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作业06962new_第1页
形势与政策作业06962new_第2页
形势与政策作业06962new_第3页
形势与政策作业06962new_第4页
形势与政策作业06962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二2011年秋季形势与政策思路指导(三个课时)主题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教育目的:通过对我国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的介绍,结合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与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的总体态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理性看待经济热点问题,树立经济信心,增强学生维护和谐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以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稳定发展作贡献。2011年是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的第8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中央科学判断、沉着应对,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

2、调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目前,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价格调控总体有效,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社会需求基本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同时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面对现代经济的复杂性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际和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各种利益纠葛引发的抱怨情绪和对市场的盲目性认识的蔓延似乎与现实的主流向好的经济环境格格不入。因此,迫切需要对当前经济的形势作出正确而全面的清醒认识。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

3、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都在正常水平,内需的作用增大。根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万亿446亿,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9%,人民币贷款增加41700亿元,同比增长16.8%。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快于城市。进出口总额增长25.8%,贸易顺差有所减少。农业生产形势

4、良好,夏粮总产2525亿斤,比上年增加62亿斤。这些数据表明,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民经济快速下滑和硬着陆风险较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2.物价涨幅总体可控。按照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粮油糖肉菜和成品油等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肃查处。多数省份已经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同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其中翘尾因素影响

5、3.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同比涨幅高位趋稳。3.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财政收入增长31.2%,比上年同期增收1.35万亿元。企业效益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7%。4.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机械、医药等行业生产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水平,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成并实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力度加大,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5.就业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655万人,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6%和

6、13.7%。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财政对社保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大幅增加。总的看,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经济增速略为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处在合理水平,没有超出预期。我们更加注重缓解物价过快上涨这一主要矛盾,更加注重应对各类经济、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更加注重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较好地处理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概览全球经济在发展变化中

7、孕育新的机遇。“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逐步进入逐步复苏和结构转型双重特征并存的时期,但复苏进程曲折复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不平衡。上半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差异十分明显,除了德国以外,发达经济体普遍疲软,新型经济体增长强劲,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挑战。1.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恶化,政府债务风险继续积聚,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大隐患。很多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超常规财政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风险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美国联邦赤

8、字连续3个财年超过1万亿美元,今年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65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美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开始受到怀疑。标准普尔在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近4个月后,从AAA级下调为AA+,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主要股指大幅波动,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黄金等避险产品价格再创新高。即使美国国债上限得以提高,仍只是权宜之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欧元区一些国家在政策调控和刺激经济方面顾此失彼,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上升,欧债危机阴霾挥之不去。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灾害导致经济和贸易状况恶化,也使其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受美

9、欧等国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主权债务问题在短期内很难缓解,这将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西亚北非持续动荡也给国际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挥之不去。2.全球通胀压力加大。通胀压力逐渐由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扩散,不仅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较大通胀压力,也使发达国家由去年对通缩的担忧转为较强的通胀预期,加大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日益突出,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多数国家物价面临较大上涨压力。通货膨胀成为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巴西7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9%;印度6月份批发价格指数上涨9.4%。发达国家的通胀风险也明显上升。美国5、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均上涨3.6%,连续

10、两个月保持在2008年11月以来最高值;欧元区7月份通胀率为2.5%,连续8个月超过欧洲央行2%的目标上限。3.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都明显上升,最高时分别达到10.2%、10.1%和5.7%,目前虽有所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危机前平均水平。尤其美国,当前面临着较大的债务和财政压力,债务上限调整悬而未决,现在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其经济复苏的基础十分脆弱。以上是影响世界经济的消极因素,但我们也要看到积极的因素方面,比如油价在前一段时间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刚才我们介绍了日本的工业情况,日本在灾后工业生产逐步出现了恢复情

11、况,下一步有可能下降幅度会缩小,因此这些会成为未来世界经济有可能好转的积极因素。此外,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会是一个长期困扰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复苏的问题,但应该不会演变成类似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那样的金融危机。三、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劳动力素质改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但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综合国内外形势判断,我国

12、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经济社会总体上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1.内需潜力巨大,但尚需进一步有效释放。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扩大内需有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一是城镇化将快速推进。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将可能突破50%。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 万到120 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将有力地拉动最终消费。二是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不同地区的需求潜力分阶段持续释放,将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

13、长久动力。三是社会建设步伐加快。随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逐步构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当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户籍及土地管理等制度尚不完善,消费信用体系和法制环境建设仍较滞后,推进城镇化任务艰巨,内需潜力的充分释放仍面临诸多体制机制约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2.生产能力提升,但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产业体系,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升级取得新进展,产业配套条件继续优化,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能力和国际竞

14、争力大为提升,谷物、肉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以及钢、煤、水泥等工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深层次失调问题长期存在。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业大而不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3.人力资源供给有保障,但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还会在较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随着我国各层次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素质劳动者群体队伍不断壮大,将形成较低成本和较高教育素质的人力资源新优势,将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红利”。但是,目前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等各类要素成本都在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矛

15、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4.独特的体制优势不会改变,但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形成了既独具特色、又符合市场经济通行原则的经济体制。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增强,经济制度日臻完善,社会领域各项改革持续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成效明显,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次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充分显示了我国的体制优势。但也要看到,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健全,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迫切需要加快体制改革,消除阻碍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弊端,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

16、制机制。四、如何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正确认识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增强经济发展的信心,巩固良好势头,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看到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潜在风险。总的原则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定物价总水平,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运行调控的部署,全

