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联系生产和消费、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仓储作为 物流的一种功能要素,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对整个物流系统有很大影响,高 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企业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物流体系的迅速发展要求有完善的仓储作业水平为保障, 而目前我国仓储业的发展还无法满足需要,与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社会需 求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仓储业发展明显滞后,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我国 对仓储业的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 文章分析了我国仓储业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 m 物流公司实例,对其 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
2、并分别从仓库利用、仓储成本及仓储管理技术三个方 面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我们对仓储管理质量的认识,在降低仓储物流费 用的同时提高我们的物流服务水平。 关键词:仓储;仓库利用;仓储成本;仓储技术 abstract logistics is the national economy arterial, link being connection give birth to a child and consume, contacting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keep one kind of function key element being logistic
3、s in a storehouse, system has very big effect as the link linking the producer and the consumer to entire logistics, rational keeping in a storehouse of high-effect can help enterprise to accelerate mobile speed of goods and materials, cost reduction, ensure that smooth giving birth to a child is in
4、 progress, and being able to realize resources is effective make use of. prompt logistics system desire for development has perfect warehousing and storage activities for level ensuring, our country keeps development of job in a storehouse but at present having no way to satisfy need,develop speed a
5、nd social demand with our country economic growth scale, being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 still have no small distance , keep a job in a storehouse developing obvious lagging, have problem cant compare many. therefore, our country responds to keeping development of job in a storehouse arouse be enou
6、gh to take seriously. the article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keeping the job current situation in a storehouse and developing middle have problem, has been tied in wedlock the m logistics company example, the respectively secondary together storehouse carrying out analysis on whose current situation,p
7、ointing out have problem is made use of , is keep cost in a storehouse and is keep the idea and suggestion that management technique three aspect put forward improves in a storehouse. improve us thereby keeping the cognition managing masss in a storehouse face to face , improve our logistics standar
8、d of service while lessening keeps logistics cost in a storehouse. key words: storage; warehouse use; storage costs; storage technology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前 言 .1 第 1 章 绪论 .2 1.1 选题依据 .2 1.2 国内外仓储业发展概况 .2 1.3 论文思路 .4 第 2 章 公司简介 .5 2.1 公司背景.5 2.2 案例分析 .5 第 3 章 仓储空间利用的分析 .7 3.1 加大储存空间利用的对策 .7 3.2
9、仓储货位的科学化管理 .8 第 4 章仓储成本管理 .10 4.1 仓储成本的概述 .10 4.1.1 仓储成本的概念及构成.10 4.1.2 仓储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 .11 4.2 仓储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12 4.2.1 仓储成本的分析.12 4.2.2 降低仓储成本的措施.13 第 5 章 仓储技术的应用 .15 5.1 物流企业仓储信息技术的应用.15 5.2 仓储技术的应用 .16 5.2.1 m 公司的信息化现状 .16 5.2.2 条形码技术的使用.17 5.2.3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18 5.2.4 无线射频技术(rfid).19 结 论 .21 致 谢 .22 参
