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和再保险_第1页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_第2页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_第3页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_第4页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第四章第四章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教材教材4、5、8章章 学习目标: 掌握财产保险基本原理、种类、补偿性质及合同规定; 理解财产保险的现金流-保费和准备金; 掌握财产保险风险再分散机制-再保险 学习内容 1.财险种类;补偿性质;财险资金流和准备金。 2.财险风险再分散-再保险机制和市场 3.财险创新保险证券衍生品和信用保险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第一节第一节 财产保险概述财产保险概述-性质、种类与合同性质、种类与合同 (条款)(条款) 一财产保险的含义和种类一财产保险的含义和种类-中西方的不同归类 中国:理论分类监管法规和统计 西方分类 身险: 1 寿险寿险: 生

2、命保险 -团体 个人 2健康险:疾病医疗非寿险=财产险: P/C 和P/L 3意外伤残 意外保险 -中间性业务 财险:损失险 个人业务: 户主物业和机动车辆 商业业务:商业业务: 责任险 信用险信用保险 单列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二狭义的财产保险二狭义的财产保险-财产损失险财产损失险 1承保标的主要涉及: 有形物质财产、因特定事件的直接损失; 财产派生利益的损失-预期利润、租金、承 运费、合同利益等; 财产存续和运用中发生的民事赔偿责任。 2我国财产保险的主要种类我国财产保险的主要种类 ( 见教材第五章第一节见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我国财产保险产品结构我国财产保险产品结构 (单位

3、:占全部保费的比重)(单位:占全部保费的比重) 年份年份 机动车辆机动车辆 和第三责和第三责 任险任险 企业财企业财 产保险产保险 货物运输货物运输 保险保险 责任保险责任保险家庭财家庭财 产保险产保险 保证保险保证保险其他保险其他保险 19931993242411111010-1919农业险农业险 2 23939 19961996606022221010-3 3农业险农业险 2 2 3 3 1998199855.5655.5622.2722.277.637.632.782.782.412.410.220.229.139.13 1999199958.1258.1221.3421.346.696

4、.693.193.192.332.330.270.277.977.97 2000200061.0561.0519.219.26.026.023.493.492.022.020.310.317.917.91 2001200161.2861.2817.7917.795.915.913.993.992.742.740.630.637.77.7 2002200260.660.6和和 4.734.73 15.7415.745.365.36建筑责任建筑责任 0.980.98 3.043.04- 资料来源:江生忠:中国保险产业发展报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3财产

5、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 - 理解财险合同结构理解财险合同结构 合同形式:合同形式:保险条款和单证-保险单 合同构成要素:合同构成要素: 承保标的(财产种类)承保标的(财产种类) 承保责任承保责任-按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损失种类列举和反列举; 险种主要依据标的和风险事件依据标的和风险事件区分。 保险价值、保险金额、保险费、赔偿约定等资金流问题保险价值、保险金额、保险费、赔偿约定等资金流问题 其他法定权益的约定,如投保人的义务等。 可采用各种共同条款各种共同条款:免赔条款、共保条款、等级保险费、 经验保费和回溯保费。 -以企业财产保险合同范本为例,理解财险合同构架和格式。以企业财产保险合同范本为例,

6、理解财险合同构架和格式。 (140)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4财产保险(合同)的特征财产保险(合同)的特征 保险经营严格实施分业监管规则严格实施分业监管规则。其根源在于:根源在于:风险暴露的性质差别; 由此决定了经营理念、原则原则、技术技术、和资金流量资金流量的区别。 其一、承保风险为其一、承保风险为自然事件和不可抗力因素的事件。 风险事件规则、稳定少变; 受损失分布特征和企业盈利要求的约束:可保风险有限;合 同标准化程度高;创新难度大。 主要是发展各种组合和构造型的合同各种组合和构造型的合同和产品。 其二、其二、补偿性合同,贯彻损失补偿原则。 合同有独特的约定有独特的约定:标的价值、赔偿额计算方

