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1)_第1页
深圳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1)_第2页
深圳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1)_第3页
深圳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1)_第4页
深圳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杨立青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纷纷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并出台相关规划、政策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作为我国沿海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更是提出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与物流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使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2010年左右达到全市GDP的10%以上,备受瞩目。由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与作用等问题已得到充分认识与重视,本文将关注点放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上,认为深圳要实现上述目标,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是值得追求的方向,并就与此有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探讨。一、“文化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及其意义(一)“产业集群”理论溯源从词源上来看,

2、集群这个专有名词来自英文的cluster,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是指一组在一起发育的相似的事物。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经济领域,发展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这一术语,用来对一些特定的产业类型或现象的描述。如美国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在其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在他看来,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就此而言,产业集群是一个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广泛的商务联系基础上的地理群居现象,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组织模式和地方生产体系。自波特提出

3、“产业集群”概念并将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之后,理论上的系统探讨引发了人们一百年来对产业集聚现象的关注,产业集群问题在商界与政界也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当然,产业集聚现象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一战”时期著名的德国鲁尔工业区,就形成了以钢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但产业集聚现象主要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共生或追求降低物流成本的,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关注的“产业集群”并不完全相同。事实上,对产业集聚现象的重新认识,也即对产业集群的研究首先来自对“第三意大利”成功经验的总结。所谓“第三意大利”,是指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由于产业区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崛起;第一意大利通常是

4、指发达的北部核心地区,第二意大利是指受政府资助较多的南部地区。“第三意大利”产业区的显著特点是:有一块限定的地域,一种专门的产品,一条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链,一张稠密的关系网(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以及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加上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极高的灵活性,形成强劲的出口趋势。 参看顾强:关于意大利产业集群的考察报告,载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产业集群不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成为一个经济热点问题,甚至包括联合国的一些部门如贸易与发展委员会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都在积极研究、提倡和推广产业集群的政策。在我国,产业集群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5、形成了一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时推进的热潮。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也出现了一些产业集群现象,如广东顺德的家电产业集群,浙江温州形成了以服装、皮鞋、箱包、打火机等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制造业为主的区域产业形态,引起了我国政府、理论界与商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而仅就产业集群的研究来说,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理论研究体系,如新产业区学派、区域创新网络学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战略管理学派等, 参看张辉: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学派,载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在此不能一一涉及,而仅就它与本文相关的一些问题做出介绍。其中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

6、所区别的概念,因此特别容易引起误解,从而导致产业集群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扩大和泛化。实际上,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它侧重于某个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工业整体的区域分布的对比关系,描述了某个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产业集群则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也就是说,产业集聚仅仅是指某一领域相关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和接近 张智元: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与西部开发,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而产业集群则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和堆积物,它揭

7、示了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载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可以说,特定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一定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互补性,即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这种机制既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同时又有利于互动式学习和技术扩散,从而比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这种产业集群内,某些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通过价值链和各种联系渠道,相对集中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群体,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

8、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产业集群的这些内在特点是它与产业集聚的区别所在,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产业集聚或一般的企业扎堆难以相比的 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考察,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6期。因此,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集聚只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此外,产业集群有很强的自发性,市场竞争、比较优势和历史因素在它的形成过程中有决定性的影响,发展产业集群必须根据地区产业特点和区位条件,必须尊重企业集聚的市场规律。

9、但与此同时,一些外在引导型的产业集群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如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韩国文化产业集群的兴起,就与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推进紧密相关。当然,产业集群并不是依靠规划等人为手段就能获得成功的,因为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集群都是自然形成,而不是“造”出来的。因此,如何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产业集群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二)“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及其发展的意义本文之所以要提出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或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道路,是因为在我看来文化产业首先是个经济范畴(作为一种产业类型而言),其次才是个文化范畴。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按照产业经济的逻辑来进行。依此思路,文

10、化产业集群首先是一种集群或产业集群,然后才是文化或文化产业。因此,对它进行定义,必须结合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的相关内涵来予以指认与界定。由于目前国内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界定存在着非常模糊甚至混乱的情况,如关于它就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等不同的称谓,本文对此不做过多阐释,只是想强调一点,即相对于创意产业而言,文化产业是个更为广泛与含混的概念。创意产业一般是指文化产业的高端发展部分(如网络游戏、创意设计等),它并不能涵盖包括一般的文化制造业在内的低端文化产业,而基于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进程或阶段,用文化产业这一颇具含混性的概念反而更能体现集群的产业发展特征,因此也更能切合中国目前的现实。

11、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文化产业可以说刚刚起步,尽管目前它在中国炙手可热,但由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形态还很不发达不完善。在这种背景下,是不能一味地强调“创意产业”,而忽视低端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文化产业的总体促进作用的。在此意义上,从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内涵出发,我们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聚,并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大量的文化企业与机构,它们由于具有相当强的文化共性与产业互补性,而体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创新性与进取性。就此而言,文化产业集群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文化企业或文化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以及相关部门、机构的相对集中。这种集聚或集中与某一地区

