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创意园区【ppt】_第1页
田子坊创意园区【ppt】_第2页
田子坊创意园区【ppt】_第3页
田子坊创意园区【ppt】_第4页
田子坊创意园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田子坊创意园区田子坊创意园区 目录 part i 综合概述 part ii 创意园区 part iii 考察思考 part i 综合概述 1. 背景 2. 田子坊简介 3. 田子坊的业态 4. 田子坊的建筑 5. 田子坊的街巷空间 part i 综合概述 上海市创意产业园区的领头羊。 国际公认的创意形态 文化产业的高端链条 艺术家工作的生态社区 上海特质的艺术消费区 上海近现代传统社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田子坊街区反映了从近代江南农村社区到法租界华洋混住社区及里弄工厂社区的发展脉络。 空间格局的历史演进反映出卢湾区生活与文化的沉淀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风貌,是 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特质的空间意向表达

2、。 定位:国际化创意文化社区 创意【田子坊】 国际创意园区 数字【田子坊】 多维信息平台 活力【田子坊】 文化休闲乐园 海派【田子坊】 石库门博物馆 生活【田子坊】 都市和谐居所 遗产【田子坊】 历史文化街区 原则:保护濒危城市文化遗产 利用创意和文化艺术促进经济增长 保留海派里坊社区功能 改善社区形象吸引创意投资和商机 老建筑与新文化的融合 营造一个城市创造性的产业集聚地 目标:创意产业集聚地、里坊风貌居住地、海派文化展示地、世博主题演绎地 田子坊的街区形态基本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 处于原法租界和华人居住区,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 业区的过渡地带。在这个面积仅为7公顷的地块, 集中了上海从乡村

3、到租界,再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 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是上海保存历史文化 遗存类型最丰富的街区之一。 1998年陈逸飞率先在此开办工作室;1999年 著名画家黄永玉将志成坊改名为“田子坊”。据史 载,“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画家,取其谐音,用 意自不言而喻。使得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 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苏荷” (soho)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 泰 康 路 建 国 中 路 瑞 金 二 路 思 南 路 田子坊 part i 综合概述 2. 田子坊简介 田子坊景区景区手绘图 part i 综合概述 2. 田子坊简介 出入口 出入口 出入口出入口 一期 二期 3. 田子坊业

4、态 part i 综合概述 n 一期 200弄 功能:办公、商业 代表企业:宗迈建筑咨 询、上海安吉乐餐饮娱 乐有限公司; 210弄 功能:办公、商业 代表企业:尔冬强工作 室、逸飞之家; 二期 248弄 功能:商业 代表企业:泰迪小熊、 陈瑞元摄影工作室; 274弄 功能:商业 代表企业:新视界画廊、 美甲沙龙、塔卡沙地球 店。 part i 综合概述 3. 田子坊业态 田子坊的业态由商业 画廊和工艺美术、视 觉艺术、建筑设计类 的创意办公发展为创 意工艺品、首饰、服 装等创意商业为主, 配以少量酒吧和特色 餐饮的业态模式。 4. 田子坊的建筑 建筑形式:上海老石库门里弄建筑,带西 式建筑特

5、点的新式里弄建筑; 建筑功能:20世纪20年代的居住区形式 的里弄工厂,20世纪70年代 的居住区。 建筑装饰:现代主义简洁装饰、中国传统 木构装饰、新艺术运动装饰风 格、巴洛克风格。 part i 综合概述 完整性:区块方正规整,与周边 的城市环境以道路隔开, 有利于整体保护; 完好性:整个区块内并没有因多 少拆建、改建、新建等 行为而被破坏; 地域性:区块是上海历史街区中 最具里坊风貌的代表, 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化 遗产价值。 4. 田子坊的建筑 老宅 坊门 古井里坊 弄堂 景观 4. 田子坊的建筑part i 综合概述 5. 田子坊的街巷空间 穿梭于弄堂之间,感受老上海人的生活方式。 田

6、子坊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 里生活。在商业街里面抬头,你会发现密密麻麻 的电线和居民晾晒的衣物,充满生活气息。 狭小的街道空间承载着田子坊的市井生活, 植物与小品的配饰,关注着人的步行体验和感受, 体现了田子坊的生活氛围和环境品质。 part i 综合概述 田子坊的街巷空间是具有生活化的场所空间,它是流动的、内敛的又是包容的、多元着 的,承载的是城市的人文活动,是城市文化的代表。 5. 田子坊的街巷空间part i 综合概述 part 创意园区 1. 创意园区的两种发展模式 2. 上海创意园区分布概况 3. 田子坊模式 4. 同类案例对比分析 part ii 创意园区1. 创意园