17、面把握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十大重点任务,着重做好以下几项:(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虽然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没有根本消除。一是全球流动性充裕、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输入性通胀压力并没有显著减弱。二是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短期内很难明显大幅下降,这将继续对物价上涨形成压力。三是基数效应。尽管7月份开始,基数效应的影响会逐步缓解,出现拐点,但三季度仍然不低。四是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推动,其影响是长期、刚性的。要充分认识稳定物价总水平的重要性,管住货币总量,重点抓好农产品、尤其是食品供应,加强食品质量监管,促进供求平衡;切实降低过高的流通成本,抓紧出台

18、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收费政策细则;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合理把握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和力度;加强价格监管,稳定通胀预期。(二)坚定不移地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见到实效。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多数城市房价涨幅回落,部分城市房价出现下降,投资投机性需求得到遏制,调控效果初步显现。同时,房价上涨的短期和长期潜在压力仍然较大,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买卖双方仍处于观望和博弈阶段,市场陷入僵持和胶着状态,调控效果全面显现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在关键时期,还需继续加强调控。一要坚决抑制不合理需求,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二要适当增加房地产用地供

19、应,促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住房有效供给,重点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三要强化责任和督促检查,对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上涨过快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的城市,要加强督查,限期改正。四要抓紧研究和制定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此外,落实好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尤其重要。今年中央大幅增加了对地方的补助资金,重点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补助。要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切实提高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运营、退出等一整套管理制度,推进保障性住房使用的公平、公开、公正,使保障性安居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三)毫不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多年来的经验表明,要保持物价稳定,

20、关键是要保持食品价格的稳定,最根本的是要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给比较充裕,但由于消费增长快,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加上劳动成本上升、农资价格上涨、流通费用增加等因素,粮价上涨压力较大。在这种条件下,要更加重视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但粮食的大头是秋粮,受近期旱涝灾害的影响,加上一些不确定因素,对全年粮食生产形势还不容盲目乐观。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抓好秋粮生产;二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三是抓好农产品流通工作,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监管;四是认真落实好扶持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市场稳定。(四)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前

2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特别是部分高耗能产品生产增长较快,节能减排任务非常严峻。同时,重金属污染、水污染问题呈多发高发态势,部分新兴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环境隐患。因此,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改善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明确各地和企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五)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今年我们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预算公开步伐、改革个人所得税、

22、启动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出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二季度进出口增速趋于放缓,出口增速回落更多一些。从出口订单指数等反映外贸出口的先行指标看,下一阶段出口仍面临各种困难和不确定性。外部需求疲软与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将进一步挤压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少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对此,要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等突出困难,着眼于增强外贸长期发展的动力,把扶持中小企业和做强大企业结合起来,把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和大力扶持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结合起来,把巩固传统市场和开拓新兴市场

23、结合起来,把稳步发展一般贸易和加快提升加工贸易结合起来,实现对外贸易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把政府管理的资源向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加强对农民工、退役士兵的培训和就业服务。进一步健全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扎实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确保年底均实现60%的覆盖目标。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落实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各项政策,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乡村

24、医生队伍建设,实施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社会治安等管理体系,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五、理性看待几个热点问题毋庸讳言,今天的中国经济的确面临重重考验。中国经济是否会由盛转衰,关键取决于需求。但中国经济需求依然强劲,其他问题都不足以阻止中国经济增长。如果具体到中国经济眼前的考验,确实存在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价格不稳定、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收入分配不均、劳动力成本上升、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虽然这些问题困扰着中国经济,但并非不治之症。下面就当前的几个热点问题略作分析。

25、1.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问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我国人口众多,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最稳定、可持续的动力。但目前,它大大落后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速度,从长期看,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有待提高。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投资是拉动经济的突击力量。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贴切的。它是促进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大助推器,比如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2%以上,但是投资也成了促使我国经济走向过热的强大助推器,如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投资效益大幅度下降,潜在的财政风

26、险和金融风险的积累等。我们必须深化预算制度和投资制度改革,使投资保持合理规模,避免大起大落,同时更多地鼓励民间投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取决于出口的数量,还取决于进口的数量,它直接受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波动幅度很大。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相继调整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今后国际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出口企业会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市场环境,以增加数量为主的粗放式的出口方式将会遇到更多的阻力和困难,出口企业必须下决心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2.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抑制房地产泡沫问题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被普遍认为已经形成了房地产泡沫,引起国内外的广

27、泛关注。我国的宏观调控多与房地产市场、房价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2007年下半年的政策收紧,到2008年底为避免美国次贷危机冲击的政策松动,再到2009年的房贷新政,以及2010年房地产调控的“新十条”。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居民对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特别旺盛。第二,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消费品,也可以作为追求资值保值增值的投资品,从而形成对房地产的投资或投机性需求。这两方面旺盛的需求,以及房地产供给需较长周期才能形成,是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此外,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经验不足,同时没有足够重视

28、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工作,使所有的住房需求压力都集中到了房地产市场上,造成房地产市场秩序的不稳定,也增加了当前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的难度。2011年如何稳定房地产市场,将从两个方面继续加大力度。第一,就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第二方面的努力就是要抑制投机,这主要是利用信贷的杠杆,并且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对于投机的土地使用我们要严加控制,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3.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当前,比CPI更令老百姓关心的应该就是收入分配改革问题了。改革开

29、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持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11760元增长到2010年接近19000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但是,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基尼系数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城镇居民最高收入10%家庭和最低收入10%家庭的人均收入比从20年前的约6倍上升到9倍,中等及其以下收入家庭占家庭总数的绝大多数,这些家庭成员消费水平偏低,必然导致整个社会消费需求不足,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成为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

30、”越做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分好这块“蛋糕”就变得越来越关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计划。“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国富”到“民富”的重要转变。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比例,降低企业和政府所占比例,同时提高政府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给低收入群体的力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4.如何看待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重要的安国之策。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事关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结合我国经济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