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拾金不昧借钱送还乡村老师现面临清退_第1页
曾拾金不昧借钱送还乡村老师现面临清退_第2页
曾拾金不昧借钱送还乡村老师现面临清退_第3页
曾拾金不昧借钱送还乡村老师现面临清退_第4页
曾拾金不昧借钱送还乡村老师现面临清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曾拾金不昧借钱送还 乡村老师现面临清退曾拾金不昧借钱送还 乡村老师现面临清退曾拾金不昧借钱送还乡村老师现面临清退人物速写姓名:李小棚性别:男年龄:35岁籍贯:蓝田县职业:代课教师语录希望全社会都关注山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有好老师来教,我就可以安心出去打工了。只要全村人都富了,我一个人穷了无所谓!专家推介语李小棚的社会身份使得人们往往对他们的经历并不关注。对他的报道不仅为人们揭示了李小棚这位代课教师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提 供了一个不寻常的视角,使代课教师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待农村基层 教育的认识和态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对李小棚的关注,不仅是让 弱势者 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且 也提醒我们,这样的声

2、音是关乎社会发展、平等的声音,它涉及和谐 社会发展中十分关键的问题。(社会学家江波)报道回顾 2006年3月22日乡村教师拾到4000元自借路费送还失主2006年3月23日他的人格让我们审视自己2006年3月23日朴实带来的感动2006年3月24日我敬佩你,我也要这么做 2006年3月25日李小棚20月工资昨补发2006年3月28日20多读者看望拾金不昧教师2006年3月29日拿到捐款他想到的还是学生接到乡里的通知时,李小棚并不感到意外。这位蓝田县辋川乡 东杆村小学的代课教师,从通知上得知,如果山外的寄宿小学建成, 就让他 下岗。而此时,新学期刚刚开始。李小棚不是东杆村小学成 立以来唯一的老师

3、,但却是待的时间最长的一个。穷山坳里容不下金凤凰,再好的老师来了也得走。 淳朴的山民们这样认为。他们担 心,待了 8年的李老师如果也走了,孩子们将面临失学的危险。拾金不昧之后外界知道李小棚,并不是因为他的代课教师身份,而是他一次 拾金不昧的经历。2006年3月,他每月115元的工资已被拖欠了 20个月,自己也身负6万余元的外债。比许多人都缺钱的他,在捡 到一个装有4057元现金和7张银行卡的钱包后,向别人借了路费, 从村小学出发,走了 1小时山路,搭车颠簸20多公里到蓝田县城, 坐上开往西安市的大巴车,再乘坐横穿西安市东西的301路公交车到三桥,花4小时寻找失主。长途跋涉,历经8小时后物归原主

4、。他的做法感动了失主。得 知他的处境,好心人纷纷跑到学校献爱心。 公路边上的面包车生意一 下子变得繁忙, 那段时间生意可好,单我一个就拉了二十多趟!面包车司机张师傅说。半年后,山里山外开始疯传城里人给李小棚捐了十万多,外债还清了,每月能拿四五百块工资,都打在卡上,日子 过得相当好 甚至有传言,他已经转正,端上了 铁饭碗。但记者的 再次到访证实:东杆村小学没变,李小棚的命运也并未因拾金不昧而改变。学校依旧是那两间破旧的砖瓦房一间是教室,一间是李小棚的办公室。教室有一扇门三个窗户,地面一半土一半水泥。讲台前,一个 烧得变形的火盆里,未燃尽的柴火冒着火花,烟味有些呛人,墙角一 盆野生月季看起来蔫蔫的

5、。好心人捐来的 21张崭新的钢木结构单人 课桌,排成5列,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显得高低不平。3个学生请病 假,其余18个学生背对背坐着,三四年级面向教室前面的黑板,一 二年级相反。孩子们并未因烟味分神。风透过窗户缝吹进来,不写字 的孩子忍不住把小手缩进了袖筒里。李小棚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前上课。黑板不大,左边画着一幅 题为 和平!和平!和平!的粉笔画,他举山里娃易懂的猫和老鼠是 死对头的例子,想象它们不再对立,创作了这幅图,教育孩子们要和 睦相处。黑板右上角写着几个生字;右下角,李小棚写上3 + 5= 8、5 + 3 = 8 ,用陕西方言一遍又一遍地给 5个一年级学生讲。 一年级 学生做课后作业,