7、式、超额,重 复保险、共同保险、代位追偿、委付等; 合同条款更复杂、专业化。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其三其三、短期合同,准备金少,可投资资金短期合同,准备金少,可投资资金 少少,储蓄性能弱,合同金融资产属性弱。 其四其四、经营受灾害事故的约束大。不仅不可保风 险多,且具产业周期性波动、对再保险依赖度强。产业周期性波动、对再保险依赖度强。 保险保险创新中,充分利用金融证券和资本市场。 其五,财产保险主要处理各种自然物理性风险, 在灾难事件管理中在灾难事件管理中更擅长。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三、财产损失险及其种类(三、财产损失险及其种类(P108)略)略 通过了解企业财产保险通过了解企业财产保险火灾保险

8、合同,火灾保险合同, 了解合同结构和要素了解合同结构和要素P140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四、责任保险四、责任保险种类和特点种类和特点 1以被保险人应担民事赔偿责任为标的的 保险。因现代法律体系中的民事伤害责任 风险而产生。 注意:同代位追偿中的法律责任不同。同代位追偿中的法律责任不同。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2主要种类主要种类 普通(一般)责任保险普通(一般)责任保险 - 公众责任保险和特定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和特定责任保险 1 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 被保人在公众场合组织活动、因意外事件 导致参与公 众 人身和财产损失,依法承担的民事赔偿的风险。 例:场所责任险-会展、旅馆、电梯、娱乐场所、校园

9、责 任等。 2 第三方责任保险第三方责任保险 被保人对第三方(保险合同之外的任何约定方)的民事 赔偿责任。 例:机动车辆第三方责任、建筑工程三方责任、家庭财 产三方责任等。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普通责任保险的特点普通责任保险的特点 1、最普及、最普及、具法律强制性,种类依法律责任 严重程度和市场需求; 2、涵盖人身伤害和财产伤、涵盖人身伤害和财产伤害,包含在财险合 同中; 3、保障标的有、保障标的有严格的界定 以机动车辆人身伤害责任险为例: 驾驶员雇用关系-员工责任险、车载人员商 业关系-旅客、车外人员-第三方责任。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2主要种类主要种类 特定责任保险特定责任保险 -以特定法律责

10、任风险为标的责任险。分为: 1雇主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 被保险人的雇员,在雇用中受伤雇员,在雇用中受伤,雇主须承担的员 工赔偿责任风险。 是工伤保障的市场化形式工伤保障的市场化形式; 分死亡赔偿和伤害赔偿;具有人身保险功能具有人身保险功能,但合合 同标的是雇主责任。同标的是雇主责任。如: 记者人身伤害的雇主责任保险,受伤者本人受伤者本人对保险 人没有赔偿申请权利! 9/11保险赔偿中,最大的赔额是员工责任,按200 万/人*4000人=20亿。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特定责任保险特定责任保险 2产品(伤害)责任保险产品(伤害)责任保险 供应商产销产品,在被利用消费中被利用消费中发生事故、 导致使用

11、消费操作者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供 应商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 同产品质量保险不同(涉同产品质量保险不同(涉及民事伤害民事伤害责任,而 非产品质量等合同责任)合同责任) 属于伤害责任责任保险,而非合同履行合同履行的违约违约风险。 属于责任责任保险范畴,而非信用、保证信用、保证保险。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特定责任保险特定责任保险 3职业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 专业人员服务中、因过失、因过失、造成服务方伤害损失、 依法承担民事赔偿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的风险。分: 医疗责任、律师责任、经纪责任、会计责任、设 计责任、教练责任等。 (例如:董事责任险(例如:董事责任险承保: 因行为失误行为失误而对

