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_第1页
《中央银行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_第2页
《中央银行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_第3页
《中央银行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_第4页
《中央银行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银行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中央银行学第三阶段学习包括七章:第十二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十三章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监管第十四章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第十五章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监管第十八早中央银行与外汇管理第十七章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与业务往来第十八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这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如下: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一节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一、金融监管的内涵及其发展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金融监管是伴随着近代银行的产生而开始的。 早期的金融监管与现代的金融监管有很大不同。二、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金

2、融市场的失灵导致政府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外部监管。 但是,对金融市场失灵是采取政府干预还是自由放任,历来是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 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有影响的金融监管理论。(一)社会利益论这种理论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二)金融风险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特别需要对该行业进行监管。(三)保护债权论这种理论认为,为了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需要进行金融监管。 三、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险的特殊行业,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会有很大的

3、影响;(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4)金融监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障。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单一监管体制多元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职责和权力分配 方式的制度安排。按监管机构 的设立划分-类型1按监管机构的l监管范围划分一、集中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是指把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中央银行来承担。又称为“一元化”监管体制。 目前,实行集中监管体制的国家有德国、瑞士、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韩国等国 家。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部分发达国家发生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金

4、融监管职能相 分离的制度变迁。二、分业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 的体制。 由分立的监管主体分别对其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的体制中仍然是多样化的模式。 目前,实行分类监管体制的国家,还有法国、西班牙、新加坡、芬兰、丹麦等。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出现了三个明显趋势:1 .一些国家改变了传统的分业监管体制,逐渐向统一监管体制过渡。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双重职能出现分离,金融监管的职能逐渐由专门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3 .金融监管正在从机构监管为主转向功能监管为主。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一、金融监管的目

5、标金融监管目标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所追寻的理想状态。具体目标一般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所规定的一系列数量标准。1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2 .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3 .促进金融体系公平、有效竞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金融监管的原则各国大致相同。1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2 .依法监管原则;3 .“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4 .稳健运营与风险预防原则;5 .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第四节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一国的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执行金融监督管理的目的、内容、基本原则、方式

6、等都不尽相同。 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金融业的监督归纳起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防止银行遭遇风险而设计的预防性监管;二是为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而提供的存款保险;三是为避免银行遭遇流动性困难,由货币当局在非常状态下所提供的紧急救助。 这三方面在西方国家统称为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一、预防性管理 对金融风险的预防性管理旨在防止或缩小由银行内控不严而引起的各种风险,这些措施主要有:1 .市场准入;2 .资本充足性;3 .流动性管制;4 .业务范围的限制;5 .贷款风险的控制;6 .准备金管理;7 .管理评价。二、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西方国家在 20世纪30年代之后普遍推行和采用的防范金融风

7、险的有 效办法,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角度来看,它能起着以下三方面的效果:1 .存款保险制度为整个金融体系又设置了一道安全防线,从而提高了金融体系的信誉和稳定性。2 .存款保险制度对稳定市场,避免金融风潮起着积极作用。3 .存款保险制度是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辅助和补充。三、紧急救援紧急救援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发生清偿能力困难的银行提供紧急援助的行为。紧急救援的方法主要有:1 .中央银行提供低利贷款;2 .存款保险机构的紧急援助;3 .中央银行组织下的联合救助;4 .由政府出面援助。以上谈及的紧急救助方法,在各国的具体做法并不是相同的。四、国际金融监管的变革与发展国际金融监管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8、:1 .改变传统的监管手段,加强以促进金融业谨慎经营为目的的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的 效率和稳定;2 .加强对大型金融集团的监管;3 .要求银行审慎对待与高杠杆机构的关系;4 .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更加密切。可以预见: 未来的保证全球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监管体制框架将是一个更加灵活的,能充分、准确地反映各类风险及风险管理方法的动态发展变化的体系。 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关系会发生由对抗型向协作型的转变。 内部管理将成为国际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第五节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略)第十三章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监管 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商业银行的地位十分突出,它是金融机构的主体组成部分。 在中央银行作

