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法律关系刍议_第1页
工会法律关系刍议_第2页
工会法律关系刍议_第3页
工会法律关系刍议_第4页
工会法律关系刍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劳动关系开始呈现利 益化和市场化的特点, 与此相适应, 工会关系也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化工会关系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变。 那么,这种转变给工会法律关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形成了哪些新的特点 ?工会法律关系的各要素又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工会法律关系的特点法律关系一词源自罗马法,最初仅指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到了19 世纪,德国、法国的民法学著作开始使用这一概念, 之后,法律关系成为法学的一般概念解放后我国对于法律关系的定义来自前苏联, 即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 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2、。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结果。法律关系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 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 的社会关系。 工会法律关系,是指工会法律规范在调整一定工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会与其他组织或个人之间以及工会内部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特别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 劳动关系开始由过去行 政化的劳动关系向市场化的劳动关系转变。 这一转变的核心在 于,企业劳动关系主体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过去国家、企业和职 工利益一致的关系开始向不同的利益主体转变。 而在这种新

3、型 劳动关系中, 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方的利益追求往往存在着差 别和矛盾。 与变化了的劳动关系相适应,工会关系也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工会不再是过去企业行政的附庸,在党的领导下,具 有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职工权益、 参与企 业民主管理、 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 协调劳动关系的不可或 缺的团体和组织。 与新的工会关系相适应的工会法律关系也因 此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从工会法律关 系的类型入手,分析一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法律关系所发生的变 化。 一法律关系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关系作 不同的分类。 例如,按所规定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可将

4、法律关系 分为宪法关系、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等;按法律关系的性质 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分为实体法律关系和程序法律关系、 公法关系和 私法关系等。 国内学者通常将法律关系分为以下 4 类一般法律 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保护性法律关 系和调整性法律关系; 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等。其中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是按照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来 划分的。 所谓平权型法律关系,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地位是 平等的,相互间没有隶属关系。 在各个部门的法律关系中,民 事法律关系是最典型的平权型法律关系。 所谓隶属型法律关系, 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是相互隶属的,一方服从于

5、另一方。 行政 法律关系是最典型的隶属型法律关系。 1384-387 有的学 者不同意上述划分, 认为除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平权型法 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外,还包括原生法律关系和派生法律关系。原生法律关系是指源自合法行为的法律关系, 例如民事合同关系、 行 政给付关系,又称调整性法律关系、权利型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 系等。 派生型法律关系是指因原生型法律关系受损而产生的法 律关系,故又称保护性法律关系、第二性法律关系,例如违约法律关 系、侵权法律关系、行政处罚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等。 2125-128 还有学者从社会法的角度研究法律关系,认为社会 法调整模式中那种义务先定、 团

6、体优位的调整模式, 形成了社会法中 不对称法律关系。 所谓不对称法律关系是指现实社会关系被法 律规范所规定、所调整而形成的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是法律秩序的存在形式。 这种关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 般而言,私法的平等性使私法关系具有对称的特点, 而社会法则与之 不同,可以称之为不对称关系。 3247-249 二计划经济体 制下工会法律关系的特点 对照上述法律关系的类型, 可以看出,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会法律关系具有隶属型特点, 是一种具有隶属性 质的法律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劳 动力实行计划配置; 用工形式采取国家用工; 劳动管理实际上是公共 管理;调节

7、方式是行政调节。 在这种体制下,劳动关系被当作 一种依附于行政关系的社会关系来看待, 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劳动关系 和劳动行政关系往往不加区别, 许多劳动法规对两种关系的调整也往 往是融合在一起。 这种由国家用工所缔结的劳动关系实际上是 一种行政性的劳动关系, 即形式上是劳动关系, 但其实际内容是行政 性的。 450-51 与这种行政性的劳动关系相适应的工会关 系也带有行政性的特点。 由于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是一种行 政性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是通过企业行政直接和政府发生联系, 因而 工会往往是以党的工作系统的身份出现的, 并没有完全成为劳动关系 中劳动者的代表。 因此,工会法律关系的主体工会、政府

8、、企 事业行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服从关系。 从法律关系的类型来看, 这一时期的工会法律关系是带有很强的行政性法律关系特点的隶属 型法律关系,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是相互隶属的。 三市场经济 体制下工会法律关系的特点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工会面临着 计划经济的行政化工会运动向市场经济的群众化工会运动的历史转 变。 经济关系尤其是劳动关系的市场化是工会运动转变的直接 依据和基本出发点。 这种转变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工会必须将 自己的立足点转移到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方面来, 把自己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劳动关系领域,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 57-9 当工会在进行上述历史性转变的时候,工会法律关系的

9、 性质也开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法律 关系开始从过去那种带有强烈的行政性法律关系特点的隶属型法律 关系,向一种新型的法律关系转变。 从上述法律关系的类型来 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工会法律关系应当是一种具有不对称关系性 质的法律关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实的工会关系是不平衡 的。 从现实的情况看,工会及其所代表的职工群众,在工会关 系中与其他主体如政府、企业等相比较,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法律 的意义之一在于其平衡社会力量的作用,因此,保障工会权利,是工 会立法的基本目的。 从这层意义上看,工会法是权利保障法。64-5 而所谓保障法,一般是以保障在社会关系中处于较为弱势地

