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 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1.1概述 汪清至延吉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GSZ03合同段由长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 公司承建,其桩号范围为 K36+000K55+741路线总长度为 19.741Km SMA-13 上面层施工面积为513942吊。 设计文件给定沥青种类为SBSI-C类改性沥青,沥青产地盘锦,碎石产地凉 水石场,矿粉产地磐石,消石灰产地图们,机制砂产地安图,木质素纤维厂家为 吉林省宝恒木质素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经自检及总监办验证,原材料各项指标符 合设计要求,可以用于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 1.2设计依据 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现行规范
2、规定的马歇尔法进行设计,设 计采用的有关技术规程和依据有: (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7) 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 F40-01-2002) 1.3原材料来源 本项目上面层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 凉
3、水石场生产的玄武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9.5-13.2mm、4.75-9.5mm;机制 砂规格S15(0-4.75mm);矿粉为磐石石粉厂生产;消石灰产地图们;沥青采用延 边路兴沥青储运站提供的盘锦产 SBS I-C类改性沥青。 2原材料试验 2.1沥青 沥青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的要 求和方法进行,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见表2-1所列。 SBSI-C类改性沥青沥青试验结果表2-1 项目 试验结果 设计要求 试验依据 针入度(25 C, 100g, 5s , 0.1mm) 66.7 60 80 T0604-2000 延度(5cm/min , 1
4、5 C, cm) 68.6 30 T0605-1993 软化点(C) 70.9 55 T0606-2000 密度(25 C) 1.018 实测 T0603-1993 试验结果表明:盘锦产 SBS I-C类改性沥青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 技术要求。 2.2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试验采用按T0616-1993中规定的水浸法,其试验结 果如表2-2所列。 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试验结果表2-2 沥青与集料粘附性 试验后石料表面上沥青膜剥落情况 粘附性等级 沥青膜完全保存,剥离面积百分率接近于0 5 2.3集料 集料试验严格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方法进行,
5、粗、细集料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分别见表 2-3、2-4所列。 粗集料试验结果表2-3 试验项目 单位 试验结果 设计要求 试验依据 洛杉矶磨耗损失 % 合格 30 T0317- 2005 压碎值 % 15.2 28 T0316- 2005 表观相对密度 9.5-13.2mm 碎石 - 2.847 3.0 T0307- 2005 4.75-9.5mm 碎石 1.2 软石含量 % 2.4 5 T0320- 2000 针片状颗粒含量 9.5-13.2mm 碎石 % 1.7 18 T0312- 2005 4.75-9.5mm 碎石 2.6 水洗法v 0.075mm 9.5-13.2mm 碎石 % 0.4
6、 1 T0310- 2005 颗粒含量 4.75-9.5mm 碎石 0.6 细集料试验结果表2-4 试验项目 单位 试验结果 设计要求 试验依据 表观相对密度 - 2.701 2.50 T0330 - 2005 毛体积相对密度 - 2.687 - 砂当量 % 81 30 T0349 - 2005 由表2-3和表2-4试验结果可见:粗、细集料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 技术要求。 2.4矿粉及消石灰试验 矿粉及消石灰试验项目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规定的 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见表2-5所列 矿粉及消石灰技术指标表2-5 试验项目 单位 试验结果 设计要求 试验依据 表观相
7、对密度 矿粉 - 2.689 1 T0332-2005 塑性指数 - 3.4 v 4 T0354-2000 粒度范围v 0.6mm 矿粉 % 100 100 T0351-2000 消石灰 100 v 0.15mm 矿粉 95.7 90 100 消石灰 95.1 1 3 3 20.屯 10 1Q0 100 LOO 1W 0Q 1QQ 100 99- 5 9T*B 77.8 1 loti 104 100 IMj JOO 100 inn 96-9 93.3 ai.cr L00 0 .1 68. F 316 20L 9 13- I LG. 0 IX 9 10. T 现京i巨打中商% 100.D 95.