9、为金融监管机构的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监管领域。第一节商业银行设立与开业的监管 在历史上,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有过4种不同的原则:一是自由主义;二是特许主义;三是准则主义;四是核准主义,又称审批制。 审批制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通行制度。我国自2003年12月起也实行这种制度。一、审批商业银行考虑的基本因素(一)资本金设立商业银行必须达到法定的最低资本额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二)高级管理人员素质在审批商业银行时要考察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品质、能力、经验、信誉等方面在内的综合素质。(三)银行业竞争状况和社会经济需要在进行审批时要考虑现时的

10、银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当审批机关认为市场的竞争程度已无法容纳时,新银行就很难被批准。二、商业银行设立与开业的程序1 .根据审批权限提出设立申请。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初审同意后填写正式申请表,同时提交有关文件、资料。3 .经审查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由相关部门发给相应的证件和执照。4 .开业和公告。三、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规定 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一般在商业银行章程中予以明确。实行全能型银行业务制度的国家对银行业务活动的限制较少;实行分离型银行业务制度的国家对银行业务活动的限制较多。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增强,银行业务的传统界限逐渐被打破。 我国的金融业目前实行分业经营。第二节 商业银

11、行日常经营的监管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监管主要包括: 制定并发布审慎监管政策 实施稽核与检查监督一、制定审慎监管政策 一)审慎监管政策的基本内容1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通行的国际标准形成于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该协议规定,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不低于 8%,其中 核心资本成份至少为 4%。 根据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银行总资本分为一级资本(核心资本)和二级资本(附属资本),资本的构成如表13-1所示。 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还规定了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重,如表13-2所不。 协议将表

12、外融资工具和方式分为5类,其换算系数如表 13-3所示。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2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走上正规化和法制化。该办法第七条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4%。”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成分如表13-4所示。 .呆账准备金呆账准备金计提和冲销有 3种办法:(1)直接冲销法;(2)普通准备法;(3)特别准备法。目前国际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5级分类方法”,该方法将银行的贷款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5类。各类贷款提取特别呆账准备金的比率并无统一标准。表13-5 (见下页)是

13、美联储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建议计提比率。表 13-5分类美联储布港金融管理局正常类贷款00关注类货款5%2%次级类贷款20%25%可疑类贷款50%75%损失类贷款100%100% .贷款集中度历史经验表明,对个别借款者的贷款过分集中是世界上大多数银行倒闭的经常原因。对银行的贷款集中程度施加限制,目的是避免风险过于集中。表13-6 (见下页)反映了欧洲联盟、 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和汇兑事务部(mae)的要求。表13f欧洲联盟、美国和mae对银行资产集中的要求要求欧洲联盟美国mae建议对单个 借款人 的贷款对单个借款人 的贷款不超过 总资本的25%联邦限制为总资 本的15%.州的 规定为12%

14、 25%对单个借款人或组美联借款人 的贷款不超过25%系人款 关款贷 对借的对关系单位贷 款不超过总资 本的20%不提供优惠,每 笔贷款不超过总 资本的15%,对 关系人的贷款总 数不超过资本总 额不提供忧惠,时 关系借款人的贷 款应介于总资本 的 15%-25%, 总数不得超过资本总额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银行根据存款和贷款的变化,随时以合理的成本举债或者将资产按其实际价值变现的能力。 监管当局对银行流动性的管理政策有两种:一种是向银行发布衡量和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指导方针;另一种是要求银行流动资产与存款或总资产的比例达到某一标准。 总的来说,监管当局一般会综合运用这两种政策。 到目前为止,巴塞

15、尔委员会还没有设定正式的流动性比例,只是在1992年发布了计量与管理流动性的框架,作为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一个非限制性指导。该框架包括3方面内容:(1)计量与管理流动性缺口;(2)管理市场渠道;(3)制定应急计划。 我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规定了以下几项指标:存贷款比例指标;(2)资产流动性指标;(3)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4)拆借资金比例指标(仅对人民币考核)。5 .国家风险国家风险又称国别风险(country risk),是指由于某些原因某一国的政府借款人或者私 人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意偿付对外债务可能造成的损失。包括两种类型:政府风险或主权风险 (sovereign risk)。汇兑风险(exch

16、ange risk)。国家风险会给商业银行的国际资产造成损失,因而受到关注。6 .外汇风险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流动性风险;(2)信用风险;(3)控制系统风险;(4)市场风险。监管当局之所以关注外汇风险:一方面是为了估计商业银行抵御外汇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外汇风险也是国家的风险。监管当局的新做法是对银行总的外汇风险规定资本要求。7 .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及时向公众发布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有关信息。 目前各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差别甚大。 巴塞尔委员会非常重视银行信息披露。8.内部控制 银行内部控制是指对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职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