12、的地理区位及其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密切相关,当然也与当地政府的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等相联系。第二、文化产业的主体之间有着广泛的社会文化联系,产生并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这种联系有助于营造出创新的氛围与环境。第三、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信息和产业人才的相互依赖。文化产业集群具有积极的渠道来促进彼此的交易、对话、交流与合作。第四、文化产业集群中间存在众多的公共服务机构或私人机构,如政府设立的公共服务部门、大学、研究机构、培训机构和中介机构等。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多重的明显作用,如容易产生专业知识、创意、技能、市场资讯等方面的积累效应,使文化企业在相互学习、合作、竞争中共同繁荣;集

13、群内物质资源共享,则可大大降低文化企业的生产成本;产业集群还会强化企业创新动力,实现规模扩张;文化产业上下游各个点相互依存和协作,又可拉长产业链,使文化产品得到深度开发,不断增加附加值。因此,它对我国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具有相当长远的意义。首先,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GDP的增长,增强经济实力,这其实也是目前各地政府纷纷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因和主要动力之一;其次,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扩大就业,这是显而易见的,却往往为我们所忽视;再次,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是创意产业最有价值的方面;最后,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助于维

14、护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由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产业发展形态仍然处于初步阶段,产业政策与环境不完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普遍不强,文化品牌严重缺乏,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加入WTO和国际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的历史背景下,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二、产业集群: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作为我国最早发展文化产业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深圳就以其市场经济发育较早、毗邻港澳的政策与区位比较优势,在歌舞娱乐、文艺展演、艺术品拍卖等文化行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头。20多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积累了相当的产业基础,有的甚至在全国占

15、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个开放在全国的全面铺开和深入,深圳曾经拥有的比较优势正在日渐丧失,其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要巩固与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必须创新思维,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其中,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也许就是较好的路径选择之一。(一)集群式发展有利于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深圳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深圳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当作深圳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深圳的第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并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的实

16、施意见和深圳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修改完善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等相关文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宏观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从产业规模与发展速度来看,据统计,2003年深圳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5.3亿元, 比上年增长19.65%,占全市GDP总量的4.73%;2004年实现增加值16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9%,占全市GDP的4.77%;2005年实现增加值300.46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6.1%,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 根据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提供的资料。而从具体的产业门类来看,深圳目前已经形成传媒、动漫游戏、出版发行、创意设计

17、、印刷、视听、歌舞娱乐、旅游休闲等优势产业。据统计,2004年,深圳的新闻出版业(指报刊、图书、音像电子出版业)总产值47.92亿元,实现增加值19.16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1.72%;深圳广电系统总资产为57.66亿元,广播影视业总收入14.13亿元,其中广告收入10.29亿元;深圳全市动漫制作经营类企业共326家,其中漫画经营企业81家、动画经营类企业206家,复合经营类企业39家,从业人员约1万人,2003年漫画企业营业收入7379万元,动画企业营业收入4952万元,交叉类企业营业收入5162万元;深圳网络游戏经营企业33家,其中网域计算机网络公司开发的“中国游戏中心”注册用户

18、超过1亿,腾讯公司开发的腾讯QQ游戏网站2004年在线人数突破60万人,公司总营业收入超过12亿元;深圳的设计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总产出超过120亿元,增加值近57亿元。此外,深圳的工艺美术业、音乐表演艺术业等都处于快速发展当中,后者在2004年实现票房收入79267万元。 彭立勋、尹昌龙、黄士芳:深圳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载2006深圳文化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尽管深圳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是,其产业形态却还不完全具备产业集群的内在特征,甚至在某些方面抑制了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深圳的新闻出版发行业为例,深圳目前已成立了深

19、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发行集团等三大国有文化产业集团,尤其是在报刊出版方面,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化、集团化经营的发展格局,这一方面有利于相关产业资源的整合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由于资源的相对集中性,导致相关企业的竞争性与互动性降低,其创新活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从产业的结构来看,国有大型企业的强大与民营中小型企业的弱小也不利于深圳文化产业的整体性成长。以广告业为例,尽管深圳2004年的广告业已达到50多亿元的产业规模,在全国居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排第四位,但其中深圳报业集团和深圳广电集团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一半左右的份额,更多的广告企业则因规模太小、竞争力不强,而处于低成本经

