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 上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1)下列对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节描写诗人面对街灯和明星所引发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向往光明的思想。B.第二节作者想象天上街市中的珍奇物品,含蓄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C.第

2、三节描写作者想象中的牛郎织女在天河骑牛来往的动人情景,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厌弃压迫、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D.第四节描绘作者想象牛郎织女正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一句中的逗号有什么表达作用?( 3 )诗中使用了 “你看 ”“定然 ”“不信 ”“请看 ”等词语,有何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作者看得仔细、清楚。B.这些词语用得肯定,把想象的内容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历历在目。C.联想自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D.表明作者态度亲切,用语客气,为人谦虚。(4)下列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旨在描写一个美丽的爱情故

3、事,清新、活泼。B.这首诗通过想象天街的美丽和牛郎织女的自由幸福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C.这首诗是作者的主观想象,是作者美好愿望的表现,与现实生活无关。D.这首诗的主题是消极的,它表明了作者只能寄希望于男耕女织的太平生活。【答案】 ( 1) D( 2)逗号一般用来表示一句话中的一般性的停顿。而此句中的逗号不仅表停顿,更是要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 3) B( 4) B【解析】 【分析】( 1) D 项 “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错误,应该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作者改造了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用以象征他们的生活的幸福美好,抒

4、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故选D。( 2)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一句中的逗号不仅表停顿,更是要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 3)这些词语用得肯定,把想象的内容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历历在目,读者好像在作者的带领下在欣赏。故选 B。( 4)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通过想象天街的美丽和牛郎织女的自由幸福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故选B。故答案为:( 1) D;( 2)逗号一般用来表示一句话中的一般性的停顿。而此句中的逗号不仅表停顿,更是要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 3) B

5、。【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一般用来表示一句话中的一般性的停顿;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作用的分析。诗中多次使用了“你看 ”“定然 ”“不信 ”“请看 ”等词语,似乎是作者与读者在谈话,让人感到亲切真实;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

6、五溪。我寄愁。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开头写 “杨花 ”与 “子规 ”点明什么季节?有何用意?( 2)结合诗的背景和内容,说说诗人因为何而“愁 ”。【答案】 ( 1)暮春。写柳絮飘零,杜鹃哀鸣,烘托出悲凉哀伤的气氛。(2)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解析】 【分析】( 1) “杨花 ”即柳絮, 每年春末,杨絮开始漫天飞舞。杨花本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别的花都在枝头,绿叶相扶,格外妖娆,而杨花却要离开枝头,漫天飞舞,这给春天增加了一种况味,杨花的漫天飞扬,也就预示着百花将凋、春天将逝,杨花这一意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惜春伤感的象征。子规,又叫

7、杜宇、杜鹃、催归,这种鸟春末时从南方飞来,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据此理解和分析答题即可。( 2)结合诗歌背景和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 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据此可知诗人“愁 ”的原因是: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故答案为

8、: 暮春。写柳絮飘零,杜鹃哀鸣,烘托出悲凉哀伤的气氛。 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点评】 本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 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3阅读下

9、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对本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悦耳动听,使人赏心悦目。C. “过五溪 ”说明友人旅途的艰难,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和惋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想象奇特,感人至深。【答案】 ( 1)既表现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又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劝慰。(2) B【解析】 【分析】( 1)我把自己担忧

10、的心拜托给明月,让它伴着你一直到夜郎西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人格化,像一个知心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同情、担忧和关心安慰。( 2) B 项,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杨花落尽 ”描绘了花朵凋零的凄凉画面,想到杜鹃啼血,更增添凄凉氛围,故首句写景句渲染的是悲凉氛围。故“子规啼 ”又让人B 错误,选B。故答案为: 既表现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又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劝慰。 B【点评】 该题考查了重点语句的赏析,赏析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XX 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浅层含义),表达了(深层含义)回答该题目时,可参照此格式来回答。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1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春 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释】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1)诗中 “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在 “又逐春风到洛城 ”句里, “逐”字运用得高妙,试简要分析。【答案】 ( 1)阴阴;又( 2) “逐 ”字,化虚为实,将无形的乡梦、春风化作了有形可感之物,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解析】 【分析】( 1) “杨柳阴阴细雨晴 ”的意思是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其中的“阴阴”一词表现了杨柳的枝

