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周易与汉赋关系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对古代文学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周易与文学的关系理论研究颇为丰富,如周易与诗 歌,周易与文体等等,然涉及周易与汉赋之间的渊源关系,几乎是 个空白。从汉赋的角度考察,其与周易的相关学术研究也是寥寥无几。一、汉赋研究对于汉赋的研究,在九十年代之前一直是处在文学研究的边缘。在八十年代中期由朱其铠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二百四十题中,仅从汉赋发展的三个主要阶 段一一形成期、兴盛期和转变期,针对各时期出现的赋体特色,作以简略探讨, 甚至为汉大赋戴上一顶&dquo;为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而产生 ”的帽子, 忽略了汉赋作为一种文学本体的自身发展作用。
2、 直到九十年代,学术界对于汉赋 的研究才越来越重视。在褚斌杰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开始比较系统地阐 述汉赋的源头,赋体的分类、体制特点和流变,比较全面而客观地介绍了汉赋的 发展情况。九十年代之后,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才正式地走进繁盛时期。从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汉赋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三类:第一,汉赋与文化的研究。如曹建国的谶纬与汉代的赋学批评,探究了 汉代谶纬文化与汉赋文学批评的关系。张松辉的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分别 从道家文化对汉赋思想的影响,汉赋中神仙意象,道家对汉赋艺术形式的影响, 以及道家人物创作汉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昝风华的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 学,他分别从汉代风俗文化,汉代游艺
3、风俗,汉代建筑风俗,汉代地域风俗四 个方面阐述其对汉赋创作的影响。 再如郑明章博士的论文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 赋研究,全面阐述了汉代经学、谶纬及儒家诗教传统与汉赋之间的关系。刘慧 晏在汉赋文化特质简论中把汉赋还原到汉代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分 别从汉赋与汉代政治、汉代帝王,汉赋与汉代经学、汉人论赋等方面做了考察探 究。许结的汉赋祀典与帝国宗教,详细了论证了汉赋中的祭祀与宗教文化。 还有刘昆庸的汉赋山林描写的文化心理,徐云敏的汉赋与汉代建筑文化 等,分别着眼于汉赋中的山林和建筑,阐述了汉赋文学之意象与汉代文化之间的 渊源关系。这些都是侧重于汉代社会文化对于汉赋创作的影响。第二,汉赋中的多角度&
4、dquo;意象”研究。如易闻晓在文艺研究 上发表的汉赋&dquo;凭虚”论,选中了汉赋中的&dquo;凭虚” 作以阐述探究。侯文学发表的屈宋作品的山水审美取向及其对汉赋的影响, 摘取了山水审美这个角度, 探究其对汉赋的影响。 杨庭的汉赋中女性题材作品 研究,则是挑选女性形象作为研究汉赋的突破口。孔德明的汉赋的生产与消 费,从汉代经济学的角度对汉赋进行研究。张芳溢的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 理与研究,则是从音乐的角度对汉赋进行探究。 贡小妹的汉赋中的建筑美 , 从体量美,空间美,形体美和雕饰美四个方面作以探究。 郭满的汉赋地名疏证 , 侧重对汉赋中出现的大量的地名
5、, 作以整理。还有许多学者对汉赋分别从多角度 展开系统的研究, 比如汉赋的语言文字, 赋体文分类及结构特征等等, 此处不再 一一列举。第三,汉赋与经学的研究。龚克昌先生曾在学者论赋中说: “ 在 两汉时期, 五经地位极高,成为法定教科书,朝政指南。因而通经的往往可 以做官,所以学经的人极多,经学盛极一时 ” 。从汉武帝为博士置弟子, 推广“天下郡国皆立学馆”(汉书儒林传),到昭帝、宣 帝、元帝的增补经学弟子, 凭借经学而走进仕途、 飞黄腾达成为当世之风。 枚皋、 扬雄、蔡邕等一大批汉赋家深受这种社会风潮影响, 五经成为两汉士子必修 之课。因此,受
6、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对于汉赋创作产生了重 要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经学与汉赋的关系研究成果颇丰。二、汉赋与经学关系研究目前,对于汉赋与经学渊源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然比较而言, 还显得相对薄弱。 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非常迅速, 对汉赋的创作产 生很大影响。明代著名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 “ 汉人作赋,必 读万卷书,以养胸次,又必精于六书,识所从来,自能作用。 ” 清代文宗 阮元也认为: “ 综两京文赋之家,莫不洞悉经史,钻研六书 ” 。刘慧晏在汉赋与汉代经学中所说的: “ 从汉武帝到章帝,经学始
