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4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名称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专业代码 580203 学校名称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代码 13392 学校举办单位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学校所在地 河北省保定市 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10 日 河北省教育厅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负责人:黄桂梅专业建设小组成员:许红兵 、 张海萍 、 蒋建刚、 苗广祥、 邵联合邵联合、曲卫冬、 倪敏、 陈孝伟、 王亚青 康艳新王亚青、康艳新、孟胜利、 闫蕾、 梁浩然 徐学勤彭刚(河北电力研究院)、徐学勤、
2、梁浩然、张明法(河北定州发电厂)目 录一、建设背景与基础11(一)建设背景11(二)建设基础11二、建设思路与目标22(一)建设思路22(二)建设目标55三、建设内容88四、建设资金预算1515五、改革举措(包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的主要办法)1616(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616(二)采取的办法1717六、保障措施1919七、预期成效2020八、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可监测)2121(一)建设进度2121(二)绩效考核指标26264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自动化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
3、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对工业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和水平,降低了原材料消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各种典型的生产过程来看,无一不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自动化相关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十大任务中看,改造提升制造业位居十大任务之首,而制造业发展急需技术创新人才,一些装备制造业则是重点发展智能高端装备等。这些高端智能装备的生产制造、操作、运转需要高端的自动化技能型人才来完成。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要进入世界级企业行列,面临着
4、由制造到创造的转变,这需要一个从学习外来的方法论系统到创建适合中国本土的方法论系统的转变,只有从内在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人才育成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这决定了绿色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低碳产业模式将是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正致力于通过精益生产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和环保低碳生产,以提升效益。这样的这样的精益生产也需要高端技能型人才去完成。保定地处大北京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周边拥有众多的火力发电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和信息制造企业。因此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对人才
5、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必须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提高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则是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二)建设基础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以下简称“生自”专业)前身为保定电力学校1986年建立的“热力过程自动化”专业(简称“热自”专业)。1998年,为了扩大专业范畴,易名为“工业仪表及自动化”专业。2003年随学院升格为高职,招收三年制“工业仪表及自动化”专业。2005年规范为现在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简称“生自”专业)名称,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该专业在培养全日制普通高职学
6、生的同时,还对电力生产人员进行热工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培训及函授课程教学。“生自”专业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均为90%以上。毕业生主要在河北等多个地区的各大型企业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工作。目前,在校生共有七个教学班323人。经过多年建设,“生自”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企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专业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实践教学成果8项;建成了自动化教指委精品课一门、院级精品课一门,第三门精品课程和1门主干课程的试题库正在建设,已立项了1项省级课题,编写了多本基于行动导向的专业特色教材。近三年来,“生自”专业以学院“植根电力,服务社会、
7、科学发展、创建一流”的发展思路为指导,依照高职教育理论和“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教学改革,对电力、机械、冶金、石化等企业自动化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岗位规范、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召开了企业专家研讨会,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项目导向、任务启动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专业课程体系,编制了部分课程标准,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积极开发和实践了6门“教、学、做”一体的核心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要求和“生自”专业建设的实
8、际,专业建设小组结合多年来积累的资料、企业专家座谈会的会议纪要、调查表等专业调研资料,从实际出发,按照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人才需求、体现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的原则,开拓创新、稳妥推进,提出了2012-2013两年专业建设的具体方案。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为了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原有建设基础上进行设计。具体思路是:1.积极推进校企对接,深化工学结合。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加强生产性实习、顶
9、岗实习的管理,提高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的实效。充分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调动企业专家的积极性,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与教材。探索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紧贴产业发展需求,以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形式,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
10、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大力开展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继续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生产性实境教学”
11、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4.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平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
12、、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5. 积极推行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6.为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
13、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做出贡献教育部提出从2011到2020年,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近两年重点做好十个衔接,形成职业教育的初步架构,力争十年建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接受良好的教育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期盼,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和共识。我国的产业是多样化的,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岗位是多样化的,技术标准是多样化的,所以我们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系
14、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我们今后专业建设要考虑做好十个衔接。(二)建设目标针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专业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改革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并完善满足生产性实境教学的实践教学实施与环境;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就业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使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1人才培
15、养模式创新目标:构建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五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是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安排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有效促进各教学环节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其次是通过其它各门理论、实训、一体化课程等不断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尤其是在纯实训或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常采用六步教学法、6s管理教学等形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 强调细致、耐心、遵守职业道德(如不能