10、考文献 .23 前 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业作为经济社会中一个新兴的 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 是物品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实体流动过程,是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 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物流业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 ,成为全球发 展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统计数据表明,在家电业中,平均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制造成本占到一件商 品价值的 53%,整个流通、营销环节的成本占 46%。有专家指出通过调整物流活动的合 理化可以在 46%的物流费用中客观地降低 14%。 仓储管理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同时也涉
11、及应用技术科学;故属于边缘性学科。 仓储管理的内涵是随着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而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库存总是 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 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 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库存也正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集中了上下游流 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就是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 2009 年 2 月 2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物流也正式跻身“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随着
12、“物流业振兴规划” 实施细则的出台,给传统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转 变契机。传统物流企业占据我国较大的物流市场份额。在这些企业中,有一部分抓住 有利的时机,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物流企业,还有一些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 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地方性仓储企业转型的 m 物流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针 对仓储管理中的仓库利用、仓储成本以及仓储技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其 业务运作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完善公司制度,在 提高其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也向着现代化方向迅速发
13、展。物流现代化不仅指物 流手段(物流设施、设备等)和物流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指物流管理(包 括仓储成本的管理、仓储利用、仓储技术的应用等等)的科学化。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 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它通过降低仓储成本,提高空间利用 率,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 调查显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配送服务需求将呈上 升趋势。分析认为:在 21 世纪第一个 10 年,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年增率达到 10 以上;而在 2002 年-2005 年,年增长率达到 25以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增
14、加, 导致物流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企业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服 务质量,而仓储存在着潜在的可降低成本的空间1。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协会认为, “全球业务外包”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跨国公司对中 国物流外包业务的增长,刺激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收入的增长。通常,跨国公司物流 成本约占销售成本的 58,当物流边际成本每改善 1,跨国企业的利润率能迅 速提高 520。因此,跨国公司对最具革新观念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有着强烈的需 求。在如此大的影响下物流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将自己的仓储业务管理好2。 依据我在物流公司实习的体会,我对仓储物流业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仓 库设施设备的布局、技术
15、的使用、仓库的业务管理及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等有了一 定程度的了解,故我选择仓储管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1.2 国内外仓储业发展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货物的物流量越来越 大,商品流通费用显著增长。一些国家的商品流通费用已占商品总成本的 10%30%, 物流代价开始突显。如何使物流更加流畅、物流过程更加合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 题,一些国家出现了专门研究物流的机构,研究如何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 20 世纪 50 年代始于美国、20 世纪 70 年 代在日本得到高速发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目前,欧美国家又在发展大型
