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粒工艺的发展状况-2019年文档_第1页
中药制粒工艺的发展状况-2019年文档_第2页
中药制粒工艺的发展状况-2019年文档_第3页
中药制粒工艺的发展状况-2019年文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制粒工艺的发展状况目前中药制粒方面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制作工艺比较简 单,不适应于大批量生产且中药成分不能完全发挥效用。 本文基 于这一问题, 对目前中药制粒的几种方法展开研究, 旨在优化制 粒工艺,促进制粒技术长远发展。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般而言,中药颗粒制造流程为“选料去杂 提取浓缩干燥制粒”, 制粒是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 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制粒过程中,需要将赋形剂添加 到浸膏中,以恰当浓度的乙醇与水混合制成颗粒状。在制造过程中,干燥时间、药材用量、混合比例等都需要严 格控制,制造方法的差异性也会造成中药成分不同程度的流失。 我国目前中药制粒方式主要分为传统湿

2、法制粒技术、 干法制粒技 术、快速搅拌制粒技术以及流化喷雾制粒技术这几种, 现将各种 方式发展状况介绍如下。1.2 一般方法1.2.1 传统湿法:首先,制粒过程中会用到糖粉与淀粉, 这两种材料在吸走湿 气方面效果明显, 但若遇到中药中含有酸性或碱性成分, 这两种 材料会逐渐在加热过程中水解, 无法达到对药物的膨胀效果 1 糊精这类辅料目前经研究发现会影响到某些中药成分的测定, 因 此不应用作辅料。其次,在使用传统湿法制粒时, 其浸膏用量与调配比例是根 据经验设定的,缺乏严格性。对于吸湿性较强的中药,若仍采用 淀粉类辅料, 药物在制作完成后容易变形, 出现黏稠状态甚至被 挤压。在制粒过程中, 辅

3、料的使用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相关研究 者希望通过均匀设计与投放等方式来优化辅料类别, 从而研究出 辅料的种类与用量对制粒的影响。 目前研究指标为中药颗粒的脆 碎度、流动性以及颗粒得率等。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辅料已经 由传统的淀粉、 糖粉等变为了预胶化淀粉、 乳糖以及纤维衍生物 等来辅助中药制成颗粒,如板蓝根。在正交试验法中,研究人员 发现,辅料对制粒造成影响最大的为用量方面, 其次为浸膏中的 水分含量,最后才是温度。最终,传统湿法的制作工艺要求辅料 占总成分9%浸膏中水分含量4%在20C状态下制作4。1.2.2 干法制粒:这种制粒方式实施时间并不长, 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项新兴 技术。在制造工

4、艺方面, 目前较多采用的是滚筒平压与转轮式干 压机这两种 5 。相对于湿法制粒而言, 这种制粒方式较为快捷, 只需要在原有浸膏粉中直接添加辅料即可, 不需要润湿之后再干 燥的过程, 且由于辅料用量及种类等方面已经被优化, 这种干法 制粒技术在药品质量方面能够得到保障。1.2.3 快速搅拌制粒: 顾名思义,这种制粒方法是通过高速搅拌让中药成分混合在 一起,达到成分均匀效果的一种制粒技术。目前,这种技术是通 过设备叶片的旋转, 在三向搅拌下对中药原材料进行切割, 让材 料在高速切割旋转下不会结块,从而达到制粒效果的一种技术2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 中药材料与辅料是同时放入机器中进行 搅拌的,因此在

5、密闭空间中, 药物的混合、 切割属于一次性完工, 省去许多时间。另外,药物在充分切割搅拌制成成药需要滚圆, 这种技术能够让设备自动完成这一步骤,因此成药颗粒大小均 匀、体态圆整,相对于前两种制作方法而言外观更佳。1.2.4 流化喷雾制粒: 这种制粒技术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 其一步成型功能让中 药制粒生产者更青睐去使用。 这是一种集混合药材与辅料、 制作 中药颗粒与颗粒干燥为一体的技术,极大程度的保障了浸膏含 量。相对于快速搅拌制粒方法而言, 流化喷雾制粒在其基础上更 为自动化, 制粒过程全程处于密闭状态, 中药成分不易流失且受 污染程度小。 目前, 这一制粒技术主要用于低糖型与无糖型这两 种

6、中药。2 结果通过对几种制粒技术的研究不难发现, 制粒过程中离不开对 中药的静态提取之后再浓缩。 在这一环节, 中药的部分成分容易 随着水蒸气流出,造成药效下降。实验发现,醇沉环节虽然能够 将原料中的一些杂质去除, 但醇沉的浓度也会影响到一些药物的 药效,例如丹参。丹参中含有一种成分叫做丹参酮,当醇沉浓度 为 0.7 时,丹参酮效用只有原来的 30%左右。另外,淀粉、蔗糖 等服药也会对一些中药成分的发挥造成影响, 且制造工艺并不发 达,不适用于大批量制粒。3 讨论随着我国中药技术的发展, 传统汤药形式的中药已经开始被 制为颗粒状, 方便人们携带。 这种制作方法相对于传统汤药形式 而言,能够保留绝大部分药效,且方便人们服用与携带。尤其是 在人们出差、旅游时,传统汤药形式需要熬制后趁热服用,而颗 粒中药只需要放在医药盒内,需要服用时取出即可。综上所述, 我国中药制粒的发展首先是传统除湿法, 在上世 纪末开始出现干法制粒技术, 接着出现了快速搅拌制粒技术。 目 前,制粒方式从快速搅拌基础上研制出了流化喷雾技术, 有效缓 解了其它技术在制造卫生、 时间方面的缺陷。 中药制粒工艺还需 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例如陶瓷膜技术、超声提取技术、低温快速 浓缩技术等 3 ,让中药制粒更加方便快捷。总之,就制粒工艺 发展状况而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