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_第1页
2021年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_第2页
2021年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浙江托普仪器-专注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验收、检查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近年来,陕西省农技推广总站坚持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强化技术服务为工作切入点,积极开展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运行机制创新、科技培训及重大实用技术的配套集成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工作,为全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现状2

2、01*年以来,在全国农技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省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从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入手,全面复制推广“平利模式”(所谓“平利模式”,可以概括为5句话核心是“三权归一、服务公益性、装备和素质、机制和体制”;重点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依托物化平台和虚拟平台;关键是推广模式要创新;要害是农技人员实行动态轮岗和系统培训的双轮对接;目标是构建多元发展,公益性机构、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为主体共同组合为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截止今年4月底,11个市、104个农业县区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共建成省、市、县、乡农技推广机构1600多个,职工接近

3、2万人。二、采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抓体制创新,稳步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一是抓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针对前期改革整体推进缓慢的问题,201*年7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平利县召开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推进会,原省委副书记王侠、副省长祝列克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地要准确把握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省农业厅成立了以杨效宏副厅长为组长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4个督查组,从去年9月至今年3月份,先后4次对改革进度缓慢的市、县进行督导。二是抓基层中心区域站建设。按照精简县级、撤销乡镇站、组

4、建区域站的思路,将原有的23个乡镇农技站整合设置区域站,形成了“管理在县级、服务在基层”的运作模式。管理体制上,区域站隶属于县农技中心,作为县农技中心浙江托普仪器-专注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验收、检查的派出机构;工作职能上,农技人员从繁杂的乡镇行政工作中解脱出来,专职从事辖区内的技术推广工作;经费保障上,区域站的经费全部纳入当地县级财政预算;人员构成上,由原县乡农技人员竞聘组成,保证了人员素质。同时,按照“改革到位、先建后补”的原则,我省于201*年正式启动了区域站条件建设项目,先后整合中、省资金约8亿元用于690个乡镇(区域)站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条件建设。三是抓

5、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管理体制建设。针对新阶段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和特点,制定机构管理制度、工作考评制度、人员录用制度和轮岗激励机制。根据不同岗位特点,科学合理量化考核指标,把单位民主评议与服务区域内基层、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群众对农技人员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理论研究成果与一线实践活动成效密切联系起来,把为民服务意识强弱与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合理统一起来,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淘汰不适合搞推广且顶编占岗的人员。强化动态管理,实行农技人员跨级、跨区域流动机制,健全业务考核和工作激励机制,提高一线人员待遇等措施,引导鼓励农技人员到基层推广机构工作。(二)抓机制创新,建立

6、高效、科学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在推广方式上,整合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等方面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资的大规模、标准化科技示范方田,并逐步由以户为核心扩展到以村为单元,形成了以农业示范园区、科技示范田为载体的集试验示范、科技培训、成果展示为一体的物化平台,带动提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在推广方法上,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从“大包大揽、不堪重负”的窘境中解脱出来,扶持和引导长安区长丰土地托管公司、泾阳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澄城丰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经济成份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农技推广中来,构建了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院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在运行

7、机制上,通过粮食高产创建、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加强农、科、教等部门间的合作,鼓励农技人员带着问题到科研院校研修深造,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则带着课题到示范田验证成果,成功探索出了“行政推动、项目带动、技术集成、企业参与、专家领军、农技唱戏”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多浙江托普仪器-专注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验收、检查种有利因素优势互补,多种力量合作共赢。(三)抓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与推广的同时,根据我省南北狭长,生态类型多样的特点,突出关中、渭北、陕北、陕南四大粮食主产区,加强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改造集成,组装形成了十大粮油作物主推技术。并结合粮油

8、作物高产创建、“四百”示范工程(即关中灌区百万亩小麦玉米高效超吨粮示范工程、渭北百万亩春玉米旱作高产示范工程、陕南百万亩优质稻油丰产示范工程和陕北百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以此带动十大技术推广应用。(四)抓科技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从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角度入手,狠抓了技术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农技师资培训。结合重大项目实施,由省站组织对市、县农技人员进行师资培训,然后按照市、县、乡、科技示范户到农户的逐级培训形式,带动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二是开展农技推广能力提升试点。以转变农技推广理念和方法为核心,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和效果为目标,在泾阳、城固、蒲城3县9个村开展农技推广能力