16、中转仓库, 面积达上万平方米,单层高度达 10 多米,使货物流转更加流畅和迅速。 (一)美国仓储业概况 经过多年发展,美国仓储行业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1.美国仓储业与其整体物流业一样,社会化水平高。美国的仓储业是随着工业的 发展而逐步壮大起来的,现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 2.美国仓储业普遍推行系统化、程序化、现代化管理,使仓储系统运行达到高效 率、高效益。仓储公司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仓库视为统一体,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和 控制,以谋求整体的高效率、高效益。 3.美国仓库行业高度重视服务质量,实行全方位客户服务。仓储公司把服务质量 视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从而赢得了服务领域宽、服务质量高、
17、服务成本低的信 誉。 4.美国仓储行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人员素质高,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二)日本仓储业概况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缺乏的发达国家,对仓库的建设特别重视,而且现代化程度较 高。 日本非常重视仓储运作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仓储设施的改进,利用便捷的信息交 换系统进行信息传递是不可或缺的。日本已经引入仓储业主与其客户间的电子数据交 换(edi)系统,这使得信息传递在准确性和便捷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人员开支以 及其他各种物力节省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效。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已开发出了一 种标准的物流 edi 系统,以实现仓储业的信息传递。 日本正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变化的时期,对仓储业发展比
18、较重视,如规划更有效的 商品配送;应付进口量的增加;促进信息和自动控制系统;对物品寄存服务需求做出 响应。 交通部以物流政策总体纲要为基础,制定了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计划,仓储 业正与物流基础设施的改进相配合,以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三)我国现代仓储业的概况: 现代仓储业以新中国成立作为标志,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1949-1978)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仓库数 量多,仓库拥有量大,管理水平较低。仓储业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在高度计 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生产资料流通完全纳入了计划分配轨道,企业所需要的物资只 能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进行申请,经过综合平衡后,再按各部
19、门进行计划供应。 2.第二阶段(1979 年至今) ,此阶段的特点:业务量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大中型仓储企业货物吞吐总量大幅度增加。货物平均库存量增长,周转速度明显提 高。设施设备作为物流节点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专业仓储技术得到较快发展。仓 储作业机械化程度和普及程度有所提高,高层货架仓库、高台库、自动化立体仓储等 机械化程度要求较高的仓库比例有了一定提高。依托于仓储业务的质押贷款业务迅 速增加。这项业务模式被评为十大物流创新之首。目前,各大银行已普遍接受了这一 业务模式3。 1.3 论文思路 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仓储业的发展现状,结合背景资料根据 m 公司的具体情况 指出我国物流企业中
20、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管理手段落后,企业 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企业间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等。并着重从仓储利用、仓 储成本和仓储技术三个方面对 m 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公 司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以健全公司的制度,促进公司各 项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以高效的管理工作方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通过对物流公司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明确了仓储在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 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应加强仓储技术的使用。 第 2 章 公司简介 2.1 公司背景 m 物流公司是经国家交通部、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合资经营企业。该公司地处经济开 发区,主营现
21、代物流业务,是 s 市较早按照第三方物流模式进行运作的专业物流公司, 主营业务包括:第三方物流服务(全程物流服务)、大型仓储物流服务、进出口贸易、 公用型保税仓库、国际货代、普通货运、国际集装箱运输、物流金融服务等。 按照现代物流基地规划和建设要求,公司已建成并投入运营集物流信息交易、车 辆配载、仓储服务和保税仓库于一体的国际国内物流中心m 国际物流园,在 s 市设 多个物流园区,仓储设施占地面积达 20 多万平方米,所有园区全部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全天候无缝隙、安全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erp 仓储管理系统,完善的货物保险措施, 方便快捷的网上查询控制功能。 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卓越的服务精神
22、,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与赞誉。为了适 应新形式下的战略发展需要,公司对现有的客户关系网络进行了整合,在全国各地成 立了 10 多个运营中心,20 多个配送客户点,完善了公司供应链系统、物流仓储与配送 系统以及客户服务系统。能同时满足客户运输、仓储、装卸、配送、采购、分拣、包 装、订单处理、清关、保税、结算等物流一体化服务需求。公司同时为海信、格力电 器、创维集团、沃尔沃(中国)机械、中化集团、中石化、中农资、格兰仕、美的电 器等 40 余家海内外知名品牌提供区域物流配送和仓储物流服务,在提供中转、配送、 仓储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保税、清关、分拣、包装等增值服务,甚至将配送服务直 接延伸到生产一
