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理论讲义_第1页
第二章(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理论讲义_第2页
第二章(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理论讲义_第3页
第二章(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理论讲义_第4页
第二章(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理论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1本章要点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1.2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生平和著作: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心理学第二势力的领导者。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纪元,促进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并为20世纪的人文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柱。他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自我和

2、本我、弗洛依德全集等。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本我”是最原始的、本能的;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力比多: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精神分析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一种能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1)口唇期,01岁;吸吮本能(2)肛门期,

3、13岁;(3)前生殖器期,36岁;亲子依恋(恋母情结)(4)潜伏期,61l岁;平静时期(5)青春期,从1113岁开始。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在上述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分别与当时性生理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人格发展学说有如下特点:考虑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体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 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2、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

4、,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 任务: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 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学前期,从4岁到7岁。游戏期 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学龄期,从7岁到12岁。 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 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 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

5、段,成年中期,从25岁至50岁。 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岁至死亡。 任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 刺激(S)反应(R)。心理发展的核心观点: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一)环境决定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儿童的情绪是后天习得的 附:华生经典的情绪唤起及解除实验华生经典的情绪唤起实验是在一名叫阿尔伯特的11个月大的婴儿身上做的惧怕条件反射。实验初期,阿尔

6、伯特与小白鼠玩了3天。后来,当阿尔伯特开始伸手去触摸白鼠时,脑后敲起了钢条的声音。阿尔伯特猛然跳起,向前摔下,将头埋进垫子,但没有哭。第二次,正当他的右手刚触模白鼠时,钢条又被敲响,他又猛然跳起,向前摔倒,开始哭泣。一周以后的几次白鼠与响声的组合刺激也都引起孩子惊起。最后,当白鼠单独出现后,阿尔伯特表现出极度恐惧,转过身去,扑倒在地,匍匐前进,躲避白鼠。几天以后,华生极其同事试验刺激的泛化。他们发现阿尔伯特玩耍很多东西,但惧怕任何有毛的东西。不管是他看见了白兔、狗、毛大衣、棉毛或圣诞老人面具,他都哭或焦急,纵然以前根本没被这些吓怕过。可见阿尔伯特的惧怕已泛化到一切带毛的东西上了。出于道德原因,

7、这个实验曾遭到学术界严厉批评,但实验确实提供了惧怕条件反射形成的证据。 彼特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他害怕白鼠、兔子、毛大衣、羽毛、棉花绒、青蛙、鱼以及机器玩具,除此之外,他非常健康活泼。华生建议其同事琼斯(M. Jones)对其进行惧怕的解除条件反射实验。琼斯用了很多方法,包括要彼特观看其他儿童与兔子玩耍。而最精彩的方法如下:彼特被安放在高背椅中坐着并给他吃午后快餐,随后将一个装着白兔的笼子放在和他有一定距离又不干扰他的地方。第二天白兔的笼子又稍靠近些,直到他显示有轻度的不安为止。每日按此处理,一天接一天地照样把兔子放得越来越近。由于实验者小心处理,从未惊扰彼特半分。最后彼特可以用一只手吃东西,

8、同时用另一只手与兔子玩耍。通过相同的方法琼斯也消除了彼特其他的大多数的惧伯。 (摘自: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75页;美威廉.格莱因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315-316页)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斯金纳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首先,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其次,强化使行为不至于消退。第三,及时强化有利于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发展。第四,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

9、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二)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斯金纳重视将其理论应用于实际。1育婴箱的作用这种设计的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2行为矫正成人都应注意不去强化儿童的不良行为。3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社会学习理论(一) 观察学习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儿童就是在这种观察学习和自我学习中发展起那些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二) 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社会学习:指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按某种行为去行动。1.攻击性:攻击性行为的习得是种操

10、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2.性别角色的获得:3.亲社会行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促进儿童产生和发展亲社会行为。评述:班杜拉的理论虽然承认认知因素,但没有对其进行充分探讨,而是偏重于行为研究。因此,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基调上来说还是行为主义的。 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一、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二、阐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人类心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第一,人类心理的发展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

11、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三、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第,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思想。四、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教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和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将人类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言语的发展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于言语符号,儿童心理活动的内化方得以实现。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理论特色: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二,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划儿童

12、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种的基本假设(一)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在主动性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中。儿童智力发展之所以具有主动性,是由于智力结构本身只有活动的性质。儿童智力发展具有内在主动性好奇心,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其智力结构的改进结构或图式:认识上的一种功能性结构,主体依赖它对客观刺激做出反应。智力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结构的整体性 结构的转换性 结构的自调性。 (三)儿童智力发展的建构性特点。 客体只有在被主体结构加工改造以后才能被主体所认识,

13、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体具有什么样的智力结构。 现实是主体依据已有的思维图式对环境信息进行的建构。(四)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与感知运动图式、前运算图式、具体运算图式及形式运算图式相对应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儿童智力发展阶段性理论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第二,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只有质的差异。第三,前后两个阶段有一定的交叉。第四,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第五,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14、,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儿童智力发展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1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24个月): 循环。3二级循环反应阶段(58个月):4二级反应协调阶段(912个月): “客体永久性”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318个月):6表象思维开始阶段(1924个月):婴儿

15、具有了心理表征能力(二)前运算阶段: 儿童的思维:符号性的特点。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自我中心特征。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早期的信号功能 (1)表象符号延迟模仿 (2)语言符号:即象征和符号。2自我中心3,感知的局限性(三)具体运算阶段符号性和逻辑性,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四)形式运算阶段 能够提出和检验假没,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皮亚杰认为,在经过前述这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后,儿童的智力就基本达到了成熟。三、皮亚

16、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机制理论 理论核心是:儿童智力的发展是通过动作所获得的对客体的适应而实现的。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同化、顺应、平衡、适应、组织是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沦中的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一)同化: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去的过程。(二)顺应: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三)平衡: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是潜藏在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平衡不平衡平衡。儿童就是在这种不断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实现了智力的发展。四、皮亚杰学派新进展 1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17、进行了改进 2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可以被加速的观点 3对皮亚杰的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理论提出质疑 4提出对儿童心理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意见 5 提出应重视应用研究第五节 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不论遗传还是生理成熟,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它只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而且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二)儿童心理发展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是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则是促进这个内部矛盾产生和不断运动的条件。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那些外因决定的。 (三)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教育 领会(掌握知识和经验) 发展向儿童提出的教育上的要求应该既高于儿童的原有水平,又是经过他们努力后能够达到的,这种要求最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四)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质的变化就体现在年龄特征上,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具有稳定性,而且也具有可变性。在同一个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个体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 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一,认为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在主体和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