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轨道交通xxxxX电安装工程 BAS FAS系统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xxxxx 审核人: xxxxx xxxxx 监理公司 轨道交通 xxxxx 工程监理部 2009 年 10 月 1 监理依据 2 工程物资的质量控制 3 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和调试验收 1工程概况 XXXXX是联系XXX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线, 与4号线 共同构成北京市南北向的轨道交通主干线。 XXXXX沿线主要穿过丰台区南苑西、XXX区西红门、XXX新城主 城区、XXX新城核心区、XXX区生物医药基地等地区。 XXXXX在南四环公益西桥北侧与4号线接轨。北京地铁4号线已 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建成通车
2、,4号线在其南端终点站一一公益西桥 站以南区间预留了造价人才网线路向南延伸的条件。 自起点向南,XXXXX 主要沿丰台区马家堡西路、槐房西路、规划 范家庄路、XXX区京良公路、西红门西环路、兴华大街、新源大街敷设。 线路正线全长21.756km,其中地下线长度为17.427km,占80.1%; 过渡段长度为0.703km,占3.2%,高架段长度为3.626km,占16.7%。 全线新建车站11座,由北向南依次为新宫站、西红门站、高米店北 站、高米店南站、枣园站、清源路站、黄村西大街站、黄村火车站、义 和庄站、韩园子站、天宫院站。其中西红门站为高架站,韩园子站为半 地下站(地下一层、地面三层),
3、其余9座车站为地下站。在南兆路以南 设、监理工程师论坛天堂河以东设南兆路车辆段1处。 1监理依据 1.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协议、合同及有关文件。 1.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协议、合同及有关文件。 1.3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图纸、文件及变更。 1.4 国家、北京市有关法规、标准、规范: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1997.11.1); 1.4.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1998.9.1); 1.4.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2000.1.30); 1.4.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02 版); 1.4.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2000); 1.4.6建设
4、工程监理规程 (DBJ01-41-2002); 1.4.7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DBJ01-51-2003); 1.4.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 ( GB50300-2001); 1.4.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JGJ/T16-92); 1.4.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年版); 1.4.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1年版); 1.4.1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2000年版); 1.4.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057-94 2000 年版); 1.4.1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5、 ( GB50343-2004); 14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4.1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1.4.1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4.18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1.4.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142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1.4.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1.4.2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
6、12-2000); 1.4.2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1.4.24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J1 34-90) ; 1.4.25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1.4.2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1.4.2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1.4.28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9-94); 1.4.29北京市住宅区与住宅楼房电信设施设计技术规定( DBJ01-601-9)9; 1.4.30北京市住宅区与住宅建筑有线广播电视设施设计规定(DBJ01-606
7、-); 1.4.31套接紧定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120:2000); 1.4.32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七分册( DBJ/T01-26-2003); 1.4.33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1-92DQ13); 1.4.34等电位联结安装 ( 02D501-2); 1.4.35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 99D562)。 1.4.36建筑工程安全监理规程 (DB11/382-2006); 1.4.3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1.4.38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T01-26-2003); 1.4.39建筑工程资料管
8、理规程 (DBJ01-51-2003); 2 工程物资的质量控制 2.1 设备及材料的的规格、品牌必须符合合同技术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 的要求。 2.2 由工程承包单位负责订货的工程物资(设备、材料、配件) ,如合同 或其他文件有约定,在订货之前应先履行选样审批手续,则在工程承包 单位在与供货单位签订供货合同前,应先填报工程物资选样送审表 , 送建设(监理)单位工程师审核签认。 2.3 工程物资进场后未经报验或报验不合格, 不得安装使用。 2.4 使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应有权威部门的鉴定证明,并附有相 应使用标准和说明。使用前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一次试验,并在使用过 程中加强跟踪,及时反馈有关