23、线。 2.2 案例分析 (1)m 公司发展物流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公司拥有发展物流产业良好的区位优势,公司北临 s 市货运站,南有高速公路, 又靠近 m 市进出口口岸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发展物流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地理及运输条件优越,s 市又是我国发达 的物流城,通过发展大物流、大营销,可以将这种比较优势变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 发展开辟新的道路。m 公司就是这种需要的产物。 公司发展物流产业具有自身特定的优势,在物资供应方面实行了采购、仓储、 配送“三集中”的供应管理体制,奠定了物流资源整合的良好基础。 (2)m 物流公司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m 公司大多数仓库目前没有高层货架,仓库的空
24、间利用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不高, 严重制约着公司的发展。货物堆放混乱,降低了仓储的利用率。 仓库建设成本高,储存管理不够科学化,配送规模缺乏柔性,配送客户单一, 难以提高配送效率、创造规模效益,仓库租赁模式单一,致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居高不 下。 缺乏完善的信息平台支持,运营效率较低,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不高,导 致管理不完善。不少仍处于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人抬肩抗,工作效率低,现代 化仓储技术应用不足。 针对 m 公司的这些问题,分别从仓储利用、仓储成本、仓储技术三个方面进行分 析,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以使公司制度更加完善 第 3 章 仓储空间利用的分析 仓库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
25、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储存是 仓库的核心功能和关键环节,储存区域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储 存能力。因此,储存空间的有效利用成为仓库管理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另一个 方面是货位的管理:货品进入仓库之后,对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放置在何处等 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它直接影响着仓库的空间布局。 m 公司的仓储空间利用现状: (1)货物直接堆放在仓库内,没有高层货架,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不高,严重制约着 公司的发展。 (2)仓库内只有输送机设备,机械化程度不高。仓库的作业方法,不少仍处于人工 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人抬肩抗,工作效率低。 (3)对于货物的收发,员工用的是物资收
26、发卡,每一次的收发货都会在物资收发卡 上做登记,这样就很方便员工平时查货等的一些后续工作,从目前的工作结果看来效 率还是比较高,作业还是比较方便的。 (4)整体上看该公司仓库的作业方法并不是很合理。仓库平时经常会因为储存空间 不够使用而将货物存放在作业空间的位置上。特别是在产品的销售旺季时,出入库频 率大,货品流量也就很大,仓库产品存放特别拥挤,在里面工作起来让人觉得有一点 压抑的感觉,所以仓库的作业环境并不理想。 (5)虽然使用了物资收发卡,方便了管理,但是目前仓库的货位管理不够科学化, 大多采用定位储存的方式。 (6) 在产品的销售旺季,仓库的货位管理往往会出现混乱局面,有些产品还会存 放
27、在作业通道和安全通道上,这样不利于工人作业,特别影响仓库作业人员的安全, 存在安全隐患,而这些问题恰恰在销售旺季的时候特别突出。 3.1 加大储存空间利用的对策 m 公司要想合理利用并发挥仓储的最大优势,首先应了解仓储空间的概念及其构成。 储存空间即仓库中以保管商品为功能的空间。 储存空间物理空间潜在利用空间作业空间无用空间4。 物理空间即是指货品实际上占有的空间。该公司仓库中,它的物理空间占了整个 仓库的 75以上;潜在利用空间占 10左右;作业空间占 10左右,因为该公司的仓 库机械化程度并不高,所以作业空间小点并没有什么影响,它的无用空间占 5左右。 从整体上看该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很高,还
28、有一点拥挤的现象。由于没有采用高层 货架,仓库的空间利用程度不够。公司仍然依照老旧的仓库出租模式收取租金,以至 于使得仓库的利用率浪费,造成客户的流失。针对这种现象公司应采取的措施: 1.必须建立合理、可靠的供应链信息管理体系,把过高的库存转嫁给供应商或者 重新布局自己的仓储结构。 2.采用高垛的方法,增加储存的高度。具体方法有采用高层货架仓库、集装箱等 都可比一般堆存方法大大增加储存高度。 3.缩小库内通道宽度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具体方法有采用窄巷道式通道,配以 轨道式装卸车辆,以减少车辆运行宽度要求,采用侧叉车、推拉式叉车,以减少叉车 转弯所需的宽度。由于 m 公司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这项
29、措施非常适用。 4.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有效储存面积。具体方法有采用密集型货架,采用不 依靠通道可进车的可卸式货架,采用各种贯通式货架,采用不依靠通道的桥式起重机 装卸技术等等。 5.公司可根据仓库的实际租赁利用情况进行收费,这样既提高了仓库的使用效率 又间接的降低了租金,争取到了更多的客户。 3.2 仓储货位的科学化管理 货位管理就是指货品进入仓库之后,对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放置在何处等 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而货品如何处置,如何放置,主要由所采取的储存策略 决定,货品的具体的存放位置,则要结合相关的货位分配原则来决定。 该公司的仓库货位管理的储存方式一般都是采用定位储存原则。但在
30、实际的操作 中,定位储存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做适当的调整。在销售的旺季一种商品大 批量的来,上千吨的货物如果采用定位储存,某些商品的货位将出现闲置状态,而其 他货品货位则不够用,给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因此定位储存往往带来一些弊端;另 一方面货位管理出现混乱,有些产品还会存放在作业通道和安全通道上,不利于工人 作业又影响仓库作业人员的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此现象,分析认为公司应采取的措施: 1.仓库的货位布局设为流动储存比较好,这样可充分利用仓库的仓储空间,即使 是在销售的旺季也不会出现一边货位闲置一边货位不够用的情况。始终遵循货物先进 先出的原则及时调整货物周转,充分利用货位,提高仓
