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模式读书报告[共5页]_第1页
文化模式读书报告[共5页]_第2页
文化模式读书报告[共5页]_第3页
文化模式读书报告[共5页]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模式读书报告1 作者简介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人类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181919年受教育于纽约市新社会研究学院,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人类学家F博厄斯学习人类学。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231930年任人类学讲师,19301936年任助理教授。19361948年任副教授、教授。19431945年,曾供职于战时情报部门,任海外情报局基本分析组主任。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1947年,还担任过美国人类学协会会长。于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岁。

2、主要著作有:文化模式(1935)、种族一科学与政治(1940)、菊花与刀(1946)等。本尼迪克特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发展中的主要人物之一。2 对“文化模式”概念的理解文化模式即Patterns of Culture 的中文翻译。对于“文化模式”这一概念,本书的译者王炜评说道:“文化模式”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和意思。在不同的文化人类学家那里,对文化模式的理解不同。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把文化中的那些稳定的关系和结构看成一种模式。而在本尼迪克特那里,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的无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

3、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社会价值取向。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之生、死、青春期、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演成风俗,礼仪,从而结合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诸文化模式之间的差距之大,甚至可能是完全对立的社会价值观。但一模式中的行为方式总有其合理的存在。这样一些模式,区别着不同的文化,同时也塑造着各自所辖的那些个体。衣俊卿教授在文化哲学十五讲说:“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一方面,文化的点、面、体必然沉落或者呈现

4、在人们的基本的生活方式(式样)巾,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又不是漂浮无根的,它是受到类型文化中的“核”亦即核心思想(当然包括衣教授所说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等)、价值观念的内在引领与制约的。当这种由核心思想与价值观内在制导的生活方式一旦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被广泛认同,被不断“复制”,那么这种文化就成为一种相沿成习的模式。我的观点是:文化模式是一群体所选择、认可并不断强化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3 内容简介文化模式是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本世纪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自该书1935年发表至今,已有十四种文字的译本面世,可见其影响之广。文化模式一书共分八章。第一

5、章开宗明义,谈了关于习俗的科学这一概念。作者提出了人之本性,是由文化,即习俗塑造的,而不是生物学遗传的天性,以此有力地反驳了那种“纯化种族”的欺人之谈;第二章谈的是由选择而造成的文化差异。如前所述,作者认为,一个社会,或部落,或部族,面对无数人类行为的可能性,选择是必不可免的。而正是这不同的选择,形成了诸文化间的迥然相异。而这样一些差别,绝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那种必然差别,是文化,社会选择的结果。明智的人应对诸文化的千差万别持一种极大的宽容;第三章作者论述了一种文化在选择了自身的行为方式、社会价值、目标取向后,又是如何整合成为一种模式的。本尼迪克特继博厄斯之后,特别提出要把不同行为领域中的习俗联

6、系起来看,反对分离的个别研究。在她看来,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对于个体行为来说,塑造着不同的行为类型;第四、五、六这三章里,本尼迪克特以三种不同的文化为例,分析了不同模式在各个行为领域里表现出来的不同价值取向和塑造的不同行为类型。作者在书中也提到选择三个原始文明加以较为详细的描述,是因为全面的概览世界,永不可能弄清种种动机、意图与文化行为中的分别项目如生、死、性成熟、婚姻的关系。我们必须做点儿不那么野心勃勃的工作,即多方面地去理解少数几种文化;第七章作者分析了社会在文化整合中所起的作用,社会的本质是通过评价而使个体的行为趋于同化,协调各种冲突因素,从而整合出文化完形。而个体在这完形中总是会表现出

7、各种不同的关系;天生适应,不适应却努力去适应,天生对立;作者在第八章里提出,应对那些不适应的个体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这样,一种文化才能不断吸收新的东西,保持其生命力。4 文化对人的影响本尼迪克特认为, 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 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人们在看世界时, 总会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的影响。“ 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 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天起, 他所面临的那些文化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 到了能言语的时侯, 他已成了他所属的那种文化的产物了。而到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 群体的习惯便成了他的习惯, 群体的信仰