10、位的一方而制定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工会法律关系是一个 向工会倾斜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法律关系, 这种不对等, 突出地表现 为工会法律关系强调的是工会一方的权利。 二、工会法律关系 构成要素的变化 一法律关系 一般来说,法律关系由三大要 素构成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关 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是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 人,通常称为权利主体。 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人,承担义 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团体人两大类。 自然人包括本国公民或外国人含无国籍人。 按照我国 民法通则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包括在 个人主体自然人

11、的范围内。 团体人是指在法律上被认为具有法 律人格、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除自然人以外的任何实体,可以 分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两大类。 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 自然人,国家,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如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 单位等。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内容具有社会性和法律性的特征。 其社会性是指作为 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与义务不是任意的,他 们受到物质条件的 制约,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其法律性 是指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和义务有自己特定的含义, 即它们和法 律规范的联系,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联系。 任何法律上 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

12、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护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也称权利客体,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 如果没有客体,权利和 义务就失去了目标。 关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各种不同看 法,早期主要有三要素说和两要素说。 三要素说认为,法律关 系客体包括物、精神财富和行为。 二要素说则否认行为是法律 关系的客体。 但一般以三要素说为通说,即法律关系的客体分 为物、行为、精神财富。 7133-134 近年有的学者增加了人身 利益作为客体。 8167 二工会法律关系 工会法律关 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它们分别体现了工会法 律关系所具有的社会内容。 工会

13、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工会法律 关系的参加者,即在工会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和组织。 在工会法律关系中,任何一方主体都既享有权利也承 担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工会法律关系的主体既可以是 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具体而言,工会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工会、 用人单位、政府、工会会员或职工、其他组织和个人等。工会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工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工会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工会法律关系的内容可以包括 1 工会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 2 工会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权利 义务; 3 工会与职工或工会会员之间的权利义务; 4 工会 与其他公民和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等。 工

14、会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指工会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工会法律关 系的客体主要指行为,有时也涉及物和精神财富。 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 上述诸要素都在或多或少、 或快或慢地发生着变化 本文重点讨论用人单位、工会会员或职工两个主体的一些变化。1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在许多国家称为雇主或雇佣人,是指 具有用人资格, 即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 使用劳动力组织生 产劳动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的单位。 用人单位是工会法律 关系中的重要主体。 这是因为,工会法律关系大量或主要的是 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加以实现的, 离开用人单位 这一主体,大量的工会法律关系就难以实

15、现。 在国外,各国对 用人单位的界定不尽相同。 例如美国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 雇主包括与雇员有关的直接或间接地代表雇主利益的人并包括公共 机构,但不包含任何劳工组织它作为雇主时除外或该劳工组织中的职 员或代理人; 有的国家如伊拉克则把雇主范围限制在私营部门中, 如 伊拉克共和国劳工法 规定,雇主只包括私营部门中雇用工人并酬 以工资的任何自然人或法人;有的国家雇主范围的界定则非常宽泛, 如加拿大劳工标准法 规定雇主表示任何一个雇用一个或更多职工 的人。 在我国,法律界定的用人单位包括 1 企业,包括各 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 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

16、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 2 个体经济组织,即个体工商户; 3 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 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 4 事业组织,包括文 化、教育、卫生、科研等各种非营利单位; 5 社会团体,包括 各行各业的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商会等民间组织目前,集体所有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户和除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公民个人, 尚未包括在用人单位的范围内。 97 在我国,劳动法对于劳动力使用者的表述,以用人单位为主,同 时辅之以企业或企业家。 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 形成劳动关系,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 按照我国劳动法规 定,用人单位主要是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

17、事业单位、国家 机关、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也可成为用人单位。 10233 过去,劳动力使用者一般称为企事业行政 11109 ,这 一概念显而易见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 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于用人单 位的一种概括和表述。 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企事业 行政与职工的利益是统一的, 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者和劳动者在性 质上是相同的,区别只在分工的不同。 劳动关系的一方是职工, 另一方是国家,企事业行政只是国家与职工之间的中介。从这个意义上看,将劳动力的使用者称为企事业行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方面,随着政企分开和国有企业经营自主 权的确立,国有企业已经逐步与政府脱钩

18、,建立起产权明晰,政企分 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另一方面,在日益 增长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劳动力使用者已经不再具有行政的性质。 有鉴于此, 1994 年我国劳动法中开始引入了更为准确的用人单 位这一概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学者认为将劳 动力使用者称为雇主更为规范, 因为从法律上看, 雇主这一概念更能 准确地反映劳动力使用者的特征。2 工会会员或职工工会会员或职工同样是工会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 在实行工会一元 化或只有一个工会的国家, 会员与非会员职工在工会法律关系中的地 位大致相同。 在工会多元化的国家,会员与非会员职工在工会 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则有所差别, 我国属于前一种情况, 即工会在法律 上不仅代表会员,而且代表所有职工。12110 在我国,工会会员或职工群众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1 以劳动者的劳动类型为标准可分为职员和工人; 2 以用人主体的所有制性质为标准 可分为全民所有制职工、 集体所有制职工和其他所有制职工; 3 以劳动者户籍关系为标准可分为城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