9、试点。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纽带,围绕小麦、玉米、水稻、设施蔬菜、苹果、酥梨、元胡等7个主导产业,组建不同作物农民技术小组,引导群众自己从生产实际中寻找问题、自主思考问题、相互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技推广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开展农技体系培训年活动。我厅把201*年确定为全省农技体系培训年,整合201*万元,以市县乡三级体系为重点,按照“532”机制(即省、市、县逐级培训比例为5:3:2)和“纵横联动、教训结合、论坛讲评、技能比武、交流协作、三位一体”模式,围绕多个专题,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培训,力争1年内把全省农技人员全部轮训一遍,每3年轮训一次。目前

10、,省、市、县已举办培训班46期,培训农技人员6100人。(五)抓信息化建设,发挥快捷畅通优势把虚拟平台建设作为促进科技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快与农技信息网、电子务农、农技110联网,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实现信息共享,开发出了集网络、语音视频、手机短信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系统,推进了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截止目前,全省104个农业县全部开通了农技110,浙江托普仪器-专注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验收、检查66%的农技推广机构开设了“农技信息网”或在当地农业信息网上设有“农技推广”栏目,使农民朋友更快捷、更迅速地从互联网上捕捉有益信息,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省站在抓好“

11、陕西农技信息网”、陕西农技推广杂志等服务平台的同时,结合水稻、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与联通、移动两大通讯运营商合作,免费为示范区群众发送技术服务短信,大大提高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地区认识不高推动不力。自我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以来,省上多次下发文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省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但大部分县区对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感认识不到位,文件上落实快,人员、经费等到位慢的问题仍然存在,“等、看”情绪严重,工作没有没有主动性和开拓性。(二)地方财力投入严重不足。陕西是全国经济相对落后省份,仅国家贫困县达50个,占全省农业县

12、的近一半,地方财政收入较低,没有能力对农业,特别是对农技推广进行大量投入,农技人员待遇较差,办公条件落后。而地方财力状况好的地区,当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又不够,投入不足,从而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缓慢。(三)人员断层和知识老化问题严重。近年来,受经济、编制等方面限制,许多农业院校毕业生进不来或者是不愿意到基层农技部门工作,加之现有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占编制内人员数的49%,初级职称以下的占78%,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很少,导致科技人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附录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采购项目配置清单仪器采购情况

13、(部分)序号1234567名称台式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文件柜数码摄像机投影仪幕布型号联想佳能佳能索尼索尼数量16台16台16台16个5台17台17个浙江托普仪器-专注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验收、检查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笔记本电脑电视机桌椅土壤养分速测仪手持gps面积测量仪土壤取样器农残速测仪病虫测报灯病虫调查统计器孢子捕捉器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振荡器蒸馏水机冰柜移液器水分速测仪显微镜手持放大镜种子培养箱科技入户摩托车联想托普tpy-6pctmj-201*托普ny-5d托普tpcb-ii-c托普tptj-2tpbz-1国产dhg-9

14、053ahy-4ya.zd-10海尔大龙pm8188new托普rtop-y8台36台100套16台16台16台16台16台16台16台14台12台18台19台15台15台15台60台80个18台10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施条件建设仪器根据项目要求,托普仪器特整理出仪器配制清单,仅供参考。有任何问题欢迎来电咨询!仪器设备名称仪器型号用途说明可测量土壤养分含量,准确的了解土壤养分含tpy-6pc量可以指导农民正确测土施肥,精确的施肥不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效地避免仪tpy-6a了由于过量施肥而导致的环境问题。这两个型号可任选其一。土壤水分、温度是土壤墒情的重要指标,

15、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掌握土壤的水分tzs-w土壤墒情速测仪(墒情)的分布状况,为差异化的节水灌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精确的供水也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着及其ny-8d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性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危农药残留速测仪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该农药残留速测仪可以快速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从而能ny-5d够有效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浙江托普仪器-专注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验收、检查植物病害检测仪tph-ii植物营养速测仪tys-3n植物产生的病害主要由

16、细菌、真菌和病毒所引起,但是因为农民不知道病害是由何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会“病急乱投医”,喷洒大量农药,如果没有针对性的用药,那对于农民来讲,浪费了大量的买农药的钱,而且种出的蔬菜及农作物农药残留也过高,因此植物病害检测仪的问世,可在植物染病初期准确诊断植物染病源,帮助农户快速准确确定所用农药的品种,给农民减少了损失也增加了效益。植物氮素含量、叶绿素和叶片温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和生理参数,是反应植物生命体征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植物施肥和灌溉的重要依据。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广泛应用于农、林、蔬菜、园林、果园、城镇绿化等。可检测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

