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_第1页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_第2页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_第3页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_第4页
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话题作文审题指导 什么是话题作文什么是话题作文 先看一个话题作文题目: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 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 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 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 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这就是一道话题作文的典型例题。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 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就是 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在上述 例题中,只要考生所

2、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记 叙文可写自己亲历的或看到或想到的有关“植树”或“毁 树”的人、事,也可以记叙以“树”所喻之人、所喻之物、 所喻之抽象的文化现象,又可以是畅想未来社会的人与树 之间的生存关系;说明文可说明树(也可以是一种树)的 种类、特点、作用、栽植等知识,也可以说明植树(或毁树) 的作用(或危害);如果写议论文,可由树的自然特点谈起, 由物及人,引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议论,如树木与“树” 人,如由“树木、树林与气候”引发的生活、社会现象思 考。此外,还可写成戏剧。 把握话题内容的实质,追求与话题内容“神似”,行文中 可能没有提到与“树”的字眼,但也算切题。 话题作文的特点话题作

3、文的特点 1、 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 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 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和以前的命 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相比,给了考生在题目、 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一般情况 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题目自由 (2) 选材自由 (3) 文体自由 (4) 想象自由 话题作文审题方法 1、小切入: 话题外延宽泛,既给了考生选材的充分自由,可 能同时也带来了甄别的疑惑,所以一旦确定作文题是话题作 文时,就应从话题所蕴涵的多、而杂的内容中选取一点,而 这一点肯定也是考生本人感觉有的写、写得出、写得

4、好的一 点,这一点肯定也是动全身、知全貌的一点,这一点最好也 是有新意的、别人想不到的一点。这样宽泛的大话题一经小 切入,就可以化大为小,然后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作 文就容易写,容易写细,容易写透。 2、以小见大: 小切入并不是写小家子气之作,而是要以小见 大,一叶知秋,透过一扇小窗尽窥独特之风景。换句话说, 小切入是把大话题变小,大主题是要立意深远。小切入是寻 找一个恰当独特的支点、视角,表达大主题是要具体阐述一 个富有现实意义、有一定厚重感的、能给读者带来震撼力的 核心。 审清话题作文限制审清话题作文限制 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话题材料、话题和写作要求组 成。审题,对写作要求(主要是对

5、题目、文体、字数的 规定)自然要看清,并严格按要求去做;而更要紧的是 要细读话题材料与话题,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布 局安排,这是审题要下的主要功夫。他们以为只要围绕 话题写就可以了,话题材料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多余的, 没有必要用心去读、去理解。其实,果真如此的话,命 题中也就只要出示话题而不必再提供话题材料了,如同 数学一样没有必要提供多余的已知条件。既然提供了话 题材料,就自有命题者的用意。这用意一方面是提示, 另一方面就是限制。不用心看话题材料,不了解命题的 限制何在,匆匆下笔为文,也就难免出问题了。 限制一 限制二 限制三 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中心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

6、中心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 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 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 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 己文章的观点。 例题:2001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 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 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 本,这位青年抛弃了不该抛弃的东西。尽管这个故事并没 有结论,但寓意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而这个道理, 就是命题者通过话题材料给予考生的提示。因此,作文的 话题虽然只是“诚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须按“诚信不可 抛

7、”来写的。今年高考作文中还有少数考生写诚信可弃, 究其原因,若非有意唱反调,就是未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观 点。 返回 要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要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 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角度 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 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例一:2000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说的是一次鼓励创 新的报告会。会上一位学者以4个图形的实例说明答案是 丰富多彩的,而这个被说明的道理就被用作话题。这个 话题,也就是我们构思文章的前提。面对丰富多彩的世 界,有什么思想感受,想到些什么,想怎么办,是

8、写好 这篇作文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些关键问题去思考立意, 就容易写出一定的深度。如果停留在为话题“答案是丰 富多彩的”补充例证,虽然并不偏题,但文章立意容易 偏浅(因话题材料已说明此意)。如果对这些问题根本 没注意,而去改写、扩写这个会议故事,就完全偏离命没注意,而去改写、扩写这个会议故事,就完全偏离命 题要求了。 例二: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在不停地变, 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 上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 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

9、变化”上。话题材料上。话题材料 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 便不符合命题要求。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出的问便不符合命题要求。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出的问 题题“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来来 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如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如“以变应以变应 变”、“与时俱进”等,以及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 的变化,更要探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的变化,更要探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 等等。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度。等等。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

10、有了深度。 例三:随着交通、通讯越来越发达,随着网络的出现,世界似 乎正变得越来越小;而随着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深入,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球不过是人类居住的一个小小的村落。 于是,一个新名词“地球村”出现了。“地球村”,多么形象 的称呼。对此,你有什么联想、想象或见解呢?请以“地球村”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 这篇文章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重复话题材料已经说明的意思,地 球变小了,变成村落了。这是话题材料已经说明的意思,不宜 再多说。这个题目实际上是要求以“地球已经是个村”为前提, 来写你的联想、想象和见解。明白了这一点,思路就不难打开, 文章也不难写好。如