12、股东 利益造成损失的责任) 区分:一般职业责任和个人职业责任保险 作用:增强职业者抗风险能力; 提高公信度; 利于商业监督。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3责任保险的特点责任保险的特点 第一第一建立在现代法律现代法律 侵权责任侵权责任基础上; 以完善的立法、执法体系为基础-民事民事 责任风险责任风险的存续存续、责任大小大小裁定、保险 关系处理等。 第二承保标的标的独特:涉及非故意、疏忽过失非故意、疏忽过失 的责任。 第三合同种类多种类多,依立法体系、风险严重程 度、市场需求而定。 合同内容和条款,缺乏划一的格式条款,缺乏划一的格式。 等。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第四第四不可保程度高、经营风险大 所谓长尾业务

13、所谓长尾业务-对保险人后续影响大的保险业务。 供给有限;替代机制发挥作用,例如自保等;是 保险创新领域。原因: 第一,暴露同法律有关,双方都不可控; 第二,人身价值的通胀趋势人身价值的通胀趋势;民事责任具有滞后滞后 性性或辐射性辐射性,比如污染责任。 第三,民事赔偿责任确立依据有赔偿责任确立依据有两种: A、以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成立为依据; B、以民事责任标的事件标的事件的发生为依据发生为依据; 前者会前者会形成滞后的、不可控保险赔偿,例滞后的、不可控保险赔偿,例如西 方财产保险中的所谓“石棉问题石棉问题”的教训。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五、信用保证保险五、信用保证保险 以义务人的违约风险为标的以义

14、务人的违约风险为标的 的保险的保险 具有对义务人的信用担保信用担保的功能。 依据投被保险人理论上区分成: 信用保险 保证保险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信用保险信用保险 权力方作为投被保险人,投保的是义务方违约风险。权力方作为投被保险人,投保的是义务方违约风险。 典型是出口信用保险。典型是出口信用保险。 保证保险保证保险 义务方本身作为投义务方本身作为投被保险人,投保自己投保自己违约的风险,保险公司是投保 人义务的第二偿付义务人第二偿付义务人。 注意,保证保险中,权力方并不能对保险公司有所主张。权力方并不能对保险公司有所主张。 比如:合同保证险、产品质量保证险、忠诚保险等等。 最终进入赔偿很少,保单主

15、要发挥信用提升的功能保单主要发挥信用提升的功能。 信用保险的标的-信用丧失 可以是经济原因,也可能是人身人身原因,因 此与身险有所重叠和交叉有所重叠和交叉。 AIA经营中巨大的负债产生于它对于衍生品的信用保险业务,这些业 务提高了证券的信用评级和市场价格。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案例: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保险案例: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保险 保障的标的保障的标的/风险是什风险是什 么?么?-天安保险该险种的赔偿纠纷及其结果。天安保险该险种的赔偿纠纷及其结果。 承保的风险: 按揭财产的意外损失按揭财产的意外损失,抵押期间这种损失会伤害受押方银行,银行受押方银行,银行 有保险有保险利益! 按揭债务人(业主)违约

16、按揭债务人(业主)违约不按期还款的债权损失,违约原因包括经经 济济和人身原因人身原因。若后者又同身险交叉。 保单类别:保单类别: 属于信用保证保险类别。属于信用保证保险类别。 由业主投保和被保险人,具有保证保险属性具有保证保险属性; 是房地产卖方市场卖方市场的结果,已破冰。 思考思考: 媒体质疑险种条款的权益:投保人买单,银行(作为最终受益方) 具受益的权利,称之霸王条款。 按保险原理可见:该险种经营的要害是:强迫购买要害是:强迫购买而非银行受益问 题。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第二节第二节 财产保险的补偿性质和保险赔偿方式财产保险的补偿性质和保险赔偿方式 一、一、 补偿是财险的重要属性和法律规范补

17、偿是财险的重要属性和法律规范 二、财产保险金额和标的价值二、财产保险金额和标的价值 -理解赔偿的基本概念理解赔偿的基本概念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1保险金额保险金额 合同约定的保障金额,保障金额,代表所购买的保险数量。 其意义有其意义有3: 一、确定费率费率依据;二、赔赔偿最高限额;三、应在标的价 值基础上确定应购买保额。确定应购买保额。 2保险价值保险价值 承保标的经济价值,实践中是承保标的经济价值,实践中是 市场价值。市场价值。 存在时间区别,如、投投保时、出险险时价值; 存在原值原值(账面价值)和折旧余值;余值;一般按余值赔偿。 标的价值在财产保险赔偿中非常重要。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3足额、