16、随意修改仪表密码)、规范操作、团队合作等意识,大大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再就是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开设大量的各种文艺活动、才艺表演、知识竞赛、兴趣小组、科技小组等,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势,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仅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还具备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五个对接是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设计时,积极开展企业调研,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小组的职能,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人
17、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的对接,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通道畅通,增强学生进入社会和就业的能力,加快创新型、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完全基于工作过程来进行,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都是结合职业标准、工作规范来设计、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任务引领、行动导向、项目导向,“做中学”和“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以实现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在进行专业定位时,必须考虑到使所有受教育者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
18、和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职业教育不仅仅要给一技之长,虽然给一技之长非常重要,但是为给一技之长的人终身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技术知识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基础更为重要,达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2. 积极促进“工学结合”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目标:课程建设与改革成果显著。以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化设计专业学习领域,所有核心课程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开发设计,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工学结合”模式的核心课程的实施。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人员工作过程为基础,积极建设和现场
19、生产环境相接近的教学环境,以“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建设为突破口,在现有1门自动化教指委和1门院内精品课基础上,通过再建23门精品专业课程、23门专业实训课程,完成6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教材的开发,公开出版教材2本以上,编写校内特色教材2本以上,并开发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及试题库。建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使生自专业现有的6门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3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实践育人的效果目标:建设和优化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满足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需要。落实实践育人,结合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在已有6个一体化多功能实训室的基础上,采取升级、改造、新建、
20、校企合作等方式,新建“工业控制网络实训室”, 将控制原理及系统实训室改建成plc实训室,对开关量控制实训室进行完善改造,和已有的测量仪表实训室、控制仪表实训室、dcs实训室、微机控制实训室等,形成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保证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探索建立具备生产性实训环境的实践教学基地。贯彻“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13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做好教学、培训、函授教学工作提供支持。4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教学团队目标: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育教学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21、,通过引进、培养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专任教师教学效果优秀率达90%以上,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0%左右,通过两年的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2人,骨干教师57人,使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人数达到16人以上。其中,专任教师达到10人以上,兼职教师达到6人以上;副高以上技术职务比例达到5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在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教学团队每年完成2个以上研究课题或建设项目,平均每位教师每年发表1篇论文,平均每年出版1本教材,努力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形成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
22、团队。5建立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目标:教学管理内涵建设效果显著,监控与管理过程实现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共同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是促进专业不断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科学合理的总结分析,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改进教学过程,才能使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潮流。通过两年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建立毕业生寻访及信息反馈长效机制,建立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毕业生信息平台,追踪毕业生五年的发展轨迹,收集梳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
23、依据和支持。同时聘请第三方(北京麦可斯)研究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6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做好函授教育。目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培育和拓展服务市场。充分发挥专业现有的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的优势,继续保持与电力企业间的密切联系,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面向电力,服务社会,每年为企业开展岗位技术培训200人天以上,科技服务项目12项,开展技能鉴定100人次。做好函授教育也是为社会服务,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广大民众的美好愿望,对于已就业又想再提升学历的广大民众,函授教育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三、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充分发挥”生自”专业
24、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小组的职能。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研讨专业建设过程的重大事宜,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权威性,积极推动“五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小组,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主线,具体负责各项建设的具体事宜。生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优化可以分三步实施,首先解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岗位对接”的问题,为探索“五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其次解决“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三项内容,主要解决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和实现问题,为
25、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积累经验;再就是解决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问题。 2.课程建设以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理念、以单片及应用技术和检测仪表安装与检修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课程建设。1 优质课程建设 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计划三年内建设其余4门专业核心课程,2门专业主干实训课,建设成果包括所有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其中核心课程包括检测仪表安装与检修、过程控制系统组态与调试、程序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单片机应用技术,dcs维