12、繁叶茂。“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是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又”表示这是梦境的再次出现。据此可作答。( 2) “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作者把无形的乡梦写成有形可感之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 阴阴;又; “逐 ”字,化虚为实,将无形的乡梦、春风化作了有形可感之物,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阅读,正确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

13、我的家乡。这句诗把无形的乡梦写成有形可感之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潮平两岸阔 ”的 “阔 ”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2)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B.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答案】 ( 1) “阔 ”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

14、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 2) D【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潮平两岸阔 ”, “阔 ”,是表现“潮平 ”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 ”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 ”而用 “风正 ”,是因为光 “风顺 ”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A 项、首联:写诗人在船上,停泊在北固山下, “客路 ”,指作者要去

15、的路。“青山 ”点题中住在 “北固山 ”还未到故乡,“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有误; B 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颈联,不是颔联,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错误; C 项、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 “春意 ”,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 有误。 D 项正确,故选 D。故答案为:( 1) “阔 ”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

16、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 2) D;【点评】( 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 “阔 ”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原文相关词句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D 项无误。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来一段时期

17、的贬谪生活。“引 ”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天 _的特点。( 2) “孤客 ”二字, “使无限情思,溢于言表 ”。 “孤客 ”二字, 出 人怎 的情感?【答案】 ( 1) 瑟凄凉(2)孤客二字, 出 人彷徨孤独、思 心切之情。【解析】 【分析】 考 句所描 的意境特点。 “何 秋 至? 退雁群 ”:秋 不知从哪里吹来, 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句从 雁思 之人的 面写起,就秋 送雁构思造境。描 了秋天 瑟凄凉的特点。由此表达了思 的思想感情。 考 人 字的 魅力。“孤客最先 。” 写到 里,写足了作 的“秋 ”, 中之人 没有露面,景中之情 没有点出。“孤客最先 ”画 点睛

18、, 秋 已 “孤客 ”所“ ”。作 “孤客 ”,他不 会因 状改 而 月流逝 悲,其 旅之情和思 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故答案 : 瑟凄凉; 孤客二字, 出 人彷徨孤独、思 心切之情。【点 】 考 句所描 的意境特点。答 注意,描摹物象, 想和想像再 画面;点明景物的氛 特点;揭示寓意,表达了 人怎 的感情或主旨。“秋 、 、雁群”描 了秋天 瑟凄凉的特点。 考 人 字的 魅力。答 注意,需要 懂 歌的内容,并且能 根据重点 句理解 人的思想情感。 “孤客 ” 出 人彷徨孤独、思 心切之情。7 下面 首 ,回答 。 海曹操 碣石,以 海。水何澹澹,山 竦峙。 木 生,百草丰茂。秋 瑟,洪波涌起。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中画 句描 了大海怎 的景象?有何用意?(2) 要分析 首 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答案】 ( 1)描 了大海宏 的气 ,或 无 ,或壮 景象,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 大的政治抱 。( 2) 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 广 抒 自己建功立 的 大抱 。 虚 合:写景 ,想象 虚。 静 合:水的 , 的静; 木百草的静,秋 洪波的 。 运用夸 和 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 气 。【解析】 【分析】( 1)本 考 歌意象的把握。描 要抓住出景象和表达的情 。 四句 系廓落无垠的宇宙, 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 和威力凸 在 者面

20、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 融;在 雄奇壮 的大海面前,日、月、星、 ( 河)都 得渺小了,它 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 。 人在 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 景,又融 了自己的想象和夸 ,展 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 气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 。( 2)分析写作特色要从多角度考 ,把自己感受深刻的一面写出来。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可知是虚 合。答案( 1)描 了大海宏 的气 ,或 无 ,或壮 景象,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 大的政治抱负。( 2) 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 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 运用

21、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点评】描述画面要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写作特色包括:象征、烘托、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对比等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逄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睛空一鹤排云上 ”中的 “排 ”字,有何妙处?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2)第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答案】 ( 1) “排”, “推开 ”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孤鹤冲天的形象表明

22、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2)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通过对比来表现的。【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1) “排 ”,在这里是 “排开、推开”的意思,通过这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白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奋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第二问: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诗人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诗人以 “鹤 ”自喻,视 “鹤 ”为不屈的化身,因此这只冲天而上的一鹤,实际也是表明自己虽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但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

23、依然会昂扬向上。( 2)诗歌首句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接着一句用 “我言 ”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 “逄秋悲寂寥 ”和 “秋日胜春朝 ”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诗人热情地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故答案为: “排 ”, “推开 ”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孤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 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