18、不足额和超额保险的概念及赔偿规则足额、不足额和超额保险的概念及赔偿规则 足额保险足额保险 得到充分赔偿得到充分赔偿 不足额保险不足额保险 仅就投保部分具有赔偿权利仅就投保部分具有赔偿权利 超额保险超额保险 超过部分的保额无效超过部分的保额无效 是个相对概念!取决于标的价值量,后者是动态 量。 为了获得充分充分补偿、并不浪费保费,确定保额保额时 可采取各种合法合法方式: 按账面原值、加成数(体现重置价值)等。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4、保险赔偿的双重规则: 市场等价交换、控制道德风险的损失补偿。 保额是上限; 赔偿限制在损失内; 两者并用并用;实践中为取其低的取其低的操作规则 可见企业财险比例赔偿方

19、式的合同规定。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三、财产保险的赔偿方式三、财产保险的赔偿方式 1 赔偿相关内容:赔偿相关内容: 理赔人、赔偿原则、程序理赔人、赔偿原则、程序见教材有关部分见教材有关部分 2 合同可以约定采用的赔偿方式:合同可以约定采用的赔偿方式: 有有3种,种,分别适合于不同的保险业务-见教材 定值赔偿方式 比例赔偿 第一损失赔偿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比例赔偿方式的运用案例运用案例 -理解标的价值、实际损失、保额三变量 对财险赔偿的重要性 案情:案情: 2004年4月事主以以12万购买万购买1997年底生产轿车,并投保了 车辆损失、第三者责任和盗抢险。保险人按按1997年时的新年时的新 车价格

20、车价格32万万承保并收取保险费收取保险费5488.73元。元。同年6月投保 车辆因承保事件全部毁损。 赔偿分歧: 保险人经过核算同意赔偿同意赔偿10.02万元万元,理由是: 条款规定,“发生全部损失全部损失时,在保险金额以内计算赔偿, 保额高于保额高于事故发生时承保车辆实际价值承保车辆实际价值的,按事故发生时 承保车辆实际价值赔偿。 该车出险时实际购车的价值该车出险时实际购车的价值12万,万, 因事主购买后使用不因事主购买后使用不 足足1年不考虑折旧,但按年不考虑折旧,但按15%的免赔额作扣除,由此保险的免赔额作扣除,由此保险 人支付赔款人支付赔款10.2万。万。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事主不服:

21、 称条款中的实际价值,是指事故发生时事故发生时同类车型“购买价格购买价格 -折旧折旧”后的价格,后的价格,根据这一理解,实际价值应该为实际价值应该为“原始原始 价值价值32万万*(1-5年折旧率年折旧率合计30%每年6%)”后的价值为价值为 22.4万元万元。 由此产生了分歧,出险车辆的实际价值如何计算是赔偿的焦由此产生了分歧,出险车辆的实际价值如何计算是赔偿的焦 点。点。 保险人辨称: 事主超额投保,超额投保,超过部分应该无效。 法院判断 保险人在明知购车价为保险人在明知购车价为12万的情况下仍然接受了超额投保万的情况下仍然接受了超额投保, 收取了保险费,由此应按合同约定承担赔偿应按合同约定

22、承担赔偿。据此支持了事 主按保险合同约定的车辆折旧方法认定扣除折旧后出险时的 实际价值为22.4万元,扣除15%的免赔额后应赔偿应赔偿19.4万元。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该案中: 有关赔偿方式本身无分歧有关赔偿方式本身无分歧,均认可“按出险时标的实际价值出险时标的实际价值 和约定计算方式赔偿约定计算方式赔偿”。 主要问题在于:标的实际价值确定问题在于:标的实际价值确定。 事主的主张有合同依据,合同依据,合同规定保险车辆实际价值为: 出险出险时同类车型购置价同类车型购置价扣除折旧后的价格; 保险人主张的价值缺乏合同依据。 该案中,事主明显获得额外利益事主明显获得额外利益,之所以无法否定无法否定,是