17、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监管当局通常会发布一些指导性原则,要求银行按照有效、审慎、全面和独立的原则建立起对各类风险的控制制度。 我国要求商业银行建立顺序递进的三道监控防线。(二)完善我国的审慎监管政策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和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的各类银行法律、法规按内容可以分为四类:1 .关于银行的基本法律、法规。2 .关于银行监管方式和违规处罚的法规。3 .关于银行业务管理的法律、法规。4 .关于银行风险监管的法规。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的审慎监管政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1 .制定关于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的法规。2

18、.制定关于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法规。3 .制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指导原则。4 .制定银行外汇业务市场风险管理指导性原则。 二、现场稽核与检查(一)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目的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检查人员亲临现场,检验银行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质量;检查银行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考察银行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二)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程序 现场检查一般有以下 4个环节:(1)现场检查前的准备;(2)进入现场检查;(3)对被检查行进行综合评价;(4)写出检查报告。 我国的现场检查也称为现场稽核,分为3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处理阶段。(三)现场稽核与检查的主要内容 多数国

19、家现场稽核与检查的主要内容是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清偿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内控制度等。 我国现场稽核按检查内容分为全面稽核和专项稽核。全面稽核的主要内容有:(1)业务经营合规性稽核;(2)业务经营风险性稽核;(3)财务收支与盈利水平稽核;(4)内部控制制度与经营管理稽核。三、非现场稽核与检查(一)非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目的 非现场检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银行财务报表、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1 .检查银行执行审慎监管政策的情况;2 .评估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3 .发现银行的潜在问题并督促解决;4 .确定需优先考虑进行现场稽核与检查的银行;5 . 了解整个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二)非现场稽核

20、与检查的步骤我国的非现场稽核分为以下 5个步骤:1 .数据资料收集;2 .计算整理;3 .指标分析;4.报告处理;5 .信息反馈。6 三)非现场稽核与检查的内容1 .合规性检查;(表13-7)2 .风险性检查。3 四)非现场检查报告制度第三节危机银行的处理与存款保险制度一、危机银行的处理4 一)处理危机银行的一般措施监管当局处理危机银行一般有以下几种做法:1 .贷款挽救。2。担保。中央银行或政府出面担保,帮助有问题的银行度过挤提和清偿的难关。3 .并购。组织健全银行兼并或收购陷入危机的银行,承担其部分或全部负债,并购买 它的部分或全部资产。4 .设立过渡银行(bridge bank)。5 .设

21、立专门的危机银行处理机构。6 二)我国对危机银行的处理根据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公司法,对于危机银行可以采取的办法有:1 .接管。2 .兼并。我国公司法将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吸收合并也就是 通常所说的兼并。3 .破产。危机银行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由人民法 院宣告其破产。二、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大体有3种:1 .由政府设立存款保险机构。2 .由政府主管当局与银行业联合组成存款保险机构。3 .由银行业自己组织存款保险。 一些国家和地区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如表13-8所示。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也在酝酿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问题。第

22、十四章 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第一节信托机构的监管一、金融信托业的特征及其发展金融信托完全是一种金融行为,它是指金融资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更好地运用和增值其 资财的目的,委托金融信托经营机构代为管理、运用或处理的法律行为。 金融信托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 .对受托人有特定的要求。2 .具有金融和财产管理的双重职能。3 .金融信托必须采用书面形式,通过签订信托合同,以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4 .受托人对信托财产运用风险仅负有限责任。5 .金融信托是金融信托机构以营利为目的而开办的一项金融业务。二、金融信托业的监管(一)英、美、日三国对金融信托业的监管1 .英国对金融信托业的监管英国是信托业发展最

23、早的国家之一。2 .美国对金融信托业的监管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构设置监管;(2)业务经营管理;(3)监督与检查制度。3.日本对金融信托业的监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托机构设置的监管;(2)业务经营的管理;(3)监督与检查制度。三、我国对金融信托业的监管中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至今,历经了从繁荣到衰弱的急剧变迁。对金融信托业的监管主要包括:1 .对金融信托机构的监管(1)审批原则与条件;(2)变更与终止2 .对金融信托业务监管(1)资本金管理;(2)提缴存款准备金管理;(3)财务报表管理;(4)业务范围管理。3 .对金融信托业的风险管理(1)完善金融信托立法;(2)加强金融信