20、营的低端产业阶段。另外,在深圳已形成的优势产业门类中,也存在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如深圳的印刷业,如今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达到190亿的巨大产业,与北京、上海并列为国内的三大印刷基地之一,深圳的工艺美术业也达到160亿元以上的年产值,但其他文化行业,包括深圳要重点发展的动漫游戏产业,都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等弱点。因此,要促进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将其打造成为深圳的第四大支柱产业,首先就要走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产业的集聚效应,在加强文化行业的发展规划、做大做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同时,大力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增强其生存能力和创新活力,从整体上提升深圳文化产业的

21、规模与实力。(二)集群式发展有利于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产业集群最为核心的特征,首先还不在于大量相关企业的聚集或扎堆,而在于在产业集群的主体(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之间,所形成的既相互交流合作又相互竞争创新的发展环境。这样的环境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指产业发展的基础、产品的市场需求、硬件公共平台的搭建等,软环境主要有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氛围、积极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等。因此,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道路,必须以产业环境的改善为中心目标,为文化产业的升级与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基础性条件。应该说,深圳文化产业具有向产业集群发展的客观环境与

22、条件。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就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使产业集群的生成所要求的诸多要素(如产品、采购商、经销商、管理人才等),可以在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取、配置与重组;深圳经济发展迅速,总体经济实力位居国内前列,政府和民间资本雄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发达,成为深圳的三大支柱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种种支援性条件;毗邻港澳的传统区位优势,有利于深圳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而移民城市的内在特点以及年轻人多的人口构成,形成了开放、创新、多元的城市文化特色,与国内各大中城市相比,深圳的创业指数是最高的,创新成为深圳

23、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此外,深圳在人才积累方面也有相对的优势,这些都构成了深圳文化产业集群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但也必须意识到,深圳在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上也存在着某些缺失:从产业政策上看,尽管深圳目前已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但受制于我国目前的文化体制与文化环境,很多制度上的瓶颈还很难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与推进。从产业的市场环境来看,文化产业的核心是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深圳尽管已经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要实现上述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从产业主体上看,政府成为其中的主体推动力量之一(如

24、2005年深圳成立全国第一个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这一公共行政部门就是证明),然而除了少数几个行业之外(如印刷业、设计业和动漫产业),企业在促进产业集群的自发形成中的作用并不突出,企业与民间中介机构的功能与活力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以行业协会为例,虽然目前在大部分的文化行业中都成立了协会性质的组织,但其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行业协会的独立性不够,它们在开展行业培训与认证、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组织会展论坛等交流平台、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民间中介机构所存在的问题,在已举办两届的“文博会”上也得到了印证。作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如何在综合性与专

25、业化之间取得平衡,并真正走市场化的道路,始终是一个考验“文博会”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尽管在“文博会”举办过程中也进行了让行业协会参与筹备展览与举办论坛的尝试,但由于它们本身力量的弱小以及相关资源的缺乏,很难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另外,深圳的大学、研究机构过少,也在客观上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各种条件的配置,如鼓励企业集聚的产业政策的出台,良好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大量公共部门、中介机构、私人组织的建立,如专利代理、商标代理、律师、经济师、会计师、评估机构、企业咨询、广告策划、商会、行会等,所以,确立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必然对深圳未

26、来产业环境的改善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三)集群式发展有利于深圳文化产业的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假如说前面两点是为深圳文化产业的“做大”准备前提性条件的话,那么集群式发展最大的意义是有利于“做强”,促进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按照我国学者王缉慈的研究,产业集群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商业环境以及区域竞争力和创新的决定因素而提出的,其初始概念是创新性集群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两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基于创新的高端集群和基于低成本的低端集群,前者以欧洲成功的产业区为典型,依靠创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法规制度下企业间自觉地发展合作关系,而后者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压低成本,企业之

27、间的合作只是偶然的,彼此很少共享信息和讨论共同的问题。 王缉慈:解读产业集群,载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据此而言,针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产业集群其实也可分为上述两种基本类型:既包括网络游戏、创意设计等处于高端的文化产业集群,也包括一般文化制造业等在内的处于低端的文化产业集群。值得强调的是,在我国现阶段,发展高端文化产业集群未必就比低端文化产业集群重要,因为所谓高端与低端,都是文化产业的一种发展形态,它们对文化产业发展本身而言,都是必需的,很难做出高下之分。而且,从两者的关联度来看,在相当意义上,只有联系与依托低端的文化制造业,高端文化产业才能获得坚实的基础与支

28、撑,否则将难以为继,这也是目前国内纷纷建立的创意产业园区或基地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深圳创意设计业的起步和崛起,可以说是与深圳的制造业、广告业与印刷业等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制造业、印刷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既对设计业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激励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学习与相互促进。这点尤其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深圳的文化产业不存在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需要。恰恰相反,在深圳文化产业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低端产业本身的创新能力不足,而导致竞争力不强的事实,却从现实层面迫使深圳文化产业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也即在保留相当部分的低端产业的同时,实现由低端向高端的有效转变,重