8、便成了他的信仰, 群体的戒律便成了他的戒律。每个出生于他那个群体的儿童都将与他共享这个群体的那些习俗, 而出生和生活在地球另一些地方的那些儿童则不会受到这些习俗的丝毫影响。本尼迪克特的这一观点说明, 人的本质是由文化, 即由习俗塑造的, 而不是遗传的。人是社会的人, 是在一定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社会性动物, 人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异性是由文化的差异性决定的。她举了两个例子说明这一观点。一是人们在远离人世的森林里发现的“ 野孩” (如“ 狼孩” 、“ 熊孩” ) , 这些“ 野孩” 没有思维的任何迹象, 表现的完全是兽性的特征。尽管人们对野孩恢复人性进行了异常艰巨的努力, 但也无济于事, 这是因为

9、在他大脑形成的关键时期, 即最容易接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离开了人类社会环境, 离开了特定的文化环境, 中断了社会化过程。“ 他们(指野孩一引者注) 所缺少的就是与他们的同类之间的交往联系, 正是通过这种交往, 人的机能才能得到激励, 得以成形。” 二是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一个东方民族的孩子为某个西方家庭所收养而学会了英语, 他对自己养父母的态度也正是那些和他一起玩耍的孩子们的态度, 他掌握了一套领养他的那个社会的文化特质, 而他那生身父母所生活的那个社会对他不起任何作用。这就说明, 离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人们的交往关系, 难以揭示人的本质。即本尼迪克特所说的:生理上所遗传下来的行为

10、只占很小一部分,而文化上的传统的接力过程却起着极大的最作用。本尼迪克特的这一思想无疑是有说服力的。5 文化差异与文化相对性本尼迪克特认为,人们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如同在语言中一样,选择是头等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每一种语言都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并遵循这种选择,“在文化中情况也是这样,我们必须想象有那么一条巨大的弓形弧,在这条弧中罗列着许多由人的生命周期、环境或是由人的各种不同的活动所提供的各种可能有用的事物。假如一种文化不加选择地利用这条弧中的一切事物,那么,这种文化显然是不可能被人理解的。”在这里,本尼迪克特把人类能力的范围比作一个巨大的圆弧,将人类的行为尽可能地置于该圆弧之内,特定的文化模式,

11、就是利用该圆弧有限的一部分。一种文化之所以能保持自身的同一性而存在,正是因为它选择了这条弧中的一部分内容。文化差异就是由选择的不同造成的。不同的行为选择形成了诸文化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文化、社会选择的结果。“是由于各种文化特质错综复杂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缘故在各个不同的地区,由于文化因素的不同结合,文化特质的性质也全然不同”。本尼迪克特为了说明所考察的民族在文化以及民族性格方面的差异,她借用了哲学家尼采在研究古希腊悲剧时所采用的两种具有不同精神特征的文化概念,即“狄俄尼索斯型”文化和“阿波罗型”文化。尼采探讨了“两种直接对立的实现生存价值的方式”。所谓“狄俄尼索斯型”文化,其特征是充满热情,过度

12、,不稳定性,爱好幻想,富有竞争心, “在个人体验中或仪式上,酒神型的人的愿望是要竭力使自身达到狂热心理状态,”从而获得超越。而“阿波罗型”文化的人,他不相信这些,也很少有诸如此类体验的念头,他只知道一种法则,那就是适度、理性。他总持一种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循规蹈矩,墨守陈规。生活在美洲西南部的普韦布洛人就是属这种类型的人。而西北岸的各部落,则属于“狄俄尼索斯型”文化的人。“西北各部落中所体现的狄奥尼斯型倾向,无论是在他们的入社礼仪式和礼仪舞蹈方面,还是在他们的经济生活、战争和哀悼死者方面,都是十分激烈的。”与上述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不同,生活于多布岛上的多布人,则属于“妄想型”。他们无法无天而又