9、的信息。 2.5 电气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如线槽、电线、箱体等)的进场 验收应执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中第 3.2节的有关规定。 2.6各类传感器、变送器、电动阀门及执行器、现场控制器的进场验收 应符合以下要求: 2.6.1产品合格证和随带的技术文件,实行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 标志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 2.6.2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设备表面无缺损,涂层完好 2.7质量证明文件内容: 2.7.1供货单位一般应提供:产品生产许可证、“ CCC认证(部分产品)、 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主要性能数据检测报告、进口
10、物资还应交验 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和原产地产品质量证明。火灾报警系统的设备, 还应提供国家指定的消防电子产品监督检查部门出具的质量检验报告和 认可书。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必须经过国家或行业授权的认证机构(或检 测机构)认证(检测)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认证证书(或检测报告)。 2.7.2工程承包单位一般应提供质量检查记录和必要的复试报告 注:大型包装箱和贵重物资开箱检查以及主要的复试项目,工程承 包单位应邀请监理单位有关人员参与。 2.8常用主要物资进场报验时质量检查和复试要点如下 : 序号 名称 质量检查和复试要点 1 焊接 1管材的焊缝是否密实、均匀、无棱刺。 钢管 2镀锌管还应检查镀锌表层是否
11、均匀、元整,有无剥洛起皮现 象。 3测量管壁厚度是否符合标准并满足设计要求。 2 镀锌 线槽 1用卡尺测量线槽板材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检查镀锌层及焊缝是否密实、均匀、无棱刺,用锤击检验镀 锌层的附着是否牢固。 3检查线槽端头螺栓连接孔的个数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 4检查用于竖向安装的托盘内是否有合格的爬线架。 5宽度大于800mm (含800mm)水平安装的线槽底面是否有 横向补强措施。 6直角弯通的内侧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线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 10倍(光缆为20倍),并不得小于100mm。 3 电线 电缆 光纤 光缆 1用卡尺测量芯线的截面或线径。 2测试并记录芯线的绝缘电阻。 3对阻燃型和
12、耐火型线、缆应用火烧的办法鉴别绝缘层的阻燃 性或耐火性。 4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需完整 无损。 5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 良好。 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光缆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 试数据,在必要时,可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测试要求如下: 衰减测试:宜采用光纤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超出 标准或与出厂测试数值相差太大,应用光功率计测试,并加以比较, 断定是测试误差还是光纤本身衰减过大。 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一致, 如果在同一盘光缆中,光纤长度差异较大,则应从另一端进行测试 或做通光检查以判定是否有断纤现象存
13、在。 7光纤接插软线(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光纤接插软线,两端的活动连接器(活接头)端面应装配 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每根光纤接插软线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选用应 符合设计要求。 8接插件的检验要求如下: 配线模块和信息插座及其它插接件的部件应完整,检查塑 料材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各项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4 系统 的器 件和 1检查各种按钮、板键、开关等可操作器件的动作是否灵活, 操作档位有无功能标识。 2检查各类设备铭牌、附件、电气接线端子疋否完好,设备表 面有无缺损,涂层是否完好。 设备 3检查仪表柜要求密封的门是否能密封,柜体及屉板的刚度是 否足够。
14、 4对不具备现场检测条件的产品,可要求厂家委托国家权威检 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5设备的型号、规格等参数是否与供应合同规定的内容相吻合。 6软件产品的进场验收应进行容量、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 等各项功能检测,并应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 7网络设备的进场验收应做好使用许可证及使用范围的检查。 8如果对产品制造质量有怀疑,或因用量庞大,为慎重起见, 在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后,可委托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代为复试。 注:质量检查和复试的数量一般是随机抽取 12件即可,但对贵重设备 宜全数检查。 3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和调试验收 3.1建筑智能系统工程实施过程质量控制总则 3.1.1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
15、 3.1.2参与设计交底,了解建设单位对工程的要求,设计的主导思想,使 用的设计规范,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施工的要求。 3.1.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审批。 3.1.4在开工前尽快对设备进行招标,明确供应商,并明确供应商在工程 应承担设备供应任务、安装督导任务、系统调试任务。要求供应商根据 设计图纸、结合系统设备功能、性能等参数对设计图纸进行二次深化设 计,二次深化设计图纸要得到设计院的审批。 3.1.4要求各施工单位明确自己的施工范围。 对项目划分的细节,特别是 一些交叉点更要清楚自己职责范围。甲乙双方订货划分要有划分细目, 对当时不能确定的设备,要有造型尺寸,保证预留、预埋的正确,避
