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物理人教版选修3-2课件:第五章 交变电流 本章整合_第1页
2019版物理人教版选修3-2课件:第五章 交变电流 本章整合_第2页
2019版物理人教版选修3-2课件:第五章 交变电流 本章整合_第3页
2019版物理人教版选修3-2课件:第五章 交变电流 本章整合_第4页
2019版物理人教版选修3-2课件:第五章 交变电流 本章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本章整合 -2-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专题突破 -3-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专题突破 -4-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专题突破 -5-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专题一如何运用交变电流的“四值” 交变电流的“四值”是指交变电流的峰值、瞬时值、有效值和平 均值。它是近几年的高考在考查“交变电流”有关内容时的主要考 点,只有弄清它们的适用情景,才能在具体应用中避免张冠李戴。 下面举例说明。 (1)在研究与交变电流热效应有关的问题时,只能用有效值。如研 究交变电流的电功、电功率、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交流电表的示 数等问题时。 -6-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2、【例题1】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丝不致熔断,调节R时,其阻值最低不能小于() 点拨I0=1 A是指原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不能大于1 A,保险丝才 不致熔断。 -7-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解析:当原线圈电流I1=I0时, 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8-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2)在研究电容器的耐压值时,只能用峰值。 【例题2】 一电容器两端允许加的直流电压最大值是260 V,能否 将它接在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压为220 V的电路中? 点拨电容器工作时加在它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不能超过它的耐压 值。 解析:题中所述的220

3、 V交流电压是指有效值,其最大值为 化的电压有效值为220 V的电路中,否则该电容器将会被击穿。 答案:不能 -9-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3)在研究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时,只能用平均值。 【例题3】如图所示,物理实验中,常用一种叫作“冲击电流计”的 仪器测定通过电路的电荷量,探测线圈与冲击电流计串联后可用来 测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已知线圈匝数为n,面积为S,线圈与冲击 电流计组成的回路电阻为R。若将线圈放在被测匀强磁场中,开始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现把探测线圈翻转180,冲击电流计测出通过 线圈电荷量为q,由上述数据可测出被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1

4、0-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答案:A -11-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4)在研究某一时刻线圈受到的安培力或研究氖管的发光时间等 问题时,只能用瞬时值来考虑。 【例题4】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 在磁场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刚性金属框,ab边质量为m,其他 三边的质量不计。金属框的总电阻为R,cd边上装有固定的水平轴。 现在将金属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金属框经t 时间恰好通过竖直位置abcd。若在此t时间内,金属框中产生的焦 耳热为Q,求ab边通过最低位置时受到的安培力。 -12- 本章整合 专题突

5、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点拨:本题既不能用电流的有效值求解,也不能用电流的平均值 求解,而是用ab边到最低位置时的瞬时电流值求解。 解析:由能量守恒知,在t时间内ab杆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最后转化 为它到达最低点的动能和全过程中框中产生的热量,即 -13-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专题二变压器与分压器 变压器(图甲)和分压器(图乙)都能起到改变电压的作用,但二者 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两种装置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来 解决实际问题,现结合上图将二者区别如下: -14-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15-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

6、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例题5】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电路中,当a、b两端与e、f两端分 别加上220 V的交流电压时,测得c、d间与g、h间的电压均为110 V。 若分别在c、d两端与g、h两端加上110 V的交流电压,则a、b间与e、 f间电压分别为() A.220 V,220 VB.220 V,110 V C.110 V,110 VD.220 V,0 点拨:对变压器应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关系分析求解,对分压 器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分析求解。 -16-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解析:具有接头的变压器,由实际所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决定 电压比,a、b与c、d的

7、匝数比为21,故c、d两端加上110 V的交流 电压,a、b间电压为220 V。滑动变阻器则必须用U=IR求电压。g、 h两端加上110 V的交流电压,因e、g之间无电流,e与g等电势,e、f间 电压为110 V。 答案:B -17-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专题三变压器问题考查的几种类型 1.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原理问题 -18-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例题6】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将两个线圈绕在如图所示变压 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变电流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 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已知线圈1、 2的匝数之比n1

8、n2=21。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 A.当线圈1输入电压为220 V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110 V B.当线圈1输入电压为220 V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 55 V C.当线圈2输入电压为110 V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220 V D.当线圈2输入电压为110 V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440 V -19-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答案:B -20-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2.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对理想变压器进行动态分析的两种常见情况: (1)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 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 RI2P2P1I1

9、。 (2)负载电阻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匝数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 n1、n2U2I2P2P1I1。 -21-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例题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回路中的输电线的 电阻忽略不计,当S闭合时() A.电流表A1的读数变大,电流表A2的读数变小 B.电流表A1的读数变大,电流表A2的读数变大 C.电流表A1的读数变小,电流表A2的读数变小 D.电流表A1的读数变小,电流表A2的读数变大 点拨:根据动态分析的第一种情况分析,即I2P2P1I1。 -22-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答案:B -23- 本章

10、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3.变压器原线圈接有用电器的问题 由于原线圈中接有用电器,所以原线圈两端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压, 这种情况下电源两端电压等于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原线圈两端电压 之和。若从电压与匝数关系分析,难以得出结论,所以这类问题一 般由电流关系入手解决比较方便。 【例题8】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n1n2=41,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B 的阻值相等。a、b 端加一交流电压后,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PAPB=,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AUB=。 -24-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点拨:由原、副线圈中的电流

11、关系入手可判断两电阻两端的电压 关系,进而判断出两电阻消耗的功率关系。 解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 IAIB=n2n1=14 又RA=RB,因此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由UA=IARA、UB=IBRB,得 UAUB=IAIB=n2n1=14。 答案:11614 -25-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4.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副线圈的变压器问题。 两个副线圈以上的理想变压器同样遵守功率关系和电压关系,一 个副线圈时的电流跟匝数的反比关系不再成立。同一铁芯上的每 个线圈都处在同样的变化的磁场中,因此穿过任何一个线圈的每一 匝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是一样的,因此电压关系同样成立,而电流关 系,只能由P入=P出(即I1U1=I2U2+I3U3+)求解。 -26- 本章整合 专题突破知识网络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 【例题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 接到220 V的交流电 源上,副线圈 的匝数为30,与一标有“12 V 12 W”的灯泡连接,灯 泡正常发光。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110 V,电流为0.4 A。求: (1)副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