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速背知识梳理_第1页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速背知识梳理_第2页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速背知识梳理_第3页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速背知识梳理_第4页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速背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速背知识梳理

一类原因、目的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

(一)中国史

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等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

4.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5.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6.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7.辛亥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8.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9.北伐战争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10.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11.东北三省不到半年沦陷的原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2.我国进行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

13.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二)世界史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4.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

5.工业革命开始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市场扩大,商

品供不应求

6.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奴隶制的存废

问题

7.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0.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建立战

后世界的新秩序

1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

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2.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3.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4.二战爆发的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大危机的

打击;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15.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和世界人民

的互相帮助

16.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遏制井产主义

17.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美苏两国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02

第二类方计、政策、原则、路线、任务、口号类

(一)中国史

1.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2.洋务运动的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3.辛亥革命的纲领:驱除勒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和“科学”(称为德先生”和“赛

先生”)

5.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

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6.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实行的政策:不抵抗政策

7.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通电全国的内容:要求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8.1958年党的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

会主义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

11.我国针对少数民族所实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12.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

1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

14.针对台湾问题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5.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在1995年提

出的八项主张

16.新中国的外交政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7.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求同存异

(二)世界史

1.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或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2.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科学理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俄国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的法令是: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4.列宁1921年实施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5.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

6.二战前,英法对德国实行的纵容政策:绥靖政策

7.二战后,美国在日本实行的政策:非军事化政策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的政策:“科技立国”政策

9.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

采取的政策:冷战政策

03

第三类战役类

(一)中国近现代史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日战争中的战役,八路军与日军交战,

取得胜利,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抗日战争中的战役,国民党第五战区司

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交战,取得胜利,是中国正面战场

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3.百团大战:1940年8月,抗日战争中的战役。八路军彭德怀指挥

与日军交战,取得胜利,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

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的序

5.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由林彪、罗荣桓领导,解放东北全

6.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在刘伯承、邓小平、陈

毅、粟裕、谭震林的领导下,以徐州为中心,发动淮海战役,解放了

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7.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华

北人民解放军合力发起,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8.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毛泽东和朱德下达渡江命令。人

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二)世界近现代史

1.纳西比战役:1645年6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领导

的议会军和王军之间的战斗,最后击溃了王军

2.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英军在波士顿附近来克星顿同北美民

兵交火,标志着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了

3.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美军打败英军,这

次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

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7月14日,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5.凡尔登战役: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爆发的战役,被称为

“绞肉机”

6.德国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

攻,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7.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不到几个月,占领了大

片苏联领土,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赢得了莫斯

科保卫战的胜利

8.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国海军基

地珍珠港,重创美奉太平洋舰队,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的规

模达到最大

9.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德战场上的战

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0.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向德军

发动了进攻,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1.柏林战役:1945年4月,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总攻。5月2日,

柏林守军投降

04

第四类道路类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苏俄十月革命的道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05

第五类标志类

中国史

1.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

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4.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标志: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

争的爆发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

6.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的标志:1851年,永安封王

7.7'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1856年,天京事变

8.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9.洋务运动兴起的标.志:19世纪6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

10.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1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标志:1895年,中日《马关条

约》的签订

12.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13.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

14.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

定国是”诏书

15.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失败的标志: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捕

遇害

1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1898年,戊戌

变法(百日维新)

17.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1901年,《辛丑条约》

的签订

18.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形成的标志:1894年,兴中会成

19.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标志:1911年,辛亥革命

20.中华民国成立的标志: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

总统

21.清朝统治结束的标志: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

22.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的标志:1912年,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3.护国战争爆发的标志:1915年,蔡铐、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

宣告独立

24.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2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26.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27.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28.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标志:1923年2月,京

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

召开

30.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标志: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3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开始的标志:1927

年,南昌起义

32.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标志:1927年,三湾改编

33.中国革命从城市转人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标志:1927

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4.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确立的标志:

1929年,古田会议

35.长征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突围西

进.

36.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

37.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标志:1936年10月,红

军三大主力在甘雨会宁会师

38.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标志:1931

年,九一八事变

3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

40.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七七事变

4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抗战局面开始形成)的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42.日本企图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标志:1938年6月一

10月,武汉会战

43.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的标志: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

武汉

44.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标志: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45.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标志:1945年,中

共七大的召开

46.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

署投降书

47.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

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48.国民党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的标志: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

占领张家口

49.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的标志:194,7年3月,国民党进攻陕北解

放区、山东解放区

50.人民解放军拉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标志: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

里挺进大别山

51.东北全境解放的标志:1948年9月,辽沈战役的胜利

52.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解放的标志:1949年1月,淮海战役

的胜利

53.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标志:1949年初,平津战役的胜利

54.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

55.科举制度结束的标志4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5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57.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8.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59.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

战协定》上签字

60.我国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的标志: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6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顶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6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的召开

6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6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

65.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标志:1978

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6.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1981年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

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7.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标志:1992年,中国共

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68.我国迈出对外开放步伐的标志:1980年,党中央兴办深训、珠

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69.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1987年,中国共产党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71.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的标志: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7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标志:200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73.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标志:2012年,中国共产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7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

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标志: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大会

7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形成的标志:2014年10月,中共十八

届四中全会

7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标志:1949年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7.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1972年,中美双方正式签署

并发表《联合公报》

78.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标志:1972年,曰本首相田中角

荣访华

79.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标志:香港、澳门的回归

80.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两岸开启“三通”

81.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标志=2003年

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弁成功返回地

世界史

1.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标志:新航路的开辟

2.英国成为海上强国的标志: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无敌舰队”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4.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6.美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立宣邑》的发表

7.美国独立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标志: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

独立

8.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

底狱

9.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0.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

成功

11.人类开始进人“蒸汽时代”的标志:1785年,瓦特蒸汽机的出

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3.俄国近代化开启的标志:彼得一世改革

14.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1861年农奴制改革

15.美国内战爆发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16.美国内战结束的标志: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17.日本幕府统治结束的标志:1868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

反扑

18.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1868年,明治维新

19.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发电机

的发明

20.由“蒸汽时代”进人“电气时代”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

亚宣战

2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23.欧洲优势地位开始动摇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

24.“凡尔赛一华麴体系”形成的标志:1922年,华盛顿会议

25.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的标志:1928—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26.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公布新宪法

27.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

暴跌

28.罗斯福新政开始的标志: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

国总统

2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3年,希特

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

3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