6、四年级将课本翻到安顿好一年级学生,李小棚走到教室前面给四年级学生上数学关于传言,他或多或少听到了一些,也有人说他在作秀,目的 不纯。事实是,好心人捐助的一万余元还了外债,乡上拖欠的20个月工资补上了,工资发到了今年 6月,7月至今的工资依然没着落。 我已经第二次接到清退通知了,说是寄宿小学建好后就让我走,可能 明年吧。李小棚说他准备下岗后到县城的学校应聘,或者进城做 装修工。说着,二年级的魏冰跑了过来,老师,我想吃米汤煮面条!吃饭时间到了,附近的孩子已回家,剩下的孩子只能吃李小棚做的饭。 李小棚转身进了他那间办公室、卧室、厨房、图书室、器材室合一的 屋子。编外教师过去8年,李小棚一直坚持给学生

7、做饭。菜是村民送的,到了 冬天,有时一连吃上几个月白菜。饭虽比不上家长做得可口,但至少 不会让娃娃们饿肚子。李小棚剥着蒜苗,电话响了,是亲戚打的,问 他周末回不回家。家里还有一个患精神分裂症的妻子和一个干不了体 力活的父亲。 不回了,这周给娃们补课! 他说。下了两天雪,山路没法走,不得不停课,他决定将落下的课补 上。这么苦你为了啥? 记者疑惑。我就好这个!他将蒜苗切成小 段,在锅里滴了点菜油。李小棚家住辋川乡六郎关村,早年,他是村里唯一的高中毕业生。1988年,父亲因意外事故腰部受伤,丧失劳动能力。在县重点中学就读的他不得不辍学。辍学后,他在村委会当会计。那时,村里 70多个7岁至11岁的孩子

8、无一例外地失学。孩子们上学要走30多 里山路,村民嫌远,干脆不让上了。不上学咋能脱贫呢!李小棚想办一所小学,村上决定将闲置的仓库腾出来做教室。那是一间屋顶能看见太阳的草房子, 土墩子加木板做桌凳,木板当黑 板,一所 简易 学校建成了。李小棚的品格高尚得很! 蓝田县九间 房乡铜鹅村教学点老师齐嫦叶说。38岁的她是教学点唯一的教师。1992年,教学点的公办老师要走,学生没人教,她被拉去做 替 补,这一补就是14年。在蓝田,像他们这样每月一百多元工资的 代课教师目前还有上百人。一方面他们是教师,另一方面却被戴上 民 办教师、代课教师 的帽子。编外的代价代课教师的前身是民办教师。教育大辞典里关于民办教

9、师的 解释为 中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民办、代课 意味着他们是教师群体中 编外 人员,福利、待遇想都不敢想。 每月一百余元的工资要视乡镇政府的情况发放, 时常遭遇拖欠。米汤 煮面条做好了,李小棚4岁的小女儿欣欣显得没有胃口,几个月都吃这个,娃吃腻了。他解释。这学期,他不得不带着欣欣来上课。每周日,背着女儿,步行三个多小时的山路,翻两个山梁到学校,周 五又回去。他让欣欣跟着一年级上课,这样他方便照看,甚至容忍她 在课堂上撒娇。2006年春节是他最困难的时候,工资停发了一年多,常年不在家,种的玉米被野猪啃光了,寒假进城打工赚的700余元恰好付清信用社的贷款利息。大年三十,家里一点

10、菜都没有,李小棚蹲在厨房 里,面对要糖吃的女儿只能流泪。代课教师齐嫦叶也有发愁的时候, 大女儿莉莉(化名)今年初三,马上要上高中了,一年四五千的学费 还没有着落。她每月150元工资,还是学生们平摊交上来的,半年 领一次。丈夫时常埋怨她 当老师图个啥;因为村里其他妇女,养几 头羊,一年也能收入两三千。齐嫦叶不能兼职搞 副业,学校已够她 忙的。朋友讽刺我,说这就是当代课老师,做编外分子的代价。她也曾动摇过,但毕竟干了 14年,她舍不得学生。 上学能改变命运! 不像齐嫦叶那么悲观,李小棚似乎看得开一些。虽然这十七年 来,他几乎 沦落 为村上最穷的人家,但他能够理性、乐观、超脱地 审视自己的境遇。 只

11、要全村人富了,我一个人穷了无所谓!能够安慰他的一个说法是,在全村人致富的路子上,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作为山区的文化人,一个教师要教的不仅仅是孩子。1998年,李小棚刚到东杆村时,这个村子的贫穷让同是山民的他也感到吃惊。 公路通 往村上的路只是一条羊肠小道,根本不通车。他听广播里说,可以向 北京一个基金会申请扶贫款,他就写了一份申请寄过去,获得的一万 元扶贫款,2000年他们用来修建了这条勉强可以过车的山路。路通 了,他又将在中学植物课上学的嫁接方法研究了一下,教村民们嫁接板栗、核桃树,种植香菇。村民们有啥事都找他。他教出的学生 10 个考上大学,学费都是他向慈善协会申请援助得来的, 在慈善协会门