16、免 事后大量的剔凿。 3.1.5 各施工单位要充分进行协调: 通过总包(如果有) 组织各专业对管 道密集处,如弱电井、公共走廊等部位进行管路、桥架预排,并画出平 面图、剖面图,以便在施工中进行控制。 3.1.7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施工, 不得随意改动设计 或降低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施工单位在施 工中如发现图纸错、漏、碰或按图施工困难,要及时报告设计、甲方或 监理,商定处理意见并办理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后方可继续施工。 3.1.8 施工单位必须健全内部质量检查制度,必须坚持 “三检”制度,即对 每一道工序实行 “自检、互检、交接检 ”,并有 “三检”记录,
17、上道工序不 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3.1.9 结构施工阶段, 专业安装工程应紧密配合土建施工, 服从整体施工 进度安排,做好预留、预埋,不得事后剔凿。 3.1.10 核查工程预检 对工程预检,施工单位填写预检工程检查记录,报监理核查。监理 对预检工程检查记录的内容到现场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内容通知施工 单位整改,并跟踪复查。 3.1.11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电气的管路、盒、箱、电缆的保护管、等电位连接防雷接地等,凡 敷设在现浇砼楼板、墙板、梁、柱、地面层内、吊顶、轻质隔墙内等部 位的部分,应按照图纸、规范要求进行检查,施工单位经检查合格后必 须办理隐检手续,在“三检”的基础上向监理单位申
18、报隐蔽验收,经监 理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 3.1.12 监理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对关键工序、重点部 位,如:弱电系统的屏蔽要求、接地要求等加强巡视检查。若发现问题 可口头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或签发工作联系单或监理通知 。施 工单位对监理签发的监理通知应及时处理,并用监理通知回复单 书面回复整改情况,监理应进行复查。 3.1.13 凡是需要监理单位核查、验收的工作,如工程预检、隐检,检验 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施工单位必须在检验前尽早以报验形式通知 监理单位。施工核查、验收是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 单位的施工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必须到场并携带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必要 的检
19、验工具。对验收不合格的进场物资、工序、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 及时处理, 监理将视现场具体情况签发 不合格项处置记录。不合格物 资应清退出场,不合格的工序、承包单位必须整改,整改后经监理检查 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1.14 安装工程开始前,应对安装部位环境、材料、部件、设备进行检 查。 3.1.15 智能化系统的管线敷设、电线 / 电缆敷设、箱体安装等质量控制 要点,本细则没有明确之处可参照公司的电气专业质量控制细则中 相关内容执行。 3.1.16 光缆敷设: 敷设光缆前, 应对光纤进行检查。 光纤应无断点, 其衰耗值应符 合设计要求。并应根据施工图的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 敷设光缆
20、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 20 倍。光缆的 牵引端头应做好技术处理,可采用自动控制牵引力的牵引机进行牵引。 牵引力应加在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 10m/min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 1km,光纤接头的预留长度不 应小于 8m。 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 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检。 确认没有损伤后,再进行接续。 光缆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 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 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保护,并安 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做永久性标志。 光缆敷设完毕后, 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 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
21、察 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3.1.17 施工所用设备、 仪器、仪表等应满足连续施工或阶段性施工要求。 仪器、仪表标志应齐全,并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 3.2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控制分则 3.2.1 安装前的环境检查 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 条件进行检查,并应具备下列条件: 3.2.1.1 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土建和装修工程应基本完工。房屋地 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防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 匙齐全。 3.2.1.2 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 设计要求。 3.2.1.3 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 活动地板防静
22、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 求 3.2.1.4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 220V 单相带接地电源插座。 3.2.1.5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 要求。 3.2.1.6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2.2 设备安装检验 3.2.2.1 机柜、机架安装应平正、 牢固,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3mm。 3.2.2.2 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 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3.2.2.3 模块式通用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 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具有防水、防 尘、