24、托公司的内部管理;(3)银监会对信托投资公司监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有权质询信托投资公司的高级管 理人员,并责令其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改正。第二节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一、合作金融的发展及其特征(一)合作制与合作金融 合作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出现于19世纪中叶,首先在欧洲兴盛起来,并形成了信用合作运动。 合作金融是按合作制原则组建起来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二)我国合作金融的发展及其改革 我国的合作金融形式具体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为社员提

25、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前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二、合作金融的监管(一)合作金融的监管原则1 .坚持合作制的原则;2 .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原则;3 .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上述原则,我国的合作金融监管体制采取银监会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二)合作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1 .市场准入和退出监管;2 .财务监督;3 .业务范围监管;4 .风险监管;5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1)建立决策权力制衡机制和明确的经营方针;(2)制定各种管理政策;(3)合理的授权分责。第三节外资金融机构

26、的监管外资金融机构是指外国资本举办或参与举办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多种。r外资银行:总行在东道国境内的外就国资木的银行口4 j 外国银行分行:外国银行在东道国某 户 境内的分行。l合资银行:外国的金融机构同东道i国的金融机构在东道国境内合资经营的银行。一、外资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 世界各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都有一些特殊规定,这些规定通常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申请开业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二)对于设立外资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各。国有不同的要求(三)在批准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开设分行时,大部分国家都要求该行的总行以法律或其他明确的形式保证对其分行负责和支持。二、外资金融机构业

27、务的监管(一)业务范围管理(二)存款业务的限制(三)贷款业务的限制(四)再贴现便利的限制(五)禾1j率的限制(六)税收限制(七)日常的监督和管理三、外资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 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主要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同时需要合规的稽核与检查,需要国际监管合作。 银监会先后公布了一些法律、法规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步对外资与中资金融机构实行统一政策,切实履行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对外承诺。 在监管过程中,银监会需综合运用国际上通行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加强与有关国家和 地区监管当局的协作,以提高监管的效果。第四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及其职

28、能(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及其特征 含义:所谓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 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1 .由政府成立、参股或保证。2 .不以营利为目标。3 .具有确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4 .特殊的融资原则。5 .有单独的法律依据。(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既有与之相类似的一般职能,也有商业性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特有职能。1 . 一般职能一般职能指政策

29、性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与一般银行相类似或相同的职能,即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2 .特有职能(1)引导性职能;(2)补充性职能;(3)服务性职能。(三)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建立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体制根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及职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需要由政府和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共同进行。(一)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二)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三)制定专门的法律三、政策性金融机构监管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防止政策性银行的非银行化。防止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注意风险的控制。 我国设立的3家政策性银行在业务上接受银监会的指导和监督,同时各个银行还设立监事会,负责

30、对各自银行的监督和检查。第五节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监管、保险公司的监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保险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监会对保险业的监管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保险市场准入的审慎原则。2 .分别对保险监管的主要领域进行了规定。3 .进一步完善对外资保险公司监管的法规,明确有关监管操作程序,加强依法行政和保 险监管的效率。4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5 .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条件、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运作模式等作出了规定。 二、证券公司的监管证券公司是专门从事各种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企业。我国证券公司分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两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证

31、券市场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证券市场的 良性健康发展。三、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租赁公司主要分为经营性租赁公司和融资性租赁公司,融资性租赁公司又称为金融租赁公司。 美国是最先出现现代租赁的国家。 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专业租赁公司是1981年2月在北京成立的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我国租赁公司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规范,不断发展。 中国银监会是金融租赁机构的主管机构,对其实行领导、管理、协调、监督和稽核。 根据有关规定,对金融租赁业管理和监督内容如下:(1)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条件;(2)对金融租赁公司业务经营范围的规定;(3)对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督管理。四、财务公司的监管 在我国,