12、卫眼里,李小棚简直就是个赖皮,不给解决绝对不走 !不忍心看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无所事事, 他跑到蓝田县一所烹饪学校,和 人家签订合同,先让娃学,挣了钱再交学费,1995年至今,凭着 诚 信,他送了 80多个学生去学烹饪。回报是 丰厚的。如果不是学 生支持,我撑不到现在。 他们深有体会,上学能改变命运!李小棚欠下的6万多元外债,其中4万是向学生借的。既然能帮这么多人, 你为啥不自己干? 记者问。哪儿有时间啊,进城打工成了奢侈的事 了李小棚沉默了。清退后的担忧李小棚也有撑不住的时候,毕竟他是个男人,也有家。每年寒 暑假,看着背着包包要进城打工的老师,村民们都忍不住问:下学期还来教学不? 一次,

13、他流露出不来的意思,一个学生家长竟然哭 着恳求他一定要来给孩子们上课。蓝田县九间房乡柿园子小学代课教 师李小锋也曾有类似经历。因为贫穷,李小锋曾离校出走,当他趴在 父亲的坟上向父亲道别,失声痛哭时,没想到乡亲们闻风来到坟前, 还带了纸钱、香烛。柿园子村村民的担忧是有原因的,在李小锋之前,学校曾来过 好几个老师,有的还是大学毕业,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干不长时间 就走了。最短的一个,当天一来,看见学校落魄的样子,当晚背着铺 盖卷连招呼也没打就离开了。 2005年,国家开始清退44.8万代课教 师。李小棚和李小锋几乎同时收到了乡里的清退通知,内容大概是 被清退,要干也可以,但从今往后,自负盈亏。因为

14、没人去东杆村,李小棚暂时被 返聘;而柿园子村村民则坚决反对清退李小锋,家的政策我们支持,那就是给村里派个高水平的先生来,高水平,还得安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村民王养民听到消息有些紧张。最终,两位李老师都向村民承诺,只要娃娃的上学问题不解决, 他们就不走。 如果能让山里娃接受好教育,如果有好老师来教,我 也可以安心出去打工了。李小棚说。政策应向最艰苦的地方倾斜坚决清退,这是国家政策,不能违背政策行事! 蓝田县教育局 人事处处长齐群恩经常劝说那些前来求情,希望转正的代课教师。他 知道李小棚拾金不昧的事, 即使这样,也要被清退!蓝田曾有900多名民办教师,后来,一部分自己 请辞,一部 分转成公办

15、。这些人虽大多是高中学历,但一度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中 坚力量,但随着农村师资力量的增强,他们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005年,全县共有代课教师 292人,2006年清退116人。教育局计划年底前将剩余的176名全部清退,但仅剩一个月时间,难 度有些大!清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首先保证学生有人教。 难 道蓝田县教师不够? 不是教师不够,是分布不均衡。齐群恩解释,农村分很多种,靠近县城的是农村,平原地区、偏远山区的也是,但 越偏远的地方,愿意去的教师就越少。齐群恩建议,国家应该在工资、福利待遇政策上向贫困地区倾斜。目前,国家对农村教师在工资上有相应倾斜, 应该将范围缩小, 向农村中的最艰苦地区倾斜

16、,吸引优秀教师到山区任教。不可能让一个老师在山区当一辈子老师,大家轮换着,比如一人待一年,不让在山区教书的教师有心理压力。 也许,当这些问题全部解决的时候, 清退代课教师才能进行得彻底,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记者手记 他用行动阐释 师道尊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一个具有自考大专学历的 文 人 如何啃了 17年白菜根子,在大山里继续自己的教育梦想;也很 难说服更多的人相信,这个欠着6万余元外债的代课教师借路费还钱 包不是作秀。然而,我所接触的李小棚让我信服。见到他时,他在给学生做米汤煮面条,凳子上放着一碗泡在水 里的炒白菜。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这也让 我明白了为什么古人会说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在贫穷的山乡,他还是一个借别人力量搞慈善的慈善家。2000年,他从北京某基金会申请扶贫款修通山路;17年来,他帮每 一个自己教出的大学生去筹集学费,他还拿出自己仅有的 200元钱 给面临失学的学生报了名。他是一个热心山区教育事业的人。 面对生活压力,他曾想过 弃 校出走,山民们的眼泪使他驻足。他说,如果山里娃的教师问题得 不到解决,作为代课教师的他即使在 编制 外也要干下去,因为他无 法安心离开。他还是一个勤奋上进的人。他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又用两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