23、抗压功能。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平齐。 3.2.2.4 各类插座面板应有标识。 3.2.3 缆线敷设的检验 3.2.3.1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 得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2.3.2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 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清晰、 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3.2.3.3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 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 35m。 3.2.3.4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4 倍。 屏蔽 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
24、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610倍。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10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 15倍。 3.2.3.5 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 合设计要求。 3.2.3.6 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 不绑扎。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 1.5m 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3.2.3.7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 1.5m 处应 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 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 510m 处进行固定。 3.2.4 缆线终接 3.2.4.1 缆线终接的一般要求如下: 缆线在终接前,
25、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 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 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3.2.4.2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超) 5、6 类线不应大于 13mm。 对绞线在与 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 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 进行卡接。 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屏蔽罩必须可靠接触, 缆 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 360 圆周接触, 接触长度不宜小于 10mm。 3.2.4.3 光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 保护,在连接盒中光
26、纤的弯曲 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 使用连接器以便光纤的跨接。 3.2.4.4 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类跳线缆线和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 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对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 5m, 光缆跳线不应超过 10m。 3.2.5 系统测试 3.2.5.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 试,其中电缆系统测试内容分为基本测试项目和任选项目测试。 3.2.5.2 电气性能测试仪按二级精度。 3.2.5.3 现场测试仪应能测试超 5类、6 类对绞电缆布
27、线系统及光纤链路。 3.2.5.4 测试仪表应有输出端口, 以将所有存储的测试数据输出至计算机 和打印机。 3.2.5.5 电、光缆测试仪表应具有合格证及计量证书。 3.3 安全防范系统质量控制分则 3.3.1 探测器的安装 3.3.1.1 各类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所选产品的特性、警界范围和环境影 响等,确定设备的安装点(位置和高度) 。 3.3.1.2 周界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能保证防区交叉,避免盲区,并应考 虑使用环境的影响。 3.3.1.3 入侵探测器安装前要通电检查其工作状态,并做记录。 3.3.1.4 入侵探测器的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固。 3.3.1.5 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 外接部分
28、不得外露,并留有适当余量。 3.3.2 紧急按钮安装 紧急按钮的安装位置应隐蔽,便于操作。 3.3.3 摄象机安装 3.3.3.1 在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要求的条件下,其安装高度:室内离地 不宜低于2.5m;室外离地不宜低于3.5m。 3.3.3.2 摄象机及其配套装置,如镜头、防护罩、支架、雨刷等,安装应 牢固,运转应灵活,应注意防破坏,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3.3.3 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摄象机安装应与地绝缘隔离。 3.3.3.4 信号线和电源线分别引入,外露部分用软管保护,并不能影响云 台转动。 3.3.3.5 电梯厢内的摄象机应安装在厢门上方的左侧或右侧, 并能有效监 视电梯厢内乘
29、员面部特征。 3.3.4 云台、解码器安装 3.3.4.1 云台均应牢固安装,云台转动要平稳。 3.3.4.2 刹车时不能有回程现象, 云台的转动角度范围应满足产品技术条 件和系统设计要求。 3.3.4.3 解码器应牢固安装在建筑物上,不能倾斜,不能影响云台(摄像 机)的转动,并最好安装在云台(摄像机)附近或吊顶内(但须留有检 修孔)。 3.3.5 出入控设备安装 3.3.5.1各类识读装置的安装高度离地不宜高于 1.5m,安装应牢固。 3.3.5.2 感应式读卡机在安装时应注意可感应范围,不得靠近高频、强磁 场。 3.3.5.3 锁具安装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安装应牢固,启闭应灵活。 3.3