26、护与管理;2门专业主干课为电子技术实训、基本工艺实训;2 教材建设及教学资源开发依据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核心课程进行研究,进行教材开发,编写检测仪表安装与检修、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过程控制系统组态与调试、单片机应用技术等特色教材4本,并完成教学课件制作。 试题库建设以专业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试题库建设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开展6门核心课程的试题库建设工作。课程教学资源上网分三部进行,首先对单片机应用技术、检测仪表安装与检修两门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进行维护,其次完成过程控制系统组态与调试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上网。然后完成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dcs维护与管理 、
27、程序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等剩余3门课程的教学资源上网。实现该专业所有教学资源上网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以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的需求为基础,以有利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改革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规划和实施实验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把单个实训室的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训基地发展。建成具有“教室与工作现场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合一、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练合一”特点的“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发电企业生产准备培训、在岗培训、和技术比赛等要求的实践教学场所,同时为学生和企业员工开展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从而实现实
28、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具体建设内容见表1所示。表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序号实训室、一体化教室主要设备实训项目 1新建工业控制网络实训室新增s7-400等相关网络设备,按照一体化实训室标准构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络系统等,添置学生用操作台、电脑等,满足50名学生同时授课任务。1.完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训教学;2.完成工业以太网通讯实训教学;3.完成工业网络安装、维护、检修实训教学;4.用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用作智能控制等内容的研究。2改建开关量控制实训室在原有开关量控制实训室基础上,安装10套电动门控制系统,使学生能进行电动门控制的操作、调试与检修等技能。 1.完成电动门校验、安装、
29、调试、检修、故障处理、系统接线;2.完成报警装置校验、安装、调试、检修、故障处理、系统接线;3.完成压力开关的校验、安装、调试、检修;3改建plc控制实训室在控制原理与系统实训室基础上,增加少量设备,改建成plc实训室,提高网络型plc实训设备的利用率。1.s7-300plc开关量控制实训;2. s7-300plc模拟量控制实训; 3. cpm1a系列plc应用实训;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在原有13个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重点加强与保定热电厂、张家口发电厂、国电联合动力、风帆蓄电池厂等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健全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关制度,为生自专业学生进行校外生产性实习和顶
30、岗实习提供保障,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成能真正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校外实训基地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承担校内实训课程教学、现场顶岗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研究、协调等工作。强化对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对学生校外实习或顶岗实习全过程实施监控和管理。根据企业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组建专业方向班,开展“订单”或“委托”培养。借助师资优势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积极为企业展示和宣传产品,通过学校扩大企业影响,加强“双赢”模式下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4.师资队伍建设依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基本要求和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31、建设为核心,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1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组织模式,实施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组织模式。专业带头人主持本团队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专业建设工作。2 制订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期间,将专业教师的顶岗实践与其
32、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双师素质认定等结合起来。3 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方法及实践技能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参加有针对性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推广工作,参与课程建设,参加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主干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参加有关学术交流等,培养“双师素质”骨干教师。4 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打造一支校内外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突出、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具体来说,一是从生产一线引进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工作,通
33、过引进人才,引进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等方式,提高师资水平;二是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课程,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讲学,并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建立稳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三派校内专业骨干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对于没有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尽可能多地安排到生产一线实习,丰富、提高他们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5 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参加师资培训和参加专业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扩大教师眼界,了解外界教学改革信息,及时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6 积极申报科研、教研课题专业教师需要
34、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经常开展科研、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使团队专业教师在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上得到大的提高。7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的工作:一是对青年教师进行责任意识的培训,使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培养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二是加强青年教师业务培养,采用传、帮、带形式,使青年教师更快成长起来;三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参加企业顶岗实践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探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四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5. 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
35、量为目标,以完善校内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督导评价、网上评学评教、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等)为基础,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1 完善学生在校期间教学质量评价及监督体系,完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网上教学评价等制度,加强教学质量控制与监督,评价效果分析。2 建立校园网毕业生信息平台,追踪毕业生五年的发展轨迹,收集梳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信息。3 建立毕业生寻访及信息反馈长效机制,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聘请研究机构(北京麦可斯公司)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改