7、 终主导着汉代人意识形态, 被封为国教。辞赋之人都是文人, 因此深受经学影响。 如董仲舒,班固等人,本身就是名震经学界的经学家。经学中的大一统的观念, 天人感应观念,君权神授观念,阴阳五行观念等,作为汉代官方思想,在汉赋中 得到了积极传播和浓重的渲染。 ” 这几个观念严格来讲, 都可以归属于周 易的范畴。许多学者系统地研究了汉代经学与汉赋之间关系。 然而,大多数学者是把经 学当做一个整体的概念, 比较笼统的探究了汉赋与经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如 刘松来先生在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中阐述了 “ 汉代赋体文学流变与经 学的关系 ” , “ 汉大赋的话语
8、方式与经学语境之关联 ” , “ 经学衰微与赋的文体升华 ” 等方面,内容丰富,援引了大量汉赋资料来佐证观点。郭令原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流变研究中,论述了诗经对汉赋的影响,分别从 &dquo;题材和主题的影响”,“雅颂 创作对汉赋的影响”,&Idquo;诗经句意在赋中的运用”,“ 楚骚对汉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于汉赋与经学的关 系研究,还有冯良方的汉赋、经学与文学自觉,王洪泉的经学视野中的两 汉赋论等等,以上这些学者都是整体地角度阐述 “六经”对于
9、汉赋 创作的影响。对于&dquo;六经”分开与汉赋关系的研究,即单独探究某一 经学对于汉赋的影响,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如许结、王思豪的汉赋用&It;诗&9匕 的文学传统,李桂荣与郑明璋的论经学对汉赋题材的催动,金前文的汉 赋与汉代&t;诗经>学,陈曦的汉赋引&It;诗>考论,肖赛璐的西 汉赋引&It;诗>考论等,都主要着眼于汉赋与诗经的渊源关系。也有部 分学者探究了礼经、春秋、楚辞与汉赋的渊源关系,然对于周易 与汉赋的关系研究,却少有人涉足。目前,在本人搜集范围之内,仅见唯一一篇 明确阐述周易与汉赋之间渊源关系的文章,即是张涛教授2001年在周易研究上发表的汉赋与易学。然其仅择选了贾谊、扬雄、班固、张衡等几个 人的作品作以探讨,难免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在谈及汉赋中反映出的易 学思想时,只简略的提到了几位汉赋家作品中宇宙观,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 周易思想对于汉赋创作的全方位影响。综上可见,目前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可以说汗牛充栋, 但是对于汉赋与周 易之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家校社联动共育模式对青少年24h活动行为与抑郁症状改善的促进研究
- 2025年香港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子女监护权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影视剪辑师版权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白酒销售顾问销售数据分析与报告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厂土地租赁合同与林业产业发展规划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IT产品代理销售协议2篇
- 2025版小区公共区域保洁与绿化维护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三明货运从业资格证好考吗
- 二零二五版供应链融资高额抵押反担保合同3篇
- 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 封条(标准A4打印封条)
- 2024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延迟交稿申请英文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章动作技能的指导与示范
-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SYT68822023年)交工技术文件表格仪表自动化安装工程
- 中医治疗“湿疹”医案72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