23、因为 所谓超额投保是个对应于保险标的价值的概念所谓超额投保是个对应于保险标的价值的概念。 现实中的标的价值如何确定标的价值如何确定,合同法赋予灵活的规范。合同 法41条第一款规定:可由双方约定并载明,可由双方约定并载明,也可按出险时实按出险时实 际价值确定际价值确定”。 本案中,合同明确约定合同明确约定,采用前一种方法前一种方法,由此不能认为其 属于超额投保;保险人接受事主的接受事主的32万万的保险金额说明了这 一点。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启发 此案反映了财产保险赔偿中的两大问题:此案反映了财产保险赔偿中的两大问题: 一是,实际价值须考虑折旧。一是,实际价值须考虑折旧。 对此一般无分歧,均以折旧

24、后价值为实际价值;对此一般无分歧,均以折旧后价值为实际价值; 二是,如何对待原始价值、转手价值、重置价值,二是,如何对待原始价值、转手价值、重置价值, 这里含有市场价值波动(贬值或升值)因素。这里含有市场价值波动(贬值或升值)因素。 -法律上允许对实际价值的认定采用多种方式:账面法律上允许对实际价值的认定采用多种方式:账面 原值和重置价值。对后者应有时间约定,比如出险原值和重置价值。对后者应有时间约定,比如出险 时!还是何时的重置价值等等。时!还是何时的重置价值等等。 该案显示:3个变量的重要性以及合同约定的重要性。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补充: 财险比例赔偿方式所体现的共保财险比例赔偿方式所体现

25、的共保-分担因素分担因素- 道德风险抑制道德风险抑制-国际社会的新实践国际社会的新实践 比例方式具有共保属性具有共保属性。 式中的分母一般为保险价值分母一般为保险价值,其核定数量核定数量是出险后影响赔额的因 素,需要约定需要约定或公估公估。 进一步考虑,比例方式下的分母,若采取不同办法则产生不同的分母,若采取不同办法则产生不同的 共保效果共保效果: 我国,标的价值全额进入分母标的价值全额进入分母,折算后的赔偿比值变小赔偿比值变小; 美国,采用标的价值总额的一定比例(如标的价值总额的一定比例(如80%)进入分母)进入分母: 赔偿额= 保额保额/投保必要量(投保必要量(=财产价值财产价值*0.8)

26、 * 实际损失。 折算的比值折算的比值大,保险赔偿多。 可见,进入分母的标的价值比例(若作为投保要求)可见,进入分母的标的价值比例(若作为投保要求) 成为调整分成为调整分 担责任的因子。担责任的因子。 据此,业内认为:比例方式同时也具有共保的效应,可以推广。据此,业内认为:比例方式同时也具有共保的效应,可以推广。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举例: 住宅A 住宅B 标的价值 15万 17万 最低投保要求15*0.8=12万 17*0.8=13.6万 购买保额 10万万 12万万 实际损失 10万 10万 赔偿额10万/12万 * 10万 12万/13.6 * 10万 注:实际损失的核定实际损失的核定会剔

27、出折旧因素、部分损失因素等, 主要考虑勘查时的真实损真实损失,撇开投保保额和标的价值的 估算。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2特定情况下的赔偿方式特定情况下的赔偿方式见教材见教材 * 共同保险和重复保险下,若干保险人分担共同保险和重复保险下,若干保险人分担 损失的方式:损失的方式: 法律概念和现实标准:保险金额总和是否超 过标的价值 分摊方法有分摊方法有3种:种: 按保额比例分摊损失; 按单独赔偿最大责任计算所分摊的损失; 按照出单顺序(再保险的方法)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赔偿方式小结: 具体案例中的赔偿金额受赔偿金额受3方面因素制约:方面因素制约: 一是定损;二是定值;三是约定赔偿计算一是定损;二是定值