30、.6 可视对讲设备安装 3.3.6.1 对讲主机(门口机)可安装在单元防护门上或墙体主机预埋和盒 内,操作面板的安装高度不宜高于1.5m,操作面板应面向访客,便于操 作。 3.3.6.2 调整可视对讲主机内置摄像机的方位和视角于最佳位置, 对不具 备逆光补偿的摄象机,宜做环境亮度处理。 3.3.6.3 对讲分机(用户机)安装位置应选择在住户室内的内墙上,安装 应牢固,其高度离地 1.41.5m。 3.3.6.4 对讲系统的管理机安装在监控中心内,或小区出入口的值班室 内,安装应牢固、稳定。 3.3.7 电子巡更设备安装 信息采集点的数目应符合设计与使用要求,其安装高度离地 1.31.5m,安装
31、要牢固。 3.3.8 停车场管理设备安装 3.3.8.1 读卡机与挡车器安装应平整、牢固、垂直;宜安装在室内,当安 装在室外时,应考虑防水及防撞措施。 3.3.8.2 感应线圈埋设位置与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使用要求; 感应 线圈至机箱处的线缆应采用金属管保护,并固定牢固。 3.3.8.3 信号指示器安装: 车位状况信号指示器应安装车道出入口的明显位置; 最好安装在 室内,安装在室外时应考虑防水措施。 车位引导显示器应安装在车道中央上方,便于识别与引导。 3.3.9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3.3.9.1 安装牢固,发射机与接收机对准,使探测效果最佳。 3.3.9.2 发射机与
32、接收机之间不能有可能遮挡物。 如:风吹树摇的遮挡等。 3.3.9.3 利用反射镜辅助警戒时, 警戒距离较对射时警戒距离要缩短。 3.3.9.4 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透镜,如有灰尘可用镜头纸擦干净。 3.3.10 控制设备安装 3.3.10.1 控制台、机柜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平稳牢固,便于 操作维护。 3.3.10.2 壁挂控制器必须安装牢固、端正。安装在松质墙上时,应采取 加固措施。 3310.3控制器应牢固接地,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Q (采用联合接地装置 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 Q),接地应有明显标志。 3.3.11 安全防范系统系统的调试 3.3.11.1 一般要求: 系统调试前应编
33、制完成系统设备平面布置图、 走线图以及其他必 要的技术文件。 报警系统调试前应具备该系统设计时的图纸和施工过程中的设 计变更文件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调试负责人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并编制切实可行的 调试方案。 具备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且这些仪器设备符合计量要求。 3.3.11.2 调试准备 调试开始前应先检查线路,对错接、 断路、短路、虚焊等进行有 效处理。 按正式设计文件的规定查验已安装设备的规格、 型号、数量、备 品备件等。 系统在通电前应检查供电的电压、 极性、相位等。 调试工作应分区进行。 先对各种有源设备逐个进行通电检查, 工程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 调试,并作好调试记录。
34、接地电阻测量。 系统中的金属保护管、 电缆桥架、 金属线槽和各 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地连接,保证可靠的电气通路,系统接地电阻 应小于4Q。 3.3.11.3 报警系统调试 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 要求及系统设计功能检查系统工作状况。 主要检查内容为: 报警系统的 报警功能,包括紧急报警、故障报警等功能;自检功能;报警部位显示 功能; 报警控制器的布防与撤防功能; 监听或对讲功能; 报警记录功能; 电源自动转换功能。 调节探测器灵敏度,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将整个报警系统至少连续通电 12 小时,观察并记录其工作状态, 如有故障或是误报警,应认真分析原因,并做
35、出有效处理。 调试工作结束后,应出具调试报告。 3.3.11.4 视频安防系统的调试 摄像机的调试 闭合控制台、 监视器电源开关, 若设备指示灯亮, 即可闭合摄像 机电源,监视器屏幕上便会显示图象。 调节光圈(电动光圈镜头) 及聚焦,使图像清晰。 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 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像清晰度。 遥控云台,若摄像机静止和旋转工程中图像清晰度变化不大, 则认为摄像机工作正常。 云台的调试 遥控云台,使其上下、左右转动到位,若转动过程中无噪音(噪 音应小于50dB)、无抖动现象、电机不发热,则视为正常。 在云台大幅度转动时, 如遇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 摄像机、云台 的尾线被拉紧;转动过程中有阻挡
36、物。如:解码器、对讲器、探测 器等是否阻挡了摄像机转动;重点监视部位有逆光现象。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在单机设备调试完后进行。 按设计图纸对每台摄像机编号。 用综合测试卡测量系统水平清晰度和灰度。 检查系统的联动性能。 检查系统的录像质量。 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 可将系统连续开机 24 小时, 若无异常,则调试合格。 调试工作结束后,应出具调试报告。 3.3.11.5 可视对讲系统的调试 选呼功能检测: 楼宇入口处的主机应能正确选呼任一分机, 并能 听到听到铃声。 通话功能检测: 用楼宇入口处的主机对任一分机选呼后, 应能实 施双工通话,语音清晰,不应出现振鸣现象。 电控开锁功能功能
37、检测: 应可在分机上实施电控开锁。 可视对讲系统所传输的视频信号应清晰, 应能实现对访客的识别。 联网型的小区楼宇对讲系统, 其管理主机除应具备可视对讲或非 可视对讲、电控开锁、选呼功能、通话功能外,宜能接收和传送住户的 紧急报警(求助)信息。 对带有紧急报警 (求助) 功能的楼宇对讲系统的检测, 应按以下 步骤进行: 使管理机处于通活状态, 同时分别触发 2 台报警键,管理机立即 发出与呼叫键不同的声光信号,逐条显示报警信息包括时间、区域。 使系统处于守侯状态, 同时分别触发呼叫键和报警键, 报警信号 具有优先功能,管理机应发出声、光报警并指示发生的部位。 3.3.11.6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
38、调试 使用门禁卡在不同的区域刷卡, 相应门电控锁应能正确动作; 开 门后,中央工作站应能通过门磁信号正确掌握被控门的开关状态。 出门按钮按下后,门禁应能正确释放。 系统发生故障时,中央工作站应以声音或文字告警,实现自检。 3.3.11.7 电子巡更系统的调试 离线式巡更系统数据传输功能的检测: 将已经采集了巡更钮信息 的采集器通过数据传送器传输至主机中, 应能正确实现显示巡更钮信息。 在线式巡更系统实时报警功能的检测: 分别模拟巡更人员对巡更 点漏检、提前到达及未按时到达指定的巡更点,控制主机应能立即接收 到报警信号,并记录巡更情况。 模拟改变在线式巡更系统的巡更路线, 并进行实时报警功能的检