8、0 G2. 5 2T. 0 20. B 19.0 1C. 0 13. 0 12.0 1 1门 观定通过百归军0 100 LWJ 75 21 2矿料加热温度为190220 C ;混合料拌和温度 为180 C,上下浮动土 5C;击实温度为155165C ;混合料废弃温度 195C; 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得到。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根据以上马歇尔试验结果,结合实践经验和本项目交通量、 气候条件,综合 确定SMA-13目标配合比(级配1)的油石比为:OAC=6.2% 4、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 根据确定的各种矿料比例、级配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马歇尔试件制作,并对 其进行相关试验,其试验结
9、果如表 3-3所列。 SMA-13(级配1)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表3-3 很*相封往 Air s/t (g/cn3H 芒性翠心犬TH少匡如 丰 VizIiRi 弘 1.4. Fl - (w ) (閒5 (% 兀) f %) 、丸) t * y nwj tt-tasu. IL axi 】展日 T05-3 JL.4 k JU 17,7 一 cuhz W,2 Z fiX 】L監.曲 706.2 L9*E.U 9.4S 乱 凹2 17, I 10 4L.? 6.3T 3T. 9 孑 SXQ Jl9i7 70S. 9 UL13 431 壬!p H. 1?+fi 矿料加热温度为180200 C ;混合
10、料拌和温度 为180 C,上下浮动土 5C;击实温度为170180C ;混合料废弃温度 195C; 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得到 由表3-3可见,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各项体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 范技术要求。 5、配合比性能检验 根据已确定的各种矿料级配和油石比进行了残留稳定度、动稳定度、谢伦堡 沥青析漏、室内渗水、室内构造深度,以判断目标配合比的综合性能,试验结果 如表3-4所列。 SMA-13 (级配1)配合比性能检验试验结果表3-4 油石比 检测项目 单位 试验结果 技术要求 备注 6.2% 残留稳定度 % 93.9 不小于80 - 动稳定度 次/mm 4733 不小
11、于3000 - 谢伦堡沥青析漏 % 0.04 小于0.1 - 渗水试验 mL/min 15 小于20 室内检验 构造深度 mm 0.7 0.8-1.5 室内检验 由表3-4可见,SMA-13(级配1)沥青玛蹄脂碎石的各项指标除构造深度小 于要求外,其余均符合要求。 3.2级配2 1、原材料筛分及合成级配 各种矿料级配和(级配2)合成矿料级配如表3-5所列 SMA-13 合成矿料级配组成(级配2) 表3-5 ban) (肋 L尺才3 Id13.2 9.5 4. 7E2. 1. IB 0.G 0. 3 0. 15 0. 075 EL E-l 3. 年石 47 1D0 3fS. 1 24.E L 7
12、 CL 1 fl. 1 n. i 0. 1 n. 1 0.1 4. 75-?. Bran暉齐 33 100 100 99.2 27.3 3.4 1.0 0. 6 0.4 n.3 0.2 矿料加热温度为190220 C ;混合料拌和温度 为180 C,上下浮动土 5C;击实温度为155165C ;混合料废弃温度 195C; 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得到。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根据以上马歇尔试验结果,结合实践经验和本项目交通量、 气候条件,综合 确定SMA-13目标配合比(级配2)的油石比为:OAC=6.2% 4、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 根据确定的各种矿料比例、级配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马
13、歇尔试件制作,并对 其进行相关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 3-7所列。 SMA-13(级配2)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表3-7 JjllS 刖却1 CL痢 8化斛昏磁冇屯刪利丹 瓷=*: 1吁曲 L?62 jj.3 2. 715 匸伦车m用北密日 芯阳n 袖頁出(hi 2 7DL. 7 2.3Q 3, E0? 貳件水 i武件农 毛障門制 岀=5 空瞬車 V fl w u 说值 空庙ii TO* 网傑率 肿一矍 度 1.0 f $ J (总j (% ) l TC0. 4 12fl2PSi Ol 30 富4刃 SPS 94.2 n 7E. 3 39. 6n5T ME 83. J T0i+6 只蕊 和 4
