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演化史_第1页
中国服饰演化史_第2页
中国服饰演化史_第3页
中国服饰演化史_第4页
中国服饰演化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服饰演化史 汉服 原始服饰 原始服饰 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 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的。在纺织 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 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 时还没有绳、线,可能用动物 韧带来缝制衣服。在山顶洞人 的遗址及其它古墓里,层发掘 出大量的装饰物,其中有头饰、 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 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 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 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 渔猎胜利的纪念。 商周贵族服饰 商周贵族服饰 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 示图。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 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 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 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 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 比其他颜色

2、更鲜艳,渗透力也 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 存至今。 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 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 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 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根据出土服饰复原绘制) 东周男子服饰 东周男子服饰 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 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 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 种样式,领子通用矩领。这个 时期的服装还没有钮扣,一般 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 玉制饰物,腰带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丝织的为“大带”或叫 “绅带”、另一种是皮革制成 的为“革带”。本图为窄袖织 纹衣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铜 人服饰复原)。这种服装为矩 领,领、袖、襟、裾均有缘饰, 肩上有披肩,腰系绦带

3、,并在 右侧挂玉佩。此服属于当时一 般士之服饰。 战国妇女服饰 战国妇女服饰 战国时期中山国妇女的服 饰 插笄、穿短衣长裙的妇女 (河北平山三汲出土中山国玉 人)及窄袖短衣、方格纹长裙 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玉人服 饰复原绘制)。中山国是战国 中期中原地区的一个由白狄族 建立的少数民族诸侯国。图中 展示的玉人服饰,上穿紧身窄 袖衣,下穿方格花纹裙,在当 时具有代表性。人物头上的卷 型发饰,形似牛角,可能是中 原地区流行的笄饰。 上古商周服饰 上古商周服饰 战国窄袖曲裾女服展示图 (根据四川成都出土青铜壶纹 饰复原绘制)。曲裾深衣与其 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 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 的不同

4、之处,叫“续衽钩边”。 “衽”就是衣襟。“续衽”就 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 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 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 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 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 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 再用腰带系扎。女窄袖曲裾服, 衣长略短,下配拖地长裙。 商代发式 商代笄饰男女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人物似孩童形象,身上刻有清晰的 纹样,可能是早期的文身,头上插一对 发笄 ,由此可见商代发笄的安插方法。 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 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 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 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 头部,但冠

5、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 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 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 设 “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 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 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 商代的冠饰 商代的冠饰 头戴高巾帽、穿右衽 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 佩带蔽膝(前身腰间系有 一条象征权利的下垂物, 物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 斧能断割之意,后世将其 加阔变为蔽膝)的贵族男 子。 (西周玉人,传世实物, 原件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弗 格美术馆) 上古军戎服饰 上古军戎服饰 台湾耶美人原始藤甲复原图。 由于殷商前后的甲,既没 有较为完整的实物出土,又没 有发现其他的资料作参考,因 此很难描绘出当时的甲的形

6、象, 只能根据现有保存的实物进行 推测、想象。这种藤甲用藤条 编织而成,形如现代的坎肩, 在胸前用麻绳系扎。为了增强 防御效能,还在藤甲的表面蒙 上鱼皮,胄也是用藤条编成的。 上古商周服饰 上古商周服饰 西周武士复原图。 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 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除 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 有“练甲”和“铁甲”。练甲 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 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 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 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 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 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 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战国胡服骑射 战国末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传统的流传下来的上衣下裳 和深衣戎

7、服不便骑马,于是变服 成了一件有关增强国力的大事。 赵武灵王几经周折,在取得部分 统治集团上层人物的支持后自己 带头以国君的身份穿起了紧身窄 袖、长裤皮靴的胡服。所谓胡服, 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 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 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 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 动。赵武灵王是最先采用这种服 装的人,他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 一位改革者。短衣齐膝是胡服的 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 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 遍的装束。 秦汉服饰 秦汉服饰 汉代戴帽、穿曲裾的 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 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 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 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 时期流

8、行的深衣。汉代仍 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 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 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 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 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 裾服饰。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图(根 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 制)。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 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 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 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 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 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 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 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 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 饰。 秦汉妇女的曲裾深衣 秦汉妇女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图(根据西安、徐州 等地出土陶俑服饰复原绘制) 及穿曲裾深衣的妇女(江苏徐 州铜山汉墓出