24、观豁达的心境。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通过对比来表现的。【点评】 本题考查炼字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第一问,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靠平时的积累,如果平时没有积累,那就只能尝试翻译出全句的意思,然后推知某个指定词语的意思了。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

25、戎马泪盈巾。( 1)本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诗人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多多体谅,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C.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D.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答案】 ( 1)杜甫( 2) D【解析】 【分析】( 1)又呈吴郎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通过了

26、劝吴郎让寡妇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 2) D 项, “不乏幽默 ”错误,选项对诗歌的语言风格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杜甫; D。【点评】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

27、元曲,“天净沙 ”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 “枯藤老树昏鸦 ”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 ”点出时间已是傍晚。C.这首曲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D. “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2) “小桥流水人家 ”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这首小令,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案】 ( 1) C( 2)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解析】 【分析】(1 ) C错在 “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这首曲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烘托了旅人凄苦的心境。故选C。( 2)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写法的理

28、解。“枯藤老树昏鸦”与 “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将哀物与喜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 ”人的思想愁绪。表现出游子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故答案为: C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要求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表现方式进行理解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对诗歌的理解逐项审读选项,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内容和思想情感,注意对语句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其表现手法。1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29、完成下列小题。杨花 (唐) 吴融不斗秾华 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注释) 杨花:指柳絮。 秋华:盛开的花朵。( 1) “读诗重想象 ”。诗人将 “杨花 ”比作 _,因为杨花 _的特点与之相似。( 2) “读诗重品味 ”。从最后一句 “唯 ”“独”二字中,能品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 1)雪;颜色洁白;轻盈飞舞(2)反衬出它与百花不同的个性与志趣,表现诗人对杨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解析】 【分析】( 1)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解答时要结合诗文内容进行分析,“自飞晴野雪蒙蒙”意为在晴日的野外柳絮像漫天飞雪一样独自飞舞。此句将杨花比作

30、“雪 ”,并用 “漫天飞舞的雪花”形象的表达出了杨花颜色洁白,轻盈飞舞的特点。据此作答即可。( 2)考查对古诗词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诗文内容进行分析,点出“唯 ”“独”二字在 “炼字 ”的作用,并分析其表达情感的效果。“唯有杨花独爱风”意为唯独只有柳絮更喜爱来风吹动,联系上文“百花长恨风吹落”来看,通过以百花的追求和品性反衬杨花的与众不同,通过 “唯 ”“独”表现其追求自由、高傲不羁的品格,进而表现诗人对杨花的喜爱和赞美。故答案为: 雪;颜色洁白;轻盈飞舞 反衬出它与百花不同的个性与志趣,表现诗人对杨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

31、时,需要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赏析诗歌需准确指出赏析的角度(修辞、重点词语、手法等), 结合词句阐释有什么表达效果,抓住具体诗句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 “知人论世 ”12 诗歌阅读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释】 湖:指洞庭湖。 中流:指江心。 湘烟:指雾霭。 楚田:指田野。( 1)诗歌前三句写了哪些意象?

32、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 “离人独上洞庭湖 ”一句中的 “独 ”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答案】 ( 1)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 “独 ”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解析】 【分析】( 1)结合诗歌第一、二联分析。这几句写湖口 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一切景语皆成情语。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据此可知这几个意象

33、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李频在湖口送别友人离去,结合诗歌前四句分析,傍晚时分,湘江水流在暮霭的笼罩之下更加浩渺,两岸漫无边际的芦苇连接着广袤的田野。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准备往北飞去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没有人陪伴,一路上该是多么的寂寞孤独呀,这里的 “独 ” 是独自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故答案为: 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独 ”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

34、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点评】 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及意境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 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

35、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3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注释】 雪:指梨花( 1)除了以 “雪 ”比喻梨花,诗人还用了 _、 _词语来描写梨花。( 2)诗人借雪白的梨花抒发了 _的感慨。【答案】 ( 1)淡白;清明(2)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解析】 【分析】( 1)首句以 “淡白 ”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因此,本首诗写梨花的词语有:“淡白 ”“清明 ”。( 2)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 “一株雪 ”,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更增添悲凉的气氛。因此,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故答案为: 淡白;清明 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此题。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对语句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要从语句中感悟诗人的情感。14 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