11、,地球变小,经济一体化了,我们应该怎 么应对(可以联系我国加入wto来写,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 必由之路,也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再如,在一个 村子里,和平显得格外重要,而现在的世界还不怎么安宁,呼 吁和平可以成为很好的立意。再如,地球变小,资源更应珍惜, 环境更需要保护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很多文章可做。明白了这 一点,在文章的结构上也容易把握住。对地球怎么会变小就不 能花较多的篇幅去论说,三言两语开个头就行,主要篇幅要用 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 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例一:大千世界,形形色

12、色的诱惑可不少。灯红酒绿、金钱 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 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 人生呢?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 话题也可以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略了“战胜”二字,大 写特写“诱惑”的种类、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 章也许可以写得很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却肯定是偏出去 了。因为根据这个话题,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二 字上。 返回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 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 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 上,“ 啪”,

13、成了一团果泥。 这便是生活中的无 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这不算白费力, 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 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苹果也不晚。 生活中任何一次探索 ,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 请以“探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可以 记叙经历,“ 编述故事,抒发感想,展开想象等。文题自 拟,不少于800字,所写的内容必须在“探索”的范围 之内。 【解析】 实战示例实战示例 200l年高考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同往年相比,增加了对写 作内容的限制,避免了考生漫无边际的生拉硬扯。在这种新的 作文命题趋势下,考生的复习备考一方面要选择有一定限制的 作文题来训练,增强针对性;另一方面,

14、更要加强话题作文的审题 训练,力避行文偏题跑题。 这是一道寓意类话题作文题。作文题目 中的材料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以辛辛苦苦搬梯子摘苹果,就 在伸手欲摘之际萍果却摔成果泥的故事,类比“生活中的无 奈”失败;第二段用“但”字一转,强调了失败的价值和意 义;第三段小结,揭示了这则材料的主旨:“生活中任何一次探 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写作过程中, 仅扣住“探索”是不够的,虽然题目中的要求只是以“探索”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材料的主旨还包含着如何看待失败的 问题。 审题指导审题指导 上帝总是爱和人们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当你克服 重重困难、踌躇满志地准备拥抱胜歉利的时侯,却猛然发

15、现自已又回到了起点。此刻倘能坦然面对,必定心怀一个 信念“ 下一个苹果正等特着我! 科学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与荆棘,探索的过程也就无比 艰辛,惟有具备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怀者, 方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挫折中不断完善,最终走向成功。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例。他为了寻找做灯 丝的最佳材料,曾经做了无数次实验,他用过普通的金属丝 线,还用过其他许多材料,可结果都归于失败。有些人因此 而嘲笑爱迪生,认为他做了这么多实验,一点价值也没有。 写作示例 我探索,故我成功我探索,故我成功 而他却坦然地笑笑说:这些实验的价值就在于告诉后人,这 些材料都不适合做灯丝,可以使后人避免重复失败,这

16、离成 功不是更近一步了吗?的确,生活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 讲,都是成功。 不仅科学的探索如此,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还 记得1993年一个叫蒙特卡洛的地方吗?还记得萨马兰奇向 世人宣布结果的情景吗?还记得澳洲人喜极而泣,紧紧拥抱 的情景吗?还记得12亿中国人当时的极度失望吗?一个即将 到手的苹果就这样突然坠落了。自从1993年北京申奥败给 悉尼后,国人便刻骨铭心地记住了上面的每一个细节,我们 不得不承受这失败的打击。但是,失败没能冷却中国人的 申奥热情,挫折没能阻止龙的子孙探索的步伐。正视失败, 勇于探索,不屈不挠,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中国人在 知道200O年奥运会主办权的“苹果”不

17、属于自己后,便移 动梯子,自标指向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只“苹果”我们 卧薪 尝胆,完善自己,扛起“新北京、新奥运”的大旗,终于在2001年 圆了申奥梦。回顾昨天,在1993年的“世纪申奥”活动中,悉尼、 北京还有那属于全人类的奥林匹克,其实都是赢家!失败后 的不断反省,不断探索,使我们摒弃了浮躁和对形式的过于 专注,走向了成熟。最终我们不仅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 权,而且还使中华民族的自信心空前高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 前增强。 综上所述,在追求与奋斗的旅途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遭遇 挫折、失败,但挫折有挫折的价值,失败有失败的意义,成功最终 属于不懈探索的人。我探索,故我成功! 【点评

18、】这篇习作最突出的优点是准确。其一,审题准确。这 篇司作很好地把握了主旨,论述了“挫折有挫折的价值,失败 有失败的意义,成功最终属于不懈探索的人”的论点。莫二,举 例准确。文中列举了爱迪生发明电灯和北京申奥两个例子, 其中爱迪生和北京都经历过失败但都不懈的探索追求,最终 都走向了成功,事例与材料主旨丝丝入扣。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 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

19、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 道” 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