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潜水计算公式1、公式1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2、公式2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b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m); 为基坑半径(m)。3、公式3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为基坑中心距a河岸边的距离(m); 为基坑中心距b河岸边的距离(m); =+; 为基坑半径(m)。4、公式4式中: q为基坑涌水
2、量(/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5、公式5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l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 h为基坑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深度(m); 为潜水层厚与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m)。6、公式6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为基坑半径(m); s为水位降深(m); l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 b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
3、m); m为含水层底板到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中点的长度。7、公式7(1)、bl(2)、bl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为基坑半径(m); s为水位降深(m); l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 b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m)。8、公式8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m); 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静水位的距离(m); t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 为不完整井阻力系数。9、公式9式中
4、: q为基坑涌水量(/d); 为上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d); 为下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d); 为上层含水层厚度(m); 为下层含水层厚度(m); 为基坑动水位到上层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10、公式10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为上、中、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d); 为上层含水层厚度(m); 为下层含水层厚度(m); 为中层含水层厚度(m); 为基坑动水位到上层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二、承压水计算公式1、公式1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
5、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2、公式2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b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m); 为基坑半径(m)。3、公式3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为基坑中心距a河岸边的距离(m); 为基坑中心距b河岸边的距离(m); =+; 为基坑半径(m)。4、公式4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
6、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5、公式5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l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6、公式6(1)、l0.3m,b2l(2)、l2l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l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 b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m)。7、公式7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
7、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m); 为不完整井阻力系数。8、公式8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h为含水层底板到动水位距离(m)。9、公式9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l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 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静水位的距离(m); t
8、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 为不完整井阻力系数。10、公式10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水头高度(m);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11、公式11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l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 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静水位的距离(m); t为过滤器进水
9、部分长度0.5处至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m); 为不完整井阻力系数。三、条形基坑降水计算公式1、公式1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l为基坑长度(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2、公式2式中: q为单井出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d为井间距之半(m); 为井点半径(单排)或排距之半(双排)(m)。3、公式3式中: q为单井出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
10、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d为井间距之半(m); 为不完整井阻力系数。4、公式4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q为单井出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l为基坑长度(m); h为含水层水头高度(m);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d为井间距之半(m); 为井点半径(单排)或排距之半(双排)(m)。5、公式5式中: q为单井出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静水位的距离(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d为井间距之半(m); 为井点半径(单
11、排)或排距之半(双排)(m); 为不完整井阻力系数。6、公式6式中: q为单井出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h为含水层底板到动水位距离(m)。 h为含水层水头高度(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d为井间距之半(m); 为井点半径(单排)或排距之半(双排)(m)。7、公式7式中: q为单井出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基坑半径(m); l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 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0.5处至静水位的距离(m); t为过滤器进
12、水部分长度0.5处至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 d为井间距之半(m); 为井点半径(单排)或排距之半(双排)(m)。 为不完整井阻力系数。四、单井出水量计算公式1、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式中: q为单井出水量(/d); i为水力坡度,开始抽水时i=1; k为渗透系数(m/d); d为钻孔直径(m); h为含水层厚度。2、管井井点式中: q为单井出水量(/d); 为单井单位长度出水量(); 为经验系数; l为过滤器浸没长度(m); d为过滤器外径(mm);五、水位降深计算公式1、潜水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s为某点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为某点到各井点中心的距离; n为井数量。2、承压水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d); k为渗透系数(m/d); 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某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场协议书下载
- 二零二五年度产业园区厂房安全与环保管理合同
- 2025版KTV联盟商家绿色环保设施共建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合同参考
- 二零二五年度商铺租赁与智能家居系统合同
- 2025版环保技术创新合作项目合同范本集
- 2025版教育用品购销合作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搬家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办公室文员岗位工作职责与权益合同范本
- 2025版高速公路桥梁包工建设合同
- 2024年10月自考00896电子商务概论试题及答案
- 2024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填空版+背诵版)
- 混龄分组教学活动设计
- 债权转让协议书范文范本下载电子版
- 代理记账业务内部规范(三篇)
- 会计师事务所职业道德规章制度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地下水监测井洗井、修井技术规范DB41-T 2500-2023
- 外研版(2021)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Unit 6 Not Just Tasty For Better Performance,Around the world 教案
- 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边坡变形监测施工方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