28、;三是约定赔偿计算 公式。公式。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第三节第三节 财产保险中的资金流财产保险中的资金流保费保费 和准备金和准备金 一财产保险费一财产保险费 1精算原理精算原理 纯保费等于财产(保额)损失率财产(保额)损失率及其制约因制约因 素。素。 保额损失率的制约因素:保额损失率的制约因素: 损失频率因素:、出险(事故)率损失频率因素:、出险(事故)率 、毁损率、毁损率 损失程度因素:、损失程度损失程度因素:、损失程度 、平均保额、平均保额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区分损失率和赔付率两个不同的指标!区分损失率和赔付率两个不同的指标! 损失率损失率单位保险金额应缴纯保费公平精算保费 赔付率赔付率单位

29、保费中纯保费或实际赔偿支出的比例 公平精算保费或实际赔偿支出或实际赔偿支出占保费的比例 前者前者反映损失分布特征,后者,后者反映保费结构特征, 是边际。是边际。 综合赔付率(赔付支出经营支出)保费收入综合赔付率(赔付支出经营支出)保费收入 指标含义:指标含义:超过,企业处于承保亏损状 态;小于意味着有所盈余。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保额损失率的统计学处理:保额损失率的统计学处理: 经验损失的算数平均值算数平均值方差方差和标准标准 差差判定系数(标准差均值)作为费 率厘定的风险系数,以便提高精算保费的 充分性充分性。 其处理方法是一般的概率统计原理。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财产保险费率的确定财产保险费率

30、的确定 纯费率纯费率保额损失率的计算(损失分布的处理)保额损失率的计算(损失分布的处理) 附加费率确定的简单方法:附加费率确定的简单方法: #含多种财务要素:经营费用、利润、间接税含多种财务要素:经营费用、利润、间接税 #单位保费的附加费率单位保费的附加费率= 经营费用之和经营费用之和/保费总和保费总和 单位保额的附加费率单位保额的附加费率=经营费用总经营费用总/保险金额总和保险金额总和 #总保费总保费=纯费率纯费率 *(1+ 保费附加费率)保费附加费率) 或或 总保费总保费=保额损失率保额损失率 + 保额附加费率保额附加费率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2实践中的财产保险费:实践中的财产保险费: 建立

31、在等级保费的基础上建立在等级保费的基础上 表定法表定法 分类法分类法 经验法和回溯法经验法和回溯法 体现等级保险费制度体现等级保险费制度 实践中的折扣系数:体现各种风险程度因素:性实践中的折扣系数:体现各种风险程度因素:性 别年龄、车龄车况、驾驶状况等等。别年龄、车龄车况、驾驶状况等等。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二二 财产保险的责任准备金财产保险的责任准备金 1、含义和来源、含义和来源 用于保险合同志支付责任的资金准备,来用于保险合同志支付责任的资金准备,来 源于纯保费,称源于纯保费,称Unearned未赚取保费。未赚取保费。 2、成因、成因 保险合同责任保险合同责任 与与 会计核算年度的不一致。会

32、计核算年度的不一致。 3、性质、性质 是对保户的负债,处于负债方;是对保户的负债,处于负债方; 是保险人的主要负债项目是保险人的主要负债项目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4、意义重大、意义重大 * 保险支付的资金来源,关系到保险人的偿付能力。保险支付的资金来源,关系到保险人的偿付能力。 * 保险人的偿付能力涉及企业和市场安全;是监管的中心。保险人的偿付能力涉及企业和市场安全;是监管的中心。 * 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受制于多种因素,从保险经营流程分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受制于多种因素,从保险经营流程分 析有:析有: # 保费充足性保费充足性精算风险、技术风险精算风险、技术风险 # 准备金核算提留和保管准备金核算