14、,2 17,2 2 吗0 ?.K 2*9 83. T 1】刚片 TW4 3202 右W0 二爭 75. 1 9.0 h.l U .T UM 2.44 0 17.2 IS. 1 flb0 3Q.7 注:1)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 170C,上下浮动土 5C;矿料加热温度为180200 C ;混合料拌和温度 为180 C,上下浮动土 5C;击实温度为170180C ;混合料废弃温度 195C; 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得到。 由表3-7可见,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各项体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 范技术要求。 5、配合比性能检验 根据已确定的各种矿料级配和油石比进行了残留稳定度、动稳定度
15、、谢伦堡 沥青析漏、室内渗水、室内构造深度,以判断目标配合比的综合性能,试验结果 如表3-8所列。 SMA-13 (级配2)配合比性能检验试验结果表3-8 油石比 检测项目 单位 试验结果 技术要求 备注 6.2% 残留稳定度 % 94.6 不小于80 - 动稳定度 次/mm 5779 不小于3000 - 谢伦堡沥青析漏 % 0.02 小于0.1 - 渗水试验 mL/min 18 小于20 室内检验 构造深度 mm 1.05 0.8-1.5 室内检验 由表3-8可见,SMA-13(级配2)沥青玛蹄脂碎石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 规范要求。 3.3级配3 1、原材料筛分及合成级配 各种矿料级配和(
16、级配3)合成矿料级配如表3-9所列 SMA-13合成矿料级配组成(级配3)表 3-9 (jul 筛礼K5T L晰. 1613.2 0-6 4.?6 Z. 36 1. L i 0.6 Ou 3 0.15 D. 07b | 逋过百挣率畑 60 100 阪了 24.6 0.7 山1 山L 0. 1 J* L OH Q. 4- 7E-9. 31 100 LOO 27.3 3.4 1.0 O.f 0.4 0. 3 0.? 0-2.北佃巩制蓉 3 100 LD0 100.0 阳托 at. 7 3M 口 D 30h I 30.3 2DL4 矿粳 10 100 LD0 100 1CQ too: ICO IOC
17、 99. S 97.9 77.8 1 100: 师 100 ICO 100 100 IOC 班5 9工3 BI.O 100.0 Rk 1测 14 l4b) W) (JO 帕 5 P 3.弭】 5. ITS LL- s ea Jhfi n t il. I If 1 6. 2 丄 L.W *. L ,弓4 tM KI 矿料加热温度为 190220 C ;混合料拌和温度 为180 C,上下浮动土 5C;击实温度为155165C ;混合料废弃温度 195C; 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得到。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根据以上马歇尔试验结果,结合实践经验和本项目交通量、气候条件,综合 确定SMA
18、-13目标配合比(级配3)的油石比为:OAC=6.5% 4、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 根据确定的各种矿料比例、级配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马歇尔试件制作,并对 其进行相关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 3-11所列。 SMA-13(级配3)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表3-11 ,山百I 1.019 刖却1 Ce/enSI CL痢 L?62 罕磴山|曲瞄 JJ.3 2. T77 S.R2I 袖頁出(hi 缶冠 :用集科占肪环用乞暂的此例 72. 2 求E零屯百眄毛洙 2.30 2. ED9 试件 碑弑甘 貳件水 i武件农 毛障門制 塔=5 空黔章 V fl W U 1(1还矿料加热温度为180200 C ;混合料拌和
19、温度 为180 C,上下浮动土 5C;击实温度为170180C ;混合料废弃温度 195C; 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得到。 由表3-11可见,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各项体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 规范技术要求。 5、配合比性能检验 根据已确定的各种矿料级配和油石比进行了残留稳定度、动稳定度、谢伦堡 沥青析漏、室内渗水、室内构造深度,以判断目标配合比的综合性能,试验结果 如表3-12所列。 SMA-13 (级配3)配合比性能检验试验结果表3-12 油石比 检测项目 单位 试验结果 技术要求 备注 6.2% 残留稳定度 % 89.5 不小于80 - 动稳定度 次/mm 5351 不
20、小于3000 - 谢伦堡沥青析漏 % 0.09 小于0.1 - 渗水试验 mL/min 12 小于20 室内检验 构造深度 mm 1.14 0.8-1.5 室内检验 由表3-12可见,SMA-13(级配3)沥青玛蹄脂碎石的谢伦堡沥青析漏超出 规范要求,构造深度小于规范要求外,其余指标均合格。 3.4 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目标配合比试验结果汇总表 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目标配合比三个级配的试验结果汇总于表3-13 沥青玛蹄脂碎石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表3-13 结构类型 级配1 级配2 级配3 SMA-13设计要求 油石比() 6.2 6.2 6.5 - 试件相 实际 2.435 2.