32、财务公司是与企业集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立足于企业集团,服务于企业集团。 财务公司必须接受集团和银监会的监管。 2004年修定的对财务公司的监管,主要有以下几项:(1)对财务公司的基本性质和功能的监管;(2)对财务公司业务范围的监管;(3)对财务公司的监督管理与风险控制。五、典当行的监管(一)典当行的发展及其基本特征古老的典当是以收取衣物、首饰等物产作质押,向抵押者放贷机构。现代典当是指以实物质押形式为企业或个人提供临时性贷款的融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质押借贷行为。(二)对典当行的监管内容1 .设立典当行的基本条件;2 .对典当行的审批;3.对典当行经营范围的监管。六、邮政储蓄机构

33、的监管 邮政储蓄是邮政部门利用邮政基础设施,发挥邮政网络优势开办的金融业务。 邮政储蓄机构属于存款性金融机构。 邮政储蓄机构的主管部门各个国家不尽相同,其业务范围、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的情况: 1986年4月1日我国邮政部门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业务,邮政储蓄机构是以个人服务 为对象,主要经办储蓄和个人汇兑等业务,不经办贷款、投资等业务。 2003年8月对邮政储蓄转存办法进行改革,2005年7月国家决定对邮政体制进行改革,成立邮政储蓄银行作为独立的金融机构。第十五章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监管第一节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一、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一)中央银行作为资金供需双方的中介和调

34、节者参与金融市场活动 一方面是作为中介参与市场活动,并为融资双方提供融资便利和清算服务; 另一方面,调控金融市场的资金运行,进而调控整个宏观、微观经济。(二)中央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管理者仍承担着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中央银行既代表国家又超然于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地位,使之完全可以充当金融市场的监管者。二、中央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一)中央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的监管是其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实现的。(二)中央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监管是其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需要 其一,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保持金融体系的总体稳定往往是各国中央银行的重

35、要职责。 其二,由于各类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主体,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往往同对各类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监管联系在一起。三、金融市场监管的一般原则根据各国的实践经验,中央银行在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简而言之,全面性原则就是指所有金融市场均须受到监管。(二)效率性原则所谓效率性原则包括 3个方面的含义:1 .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必须是有效的。2 .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必须保持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3 .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必须尽可能降低监管成本。(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货币市场监管本节主要探讨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和

36、国债市场这 3大货币市场的监管。一、中央银行对商业票据市场的监管商业汇票市场包括承兑市场、贴现市场和再贴现市场。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5月22日发布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 是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票据市场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对商业票据监管的一般原则(二)对商业票据承兑的规定(三)对商业票据贴现的规定(四)对商业票据再贴现的规定(五)罚则二、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调剂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进行监管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一)基本原则1 .协调自愿、平等互利、自主成交原则;2 .短期使用的原则;3

37、 .坚持按期归还的原则。4 二)同业拆借市场监管的几项规定1 .同业拆借参加对象的资格审定。2 .拆借资金用途的管理。3 .拆借期限和利率的控制。4 .拆借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比例限制。5 .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按照自身的资金可能和清偿能力控制拆借总 量。6 .商业银行间的债券回购业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不得在场外进 行。三、中央银行对国债市场的监管 国债市场是指以国家信用为保证的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基本建设债券、保值公债、特种国债等的发行和交易市场。 我国国债发行主要采取承购包销的方式,小部分采用自愿直接认购。 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国债,其交易价格随行

38、就市,并遵循“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原 则。第三节 中央银行与资本市场监管 资本市场一般是指期限在 1年以上的资金融通活动的总和。 资本市场主要指证券市场,即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它们是资本市场的主体。 本节主要从各主要国家的证券监管体制入手,比较不同监管体制的利弊, 并从市场主体的角度探讨证券市场(包括金融行r生市场)的监管问题。一、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根据各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的差异,可以把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分为三种类型。(一)集中型监管体制集中型监管体制是指政府设立专门的全国性证券监管机构,制定专门的证券市场管理法 规来实现对全国证券市场的统一管理。(二)自律型监管体制自律型监管体制一般不设专

39、门的证券监管机构,主要依靠证券行业的自律管理。(三)中间型监管体制中间型监管体制是介于集中型和自律型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既强调集中统一的立法监管,又强调自律组织的自律管理,是集中型和自律型两种模式的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产物。(四)中国现行的证券监管体制和组织执行体系中国现行证券监管体制属于集中型监管体制,具有集中型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同时还有与中国证券市场相关的一些特点。1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形成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经历了一个由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的过程。2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的协作(1)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之间的职能分工;(2)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之间建立协作关系的必要性。 二、证券交