31、库利用率。 2.由于仓库全部使用定位储存原则是不太合理的,因此应按照产品的不同特点与 存储要求,对产品进行分类,对于重要的、数量少品种多的产品使用定位储存。 3.“四号定位”方式。 “四号定位”是用一组四位数字来确定存取位置的固定货位方法,是我国手工管 理中采用的科学方法。这四个号码是:库号、架号、层号、位号。这就使每一个货位 都有一个组号,在物资入库时,按规划要求,对物资编号,记录在账卡上,提货时按 四位数字的指示,很容易将货物拣选出来。这种定位方式可对仓库存货区事先做出规 划,并能很快地存取货物,有利于提高速度,减少差错。 4.电子计算机定位系统。 电子计算机定位系统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储存容
32、量大、检索迅速的优势,在入库时, 将存放货位输人计算机。出库时向计算机发出指令,并按计算机的指示人工或自动寻 址,找到存放货,拣选取货的方式。一般采取自由货位方式,计算机指示入库货物存 放在就近易于存取之处,或根据入库货物的存放时间和特点,指示合适的货位,取货 时也可就近就便。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每一个货位,而不需要专位待货,有利于提 高仓库的储存能力,当吞吐量相同时,可比一般仓库减少建筑面积5。 m 公司在仓储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先进先出原则,即先入库的货品 先出库的原则,该原则一般适用于寿命周期短的货品。面对通道原则,即指将货品 的标志、名称面对通道摆放,以便让作业员容易简单地辩
33、识,这样可以使货品的存、 取能够容易且有效率地进行,这也是使仓库内能流畅作业的基本原则。重量特性原 则,即指按照货品重量的不同来决定货品在保管场所的高低位置。一般而言,对于以 人工搬运为主的作业,人的腰部以下的高度用于保管重物或大型货品,而腰部以上的 高度则用来保管轻的货物或小型货品。这个原则,对于采用货架的安全性及人工搬运 的作业有很大的意义。对于家电类和食品类产品非常适用这个原则。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仓储作业中“空间”、“货位”及其科学合理的管理方 法是仓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影响仓储成本、费用的重要因素。 第 4 章仓储成本管理 4.1 仓储成本的概述 4.1.1 仓储成本的
34、概念及构成 仓储成本就是物流仓储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伴随仓 储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建造、购买和租赁仓库等设施设备所带来的成本 以及各类仓储作业带来的成本,如流通加工成本、装卸搬运成本等。具体而言,物流 仓储成本主要有以下几项成本构成。 1.仓储持有成本 仓储持有成本是指为保持适当的库存而发生的成本,它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固定成本与仓储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如仓储设施折旧、仓储设施的维护费用、仓 库职工工资等。变动成本与仓库数量有关,主要包括四项成本:资金占用成本、仓储 维护成本、仓储运作成本以及仓储风险成本。 2. 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 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是
35、指企业向外部的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的成本,或指企业内 部的生产准备成本。 (1)订货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次订货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费 用,包括处理订单的差旅费、办公费等支出。 (2)生产准备成本是指当库存的某些产 品不由外部供应(及外购)而是由企业自己生产时,企业外生产一批货物而进行准备 的成本。 3.缺货成本 库存决策中另一项主要成本是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库存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 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延迟发货损失和丧失销 售机会的损失(还应包括商誉损失) 。 4. 在途库存持有成本 在途库存持有成本不像前面讨论的三项成本那么明显,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企业 必须考
36、虑这项成本。在途库存的资金占用成本一般等于仓库中库存的资金占用成本。 由于运输服务具有短暂性,货物过时或变质的风险要小一些,因此在途库存的仓储风 险成本较小,但保险费用要加以考虑。总体而言,在途库存持有成本要比仓储库存持 有成本小,主要考虑的是在途库存的资金占用成本和保险费用。 若将仓储成本细分,其结构如表 4-1 所示。 表 4-1 仓储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4.1.2 仓储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 1.仓储对物流企业的正面影响 仓储环节不仅是物流成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体上对物流成本实施管理的控制环 节。仓储成本的控制和降低对物流成本的降低有着直接的影响。产品在仓库中的合理 组合、妥善配载以及流通包
37、装等流通加工能够大大提高装卸效率、充分利用运输工具, 从而有效降低仓储和运输成本。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仓储作业以及合理和准确的仓 储管理,会减少商品的交换、流动,减少物流作业次数,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有利于 降低物流作业成本。具体表现在:(1)把握有利的销售或购进时机。(2)避免缺货。 (3)有利于整合。 2. 仓储对物流企业的负面影响 仓储成本 含义构成要素 固定资产折旧 工资和福利费 能源费、水费、耗损材料费 设备维修费、大型设备的修理费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保险费 外协费 仓储企业在储存物品过程中, 包括装卸搬运、存储保管、流通加 工、收发物品等各项环节和建造、 购置仓库等设施设
38、备所消耗的人力、 物力、财力及风险成本的总和 税费 在物流系统中,尽管仓储是一种必要的活动,但是不合理的仓储也会削减物流系 统的整体效益并影响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冲减企业利润。具体表现在:(1)增 加固定资产投资及固定费用支出。(2)机会损失。(3)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4) 保险费支出。(5)流动资金占用过多。 4.2 仓储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4.2.1 仓储成本的分析 仓储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库存量(物资仓储量)的多少,而企业库存量的多少是由 许多因素决定的。从库存物品本身的特性看,如果物品本身的性能不稳定,易燃、易 爆或易变质,其库存量应小一些;从物品的市场特性看,季节性、流行性强的物品,