9、土陶俑)。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 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 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 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 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 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 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 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 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 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 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汉代直裾女服 汉代直裾女服 穿直裾袍服的妇女(汉代加彩陶 俑)及汉代直裾女服展示图。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 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 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 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 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 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 裤

10、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 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 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 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 有裆的裤子。由于内衣的改进,曲 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 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 衣。 汉代皇帝冕服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 参考文字记载及山东济南汉墓出土陶俑、 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复原绘制)。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 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 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 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 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 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 的颜色

11、,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 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 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 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 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 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 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 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 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 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 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 代,绵延两千多年。 秦代铠甲 秦代铠甲 秦代兵士铠甲展示图。 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 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 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 片压下片,腹部的甲

12、片,都是下片 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 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 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 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 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 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 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 前后相等。皆为64厘米,其下摆一 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 魏晋南北朝笼冠大袖衫 魏晋南北朝笼冠大袖衫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 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 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 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 为一时的风尚。笼冠的形 象与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图 象略同,然而时间却比其 他资料要早,可见笼冠并 非出自胡俗,而是先在中 原地区流行以后,才逐渐 传到北方,成为北

13、朝时期 的主要冠式之一。本图为 大袖宽衫展示图及漆纱笼 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 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 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 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 对襟,束腰,衣袖宽大, 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 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 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 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 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 式。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 长裙穿戴展示图及穿对襟 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 (北朝陶俑) 南北朝铠甲 魏晋南北朝武士图 图中前排为两裆铠,长至 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 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 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 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图中后 排两人所穿铠甲为明光铠胸前 和背后的圆护

14、有关。因为这种 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 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 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 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 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 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 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 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 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 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 系束。 唐代文吏服饰 唐代文官服饰 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 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 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 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 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 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 玉佩组绶等。本图为唐代 文官大袖礼服展示图(根 据出土陶俑及壁画复原绘 制)。 唐代文吏服饰 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 子的

15、普遍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 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 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 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 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 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 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 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 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唐代官 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 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 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 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 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 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 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此土为裹 幞头、穿圆领袍衫、乌皮靴的官 吏(陕西乾县李重润墓壁画)。 唐代妇女服饰 隋唐半臂襦裙 隋唐时期妇女的主要服式短襦 都用

16、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 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 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 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半臂,又称 “半袖”,是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 来的服式。一般为短袖、对襟,衣 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带。样式还 有“套衫”式的,穿时由头套穿。 半臂下摆,可显现在外,也可以象 短襦那样束在里面。披帛,又称 “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 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 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 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 十分美观。从传世的壁画、陶俑来 看,穿着这种服装,里面一定要穿 内衣(如半臂),而不能单独使用。 此图为袒领套衫半臂及襦裙穿戴展 示图。 晚唐供养服饰 隋唐

17、五代服饰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 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 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 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 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之际的 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 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 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 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 衣”。此图为敦煌莫高窟晚唐 女供养人服饰。梳宝髻,插双 蓖为饰,穿直领衣衫,高腰裙, 束绅带,披帛,笏头履。 隋唐胄甲 隋唐代胄甲 用于实战的,主要是 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 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 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 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 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 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 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 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

18、饰 或仪仗用的装束。图为胄 甲穿戴展示图。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 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 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 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 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 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 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 样也比较朴素。 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 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龙纹 是汉族的传统纹样,在契丹族 男子的服饰上出现,反映了两 民族的相互影响。本图为圆领 袍展示图。 辽金元服饰 敦煌壁画中戴折 檐暖帽,穿窄袖袍, 半臂、戴云肩、束玉 胯带,穿络缝靴的行 香贵族,腰带上所挂 物件为银麟牌,身后 戴钹笠、翻领袍的行 香者。 辽代铠甲及戎服 辽金元服饰 辽

19、代是契丹族建立的,在短期 内很快强盛,主要是吸收采纳中原先 进的文化、生产技术及社会制度,自 然也包括军绒服饰。在铠甲方面,据 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 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 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 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 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 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 代的特点。铠甲护腹好象都用皮带吊 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 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 型圆护,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 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 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没有明显 不同,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 男子服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