40、易所和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一)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管主要有3种形式:1 .注册制(或登记制)。以美国为代表。2 .核准制(或特许制、许可制)。以日本为代表。3 .认可制。以英国为代表。(二)对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证券交易服务机构包括: 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资信评估机构; 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证券交易活动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提供法律文书的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 对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包括机构资格审核和从业人员资格审核。 对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资格审核类似于证券公司。对其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核各国规定不一o 三、证券发行市场的监管对证券发行活动的监管,主要

41、是指对证券发行的认可监管。证券发行的认可制度有两种:注册制和核准制。1 .注册制这一制度要求发行人在发行证券之前,应按有关法律的规定先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进行发行注册。2 .核准制,又称许可制或审批制核准制是指证券发行人每次发行证券均应报请证券监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制度。 四、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对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主要包括对证券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和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监管。(一)对证券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1 .对内幕交易行为的监管2 .对市场操纵行为的监管操纵市场的方式主要有:(1)洗售,即连续性交易;(2)对敲;(3)轧空,又称洗空;(4)信息杠杆;(5)联合操纵。3 .对市场欺诈行为的监

42、管(二)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规范化基本原则一一公开、公平、公正的集中体现。信息披露的监管主要是对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的监管。信息披露可分为:证券发行人的初次信息披露,披露形式主要是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证券发行人的持续信息披露,披露形式主要是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关于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各国证券法规都有明确规定。五、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六、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第四节中央银行与外汇市场监管外汇市场是从事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外汇市场的形态有两种:一是有形市场,二是无形的市场。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基本上实现了自由兑换。我国的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的自由兑换,因此,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

43、监管仍然很重要。一、中央银行与外汇市场的关系中央银行与外汇市场的关系密切。1 .中央银行积极参与外汇市场,是实施其货币政策的需要。2 .中央银行调控和管理外汇市场,是实施其汇率政策的需要。 二、银行结售汇市场的监管目前我国对银行结售汇的监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外汇账户(境内)的监管。2 .对收汇和结汇的监管。3 .对购汇和付汇的监管。4 .对外汇买卖价格的监管。5 .对外汇指定银行的业务监管。6 .违规处罚。三、银行间外汇市场的监管银行间外汇市场通常指的是狭义的外汇市场。我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是指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境内金融机 构进行的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市场。对银行间

44、外汇市场的监管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对外汇市场组织机构的监管(二)对外汇市场交易参与者的监管(三)对交易行为的监管(四)对市场交易价格的监管第十八早 中央银行与外汇管理第一节外汇管理概述一、外汇管理的一般概念外汇管理是指一国为使其国际收支与汇率能在符合本国利益的水平上保持平衡与稳 定,指定或授权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对在其国境内 和管辖范围内的外汇收、支、存、兑等进行管理。 外汇管理是一种常用的强制性手段。 其对象一般分为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和物。 外汇管理的具体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直接管理,二是间接管理。二、外汇管理的历史演进三、外汇管理的经济分析 外汇管

45、理利之所在,弊亦随之。现阶段我国实行外汇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外汇管理,大力增加外汇收入,合理使用外汇,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次,通过外汇管理,促进对外金融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再次,通过外汇管理,还可促进国内经济协调发展。第二节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一、外汇管理的项目与措施(一)贸易项目管理贸易项下的外汇管理呈现逐步放松的趋势。(二)非贸易项目管理目前,西方各国的非贸易外汇管理较松,而发展中国家则管理较严。(三)资本项目管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逐步将对资本项目的管理放在外汇管理工作的首要 位置。(四)对汇率的管理(五)对黄金和本币出入国境的管理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框架

46、 1996年底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呈现以下特点:1 .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2 .实行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管理,强化了外汇管理等部门的监管职能。3 .实行暂收待付外汇和专项外汇的账户管理,以便于监管和照顾现状。4 .实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完善了宏观调控体系。5 .禁止在境内以外币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了汇率形成机制。三、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框架当前我国对资本项目仍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1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必要性货币可兑换性必须分阶段实施,如果忽视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必然会带来不必要的风 险,甚至

