点上的住于该地域范围内的全部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 是指一定时期人口自然增加数与当期平均人口数之比,人口自然增加数是当期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的净额。平均年龄=刀(各年龄组的组中值X各年龄组人口数)/总人口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 /总人口数X 100%少年儿童系数=少年儿童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送别 作文课件
-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八年级语文上册精讲同步课堂(统编版)
-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文案创意与写作》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模式识别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结构力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舞台实践与服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举一反三系列专题4.5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含答案)
- 西华师范大学《教师礼仪》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知识提升
- 上期开特下期出特公式
- 中国药科大药大动力学重点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考知识总结
-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热控部分)
- 中医师承学员报名申请表
- MSDS(T-35)DBE溶剂
- DFMEA模板(完整版)
- 实验室6S管理实施细则
- 学习解读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PPT演示课件
- 施工企业物资核销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