39、 库存量也应小一些,如时装、手机、通讯电子产品等;从运输条件看,运输条件便利、 运输周期短的物品,可以保持较小的库存量,反之,运输不便,运输周期长的物品, 则应保持较大的库存量;从物品的使用和销售方面来看,一般销售量增加,相应的库 存量也要增加;反之,销售量减少,库存量也减少。 虽然库存量会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在这些影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 主要是采购批量,因此影响采购批量的因素就是影响仓储成本的因素。影响采购批量 的因素主要有取得成本、贮存成本、缺货成本。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存货而支出的成本,取得成本又可分为订货成本和 购置成本,前者是指取得
40、订单的成本,与订货次数有关;后者是存货本身的价值。因 此 取得成本=订货固定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年需求量每次订货量+年需求量 单价 取得成本是货主为取得货物而付出的成本,而 m 公司是作为一个服务机构为货主 提供仓储服务而存在的,他不拥有货物的所有权,因此也就没有取得成本可言,故它 的取得成本是零。 (二)储存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如仓储费、搬运费、保管费、 占用资金的利息等。储存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前者与存货数量的多 少有关,后者与存货数量无关,因此 储存成本为:储存成本=固定储存成本+单位变动储存成本每次订货量2 m 公司在提供仓储服务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
41、种费用,如装卸搬运费、机械设备 的折旧损失等,而这些费用的总和就是储存成本。 (三)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不能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造成的损失,如失 销损失、信誉损失、紧急采购额外支出等。 故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m 公司它的仓储成本主要是指储存成本。 4.2.2 降低仓储成本的措施 日本一物流专家曾提出“物流冰山说” ,将全部物流费用比喻为一座冰山,露出水 面的冰山一角,只是企业直接支付给外部单位易于计算和掌握的一小部分物流费用, 如运费、装卸费等,还有一大部分在企业内部发生而难以明确划分和单独计算的费用, 这一块费用犹如“黑暗大陆”一般潜伏在水下,也是降
42、低企业成本的重点。 仓储成本管理是仓储企业管理的基础,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有重 大影响,由于仓储成本与物流成本的其他构成要素,如运输成本、配送成本,以及服 务质量和水平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现象,故降低仓储成本要在保证物流总成本最低和 不降低企业的总体服务质量和目标水平的前提下进行,那么 m 公司降低仓储成本的措 施有: 1.采用“先进先出”的方式,保证每个被储物的储存期不至过长,减少仓储物的 保管风险,从而降低仓储成本。 2. 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储存设施的投资,提高单位存储面积的利用率,以降低 成本、减少土地占用。 3.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提高
43、仓储作业效率。 如果定位系统有效,能大大节约寻找、存放、取出的时间,节约不少物化劳动及 活劳动,而且能防止差错,便于清点及实行订货点等的管理方式。储存定位系统可采 取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也可采取一般人工管理。 4.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提高仓储作业的准确程度。 对储存物资数量和质量的监测有利于掌握仓储的基本情况,也有利于科学控制库 存,确保仓储物资的完好无损,这是人工管理或计算机管理必不可少的。此外,经常 的监测也是掌握被存物资数量状况的重要工作6。 5.加速周转,提高单位仓容产出。 储存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是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资金周转快,资本效益高, 货损货差小、仓库吞吐能力增加、成本下降
44、等等。如采用单元集装存储,建立快速分 拣系统,都有利于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 6.加强仓储人工费用的管理。 工资(包括装卸搬运工人的工资和仓管员的工资)是仓储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劳动力的合理使用,是控制人员工资的基本原则。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工资较为低 廉,较多使用劳动力是合理的选择。但是要对劳动进行有效管理,尽量减少非生产工 人的工资支出,同时应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仓储成本中活劳动的消耗成本。 m 公司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因此选择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工资形 式,对于降低人工费用也有重要影响。 在仓储成本中,如燃油、燃料、电力、低值易耗品等成本,虽然所占比重小,但
45、这部分成本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 5 章 仓储技术的应用 5.1 物流企业仓储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 现代物流在我国发展势头很好,但是从行业信息化的要求来看,难度相当大。物 流信息化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应用在基础信息化层面,高层次的应用如促进流 程改造和优化、支持决策等不多见;信息技术的应用大都在某一环节,缺乏物流信息 管理系统的整体整合。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已经 突破 10000 家,其中只有 39%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并且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 都是相互孤立和静态的。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gps、ed