39、 测应符合第 2 条的规定。 3.3.11.8 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调试 检查并调整读卡机刷卡的有效性及其相应速度。 调整电感线圈的位置和响应速度。 调整挡车器的开放和关闭的动作时间。 调整系统的车辆进出 、分类收费、收费指示牌、导向指示、挡 车器工作、车牌号复核或车型复核等功能。 3.4 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质量控制分则 3.4.1 系统验收的一般规定 3.4.1.1 系统工程竣工运行后两个月内,应由设计、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 提出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应向系统主管部门申请验收。系统工程验收应 由系统主管部门、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的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有 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40、)和竣工图纸进行验收,并应 做记录、签署验收证书、立卷和归档。 3.4.1.2 系统的工程验收合格后的一年内, 因产品或设计施工质量问题造 成系统的工作异常,设计、施工单位应负责采取措施恢复系统的正常工 作。 3.4.1.3 系统工程验收前,应由施工单位提供调测记录。系统的工程验收 测试必须的仪器,应附有计量合格证。 3.4.1.4 系统的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系统质量的测试。 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图纸、资料的移交。 341.5系统规模根据其容纳的输出口数可分为4类 系统 系统所容纳的输出口数(个) 系统 系统所容纳的输出口数(个) 类别 类别 A 10000以上 B
41、 200110000 C 3002000 D 300以上 341.6系统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用的测试点应视为标准测试点。标准测 试点应是典型的系统输出口或其等效终端。等效终端的信号必须和正常 的系统输出口信号在电性能上相同。 标准测试点应选择噪声、互调失真、 交调失真、交流声调制以及本地台直接窜入等影响最大的点。 3.4.1.7不同类别的系统,标准测试点的最小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A类和B类系统,每1000个系统输出口中应有13个标准测 试点,且至少应有一个位于系统中主干线的最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的 点。 对于A类系统,其系统设置上相同的标准测试点可限制在10个 以内。 对于C类系统,不得少于
42、2个标准测试点,并至少有1个接近 主干线或分配线的终点。 对于D类系统,至少应有一个标准测试点。 3.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3.421系统图象质量的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象质量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五级损伤制标准见下表: 图象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 评分分级 图象上不察觉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5 图象上有稍可察觉的损伤或干扰,但不讨厌 4 图象上有明显察觉的损伤或干扰,令人感到讨厌 3 图象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2 图象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1 图象和伴音(包括调频广播声音)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项目应符 合下表规定: 项目 损伤的主观评价现象 载噪比 噪波,即“雪花干扰” 交
43、扰调制比 图象中移动的垂直或斜图案,即“窜台” 载波互调比 图象中的垂直,斜波或水平条纹,即“网纹” 载波交流声比 图象中上下移动的水平条纹,即“滚道” 同波值 图象中沿水平方向分布在右边一条或多条轮廓线,即 “重影” 色/亮度时延差 色、亮信息没有对齐,即“彩色鬼影” 伴音和调频广播的声 背景噪声,如丝丝声、哼声、蜂声和串音等 进行系统质量主观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输入前端的射频信号源质量不得低于 4.5分贝。当信号源质量在 4.5分贝以下时,可采用标准信号发生器或高质量录像信号代替。 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电视接收机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彩色全频道接收机 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
44、面高度的 6倍,室内照度适中光线柔和 视听人员不应少于5名,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比例由验收小 组确定。视听人员首先应在前端对信号源进行主观评价,然后在标准测 试点视听,独立评价打分,并应取平均值为评价结果。 343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 检查的主要项目和要求 见下表: 检杳项目 检查要求 接收天线 1振子排列,安装方向正确;2各固定部件牢固;3各间距符合 要求。 天线放 大器 1牢固安装在竖杆(架)上;2防水措施有效。 馈线 1应有金属管保护;2电缆与各部件的接点正确、牢固、防水。 竖杆(架) 及拉线 1符合强度要求;2拉线方向正确,拉力均匀。 避雷针
45、及接地 1避雷针安装高度正确;2接地线符合要求;3各部件电气连接 良好;4接地电阻不大于4Q。 前端 1设备及部件安装地点正确;2连接正确、美观、整齐;3进、 出电缆符合设计要求,有标记。 传输设备 1符合安装设计要求。2各连接点正确、牢固、防水。3空余端 正确处理,外壳接地。 用户设备 1布线整齐、美观、牢固;2输出口用户盒安装位置正确、安装 平整;3用户接地盒、避雷器安装符合要求。 电缆及 插接件 1电缆走向、布线和敷设合理、美观;2电缆弯曲、盘接符合要 求;3电缆离地咼度及与其它管线间距符合要求;4架设、敷设 的安装附件选用符合要求;5插接部件牢固、防水防腐蚀。 供电器、 电源线 符合设
46、计、施工要求。 3.5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质量控制分则 3.5.1系统施工要求 3.5.1.1 配管 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 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 层厚度不宜小于30m 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 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 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 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20MD。 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