7、区的两种发展模式 模式一:高建造成本的新建模式 以北京和天津为代表,通常以新建大规模远郊园区存在,引入高新技术产业, 并形成了以自身为核心的商业环境,以动漫与网络游戏、软件设计等高科技产业 为主。 模式二:低改造成本的旧改模式 以上海、杭州、广州为代表城市,以旧改小规模市区旧建筑形式存在,依托 于周边的商业文化环境,引入创意产业,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part ii 创意园区2. 上海创意园区分布概况 区域区域创意园区数量创意园区数量依托资源依托资源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发展产业 静安区 黄浦区 卢湾区 7个 3个 5个 城市核心区域优势,在田子坊、八号桥的基础 上继续创新发展模式 咨询策划、广

8、告设计、时 尚消费 虹口区10个 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名人故居资源以浓郁文化气息为特色的 产业 普陀区5个 以苏州河沿线、华东师大周边地区和桃浦都市 产业园为重点,挖掘现有老厂房的潜力 动漫设计、软件设计、工 业设计、文化艺术 杨浦区6个 以打造知识创新区为契机,依托周边工业建筑 和大学氛围,以同济建筑设计集聚圈为特色 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工业设计 闸北区8个 现有园区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工业设计、动漫设计、建 筑设计、传媒设计、会展 旅游 长宁区12个 “数字长宁”的功能定位软件设计、服装设计、动 漫设计 徐汇区12个 依托区域内研发科技资源及高技术产业研发设计、数字内容、应

9、 用设计、广告传媒、咨询 筹划 浦东 新区 3个 发挥浦东人才和政策方面的优势,依托区域内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研发设计、科技咨询、时 尚消费、会展旅游 郊区3个 结合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建设,充分发挥郊区的 产业、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 以休闲旅游为亮点的创意 产业 2. 上海创意园区分布概况 创意地产发展受区域经济水平和服务水平影响较大,75家挂 牌创意地产项目70%以上处于内环,呈现为“两带三区”。 part ii 创意园区 上海创意产业园 区评定与考核标准 中规定创意园区内 入驻企业比例不能 低于70%,餐饮、娱 乐等配套企业则不 得超过20%。 将城市中的商业、 办公、居住、酒店、 会展、

10、餐饮、娱乐 等城市生活空间的 三项以上进行组合。 在建筑风格等方面 较好地融合了时尚 消费文化只要具备 区位、交通等商业 要素,并以商业消 费为目的的场所。 办公类创意园区综合类创意园区商业类创意园区 98%为办公类 占据了绝大多数 田子坊作为唯一 挂牌商业类项目 海上海作为唯一 挂牌综合类项目 2. 上海创意园区分布概况 以商业用途为依据划分为:商业类创意地产、办公类创意地产、综合 类创意地产,办公类创意地产最多。 part ii 创意园区 田子坊位于淮海路商圈的辐射 区内,周边商圈以现代商业为 主,发展较为成熟,决定了田 子坊发展差异化路线。 n 淮海路商圈 东段以商厦与写字楼结合的 商务

11、区为特色,西段以专业特色店 中点缀商厦为特点。整条淮海中路 定位以吸引本地中、高档消费群体 为主。 n 打浦桥商圈 基本形成中高档住宅区、商 贸物流、房地产服务、零售餐饮、 休闲娱乐等行业的集聚地。 3. 田子坊模式 (1) 田子坊商业环境 part ii 创意园区 n 一期 创意办公为主; 主要是5家工厂,1998年对外出租给画 家。 n 二期扩展范围(2008-2009) 创意商铺为主,少量餐饮配套; 2条里弄的居民房2004年开始对外出租。 田子坊二期最早因满足一期的消费需求而产生少量服务餐饮,逐渐 向全市、全国范围辐射,成为旅游和体验式文化的集聚地。 1998年 田子坊一期厂房开始对外

12、出租,随着陈逸 飞的入住吸引了大批画家的集聚形成一定的品 牌效应。 初期画家的集聚产生了商业消费需求, 主要体现在少量的休闲、酒吧及餐饮类。 2004年 石库门居民开始自发对外出租给画家, 周边居民纷纷效仿,服务、餐饮、工艺类商家 纷纷进驻,田子坊二期开始产生并迅速扩展。 2005年-至今 2005年政府出台居改非政策,授牌田子 坊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始引导支田子坊向全 市、全国范围辐射。 2008年田子坊定位为创意产业集聚地、 历史文化风貌居住地、海派文化展示地和世博 主题演绎地,田子坊成为旅游和体验式文化集 聚地。 3. 田子坊模式 (2) 田子坊市场定位 part ii 创意园区 n 规

13、划管理 政府及时修改了田子坊地区的功能规划,田子坊管委会委托设计部门 编制了田子坊综合发展规划。 n 市场管理 工商局制订了田子坊内工商注册登记流程,规范田子坊市场经营 行为。 n 产业管理 政府有关机构制定了田子坊创新产业集聚区产业导向目录,建立 了田子坊行业准入机制,明确了创意产业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的标准。 3. 田子坊模式 (3) 田子坊政府引导 part ii 创意园区 3. 田子坊模式 (4) 田子坊创意园区的构成要素 part ii 创意园区 建筑变迁:历史建筑典型的江南民居、西式洋房、中式石库门和新式里弄建筑, 是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特质的空间意向表达 艺术百态:画廊+艺术家工作室