17、及花粉尘粒,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动、传染提供可靠数据。可在温室中指导生产,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土壤水分可自动记录出数据,不同的蔬菜水果有不同的生长所需要的气候参数,有了这个仪器就可以科学的指导生产和种植。测土壤的紧实度,紧实的土壤可阻止水分的入渗,降低化肥的利用率,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因此,得知土壤的紧实度显得尤为重要。测水果的成熟度。测水果的含糖量。谷物水分速测仪在收粮的时候可以直接检测出含水量的高低,指导储藏和收购价格。自动虫情测报灯频振式杀虫灯tpcb-iii牧业、蔬菜、园林、果园等领域。tpsc2tpbz1tpbz2tpbz

18、3孢子捕捉仪温室环境监测仪tnhy-5土壤硬度计水果硬度计数字式糖度计谷物水分仪双目解剖镜生物显微镜电子天平tyd-2gy-1td-45tds-1gpxs-1040给植物病害做诊断时用。xsp-2ca给植物细菌做诊断时用。sl202n交直流两用,带到野外称量很方便。扩展阅读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改革与建设情况总结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改革与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陕西省农技推广总站坚持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强化技术服务为工作切入点,积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运行机制创新、科技培训及重大实用技术

19、的配套集成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工作,为全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现状201*年以来,在全国农技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省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从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入手,全面复制推广“平利模式”(所谓“平利模式”,可以概括为5句话核心是“三权归一、服务公益性、装备和素质、机制和体制”;重点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依托物化平台和虚拟平台;关键是推广模式要创新;要害是农技人员实行动态轮岗和系统培训的双轮对接;目标是构建多元发展,公益性机构、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为主体共同组合为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

20、广体系改革,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截止今年4月底,11个市、104个农业县区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共建成省、市、县、乡农技推广机构1600多个,职工接近2万人。二、采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抓体制创新,稳步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一是抓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针对前期改革整体推进缓慢的问题,201*年7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平利县召开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推进会,原省委副书记王侠、副省长祝列克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地要准确把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省农业厅成立了以杨效宏副厅长为组长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4个督查组

21、,从去年9月至今年3月份,先后4次对改革进度缓慢的市、县进行督导。二是抓基层中心区域站建设。按照精简县级、撤销乡镇站、组建区域站的思路,将原有的23个乡镇农技站整合设置区域站,形成了“管理在县级、服务在基层”的运作模式。管理体制上,区域站隶属于县农技中心,作为县农技中心的派出机构;工作职能上,农技人员从繁杂的乡镇行政工作中解脱出来,专职从事辖区内的技术推广工作;经费保障上,区域站的经费全部纳入当地县级财政预算;人员构成上,由原县乡农技人员竞聘组成,保证了人员素质。同时,按照“改革到位、先建后补”的原则,我省于201*年正式启动了区域站条件建设项目,先后整合中、省资金约8亿元用于690个乡镇(区

22、域)站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条件建设。三是抓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建设。针对新阶段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和特点,制定机构管理制度、工作考评制度、人员录用制度和轮岗激励机制。根据不同岗位特点,科学合理量化考核指标,把单位民主评议与服务区域内基层、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群众对农技人员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理论研究成果与一线实践活动成效密切联系起来,把为民服务意识强弱与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合理统一起来,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淘汰不适合搞推广且顶编占岗的人员。强化动态管理,实行农技人员跨级、跨区域流动机制,健全业务考核和工作激励机制,提高一线人员待遇等措施,引导鼓励农技人员到基层推广机构工作。

23、(二)抓机制创新,建立高效、科学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在推广方式上,整合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等方面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资的大规模、标准化科技示范方田,并逐步由以户为核心扩展到以村为单元,形成了以农业示范园区、科技示范田为载体的集试验示范、科技培训、成果展示为一体的物化平台,带动提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在推广方法上,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从“大包大揽、不堪重负”的窘境中解脱出来,扶持和引导长安区长丰土地托管公司、泾阳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澄城丰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经济成份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农技推广中来,构建了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院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的多元