33、提留和保管 # 准备金保值增值准备金保值增值-投资风险(保险企业的资产组合、市场投资风险(保险企业的资产组合、市场 价值波动)价值波动) *偿付力监管的主要内容:偿付力监管的主要内容: 资本金充足性监管资本金充足性监管 准备金充足性监管准备金充足性监管 精算保费充足性监管精算保费充足性监管 投资范围、资产组合比例监管投资范围、资产组合比例监管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5、准备金的种类、准备金的种类 依据险种的特点和支付责任(依据险种的特点和支付责任(CF)区别;)区别; 不同的准备金具有不同的支付用途;不同的准备金具有不同的支付用途; 主要依据险类和合同期限长短而区分:主要依据险类和合同期限长短而区

34、分: 财险准备金财险准备金 寿险准备金寿险准备金 长期健康险准备金长期健康险准备金 再保险准备金等。再保险准备金等。 各国的监管要求有差别;准备金确定是精算的内各国的监管要求有差别;准备金确定是精算的内 容之一。容之一。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6、我国财产保险的、我国财产保险的3种责任准备金种责任准备金 -教材教材 未偿责任准备金未偿责任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 总准备金总准备金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7、保险保障金、保险保障金 用于保险企业清算时责任支付的资金准备;用于保险企业清算时责任支付的资金准备; 功能类似于存款保险制度,是防止挤兑功能类似于存款保险制度,是防止挤兑RUN风波;风波

35、; 同存款保险制度、退休基金保险制度一起构成金同存款保险制度、退休基金保险制度一起构成金 融风险保障体系融风险保障体系简称金融风险保障(社会)机简称金融风险保障(社会)机 制制 由政府出面、依法组织;但交给独立的机制运行;由政府出面、依法组织;但交给独立的机制运行; 其机理类似于保险公司,只是风险的标的为金融其机理类似于保险公司,只是风险的标的为金融 机构破产对公众违约的风险。机构破产对公众违约的风险。 中国的制度,见偿付能力一章中国的制度,见偿付能力一章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第第 节节 财产再保险财产再保险 一、概述一、概述再保险原理再保险原理 1、含义、含义 同共同保险的区别同共同保险的区别

36、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2、功能、功能 教材教材: *增加风险分散的层次,扩大承保能力增加风险分散的层次,扩大承保能力-分出业务分出业务 再保险是支撑保险业、防控经营风险的“防线” 3条承保风险的控制防线:条承保风险的控制防线: 经营技术、财务上:保费充足、企业准备金、资本金; 再保险;资本市场和融资能力; (政府)保险保障基金-进入清算 *扩张业务扩张业务分入业务分入业务 *国际经济交往需要国际经济交往需要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就分出业务分析就分出业务分析 第一、扩大承保能力,降低杠率(负债/资本金)、 提高偿付能力。 第二、均衡承担的危险损失(互换性的分出); 降低准备金提取量,对新企业特别重要

37、; 第三、承担巨灾性的风险和损失; 第四、灵活退出已承担的风险责任。 第五、再保险具有避税的作用。各国保险经营的税第五、再保险具有避税的作用。各国保险经营的税 收对净保费收对净保费=直接保费直接保费-分出保费分出保费 征集征集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关于承保能力的理解关于承保能力的理解 保费(预收风险损失价值)= 承保标的的保额(最高责任)承保标的的保额(最高责任) * 损失概率和程度损失概率和程度 保费收入(赔偿责任=准备金=负债)同同 资本权益存在杠杆关系;资本权益存在杠杆关系; 保费保费/盈余比率的概念:保费盈余比率的概念:保费=负债;盈余负债;盈余=资本权益,是资本权益,是 保险杠杆率保险

38、杠杆率 指标;指标; 其监管要求水平为:其监管要求水平为: 财险一般为3-4;寿险一般为6-8左右; 其倒数类似于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险的资本要求高于信贷的8%。 当实际资本金有限时,法定安全的承保能力是有限度的! 监管中规定的 保费收入同资本的关系反过来为: 资本额资本额 * 法定倍数法定倍数 =最大承保能力最大承保能力 当认定的实际资本量有限时,企业的承保能力是有限的。当认定的实际资本量有限时,企业的承保能力是有限的。 这如同:当银行负债(存款)确定时,按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监管这如同:当银行负债(存款)确定时,按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监管 资本金也是确定的,如果实际资本不足,则对策有资本金也是确定的