36、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6. 做好本科函授教育,探索搭建“专升本”桥梁,为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做出贡献接受良好的教育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期盼,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和共识。我国的产业是多样化的。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岗位是多样化的,技术标准是多样化的,所以我们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下,做好现有的专科函授、本科函授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搭建“专升本”桥梁,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教育部提出从2011到20
37、20年,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近两年重点做好十个衔接,形成职业教育的初步架构,力争十年建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今后专业建设主要是做好培养目标的衔接,搭建“专升本”桥梁,使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本科教育之间能较好地衔接。二是专业设置方面与本科专业设置名称相对应,达到专业设置的衔接;三是设计课程时考虑专升本后专业学习的要求,开设一些相关基础课,比如:c语言、单片机应用技术等,做好课程体系与教材的衔接。自动化专业是一个绿色专业,生源和就业都很好,在进行专业硬件、师资等建设中,既要考虑本专业的自身发展,同时考虑覆盖专业群的发展建设问题,如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
38、的发展等,人才培养方案中既考虑直接就业,也适当考虑专升本等继续学习的问题,使专业布局结构更加优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既给一技之长,又给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强大后劲,竭力打造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积极开展网络课程、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的建设,探索网络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将中职纳入我们学院的招生范畴,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做好招生制度的衔接;坚持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积极开展课程考试改革,注重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努力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实现评价机制的衔接;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平台,大力加
39、强师资队伍建设,达到教师培养培训的衔接;学院要紧贴行业,与中电联、机械工业教育学会、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发挥并强化行业在教学、实习、教材、评价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建设思路总结近年来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的经验,以“生自”专业师资和建成的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为依托,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积极为企业开展生产人员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及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等服务。(2)建设内容1 培训服务与区域内多家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实例,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每年对外培训人数在200人天以上。每年开展职
40、业技能鉴定100人次以上。2 技术服务发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教师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四、建设资金预算20122011-20132012两年专业建设经费的预算与年度执行计划见表2所示。表2专业建设经费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中央财政投入学校自筹合计2011年2012年小计比例 (%)2011年2012年小计合计10610421010060.060.0270.0实训实习硬件建设1.新建工业控制网络实训室10.050.06050%48.048.01082.改建开关量控制实训室5.00.05.01.01.06.03.改建plc控制实训室35.05.040.01
41、.01.041.0小 计505510550.050.0155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1.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6.06.012.020%1.01.013.02.专业带头人培养5.05.010.01.01.011.03.骨干教师培养5.05.010.01.01.011.04.首席技师工作室建设8.02.010.00.00.010.0小 计24.018.042.03.03.045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3.03.06.024%2.02.08.02. 课程标准制订与修订3.03.06.01.01.07.03.优质核心课程建设5.05.010.01.01.011.04.专业教学资源
42、库建设10.010.020.01.01.021.05.特色专业建设5.04.09.00.00.09.0小 计26.025.051.05.05.056其它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2.02.04.06%0.00.04.02.实训实习耗材补贴2.02.04.01.01.05.03.实习意外伤害保险1.01.02.01.01.03.04.专业群建设0.00.00.00.00.00.05.第三方评价1.01.02.00.00.02.0小 计6.06.012.02.02.014五、改革举措(包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的主要办法)(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 深入推进校企对接大家知道,行业最了解产业发展的技术前沿
43、、最了解市场运作的规律、最了解产业发展的规律,企业也最了解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行业和企业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让行业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行业、企业、学校紧密对接,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根据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职业教育最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基于目前的国情,真正做到“学习即是工作,工作即是学习”很困难,这种情况下需要学院多方寻求合作企业,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积极性。探索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
44、学院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3.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有了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力度也要跟进。课程改革主要从课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模式、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可以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或优质课程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等形式来促进课程建设和改革。4.完善扩建实训基地建设,落实校企合作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关键,这需要加大投资,建立生产性实境教学环境,开展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也可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生产性工厂,搭建校企数字化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
45、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5.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育艺术的最高层次表现是为“不教而教”,要求教育者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要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体验,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要达到这种境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做:首先是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聘考核制度,大力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其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积极培育兼职教师队伍。第三是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
46、,加强青年教师培养。6.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探索进一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开展兴趣小组等方式,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使教学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二)采取的办法1. 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一方面政府要强化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推进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促进办法。另一方面我们要大胆探索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可以探索各种各样的实现形式,如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生培养,等等。积极营造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要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