47、的线路均应加金属软管保护。 3.5.1.2火灾探测器安装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 探测器周围 0.5m 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至多孔送 风顶棚孔口的水平位置,不应小于 0.5 m。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角不应大于 45o。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固, 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3.5.1.3 报警、控制装置安装 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 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 其底边距地 (楼)面
48、高度不应小 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 0.10.2m。 3.5.1.4 电缆或导线敷设 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 应符合下列要求: 配线应整齐, 避免 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 与图纸一致, 字迹清晰不易退色;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 接线不得超过 2 根;导线应绑扎成束。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 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 严禁使用电源 插头。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消防控制设备盘 (柜)内不同电压等级、 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 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3.5.2 系统的调试 3.5.2.1 调试前的准备: 具备竣工图, 设计变更记录,
49、绝缘电阻、 接地电阻以及隐蔽工程 验收记录。 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 检查系统线路, 对错接、 开路、虚焊和短路等应进行处理。 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 应能自动转换, 并 有工作指示。 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下列功能: 火灾报警自检功能; 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备用 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 3.5.2.2 系统调试 应先分别对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 逐个进行单机通电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感烟、感温:对火灾探测器(烟感、温感)在核查施工单位全 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实际安装数量30
50、% (规范试5 %10 %),信号 均应正常返回到消防控制中心。 消火栓系统: 在手动状态时,对每个消火栓报警按钮进行试验,按钮操作后, 按钮信号应返回消防中心,插孔电话与消防中心通话试验(消火栓带电 话插孔,否则应单独进行) ,按 100 % 数量进行。 在消防中心,手动状态下启动消火栓水泵进行单机试运行,工 作泵与备用泵转换运行13次,消防控制中心内操作启、停泵13次。 稳压泵:在有屋顶消防水箱的地方,设有消防系统稳压泵,对 稳压泵进行开、停试验。泵安装在屋顶消防水箱的的出水口,也有的设 在地下室水泵附近。稳压泵的开、停由电接点压力表控制。 在自动状态时,在消火栓处按动消防按钮时,应自动启
51、动消火 栓泵,启动控制功能应正常,信号正确。 水喷淋系统:对每个湿式报警阀进行试验,在手动状态打开本 防火分区的湿式报警系统的末端试验阀,由于管内水的流动,水流指示 器动作信号、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信号返回消防控制中心。对信号阀进 行关闭试验,信号应返回消防控制中心,以上试验按 100 % 数量进行。 在手动状态下,手动启动喷洒水泵进行单机试运行,工作泵与 备用泵转换运行 13 次,消防控制中心内操作启、停泵 13 次。信号 阀进行开、关试验,检查信号应返回消防控制中心。 在自动状态时,打开本防火分区湿式报警系统的末端试验阀, 由于管内水的流动,水流指示器动作信号、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信号返 回消
52、防中心。 正压送风系统 对正压送风机先进行手动试运行正常, 手动试验在风机附近控制盘 操作,然后在消防控制中心进行启、停试验。防烟楼梯间、电梯间前室 及合用前室正压送风阀单机试运行正常。前室正压送风口手动操作和消 防控制室操作进行试验,楼梯前室前室风口为常闭型,进行手动开启操 作,送风口开关的灵活。 由施工单位采用 24 伏电池进行打开试验。 在消 防控制中心进行远程打开正压送风阀试验,控制及反馈均应正常。 排烟系统 排烟风机先就地进行手动试运行正常,手动试验在风机附近控制盘 进行,然后在消防控制中心进行启停试验。 在手动试验后,进行自动试验。当烟感报警时,排烟风口打开, 同时启动排烟风机,信
53、号返回消防中心。 单独排烟系统,排烟风管上的防火阀为 280C, 般为常开型。 当火灾时,风管温度达到 280 C时,防火阀熔片熔断自动关闭,同时联 锁排烟风机关闭。 在地下室有的排风兼排烟两路系统时, 排烟风管上用于切换用的 防火阀一般为常闭型,排风系统为常开型。火灾时打开排烟防火阀关闭 排风防火阀,打开地下室的补新风系统的防火阀。 卷帘门调试 卷帘门手动按动卷帘门旁按钮 100 进行手动升降试验, 使卷 帘门降到地平,再次升起至顶。 手动试验后, 再由消防控制中心进行手动试验, 卷帘门升降及信 号控制均正常。然后通过探头进行试验。 自动试验, 当防火卷帘门两侧的感烟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 消
54、防 中心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收到后,经主机确认,通过控制模块将卷帘门 下降至距地1.8m,当其两侧的感温探测器也发出报警信号后,再控制卷 帘门下降到底,报警及动作到位,信号均送到消防控制中心。 在卷帘门上部应设有应急温控降落装置温控器, 当消防控制系统 失灵时,温度控制器玻璃泡破裂,卷帘门自动降下。 常开防火门: 门的任一侧探测器报警后, 防火门应自动关闭, 并 将关闭信号返回消防中心。 消防设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试验 3 次),当火灾报警时,自动切 断与消防无关的电源, (如:切断空调、通风系统等电源) ,信号自动返 回到消防控制中心。 消防电梯进行12次人工和自动控制功能试验,其控制功能、 信
55、号均都正常。按 100 % 检验。 火灾事故广播设备检验,按实际数字 100 % 进行检验。实现共 用扬声器强行切换到消防广播,且语音清楚,功能正常。 消防通讯设备,对所设置的对讲电话 100 % 进行通话试验。与 外线 119台进行 13次通话试验, 达到功能正常, 语音清楚。 3.5.3 消防系统联动试验 以上各个子系统均试验完毕后,进行系统的联动试验。 主要联动内容如下: 3.5.3.1 防火卷帘门:当防火卷帘门两侧的感烟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时, 由联动控制器发出指令, 将报警区的卷带门下落至距地 1.8m 处。当此处 的感温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时,将卷帘门下落到底。并将两步降的动作 信号反