46、i、mis、gis 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03 年 9 月-12 月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次关于物流信息化的问卷调查显示,即使已建立信息系统的物 流企业,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所占比 例依次为 56.4%、43.6%、41%、41%,这说明目前物流信息化项目的大多数还属于第一 层次7。 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信息化状况不容乐观 : (1)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 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自动 化立体仓库等。而很多企业的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
47、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 平衡状态会严重影响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m 公司是一个大型的物流企业,但 仓库作业仍然依靠人工操作,仓储技术应用不足。 (2)信息化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企业对物流信息化认识和了解不足,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推进慢,整体物流信息 化水平较低,其信息化建设也很少从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出发进行规划。大型企业和小 型企业物流信息化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甚至出现了物流信息化鸿沟。我国物流各个 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以及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整个 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环节
48、信息 化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大,运力浪费。 (3)条形码技术应用开展较早,但普及程度仍然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要求。edi 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企业之间物流信息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网络技术应用仍 然停留在初级水平。 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 1阻碍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使物流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市场约束。 2物流企业服务手段单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发展缓慢。 3严重制约了物流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4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难以协调,削弱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映能力和竞争 力。 5物流市场竞争水平较低,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还没有形成。 三、企业实施物流信息化的必要
49、性: 1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控制和规模发展的需要。 2企业实施物流信息化建设,能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反应。 3企业实施物流信息化建设,能加强同合作单位的协作。 5.2 仓储技术的应用 5.2.1 m 公司的信息化现状 1.公司目前的工作方式不少仍处于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人抬肩抗,工作效 率低,现代化技术应用不足。. 2.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物流信息系统,导致在网络的设计、优化方面也 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 3.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混乱。彼此难以互通互联,实现信息共享。 4.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进展缓慢,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由于标准 不统一,系统不能互联互通,影响了公共物
50、流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 了各信息系统的使用价值。 5.缺乏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现代物流作业过程环节复杂,信息量大,对技术需 求高,各种物流信息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捕捉的特点。企业缺乏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发 展规律,懂得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 5.2.2 条形码技术的使用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提供了 快速、准确进行数据采集与输入的有效手段,解决了由于计算机数据录入速度慢、错 误率高而造成的“瓶颈”问题。 条码最早出现在 40 年代,但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是在 70 年代左右。现在世界上 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普遍使用条码技术,而且其应用领域越
51、来越广泛,并逐步渗透 到许多技术领域。 1条形码的概念 条形码简称条码,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 采集输入计算机的一种特殊代码。 它是将线条与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符号,“条”指对光线反射率 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用以表达一 定的字母、数字等信息。在进行识别的时候,用条码阅读机扫描条码,得到一组反射 光信号,此信号经光电转换变为一组与线条、空白相对应的电子信号,经解码后还原 为相应的资料信息,再传入计算机处理。 条码辨识技术已相当成熟,其读取的错误率约为百万分之一,首读率大于 98%,是 一种可靠性高、输入快速、准确性高、成本低、