20、身一些。这两种都可作戎服。本图为 辽代武士的铠甲和戎服复原图。 明代皇帝金冠 明代皇帝常服 乌纱折上巾,是皇帝 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 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 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 之后。这种冠帽的形制, 在南薰殿旧藏的历代帝王 像中,描绘得非常细致。 本图为北京定陵出土皇帝 戴的金冠(折上巾),也 是这种样式。折上巾是皇 帝配盘领、窄袖常服袍所 戴。 明代洒线绣龙袍 明代服饰 明万历有翼三眼龙、对襟、窄 袖藏式洒线绣龙袍(出土实物), 袍料立水部分已剪短。龙的图案从 上古发展到明代,精力了无数次的 变化。总的看来,先秦的龙纹,形 象比较质朴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 近似爬虫类动物。秦汉时期的

21、龙纹, 多呈兽形,肢爪齐全,但无鳞甲, 常绘成行走状,给人以虚无缥缈的 感觉。明代的龙,形象更加完善, 它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 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 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 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 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 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 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 目。 明代冠帽 明朝建立以后,对整顿和恢复礼仪非常重视。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 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左1图为冕冠,是皇帝穿冕服所戴, 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左2图为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 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

22、帽之后。右图为忠靖冠, 是一种官帽,以铁丝为框,外蒙乌纱,冠后竖立两翅(当时称“山”),正 前上方隆起,以金线压出三梁。三品以上,冠用金线缘之,四品以下,不许 用金。 明代背子 穿窄袖背子穿戴展示图。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 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 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 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 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 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 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随 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 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 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背子、 袄衫云肩及袍服等。明代背子, 有宽袖背子、有窄袖背子。宽 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 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 摆。

23、窄袖背子,则袖口及领子 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 胸部。 明代男子的便服 明代官吏常服 ,多用袍衫,其制为 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贵族男子 的便服面料以绸缎为主,上绘有纹样,也 有用织锦缎制作的。袍衫上的纹样,多寓 有吉祥之意,比较常见的团云和蝙蝠中间, 嵌一团型“寿”字,意为“五蝠捧寿。 这种形式的图案在明末清初特别流行,不 仅在服装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装 饰上也大量反映。用实相花纹作便服的装 饰,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个特点。另一 种,为实相花是一种抽象的装饰图案,通 常以莲花、忍冬或牡丹花为基本形象,经 变形、夸张,并穿插一些枝叶和花苞,组 成一种既工整端庄,又活泼奔放的装饰

24、图 案。这种服饰纹样在当时深受欢迎。从唐 代开始,宝相花大量进入服饰,成为广大 人民喜爱的艺术图案。到了明代,宝相花 还一度成为帝王后妃的专用图案,与蟒龙 图案一样,禁止民间使用。但很快解除禁 律运用于各种服装上。本图即为缠枝宝相 花纹织锦袍展示图,面料是织“宝相花” 纹样的织金锦。 明代官吏服饰 明代官吏服饰 明代官吏公服其制为盘领 右衽,袖宽三尺。袍服所用的 纹样及颜色,因级别而异:一 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 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 纹样也不一样,一品用大朵花, 径五寸;二品用小朵花,径三 寸;三品用散花,无枝叶,径 二寸;四品五品用小朵花,径 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用小朵花, 径一寸

25、;八品以下,无花纹。 以上服饰,与展脚幞头搭配, 多用于重大朝会。 明代胄甲 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 胖袄,其制:“长齐膝, 窄袖,内实以棉花”,颜 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 胖袄”。骑士多穿对襟, 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 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 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 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 多为“山”字纹,制作精 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 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 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 铁网靴。本图为将官胄甲 穿戴展示图。 清代男子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 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 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 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 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 马褂的形制为对襟、大

26、襟和缺 襟(琵琶襟)之别。对襟马褂 多当礼服。大襟马褂多当作常 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 (琵琶襟)马褂多作为行装。 马褂多为短袖,袖子宽大平直。 颜色除黄色外,一般多一天青 色或元青色作为礼服。其它深 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 等都可作常服。本土为戴暖帽、 穿马褂、行袍的男子。 清代八旗兵甲胄 正黄旗、 正白旗、 镶红旗、 正蓝旗、 镶黄旗、 镶白旗、 正红旗 镶蓝旗 清代服饰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 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 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

27、 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 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 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 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 同的虎头蔽膝。清代八旗兵的甲胄,用皮革制成。此服供大阅兵时穿用,平时收藏起 来。清代除满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旗,参加大阅兵的实为二十 四旗。本图为满清八旗服色. 清代满族妇女服饰 清代妇女日常所穿的服饰, 分为汉族和满族两类,满族都 穿长袍,汉族则以上衣下裳为主。 满族妇女给