21、440 2.427 - 对密度 理论 2.529 2.530 2.521 - 空隙率() 3.7 3.6 3.7 34 间隙率() 17.3 17.2 17.9 17 饱和度() 78.5 79.3 79.4 75 85 粗集料松装间隙率(% 41.4 41.3 41.2 - 骨架间隙率(% 41.2 39.0 38.1 w VCArc 稳定度(KN) 6.61 6.84 6.18 6.0 流值(0.1mm) 37.4 27.3 49.7 - 动稳定度(次/mm) 4733 5779 5351 3000 残留稳定度MS %) 93.9 94.6 89.5 80 谢伦堡沥青析漏(%) 0.04
22、0.02 0.09 小于0.1 渗水试验(mL/min) 15 18 12 小于20 构造深度(mm) 0.7 1.05 1.14 0.8-1.5 4 SMA-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推荐方案 4.1配合比比选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与设计文件对 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性能指标的技术要求,分别对以上三个设计方案 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试验分析,各试验数据见表3-13所列。 根据表3-13中所列试验结果,对各方案进行比选,以推荐出本项目SMA-13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最优方案。 1、级配1与级配2的比较 级配1与级配2混合料:由表3-1及表3-5可
23、知,级配1与级配2的关键 控制筛孔4.75mm通过率分别为31.6 %和29.3 %,可见级配2较级配1粗。根据 级配1与级配2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体积指标: 级配1与级配2的最佳油石比、空隙率、饱和度、矿料间隙率和粗集料骨 架间隙率分别为 6.2%和 6.2%,3.7 %和 3.6 %,78.5%和 79.3%, 17.3%和 17.2%, 41.4%41.2%和41.3%39.0%。从两个方案的的体积指标来看,各指标均能满 足设计要求。 其他指标:由表3-16中试验结果可知,级配1与级配2的残留稳定度分 别为93.9%和94.6%,级配1的残留稳定度略
24、小;级配1与级配2的动稳定度分 别为4733次/mm和5779次/mm级配2明显优于级配1;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结 果级配1与级配2分别为0.04%和0.02%,级配2优于级配1 ;构造深度试验结 果级配1与级配2分别为0.7%和1.05%,级配2明显优于级配1;两个级配的渗 水试验结果接近,均符合规范要求。 综合两个方案的级配曲线和以上几点比较、以及本项目的相关要求和特点, 级配2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级配1。 2、级配2与级配3的比较 级配1与级配2混合料:由表3-5及表3-9可知,级配1与级配2的关键 控制筛孔4.75mm通过率分别为29.3 %和27.8 %,可见级配3较级配2偏粗。根 据级配2与级配3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就以下几个方面按照上述方法再次对两 个方案进行比较。 体积指标: 级配2与级配3的最佳油石比、空隙率、饱和度、矿料间隙率和粗集料骨 架间隙率分别为 6.2%和 6.5%, 3.6 %和 3.7 %,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前财产债务不动产约定协议
- 2025型钢便桥租赁合同
- 2025供暖设备及配件供货合同
- 2025集体土地使用权合同
- 公司合作解散协议书
- 不给补缴社保协议书
- 2025年03月国家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拟聘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宫斗片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大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大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管理办法
- 抽油井检泵作业课件
- 2022年06月2022年广东肇庆广宁县司法局招考聘用政府雇员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
- 《HSK标准教程3》第5课课件
- HSK标准教程4上第1课课件
- 民俗学概论 第一章 概述课件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干粉灭火器点检记录表(样表)
-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资料全
- 华中科技大学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