56、馈给控制中心。 3.5.3.2 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施:由联动控制器自动发出指令,通过各 种控制模块打开当前层和相邻层内的排烟阀和正压送风阀, 关闭排风机, 启动排烟风机和正压风机, 关闭空调机, 并将动作信号反馈给控制中心。 3.5.3.3 其它非消防电源:由联动控制器自动发出指令,通过各种控制模 块切除相关区域内的非消防电源。 3.5.3.4 电梯:由控制中心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梯回停在首层,并切断非 消防电梯的电源。并将动作信号反馈给控制中心。 3.5.3.5 消防广播:背景音乐应切换为紧急广播,应首先接通试验层及相 临层。 3.6 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质量控制分则 3.6.1 主要设备安装
57、 3.6.1.1 传感器安装的一般规定 传感器安装必须固定牢固,导线连接完好且传感器接地可靠。 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 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 其安装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美观与完整性。 室外型温、湿传感器应有防雨防护罩。 应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 如无法避免, 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 2m。 并列安装的传感器,高度要统一。 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安装位置应在参数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3.6.1.2 风管式温、湿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湿的位置。 传感器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 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 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
58、。 3.6.1.3 水管式温度传感器、水流开关安装 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同时进行。 在管道上安装传感器、 开关的开孔和焊接工作, 必须在管道的防 腐、衬里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水管式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外径的 1/2 时,可安装在管 道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外径的 1/2 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 传感器、开关不宜在焊缝及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3.6.1.4 压力、压差传感器安装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或压差传感器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 2/3 时, 宜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 2/3 时,宜安装在侧面或底部等水流 流速稳定的位置,不宜安装在阀门等阻力部件附近和水流流速死角及振 动较大的位置
59、。 压力、压差传感器与温、 湿传感器在同一管道端上安装时, 应安 装温、湿传感器的上游侧。 3.6.1.5 流量传感器安装 磁流量计安装应避免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活动又剧烈振动的场 所。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避免管道振动、避免强磁场及热辐 射的场所,安装要水平,流体的流动方向与传感器壳体所标的流向标志 一致。 3.6.1.6 探测器安装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其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 探测器安装后必须可靠接地。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安装为宜, 便于成品保护, 在安装前应妥善 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3.6.2 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3.6.2.1 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
60、电动阀门、执行器、传感器等全部安装 完毕,且质量符合要求。 相应线路敷设和接线全部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6.2.2 受控设备及其自身的系统不仅安装完毕, 而且单体或自身系统的 调试结束;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必须满足自身系统的工艺要求, 例如空调系统中的冷水机组其单体运行必须正常,而且其冷冻水、冷却 水的进出口压力、 进出口水温等必须满足空调系统的工艺要求。 3.6.2.3 检查与各系统的联动、信息传输和线路敷设等必须满足设计要 求。 3.6.3 调试程序 3.6.3.1 数字量输入测试 信号电平的检查: 干接点输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 其逻辑值;脉冲或累加信号按说明书和设计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整式的乘除12.5因式分解第2课时公式法-平方差公式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宣贯会
- 肝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初中生物教案说课稿
- 猜猜我是谁游戏教案反思
- 班会教案反思
- 智慧门店解决方案
- 骨骼健康的保养方法
- 输卵管切除术后护理
- 珍爱生命,拒绝“死亡游戏”主题班会教案(3篇)
- 2024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与幸福感糖尿病健康教育课件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中国法律史-第一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 教育家精神专题讲座课件
- 第三单元 雪域天音 -热巴舞曲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 EPC项目投标人承包人工程经济的合理性分析、评价
- 社区电动车棚新(扩)建及修建充电车棚施工方案(纯方案-)
- 大学生生涯展示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隐患排查表)
- 世界问候日-你的问候温暖世界主题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