39、,如果实际资本不足,则对策有2:削足适履:削足适履=摆脱摆脱 负债业务,或补充资本金。负债业务,或补充资本金。 分出分出=摆脱负债(承保风险)摆脱负债(承保风险)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二、再保险市场二、再保险市场供给组织形式供给组织形式 第一、保险人相互分保第一、保险人相互分保 互换性质的分保活动,称兼业再保险(综合再保险);互换性质的分保活动,称兼业再保险(综合再保险); 依据监管许依据监管许 可;可; 第二、专业再保险第二、专业再保险 专门承保已保险的风险、并进行业务指导;专门承保已保险的风险、并进行业务指导; 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资本市场提供资金、和承保能力。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资本市场提

40、供资金、和承保能力。 瑞士再、慕尼黑再、劳合再、通用再、格宁再等为著名企业;瑞士再、慕尼黑再、劳合再、通用再、格宁再等为著名企业; 德国、卢森堡、离岸的百慕大等是著名的地区。德国、卢森堡、离岸的百慕大等是著名的地区。 第三、共保集团第三、共保集团: 再保险再保险Pool。 例如:保险人例如:保险人 联合起来重新分配承担的风险。联合起来重新分配承担的风险。 不是,风险人不是,风险人 联合起来的保险联合起来的保险POOL 第四、公开市场:类似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公开交易承保风险的平第四、公开市场:类似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公开交易承保风险的平 台。台。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三、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建设

41、三、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建设 市场构架市场构架 第一、交叉分保的业务量有限。 第二、专业再保险人专业再保险人 2003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下属:中国 财产再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公司 3家外资再保险分公司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再保险的监管规定再保险的监管规定 超过承保能力的必须分保必须分保 原法定分保法定分保,须将承保业务的20%分给中 再保,入世过程中,年降低5%,现已取 消; 有限的、向境内再保险公司分保向境内再保险公司分保的规定; 适应发展需要,颁布了再保险公司管理再保险公司管理 条例条例。有关规定可以查阅。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市场状况市场状况 再保险需求萎缩的

42、困扰。表现为:再保险需求萎缩的困扰。表现为: 法定分保取消后,中再保缺乏业务来源; 原保险人市场拓展困难,分出需求不足, 承保的负荷量有限; 企业热衷于以扩充资本提高支付能力,而 不是再险市场的分出业务。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我国再险市场潜在需求巨大但有效 需求不足 度量指标-自留比率: 指直接承保风险中自己承担的比率; 按保费衡量为:自留直接保险费/直接保费收入。 我国商业保险分出业务及其保费比率不足10%,自留率高达94%,存 在超额自留超额自留现象。 超额自留:超过监管规定的自留风险边际的风险: 实际自留风险 大于 监管最大自留风险 监管自留风险=承保风险* 法定分出比例 或 =实际资本金

43、 * 法定杠杆率(例如财险为3-4) 我国再险业务结构中,原先法定分保占主导;强迫分保的法定分出制 伴随入世承诺已取消 -中国市场情况和监管规定见补充阅读材料。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第第 节节 再保险的方式再保险的方式参见教材案例 一、再保险的两大类方式 1、临时再保险-FR :传统、补充方式 非正式FR满足临时需要,市场兜售;逐笔安排、选择 和随意性大。 正式FR(预约OFR)-事先协议的R。是否执行取决于分 出方。 2、合同再保险TR 或自动固定再保险AR: 约定方式以合事先明确的分保方式。 特点: # 事先协议-固定和自动,业务有保证,可安排; # 必须出让/受让- 风险分配确定,体现双方利益; # 非逐笔约定-统一标的分保方式(交易成本低、道德风险 可控、大数定律基础强) 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二、合同再保险的方式 比例再保险合同(方式) 1、成数再保险 2、溢额再保险 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