28、人的感觉比以往的历代 妇女都修长。这是借助于服饰而给 人的感觉。满族妇女梳旗髻要比汉 族妇女的发式高出五至六寸;满族 妇女穿的“花盆底”旗鞋,也比普 通女鞋高出二至三寸,有的甚至四、 五寸。这样两者加起来就要高出一 尺左右。加上满族妇女所穿的服装, 多以长袍为主,长袍的下摆多垂至 地面,掩住旗鞋,更显出修长的身 姿。长袍外面加罩一件马甲,也是 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装束。这种马 甲与男式马甲一样,也有大襟、对 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长度多到腰际, 并缀有花边。本图为梳旗髻、穿长 袍、马甲的贵妇。 近代民国初年的妇女时装 民国初年,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 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 对襟、琵琶襟

29、、一字襟、大襟、直襟、 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 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 短的变化也较多。二十年代,旗袍开始 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 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 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 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 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 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 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 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 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 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 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 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 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

30、行长 的,长过手腕 ;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 肘。当时穿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 衣衫比较朴素,簪钗、手镯、耳环、戒 指等首饰一概不用,时称“文明新装”。 左图为穿高领窄袖长袄、长裙、佩胸花 的妇女。中图为穿窄袖长袄、马面裙的 妇女。右图为穿长袄、素裙的妇女。 (传世照片) 近代民国初年的男子服饰 民国初年男子服饰主要有马褂和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其款式、 质料、颜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马褂,一般都用黑色丝麻棉毛制品 为之,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钮扣五粒。长衫则用蓝色,其形制为大 襟右衽,长至踝上二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下摆左右两侧开衩。用作便服 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拘。左1

31、图为戴瓜皮帽、穿马褂、长衫的清末男子。 左2图为戴瓜皮帽、穿马褂、长衫的民初男子。左3图为穿马甲、长衫的男子。 右图为戴皮帽、穿马甲、长衫的男子(传世照片) 古人穿衣史话 中国古人被严格的纲常约束,礼节繁多,仅仅在穿衣戴帽上就五花八门,而中国人又习惯以衣帽取人,衣着打扮常常不止是一个人的 个人代号,往往还是他的社会代号。 今天一身短打的现代人最直接接触到的古代装束只能通过戏曲、连环画、历史题材影视剧,我们从那里看到的古人一律长衫宽袍高靴,外加 夸张的头饰或者帽子,显得啰嗦和累赘。 长衣儒人短打苦力长衣儒人短打苦力 据说由黄帝开始,汉人会使用布帛,他们已经懂得了织造布。但是,布被看作最贵重的东西

32、,平民百姓不可能用布来装饰身体,而身居高位 的黄帝非常注重讲究礼仪,是他最先倡导,出现了“襟袖宽博,彬彬下垂矣”。也许正是这“彬彬”两个字,演变成了后来的成语“彬彬有礼”。 黄帝大 概是中国最早的时尚设计师兼模特,他又有一呼百应的效应,风气由他而起,渐渐宽衣长袍成了时尚。到现在的汉语里面,大方大度大气都是褒 义,和“小”相搭配的词汇都相反,可见宽大阔绰风气的久远沿袭。当初,平原君见到孔子“衣长裾,振褒袖”,马上问“你也穿儒服?”可见 最先的儒 家衣袍就是长衣拽地。从现在向前,把历史推远一百年,一身短打装扮的,只能是最下层的苦力。 臣穿紫色死路一条臣穿紫色死路一条 “紫色为君服”。在色彩上,古人认为紫色衣袍最被尊崇。左传中有记载说:有人不讲礼仪,在狐裘袍子里穿了紫色衣衫,去外吃酒席, 不小心,袍子没有合严,露出了内里的紫衣,在场的皇太子当场赶他离开,几天后,罗列了三个罪名把这人杀了。从棉花到布匹,它们本身都是 素白的。有色彩的服装要多染色的工序。远古时候的平民只能穿白色。一片粗糙白布中,出现一个浑身有色彩的人,他的身份地位财产立刻一目 了然了。周礼中有明文列举了衣 服颜色所代表的贵贱身份。甚至一个人服饰的色彩和他父母健在还是过世都有清晰的规定。可见一件长袍就足以透露他的全部私人信息。 刖足之人裤子多余?刖足之人裤子多余? 齐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