47、会付出不必要的代价。2 .我国资本项目管理的现状我国目前资本项目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管理对象;(2)管理范围;(3)管理手段;(4)管理内容。到2004年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已经实现了部分可兑换第三节中央银行的外债管理一、外债的涵义 1984年3月,在国际审计员工作会议上,与会者对外债的定义达成了一项共识:外 债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具有契 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我国在2003年公布的外债管理暂行办法中界定“外债”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 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二、外债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外债进行不同的种类分。 按照我国2

48、003年公布的外债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按照债务类型可将外 债分为:(1)外国政府贷款;(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3)国际商业贷款。三、外债的经济分析(一)外债的经济收益1 .投资;2 .技术和设备;3 .就业;4 .贸易;5 .银行或金融机构。(二)借用外债的成本1 .债务偿还;2 .附带条件的外债;3 .外资供应的不确定性;4 .对外债的依赖性。(三)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借用外债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重要影响。反过来说,国际收支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债务活动的周期。(四)债务偿还比率与偿债能力1 .负债率(20%);2 .外债饱和后外债余额增长速度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3 .债务率(

49、100%);4 .外债余额增长速度外汇收入增长速度。5 .偿债率(20%);6 .当外债饱和后,年偿还外债本息增长速度外汇收入增长速度。四、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一) 外债规模管理确定适度的外债规模是发展中国家有效管理外债的关键,但也是难点之一。(二)外债结构管理1 .融资结构;2 .期限结构管理;3 .利率结构管理;4 .币种结构管理;5 .市场与国别结构管理。(三)外债投向管理外债的投向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相一致。(四)外债风险管理具体来讲,外债风险管理包括如下内容:1 .社会效益项目年还本付息总额 年外汇储备增加额;2 .在外债中长期指标分配上,要有一定的机动指标不用于项目投资,

50、而是用于债务结构 的调整;3 .建立偿债风险基金;4 .采用各种金融工具,利率、汇率的风险调整,使债务合理化。(五)我国的外债管理我国现行的外债管理机制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前述债务管理的内容所决定 的。包括:1 .统一计划。2 .归口管理。3 .债务登记。我国现行的外债偿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三种偿债方式的划分。(1)统借统还;(2)统借自还;(3)自借自还。2 .对外偿付要领取“外债业务核准件”。3 .偿债监督。4 .建立偿债基金。五、外债管理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一)借用外债对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实施的积极影响借用外债从以下三个渠道支持了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51、:1 .社会投资渠道。2 .国际收支渠道。3 .财政收支渠道。(二)国际债务管理与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之间存在的问题1 .外债流入从三个渠道对国家财政、货币政策产生影响。2 .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也对外债使用效益的发挥产生影响。第十七章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与业务往来第一节金融国际化趋势与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同时,区域集团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实现共同富裕,迎接未来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将是两股平行发展, 相互促进的历史潮流, 是各国发展对外金融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中央银行重视发展对外金融关系的

52、客观必然性。二、金融国际化趋势 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发展相伴随的是世界金融的国际化一体化。 在金融的国际化舞台上,各国政府、企业、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这一切,必然引起各国中央银行对外金融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三、中央银行在国家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一)各国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和基本任务1 .充当政府对外金融活动的总顾问和全权代表2 .与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结算3 .进行资本国际流动的调节管理和对外负债的全面监测4 .充当各国黄金和外汇储备的管理者5 .进行外汇交易6 .调节与监督国际金融活动7 .发展与各国中央银行及各国际金融机构的对外金融关系8 .充当对外金融的总

53、体发展战略的制定者(二)中央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1 .代表政府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2 .与世界银行集团等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3 .参与国际清算银行活动4 .参与区域性、地区性国际金融组织活动5 .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各种交流合作活动6 .在国外需要的地方设立中央银行驻外代表处第二节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一、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必要性第一,金融自由化、一体化趋势使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它们的连锁效应也使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第二,跨国银行的发展和资本国际化使国际统一金融监管成为必要。第三,传统的各自为战的中央银行监管机制在金融创新迅速发展和国际游资的冲击下 必须作出调整。 总之,为了控制世界金融体系风险,在金融领域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二、国际清算银行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国际清算银行于1930年5月17日在瑞士巴塞尔正式运营。 国际清算银行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对外发行股本。 国际清算银行的业务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1 .商讨国际金融合作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