13、阴险奸诈,彼此之间相互倾轧,惯于与人为敌。本尼迪克特以三种不同人的文化为例,分析了不同文化模式在各个领域里表现出来的不同价值取向和塑造的不同行为类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尼迪克特对几个印第安部落的文化习俗的划分借用尼采的“酒神型”和“日神型”,以此来说明各个部落不同的文化差异,本尼迪克特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要将人类的各种文化模式机械划归为“日神型”、“酒神型”以及“妄想型”,本尼迪克特将这三种不同人的文化类型作为事例来解读,通过对印第安人的部落中不同文化模式在各个行为领域里的有差别的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他们的因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文化类型的影响下人们也体现出不同的行为

14、习惯,本尼迪克特所说的文化独特性就表现在这方面。她认为,这三种文化中每一种都有着各自确定的目标,有着不同的习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们之所以存在着差异,不只是因为其中的一种文化具有某种特质而另一种文化则不具有这种特质,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三种文化完全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它们追求不同的目标,因而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进。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本尼迪克特主张文化相对主义。她认为各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绝不因其他文化的好恶而有取舍,她主张按照每一文化的原样,它的来胧去脉来研究各种文化现象本身。模式是文化现象本身所具有的,而不是研究者先入为主的判断,用来统摄材料的工具。各个文化之间都是互不相同的,但是

15、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并没有好与坏之分,人们评判文化时不能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立场来评价其他文化的好与坏,反而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研究文化现象时更应当依据文化的本来面貌来研究,这样对其他文化会才是公平,得出的结论才能够立住脚。6 文化整体观文化的整体观是其理论的显著特征。以往的人类学、文化学著作偏重于文化特质的分析, 忽视了把文化作为整体来探讨。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论的特征在于把文化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分析, “对文化的整体性研究远比对文化的各个部分的连续分析来得重要。”本尼迪克特认为,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 这种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多少具有一致性, 每一种文化

16、内部又都有其特殊的目标, 而这种目标是其它民族和社会所没有的。所以, 不同的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但是, 文化的差异性并不排斥文化的相容性。这一观点又是与她的文化整体观密切联系的。现代科学在许多领域都表明, 整体不是它的所有部分的总和, 而是一种由部分之间的独特的组合和相互联系而产生的实体。与此相似, 本尼迪克特认为各种文化也多于其各个特质的总和,文化的整体不是它的所有部分的总和,而是生活中各种习俗通过各种形式组合起来形成的独特而互相紧密联系的实体。每一种文化既不是各部分简单而整齐地排列组合,也不是杂乱无章,散漫各处的碎片化仪式。她认为文化的整合重点在于从“完形”把握一个文化的整体,而同

17、时又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她看来, 整合的首要条件是选择,不经过选择,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被人理解。只有依据一定的文化目的, 经过选择,吸取, 改造那些为这个文化目的所用的文化特质, 舍弃那些不可用的特质, 才能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整体。我们知道, 尽管各种文化之间有着差异性, 甚至因价值取向不同在接触过程中会发生冲突, 但是, 由于文化本身有价值, 特别是当一种文化的价值为另一种文化所不具有的时候,那么, 它的这种价值就会被别的文化吸取。文化不仅具有排它性, 而且具有融合性, 文化不仅具有地域性、民族性, 但它更具有世界性。不管何种文化, 它作为民族或其它人类共同体验的结晶, 都含有特殊的

18、价值。当这些文化相遇或杂居的时候, 它们彼此吸收、融化, 也就成自然的事情了。所谓文化整合, 就是指不同的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文化整合的结果, 是一种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体系生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7 总结综观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一书,在西方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也引起了其它国家学者广泛关注与讨论。一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即有关文化整体观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二是作者在这里表现出的对人的关怀和理解。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首先, 注重实地考察。本尼迪克特采用归纳的、实证的方法, 对美洲中部诸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为比较文化研究树立了典范。偶尔要走出书斋、注重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其次, 注重从文化的整体性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