47、、企业文化进课堂,要创新顶岗实习的实践模式,科学安排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让行业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比如行业的教学指导、行业的实习指导、行业的教材指导、行业的评价指导。2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成立专兼结合的专业建设小组,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完善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成立由自动化等相关企业的多方专家参与的生自专业建设小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基础,积极推进“五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实践、创新和专业延伸能力为目标,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和职业能力诸方面的全面与和谐发展。彻底改
48、革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要突出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在整体性职业调研和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有序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等,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3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着重考虑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全部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进行开发,努力使教学的内容贴近于生产实际,不但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的内容,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后续工作的适应性。核心课程主要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来开展工作,改革主要从课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模式、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专业主干课
49、程采用试题库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结合技能大赛开发设计、编写特色教材等形式进行改革。选取2门主干课程结合国家级设计技能大赛和校内技能大赛等环节开展建设与改革。充分利用学院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探索网络化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水平。结合学院的建设规划,积极开展试题库建设。4. 扩建和完善实训基地新建工业控制网络实训室,完善开关量控制实训室,将控制原理与系统实训室改建成plc实训室,建立生产性实境教学环境,使校内实训基地较好地满足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一体化及实训教学。利用学院长期在华北地区发电企业所聚集的人气,根据合作企业的不同,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50、。教师可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企业专家可以到学院参与专业建设的相关工作、参与日常教学等;企业职工可以到学院进修学习,学生可以到企业完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真正打通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壁垒。5.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平台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带头人评聘考核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积极培育兼职教师队伍。结合学院的专业团队建设提供的平台,在专业课程的教学队伍中提倡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授课,以老带新等师资培养等做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做好师资队伍建设,使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院专任教师、兼
51、职教师之间形成一个氛围良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团队。探索建立首席技师工作室,可以把兼职教师,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和身怀特技的技能型大师,请到学院来,以建设工作室的方式来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同时以工作室的方式给他们提供教学平台和教学载体。6转变培养模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的设计技能大赛,在校内大力开展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成立各种科技小组,以学生培养学生的模式开展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7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
52、培训、函授教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校企合作奠定基础,同时锻炼师资,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六、保障措施1.政策保障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的要求,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依据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学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教师下厂实践管理办法等制度对该专业的各项建设进行监控、管理、考核。2.组织保障以专业建设小组为基础,结合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的项目建设小组,制定项目的设计方案、建设计划,并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项目的规划、决策、实施、管理等
53、工作。成立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监督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审计,保证建设质量和决策民主、管理科学。3.人员保障学院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优先考虑项目建设的人员配备。负责人根据学院下达的计划制定项目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接受学院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依托学院专业建设团队、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能手,成立建设项目论证咨询委员会。在项目建设前期,召开专家论证会,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论证,确保项目切实可行。在建设中,聘请专家共同研究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评价建设项目方案,检查建设方案执行情况,并对有关问题及阶段性建设目标进行及时审核,确保建设项目
54、顺利进行。4.经费保障学院将对“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资金采用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建设项目监督小组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加强专项资金预决算管理,确保资金按规定使用。制定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开支额度等,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凡建设项目所涉及的设备仪器购买、基地改造等资金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学院有关规定,遵循政府采购程序,实行公开招标,确保建设资金用于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5.质量控制建设项目管理部门检查项目的进展以及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建设项目监督领导小
55、组的监督与检查,确保项目运行的实时监控,保证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合理、透明。同时,学院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保证中央财政支持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顺利进行。七、预期成效1. 专业在行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人才培养质量高将本专业建成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办学实力强、产学结合紧密、教改效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形成一套适合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特点、可供同类专业借鉴和应用的专业建设方案范例。对相关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起到引领辐射作用。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职业资格获取率达98%以上,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对口率达85%以上。2.专业优势明显,取得突出成果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与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专业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专业办学实力极大增强,建成3门精品课程,力争建成1门省级精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滩游客停车秩序指南
- 矿山设备采购招投标活动
- 医疗养生联合体合作协议
- 如何在合同中约定版式修改
- 体育馆运动木地板翻新合同
- 电商运营经理聘用合同书
- 2025建房承包合同范本
- 农田施肥设备租赁合约
- 临时班车服务合同
- 航空运动基地建设规范
- 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银行市场份额提升方案
- 镇海炼化线上测评试题
- 2024宁夏高级电工证考试题库电工理论考试试题(全国通用)
-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 2023年客诉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 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网络运维从入门到精通29个实践项目详解
- 2024届黄冈市启黄中学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 扬州育才小学2023-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一)及答案
- 04某污水处理厂630kW柔性支架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