29、点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集群,才能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上占据有利的位置。三、促进深圳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若干思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文化产业集群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尽管政府可以通过种种手段促进产业集群的孕育,并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它从根本上说是市场自发形成的结果。如何在其中充分调动各种资源,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深圳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是值得深圳的政界、学界和业界深入思考的,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未来发展的思路。(一)将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当作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文化

30、产业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如美国闻名于世的曼哈顿“苏荷(SOHO)艺术聚集地”、好莱坞影视娱乐业集群等,都是创新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范例。这些都迫使我们在探讨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时,应将这种世界性的发展新趋势纳入我们的视野,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基于政府目前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深圳各级政府应从宏观上确立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将其当作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联合市内大学、研究机构等加强对世界文化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掌握其基本的发展规律与最新的发展动态;在政府出台的产业规划中,强调文化产业集群意识与理念,

31、将发展产业集群当作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想之一;同时从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搭建由各种集群要素所配置组成的发展框架,通过种种有效举措,鼓励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为深圳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基础性条件。(二)促进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的更紧密结合与共携发展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不能采取“想当然”的错误决策方式,不能以不切实际的“高空蹈步”的姿态忽视传统低端文化产业存在的价值。可以说,在现阶段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低端文化产业在我国都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它对于高端创意产业的发展更是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忽视或否认这一点,是目前国内城市“运动式”地盲目建立创意产业园区或基地

32、最大的误区之一。事实上,文化产业集群在许多相关文化行业都可以发展,关键要能够利用集群的发展模式发挥行业的竞争优势。我国的现实也表明,集群化倾向明显的行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而不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它们在国际市场上以其低成本而获得相当大的竞争力。但与此同时,由于低端文化产业集群在创新上所存在的先天缺陷,深圳必须要发展更具创新性、高附加值的高端创意产业,以确保集群内部的发展活力与外在竞争力。因此,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到底孰重孰轻,而在于如何实现两者更紧密的结合和共携式的发展。就此而言,深圳有必要从加强产业的关联度出发,在科学规划产业分工及其空间布局的同时,从创意

33、、制作、生产、营销等上下游环节“打造”一条切合实际需要的产业链。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产业链问题,并不是在各个环节都需要打造,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上的环节既可以在本地完成,也可能跨越数千公里,而在目前通信和交通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大量文化企业实现了跨国、跨地区发展,将不同的生产环节放在不同的区域进行。这说明,在促进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的共携发展和产业链的打造问题上,实现相互间的紧密结合以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三)大力发展中小型文化企业,完善产业园区,推动其互动与创新产业集群的一个明显的外部特征是中小型企业的空间集聚。在新技术、新产品得以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集群在当今世界

34、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们本身的灵活性与互动性,更加有利于培育集群内部的创新活力。因此,在深圳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来形成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做法,而应将精力放在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中小型文化企业上,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力量。在这方面,目前深圳影视制作基地、怡景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深圳创意产业园等几大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可以说是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但是,如同全国的情形一样,深圳目前的文化产业园区也面临着如下问题:由于普遍受制于国内整体的制度、法律与政策环境,一些园区建设主要由地方政府牵针引线,却没有足够的自主的法律与政策资源(如税收政策),来支持园区的远期

35、规划与发展,即使有相应的规划,也由于急功近利,缺乏科学、民主、有效的论证就仓促上马,造成了建设的重复与资源的浪费;创意产业园区只是文化企业在某种程度上的集聚或扎堆,而这种集聚并不是产业的自然形成过程,因此远远未能达到形成产业集群的程度,特别是它并不是企业自主、自发的连结形成一种相互合作、学习与激励的横向联系与创新网络,其发展生态存在着先天的缺陷,等等。因此,政府最重要的是实行产业联系战略,确定园区长期的发展目标及其发展模式与规模,实施科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通过发展本地的中介组织和生产者服务业,将政策的重心放在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36、上,为这些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培养其内部充满活力的共生机制,实现园区的可持续的自我发展。(四)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建设“深港文化产业创新圈”全球价值链研究理论认为,在某一产业全球价值链条众多“价值环节”中,并不是每一环节都创造等量价值,按照各个价值环节增值能力的不同,可把整个价值链条划分为若干环节或片段,使其内部具有价值等级体系的特征:那些高附加值的价值环节一般就是全球价值链条上的核心环节,整个价值链条的全球治理规则也是由这些核心环节所决定的。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的空间等级体系,载中国产业集群(第3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人们一般认为,创新性集群的主要特征是地方集群内部行为主体的结网和互动,但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表明,本地化与全球化并不是完全对峙的,不应把区域看作是创新的“容器”,而忽视了非本地的联系和互动,事实上,地方产业集群需要和由大型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生产系统联系起来,不断创新与升级。王缉慈:解读产业集群,载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机械工业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