52、应用面广的信息自动收集技术 2条形码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仓库一般分为若干个库房,库房是仓库中独立和封闭的存货空间,每一库房分若 干个库位。库房内空间细分为库位能够更加明确定义库存空间。仓库管理系统是按仓 库的库位记录仓库货物库存,在产品入库时将库位条形码号与产品条形码号一一对应, 在出库时按照库位货物的库存时间可以实现先进先出或批次管理。 (1)m 公司利用条形码技术对货物进行管理,不仅按货物品种大类管理库存,而 且还针对每一单件管理货物库存。因为每件商品都有自己的条码,故公司采用了产品 标识条形码记录单件产品所经过的状态,从而实现对单件产品的跟踪管理。 (2)在管理过程中该公司利用条形码
53、技术采集货物信息,实时处理采集数据,掌 握入库、出库、移库和盘库信息,根据采集的单件信息及时发现出入库的货物单间差 错(入库重号、出库无货),并且提供差错处理,提高了仓库操作的准确性,同时实 时掌握库位信息,使仓库货物库存更加准确。对于家电和食品类产品非常适用条形码 技术,因为它们都具有条码。 5.2.3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1.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概念 edi 是英文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的缩写,我国称之为“电子数据互换”。 它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商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edi 属于电子商务的一 种,是商家到商家(b to b)的
54、电子商务方式和技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现代物流中。 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工委员会(原 ccitt)在 iso/iec14662 中将 edi 定义为:“电 子数据互换: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的信息系统之间,为实现业务目的而进行的预 定义和结构化的数据的自动交换”。我国沿用此类定义。 2.edi 技术的应用 在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和日本,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了 edi 的研究工作, 现在 edi 应用已经在这些国家的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日本为例,日本航运公 司与货运代理、计量公司、理货公司和发货人共同建立了一个名为 shipnets 的网路。 shipnets 是一个跨行业的网路体
55、系,于 1986 年 4 月正式启用,有 24 家航运公司、145 个货运代理、2 家计量公司和 2 家理货公司。该网络通过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的计算中心 交换日本各主要港口的货运信息。另外,日本还开发了发货人承运人运输信息网络 s.c.net、发货人货运代理运输信息网络 s.f.net,可在发货人和货运代理人之间交 换进口税、发票、应付账款、支付和报关状况的信息。 我国 edi 技术的研究应用过程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起步的。“七五”期间, 交通部组织以上海为试点的集装箱运输工业性实验项目,为集装箱运输单证及其流转 程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八五”期间交通部完成国际集装箱多式联
56、运工 业性试验推广项目。进入 90 年代,edi 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5 年 6 月,国际集 装箱运输 edi 项目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国家计委随后又将它列入“九五”重点科 技项目,从此进入了集装箱运输 edi 项目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的快车道。但 90 年 代初,edi 应用最多的是进出口贸易行业8。 m 公司目前采用的是 edi 技术与客户进行数据交换,有效地、安全可靠地对库存进 行了管理。为了能够实现对库存进行实时地监控,了解库存补给状态,公司还采用基 于 edi 标准的库存报告清单,它能够提高仓储管理的运作效率,每天的库存水平(或 定期的库存检查报告)、最低的库存补给量都能自动的生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对库 存的监控效率。 经销零售商开户供应商开户行 认证中 心 物流企业 供应商经销零售商 图 5-1 物流信息 edi 工作示意图 5.2.4 无线射频技术(rfid) 1.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简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被称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项目之 一,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送识别信息,不受空间限制,可快速的进行物品识别和货物 追踪。通过对多种状态下(高速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恋爱教育
- 关东煮创业计划书模板
- 2025年液位雷达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水环境服务合作协议书
- 山西省运城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 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 云南省保山市云县一中2025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金属包装容器及其附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油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项目建议书
- 凡事感恩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课件
- 进料检验流程图
- 先进制造模式课件
- 报关委托书 - 空白模板
- 国开电大电子商务概论阶段测验1参考答案
- 企业涉外经贸合作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 面对自我 课程辅导教师读本
-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第5课-矿物质营养
- 温室大棚项目绩效管理手册范文
- 叉车技能比武实施方案
- 丽声绘本教学课件《a-house-for-hedgehog》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