14、艺术家的生态社区 里坊风貌:真实的里弄生活上海历史风貌和石库门里弄生活的“活化石” 时尚创意:时尚设计&创意店铺尤以旗袍、围巾、高级成衣等为代表 休闲元素:美食与娱乐相结合云集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味美味 3. 田子坊模式 (1)保护原则:以保护原建筑、原风貌、原 城市肌理为目的,在原有的土地所有权不变 的基础上,分片区循序渐进地对城市道路、 建筑、外立面等进行的修缮、改造或者保护。 (2)开发原则:采用政府主导规划,并投入 少量资金对道路、绿化、市政设施、建筑等 进行修缮保护,原居民对开发进行合作支持、 出租房屋给艺术家及设计公司的方式。 (5) 田子坊效益 n避免了传统改造模式下开发商对

15、改造地 区利益的最大榨取; n不搬迁原居民,使原居住形态得以保留; n居民成为地区改造后利益的最大获益者, 且长期可持续的。 n保留了传统的里弄生活并与文化创意结 合在一起,通过一个休闲文化街区带动 了整个社区的发展,成为上海文化产业 创新发展的都市坐标之一。 part ii 创意园区 4. 同类案例对比分析 上海新天地 1、项目特征 项目地块为十九世纪上海市区石库门式里弄 建筑群组成的社区;紧邻中共一大会址。 2、开发模式 开发商占主导地位,搬迁原居民,政府统一 规划、开发商投资建设。 3 3、改造结果、改造结果 地块的历史文化底蕴得以保存延续; 形成了具有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特色的集 餐饮

16、、商业、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 part ii 创意园区 4. 同类案例对比分析 内容新天地田子坊 起点不同 既有整体规划,又有局部安排, 它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形态设 计、业态布局。 没有规划,依靠市场规律发展。 业态结构上,一切根据供需双方 而定,政府只是提供必需的公共 产品和公共服务。 文化不同 文化是多元结构的,包含着老上 海的文化记忆,也有新上海的文 化标志,还有未来上海的文化韵 味,就是不断引入国际一线品牌 所蕴含的理念。 历史沉淀的原生态生活场景。文 化理念是发挥创意、贴近生活、 更贴近艺术与文化的发扬传承, 它的文化更多的是中式的、本地 的文化,外来文化只起到点缀的 作用。 取

17、向不同 豪华设置和高品质的货物,价值 取向是以时尚消费为主,由于文 化标签的多元性,不同的群体可 以寻找不同的记忆,各取所需。 朴素的休闲消费,寄托着老上海 式的怀旧,更多的是一种对东方 现实生活的观摩。精神享受大于 物质消费。 性质不同 经政府批准的商用项目,周期50 年。开发商可以通过商业手段调 整各种业态结构,主动权在开发 商手里。 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项目,既有 工业楼宇出租的不确定性,也有 居民住宅出租的不确定性,主动 权在原住民手里。 机制不同 自始至终有开发商下属的项目公 司操作,经营方式是建立在现代 企业制度之上的规范化运作。 没有自己的经营公司,企业各自 为政,缺乏必须的行业规

18、范、行 业自律、行业标准,影响了田子 坊的升级换代。 part ii 创意园区 part iii 考察思考 1. 田子坊旅游swot 分析 2. 社会邻里网络的变化 3. 城市文脉的保存和地方性的塑造 4. 田子坊旅游发展 优势 1.田子坊是上海创意产业的发源地和集聚地,文化吸引力大; 2.田子坊处于上海的中心城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多条交通线路可直达; 3.各类商业服务多样,休闲游憩设施较齐全; 4.文化元素多样,传统老上海文化氛围浓厚,吸引大量国内外的游客。 劣势 1.部分老旧建筑,已满使用年限; 2.旅游商品价格偏贵,产品类型与外界雷同,缺乏创意; 3.街道内部居民,生活环境卫生情况较差

19、; 4.空间有限,难以承载大规模客流的旅游需求。 机遇 1. 田子坊商圈发达,例如,新天地、8号桥、智造局等,可以形成旅游的集聚效应, 共同发展; 2. 文化保护建设的大背景下,田子坊创意文化产业得到更好的保护性发展; 3. 上海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者,给田子坊带来越来越多的客源 挑战 1. 大量的商业营利性店铺的进入,导致地租增加,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被迫 离开或是改变经营模式; 2. 越来越多的文化街区效仿田子坊的发展模式,例如常州的运河5号、福州的榕都 318等都在打造创意文化街区,商业模式趋于同质化。 part iii 考察思考1.田子坊旅游swot分析 目前,田子坊游客普遍停留时间较短,旅游行为多集中于逛、吃、购、拍,缺 乏旅游深度体验的问题。应开发旅游体验型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