24、化农技推广体系。在运行机制上,通过粮食高产创建、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加强农、科、教等部门间的合作,鼓励农技人员带着问题到科研院校研修深造,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则带着课题到示范田验证成果,成功探索出了“行政推动、项目带动、技术集成、企业参与、专家领军、农技唱戏”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多种有利因素优势互补,多种力量合作共赢。(三)抓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与推广的同时,根据我省南北狭长,生态类型多样的特点,突出关中、渭北、陕北、陕南四大粮食主产区,加强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改造集成,组装形成了十大粮油作物主推技术。并结合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四百”示范工程(即关中

25、灌区百万亩小麦玉米高效超吨粮示范工程、渭北百万亩春玉米旱作高产示范工程、陕南百万亩优质稻油丰产示范工程和陕北百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以此带动十大技术推广应用。(四)抓科技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从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角度入手,狠抓了技术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农技师资培训。结合重大项目实施,由省站组织对市、县农技人员进行师资培训,然后按照市、县、乡、科技示范户到农户的逐级培训形式,带动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二是开展农技推广能力提升试点。以转变农技推广理念和方法为核心,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和效果为目标,在泾阳、城固、蒲城3县9个村开展农技推广能力试点。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纽带,围绕小麦

26、、玉米、水稻、设施蔬菜、苹果、酥梨、元胡等7个主导产业,组建不同作物农民技术小组,引导群众自己从生产实际中寻找问题、自主思考问题、相互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技推广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开展农技体系培训年活动。我厅把201*年确定为全省农技体系培训年,整合201*万元,以市县乡三级体系为重点,按照“532”机制(即省、市、县逐级培训比例为5:3:2)和“纵横联动、教训结合、论坛讲评、技能比武、交流协作、三位一体”模式,围绕多个专题,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培训,力争1年内把全省农技人员全部轮训一遍,每3年轮训一次。目前,省、市、县已举办培训班46期,培训农

27、技人员6100人。(五)抓信息化建设,发挥快捷畅通优势把虚拟平台建设作为促进科技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快与农技信息网、电子务农、农技110联网,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实现信息共享,开发出了集网络、语音视频、手机短信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系统,推进了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截止目前,全省104个农业县全部开通了农技110,66%的农技推广机构开设了“农技信息网”或在当地农业信息网上设有“农技推广”栏目,使农民朋友更快捷、更迅速地从互联网上捕捉有益信息,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省站在抓好“陕西农技信息网”、陕西农技推广杂志等服务平台的同时,结合水稻、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与联通、移动两大通

28、讯运营商合作,免费为示范区群众发送技术服务短信,大大提高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地区认识不高推动不力。自我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以来,省上多次下发文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省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但大部分县区对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感认识不到位,文件上落实快,人员、经费等到位慢的问题仍然存在,“等、看”情绪严重,工作没有没有主动性和开拓性。(二)地方财力投入严重不足。陕西是全国经济相对落后省份,仅国家贫困县达50个,占全省农业县的近一半,地方财政收入较低,没有能力对农业,特别是对农技推广进行大量投入,农技人员待遇较差,办公条

29、件落后。而地方财力状况好的地区,当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又不够,投入不足,从而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缓慢。(三)人员断层和知识老化问题严重。近年来,受经济、编制等方面限制,许多农业院校毕业生进不来或者是不愿意到基层农技部门工作,加之现有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占编制内人员数的49%,初级职称以下的占78%,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很少,导致科技人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附201*年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资情况表、仪器采购情况表201*年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资情况表建设性质序号地点乡镇站新建1全省(共690个)西安长安2667

30、3改建20452区域站新建9212改建12814总投资本批投资(万元)中央投资180461170113地方配套216841405136363823523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临潼蓝田灞桥高陵周至阎良户县宝鸡金台渭滨陈仓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凤县太白咸阳渭城礼泉旬邑彬县兴平秦都长武武功泾阳4372383442443274351823261241441342223328423212231111421421213512121014412125231332043241321201*2189168221216713633225719

31、22122121191892601362739261276279342204160423204304170270110100110157140183913911327621416017617699157216113228321723023228517013335217025634542220223228373282356433236362032442345644464757342771344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永寿三原渭南临渭华县潼关蒲城大荔澄城合阳韩城富平白水华阴铜川耀州印台王益榆林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

32、绥德米脂佳县吴堡13248133911121111111111211432232141111116111321123121124222222221222121323343853181221222313025624973801502071802042561562042884244848327415653225218522122118512619819819818616225213207931612517215017021313017024035340402228130441876154184184154105165165165155135543418642535303443263448718814626937631373731213333333127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